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年來商業片紛紛以老式搖滾來作為情懷賣點,但早在2009年,就有那麼一首搖滾真正拯救了地球。

搖滾,終於不只是背景配飾。

今天份的科幻安利是:《魚的故事》

前方劇透預警

《魚的故事》改編自伊坂幸太郎的同名短篇小說,導演中村義洋可謂伊坂幸太郎真愛粉,曾改四次將他的小說改編成電影:《鴨子和野鴨子的投幣式自動存放櫃》《魚的故事》《金色夢鄉》《洋芋片》(都是很不錯的電影,強烈安利)。

故事發生在2009年,那年,社會上還很流行“世界末日”的都市傳說。當彗星真的來臨,到底什麼樣的人才能拯救地球?

2012年,末日真的來了,一顆彗星正在撞擊地球的路上。

全世界都在逃難,就連美國都放棄了拯救地球,卻有一家搖滾店還在正常營業。店主向店裡唯一的顧客安利一張神秘的專輯:《Fish Story》,這張專輯由日本某朋克樂隊在1975年製作而成。那年,史上最著名的朋克樂隊“性手槍”樂隊才剛剛成立。

中村義洋透過這張搖滾專輯,在四個不同時代裡,講述了一個非線性多角度的、看似毫無關聯的,充滿著濃濃“伊坂幸太郎風”的溫暖故事。

1953:Fish Story ≠ 魚的故事

一個因為找不到譯者而快要破產的日本出版社,意外遇到了一位美日混血的男人上門應徵譯者。可誰曾想到,被當成救命稻草的人卻是個繡花枕頭,所有翻譯都透過臨時抱佛腳——查字典得來。本意為“誇大的故事”的“Fish Story”被翻譯成了“魚的故事”。

出版社因此而破產,這本書也被回收。

1975:一首並不大賣的搖滾樂

日本的一個搖滾樂隊“逆鱗”因為風格太過於小眾,面臨解的命運。樂隊主唱偶然得知了這本《魚的故事》的幕後真相,寫了一首同名歌曲,並且準備把這首歌曲作為樂隊的最後一首歌。

歌曲錄製完成,樂隊主唱最後突然來了一段真情吐露,經紀人認為這會影響歌曲的完成度,決定把這段做消音處理。

《Fish Story》雖然最後並沒有大賣拯救樂隊,卻意外地影響了一些人……

1982年:恐怖傳說能鼓舞膽小鬼

大學生中流傳著關於這張《魚的故事》專輯的恐怖傳說:在樂曲的第一部分結束後,會有一段一分鐘左右的靜止,如果你足夠幸運的話,可以在這段錄音中聽到女子的尖叫。

膽小怕事的雅史在晚上回家路上,真的在這段靜音裡聽到了女人的尖叫。本來以為自己“中彩”的他,停車後卻發現路邊真的有女子在呼叫,平日裡膽小的他這次決定勇敢一把,英雄救美。

2009:正義使者誕生

因為睡覺而錯過下船的麻美,在輪船上意外地遇到了一位自稱為“正義使者”的廚師。他向麻美講述了自己被父母培訓成為正義使者的過程。然而和平年代,誰都不信自稱為“正義使者”的人。

結果這艘船馬上被信仰世界末日的狂熱分子們劫持,準備作為諾亞方舟。這個時候,“正義使者”真的拯救了船上的人們!

2012:搖滾樂也能救世界

2012年,真正的世界末日來臨了,全世界都放棄治療的情況下,五個非專業的宇航員放手一搏,救了地球。

這個時候,搖滾店的店主在跟他唯一的顧客介紹《Fish Story》這張專輯,因為他覺得這是比“性手槍”還要厲害的樂隊。

到最後才會發現,所有的一切,都源自於這首歌曲,或者源自於一部失敗的譯作。

所有看似無厘頭的巧合,最後彙集成了一個製作精良的戈德堡機械。

▲ 戈德堡機械,一種設計精密而複雜的機械,以迂迴曲折的方法去完成一些其實非常簡單的工作,比如倒一杯水等。

我們日常所做的每一個微小的舉動,可能在不經意間,就拯救了一個人。人與人的相遇,真是充滿了不可思議的可能性。

這是一個關於末日的故事,卻比其他電影還要溫暖;

這是一個有關蝴蝶效應的故事,卻誇張又無厘頭;

這是一曲獻給搖滾的讚歌,也是獻給所有想成為、即將成為和已經成為“正義使者”之人的溫柔鼓舞。

關鍵詞:#魚的故事# #伊坂幸太郎#

責編:船長、蘇小七

題圖:二向箔管理員

作者:不存在編輯部——的神秘外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