《神探夏洛克》第一季第一集中夏洛克選的藥到底是有毒還是沒毒的?Chihta2015-03-27 20:20:31

首先,兩瓶藥光看外觀是沒有區別的,純看是根本分辨不出來的,只能透過邏輯推理。

結論是:我覺得兩瓶都是有毒的。

2選1看似實在兩瓶藥中選,其實是在槍和毒藥之間選,很多人選擇了毒藥,其實兩瓶都是毒藥必死無疑,而選擇了槍就能活下來。

司機說過要麼吃毒藥要麼爆頭,夏洛克說選槍然後槍果然只是假槍,選被槍爆頭就是選對了能活下來。本來夏洛克已經贏了,但是兇手說那瓶真那瓶假你看出來了嗎,夏洛克高智商好勝的毛病又犯了,又繞了進去,實際上,兇手已經說出了答案,你是看不出來的,他們沒有區別!從結局也可以看出來,其實夏洛克也沒看出來那瓶是有毒的,當時是亂選的。

所以我認為只要沒有繞進“選那瓶藥?”的邏輯裡就是勝了。這部劇本來就是偵探劇,講究的是邏輯和推理,而不是運氣。如果真相僅僅是:都有毒,是司機自己先吃了解藥,或者只是司機運氣太好連勝了4次,在構思精巧的本劇中,結局卻給出其實是兇手作弊或是運氣好這樣的解釋,完全和其它集不是一個水準線,水準太低了。

所以我更偏向推理的方向,

2選1看似是在兩瓶藥中選,其實是在槍和毒藥之間選。

《神探夏洛克》第一季第一集中夏洛克選的藥到底是有毒還是沒毒的?蔡克猛2015-08-22 18:45:59

請大家想一下 莫里亞迪是和夏洛克一樣的高智商天才 同一種人 他是夏洛克的fans 他的目的是為了智商上與夏洛克較量 所以不可能讓那兩個藥都是假的讓夏洛克死 賭機率這樣毫無意義 所以肯定是一顆真的一顆假的。 有人說為什麼四次的哥都贏了 從的哥和夏洛克的對話中我們明白的哥和夏洛克是同一種人 不世出的天才 仔細回看在夏洛克講他的身世的時候 他的眼睛會不自覺的向下面的瓶子瞄 最後夏洛克選的也是這瓶 所以的哥是透過不斷的心理暗示引誘著受害人選擇毒藥 而前面四個犯罪人不知道槍是假的所以只能選擇 夏洛克則是抱著單純的好奇心和的哥較量一番 最後個人覺得應該是贏了 否則以天才的傲氣在臨死之前的哥肯定會告訴夏洛克他輸了 來打擊夏洛克的自信心 可結果沒有的哥並沒有說話 應該是的哥輸了。——-以上是個人意見

《神探夏洛克》第一季第一集中夏洛克選的藥到底是有毒還是沒毒的?匿名使用者2015-08-24 19:50:54

電視劇第一集《粉色的研究》也是和小說《回憶錄》的第一案《血字的研究》有理不清的聯絡,人物的出場,福爾摩斯的推理,以至於貝克街221B的地址與佈置,案發現場,受害者留下的字,殺人手法。。。太多的相似了,一下就找到了讀小說時的親切感。

言歸正題,那個計程車司機的殺人手法到底是怎麼樣的?他是如何在4次成功殺人而自己不死?年輕的福爾摩斯到底選對藥了沒?第一集到底埋下了什麼樣的伏筆?相信喜歡思考的觀眾肯定都會和我一樣有這樣的問題,但是劇裡好像並沒有說明白。

編劇其實說得很明顯,不過看網上沒人完全解釋清楚,俺就想來體現一下價值。

先說結論:我認為福爾摩斯是選對藥了,但是他卻徹底輸了。輸給誰了?輸給了莫利亞提(和小說一樣,莫利亞提是唯一一個能和福爾摩斯正面對決的大BOSS)。

(想少寫點,就不賣關子了,簡潔些。)

