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奇定律——不要讓閒話動搖了你的意志

即使你已經有了自己的看法,但如果有十位朋友的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難不動搖。這種現象被稱為韋奇定律。

它有以下觀點:

一,一個人能夠擁有自己的主見,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二,確認你的主見是正確的,並且不是固執的。

三,未聽之時不應有成見,既聽之後不可無主見。

四,不怕眾人紛談,只怕莫衷一是。

不要讓閒話動搖了你的信念,一旦確立了自己的目標,就要一直走下去,如果自己覺得那就是自己想要的,就不要在乎別人的看法,努力達成自己的人生目標。

巴納姆效應

認識自己,心理學上叫自我知覺,是個人瞭解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更容易受到來自外界資訊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即所謂的“從眾”。

要避免巴納姆效應,客觀真實的認識自己,有以下幾種途徑:

第一,勇敢的面對自己。

學會正確看待自己的優缺點,不掩耳盜鈴,也不自欺欺人,切莫以己之短比人之長,或以己之長比人之短。認識瞭解自己,從容面對自己的一切,不要覺得自己有“缺陷”,就要把“缺陷”用某種方式掩蓋起來,這樣的人後果只是自己騙了自己。

第二,培養一種收集資訊的能力和敏銳的判斷力。

判斷力是一種在收集資訊的基礎上進行決策的能力,資訊對於判斷的支援作用不容忽視。沒有收集相當數量的資訊,很難做出明智的決斷。沒有人天生就擁有明智和審慎的判斷力,所以需要我們主動去培養自己這種能力。

第三,以人為鏡,透過與自己身邊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較來認識自己。

在比較的時候,物件的選擇至關重要,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條件相當的人來進行比較,找出自己在群體中的合適位置,這樣認識自己才會相對客觀。

第四,要善於總結。

透過對重大事件,特別是重大的成功和失敗認識自己。重大事件中獲得的經驗和教訓,可以提供瞭解自己的個性、能力的資訊,從中發現自己的長處和不足,越是在成功的巔峰和失敗的低谷,最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實性格。

杜根定律——自信比什麼都重要

杜根曾經提出這樣一個說法:強者未必是勝利者,而勝利遲早都屬於有自信的人。換句話說,你若僅僅接受最好的,你最後得到的常常也就是最好的,只要你有自信。這就是心理學上的杜根定律。

在體育競技中,自古希臘以來,人們一直試圖達到四分鐘跑完一英里的目標。人們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曾讓獅子追趕奔跑者,也曾喝過真正的虎奶,但是沒人能實現這一目標。於是許多醫生,教練員和運動員斷言,使人在四分鐘內跑一英里的路程,那是絕不可能的。因為我們的骨骼結構不對頭,肺活量不夠,風的阻力又太大,理由實在很多很多,然而有一個人首先開創了用四分鐘跑完一英里的紀錄,這個人就是羅傑·班尼斯特。更讓人驚歎的是,在此之後的一年,又有300名運動員在四分鐘內跑完了一英里的路程。他們相信自己,因為他們知道既然羅傑能做到,他們也能做得到,如果沒有自信,他們不可能創造奇蹟。

美國的哈佛大學進行了一次調查,一個人勝任一件事,有85%取決於他的態度,15%取決於他的智力。如果他自信,事情肯定會辦好。所以,一個人的成敗取決於他是否自信,假如這個人是自卑的,那自卑就會扼殺他的聰明才智,消磨他的意志。

跨欄定律——把挑戰困境看做一種享受

一個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決於他所遇到的困難的程度。豎在你面前的欄越高。你跳得也越高,當你遇到困難或挫折時,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所嚇倒,只要你勇敢面對,坦然接受生活的挑戰,就能克服困難和挫折,取得更高的成就。

阿費列德在解剖屍體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些患病器官並不如人們想的那樣糟,相反,在與疾病的抗爭中,為了抵禦病變,它們往往要代償性的比正常的器官機能強。這個發現最早是從一個腎病患者的遺體中發現的,當他從死者的體內取出那隻患病的腎時,他發現那隻腎要比正常的大,另外一隻腎也大得超乎尋常。在多年的醫學者解剖過程中,他不斷地發現,包括心臟,肺等,幾乎所有人體器官都存在著類似的情況。

因此,他撰寫了一篇頗有影響的論文,它認為患病器官因為和病毒作鬥爭而使器官的功能不斷增強。假如有兩個相同的器官,當其中一隻器官死亡後,另一隻就會努力的承擔起全部的責任,從而使健全的器官變得強壯起來。

問題的大小決定了答案的大小,就像蚌把沙子變成了珍珠,我們要善於把侷限變成優勢。障礙使我們更強大。英國有一句老話:如果這件事毀不了你,那它就會令你更加強大。苦難並不是絕對的,他對弱者是萬丈深淵,對強者來說卻是向上的階梯。疾病也一樣,它使弱者的臟器受損,最後,奪取弱者的生命。疾病同樣能使強者的臟器更加強大,使人的抵抗力更加頑強。

詹森效應——別讓壓力成為心靈的羈絆

2004年雅典奧運會前,被寄予奪金厚望的中國男子體操冠軍李小鵬,在男子單項比賽中發揮失常,僅獲得一枚雙槓銅牌。而在2003年世界體操錦標賽時,他卻獲得了兩個這個專案的冠軍,而且也是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雙槓金牌得主。由此我們不能說他沒有奪金的能力,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他的這次失誤呢?事實上,他在賽後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次發揮失常的主要原因是某些特殊情況給自己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心情緊張,李小鵬的這種情況就是詹森效應。

詹森效應主要起源於一名叫詹森的運動員,這名運動員平時訓練有素,實力雄厚,但在體育賽場上卻連連失利,讓自己和他人失望,不難看出這主要是壓力過大,過度緊張所致。由此,人們把這種平時表現良好但由於缺乏應有的心理素質而導致正式比賽失敗的現象,稱為詹森效應。

如何避免詹森效應?