計程車哥採用的絕對不可能是什麼作弊的手法,原因不多說了。

第一個問題,計程車哥的殺人手法,原理,福爾摩斯是否選對藥的分析:

1、殺人手法:很簡單,把毒藥推到受害人面前,拿槍指著TA,聊哲學,受害者最後選擇毒藥。

材料:影片開始播的幾個受害者都是選的面前的瓶子,前三個可從視角推測,第四個是明顯拍出了是選的面前的瓶子裡的毒藥。

2、原理:受害者會選藥,因為不選死掉,選了有機會活;受害者不敢輕易選,因為就像福爾摩斯說的這像是50% chance 像是隨機的,這是性命攸關的選擇; 受害者會選毒藥,簡單說就是使受害者心理崩潰(不崩潰就不會選,總會有崩潰的時候),受害者會在極端沉重的壓力下思考(計程車哥拿著槍指著你的頭,還在聊著哲學問題。。。選錯了就死啦!)。 在計程車哥的暗示下受害者會想這是一重陷阱嗎?那沒毒的就是對面的B瓶;二重陷阱呢?沒毒的就是面前的A瓶;三重陷阱?就該選B瓶;四重?就該選A。。。 。。。這是一個無限奇偶迴圈的思考,是沒有盡頭的!

你別告訴說要是受害者閉上眼睛隨便選一瓶會怎樣,我不相信你作為一個有七情六慾的活生生的正常人處在那種情況下會做出這麼牛逼的選擇。

受害者這樣的思考會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尤其在計程車哥的槍口下,在他冷靜地講著哲學的情況下,受害者就會覺得特別的漫長。。。然後最後心理崩潰了(崩潰前受害者是絕對不會做出選擇的)。。。崩潰之後,在心理極端痛苦的情況下,受害者相信計程車哥設的是三重陷阱,選擇離自己最近的一瓶。(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受害者想是二重陷阱就會產生極端的不安全感,而受害者不清晰的思路只能想到三重——四重、五重的思考已經在受害者絕望心理能力之外了;另外受害者在心裡崩潰的時候更傾向於選自己面前的那瓶,因為極度想擺脫這種絕望的崩潰狀態。如果你的同理心夠強,這是很容易模擬的。)

3、福爾摩斯選對了藥,照上面的分析,計程車哥面前的才是沒毒的好藥,所以福爾摩斯選對了。

福爾摩斯能選對的關鍵,那當然是因為福哥聰明(正確的廢話)。有如下關鍵點,掌握了你也可以活下來:第一步關鍵在於戰勝自己的恐懼,這點福哥有優勢(看出槍是假的);第二步關鍵在於別陷入是幾重陷阱的思考:計程車哥不斷暗示,普通人就會沿著這個幾重陷阱的思路去思考,最終崩潰,而福哥牛逼,所以輕易明白了那是計程車哥殺人的關鍵,明白了計程車哥殺人的關鍵(對於幾重陷阱的思考),福哥自然明白瞭如本文上述的計程車哥的殺人手法,選對了那是自然沒問題的了,所以他還說了一句“這是小孩子的把戲”。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說福爾摩斯輸了?第一集埋下了什麼樣的伏筆?

我認為福爾摩斯輸了,最後一次對決時兩瓶都是毒藥(或者說計程車哥面前的是毒藥,福哥自己面前的是好藥)。為什麼?因為莫利亞提太牛逼了,比現在的福哥還牛逼。他安排了最後一次對決,兩瓶都是毒藥(或者叫計程車哥和以前的擺放方式換一下),還教給了計程車哥催眠福哥的手法(那必須是非常瞭解福哥才行,因為催眠第一步要進入福哥內心,計程車哥明顯以前是不瞭解福哥的,而且也沒達到這樣的水平)。

材料:前面出現的藥瓶都是裝的三顆,而最後對決時瓶裡是一顆,暗示藥不一樣了;計程車哥最後誘騙福哥吃藥時(福哥本來沒有想吃,只想拿出去化驗啥的),結果在計程車哥的催眠下居然真的上當了,計程車哥自己絕對沒有這樣的水平;福哥從催眠狀態中醒來時極端不安(因為他知道自己輸了),千方百計想知道自己選對沒有(之前很自信的),還用刑(沒有激動的福哥不會這麼做的)問出了莫利亞提的名字;影片最後福哥問華生那藥是不是沒有毒時,華生說“真是陰險”,福哥說“陰險?”,我想這說明兩顆都是毒藥或者福哥拿的是毒藥。