第一,摒棄心中的非理性觀念。

許多帶有焦慮緊張的人經常對自己或對別人說: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保證成功,如果我失敗了,我就會沒有價值,別人就會看不起我,我會很沒面子。如果發揮的不好,我的前程算是毀了。這些話縱然能增強我們奮進的決心,但也容易引起焦慮,不利於正常水平的發揮。要想避免產生效應,在平時就應當注意矯正這些不正確的想法,養成以平常之心對待生活中的“競賽”的良好習慣。減少緊張情緒,更好的發揮出自己的水平。

第二,要平心靜氣的走出狹隘的患得患失的陰影。

不要總是去貪求成功,而是隻求正常的發揮自己的水平,人生的賽場是高層次水平的較量,同時也往往是心理素質的較量。狹路相逢勇者勝,只要樹立自信心,一份耕耘,必定有一份收穫。最終定會交付人生滿意的答卷。

冰激凌哲學——逆境是一種磨練

賣冰激凌必須從冬天開始,因為冬天顧客少,會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務。如果能在冬天的逆境中生存,就再也不會害怕夏天的競爭。同樣只有吃過苦的人才能知道享受生活的美好,經歷生死的人才知道,生活的安逸是多麼快樂。所以想要在順境中事業能夠蒸蒸日上,那麼就必須在逆境中經過一番錘鍊。這就是冰激凌哲學。

首因效應——千萬別小看第一印象

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會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這種效應即為首因效應。第一印象作用最強,持續的時間也長,比以後得到的資訊對於事物整個印象產生的作用更強。

首因效應也叫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首因,是指首次認知客體而在腦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應是指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透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資訊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

心理學研究發現,與一個人初次見面,45秒內就能產生第一印象,而最初的0。25-4秒給人留下的印象是最深刻的。不要小看這短短的四秒鐘,別人對你這個人75%的判斷和評價都由此而來,所以別人第一印象中的你,不管是不是真實的,以後你留給別人的這種印象都很難改變。

名片效應——相似感會快速拉近雙方距離

所謂名片效應,指的就是在人與人的交際中,如果表明自己與對方的態度和價值觀相同,就會使對方感覺到你與他有更多的相似性,從而很快的縮小與你的心理距離,更願同你接近,結成良好的人際關係。在這裡,有意識、有目的地向對方所表明的態度和觀點如同名片一樣把你介紹給對方。恰當的使用“心理名片”,可以儘快的促成人際關係的建立,掌握“心理名片”的應用藝術,對於人際交往以及處理人際關係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社會心理實驗,在一個實驗中,首先讓被試者看到很多人的照片,有的照片讓被看25次之多,有些照片卻只讓看一兩次,然後讓被試者說說他們比較喜歡哪一個人,結果被試著都會比較喜歡照片出現次數最多的那個人。

親和效應——像磁鐵一樣吸引別人

親和效應的主要含義是,在交際應酬中,往往會因為彼此之間存在著某種共同之處或者相似之處,從而感到相互之間更加容易接近。這種接近會使雙方萌生親密感,進而促使雙方進一步相互接近,相互體諒。

人們在人際交往中往往存在一種傾向,即對於自己較為親近的物件,比如由共同的血緣、姻緣、地緣、血緣或者業緣關係,有相似的志向,興趣、愛好,利益或者是彼此共處於同一團體或同一組織的人,會更加樂於接近,我們通常把這些較為親近的物件稱為“自己人”。

一個人如果想要讓身邊的同事、朋友把自己當成自己人,除了本無法改變的血緣外,就要懂得與他人的相處之道,主動讓別人對自己產生好感,認同並喜歡自己,就需要拿出親和力,只有這樣的人才會把周圍的人吸引到自己身邊來,才會讓別人認同自己,把我們當成自己人。

翹翹板互惠原則——互利互惠才能皆大歡喜

玩過蹺蹺板的朋友都知道,兩個人分別坐在蹺蹺板的兩端,你用力壓,對方就翹起來,對方再用力向下壓,你就可以翹起來。翹起來處在上方的感覺是興奮的,如果遊戲的雙方都自私,不肯向下壓,那麼遊戲就不能繼續下去,只有當雙方都不停地輪流向下壓,才能交替的享受遊戲的樂趣,這就是蹺蹺板互惠原則。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就像坐蹺蹺板一樣,任何關心、幫助和友好等,都是一個相互的過程,幫助別人,給予別人,表面上看是一種失去,但在給予中,我們也能從對方那裡得到,從而達到互利互惠。一個永遠不吃虧,不願讓步的人,即便真討到了一些好處,也不會快樂,因為自私的人如同坐在一個靜止的蹺蹺板頂端,雖然維持了高高在上的優勢位置,但整個人際互動卻失去了應有的樂趣,對自己或對方都是一種遺憾。

文章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