原理:計程車哥有點兒牛逼,被莫利亞提利用來玩玩福哥,福哥輕易戰勝了計程車哥,然而卻敗給了莫利亞提,敗在哪一點?敗在了福哥對自己的聰明高度自信和依賴上了,福哥對自己聰明運用的依賴,就像是毒品的癮症一樣,所以最後被莫利亞提教給計程車哥的催眠手法給催眠了。莫利亞提像黃四郎一樣在隱蔽的高處觀望全域性,他知道福哥一下子就能戰勝計程車哥,在福哥勝利時埋下了地雷,結果福哥上當了,輸了。要不是有神槍手華生哥的幫忙,福哥在第一集就已經OVER啦。

所以第一集的伏筆就是:初次較量,福哥贏了計程車哥,但福哥輸給了莫利亞提,因為華生哥福哥才僥倖倖存;不過主角輸掉之後不死的話,成長那是非常快的,那就等著瞧吧!

轉載自

神探夏洛克(新福爾摩斯)第一集選藥對決解析(原創)

《神探夏洛克》第一季第一集中夏洛克選的藥到底是有毒還是沒毒的?十六2017-01-03 15:41:09

我覺得兩份都是有毒的,在之前死的那四個人裡,每個人吃藥時都有特寫,她們的瓶子裡可是不止一顆藥的,只有最後夏洛克和的哥的那兩個瓶子裡只有一顆,因此之前應該是的哥告訴受害人,瓶子裡只有一顆毒藥,你可以選擇吃藥碰運氣,要麼被我槍殺之類的。

《神探夏洛克》第一季第一集中夏洛克選的藥到底是有毒還是沒毒的?purewhite2017-10-25 13:43:58

樓上有人已經給了正解,這裡我再詳細說明一下:

一、給夏洛克的兩個瓶子裡的藥——

《神探夏洛克》第一季第一集中夏洛克選的藥到底是有毒還是沒毒的?

——都是有毒的,每個瓶子裡各有一顆藥,兇手本有絕症,只為引出夏洛克完成任務錢留給子孫,所以一起吃,一起死;

二、如圖所示,前面4個受害者給到的瓶子都只有一瓶,裡面裝著2到4顆毒藥不等,且皆有毒,

《神探夏洛克》第一季第一集中夏洛克選的藥到底是有毒還是沒毒的?

《神探夏洛克》第一季第一集中夏洛克選的藥到底是有毒還是沒毒的?

《神探夏洛克》第一季第一集中夏洛克選的藥到底是有毒還是沒毒的?

《神探夏洛克》第一季第一集中夏洛克選的藥到底是有毒還是沒毒的?

計程車司機只需要:用槍指著他們,逼他們選兩個瓶子裡的其中一個瓶中的一顆毒藥,不說“一起吃”(一起吃只跟卷福說),自己完全不用吃。

三、前面4個受害者都是為了引卷福出來,卷福不出來,莫里亞蒂的計劃就不能得逞(可能也不會付錢了),所以兇手不可能賭上性命。用一瓶多藥讓受害者自選的方法,是百分之百對於自己安全的;

四、自然,兇手告訴夏洛克的所謂“我贏了4次”,都是騙人的,這只是他對於夏洛克的激將法,如果直接告訴夏洛克“我逼他們自己在一個瓶子裡面選,我沒吃”,夏洛克就會感到無聊,發現槍是假的以後就會直接走掉,兇手就沒有任何機會再次勾引他了,兇手之所以能夠再次吸引他,是因為自己令夏洛克相信,前面的手法跟現在的一致,自己用心理學打敗了4人。

其實手法很簡單,只是大多數人沒有仔細看前面的片段,以為卷福的情況跟前4個受害者相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