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夕四少 微信公眾號:少讀紅樓

很多人一直奇怪,林黛玉進入賈府的時候不過六七歲,如何就能飽讀詩書,精通詩詞歌賦?除了天賦以外,更多的則來自她的家庭教育,這就不能不說其父林如海了。

原文關於林如海的介紹不多,但聊聊幾筆,就把一個正直清廉,為人正派的文人形象點出。我們不妨一點一點來分析。

原文: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甲戌側批:蓋雲“學海文林”也。總是暗寫黛玉。】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蘭臺寺大夫,本貫姑蘇人氏,今欽點出為巡鹽御史,到任方一月有餘。

這段帶有脂批的話點出了林如海的學富五車,學識淵博,也是黛玉之所以才貌雙全的原因所在,正是因為他知識淵博,勤奮努力求上進,所以才能夠金榜題名,中了探花,繼而做官。

明清時期,巡鹽御史是肥缺,一般是皇帝非常信任的心腹擔任,有錢有權,是要職,由此也可看出林如海為人清廉正直,很得皇帝信任。

我們繼續往下看。

原文:原來這林如海之祖,曾襲過列侯,今到如海,業經五世。起初時,只封襲三世,因當今隆恩盛德,遠邁前代,額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襲了一代;至如海,便從科第出身。雖系鐘鼎之家,卻亦是書香之族。

由此可知,林如海所在的林家也是鐘鳴鼎食之家,屬於過去的貴族階層,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天生的富二代,不對,應該是富五代了,與當時許多貴族的紈絝子弟相比,林如海沒有沾染任何富貴子弟的不正之風,為了延續林家富貴,反而是更加勤奮刻苦,從科舉出身,用自己的努力延續了林家的富貴。

今天我們常說,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林如海就是這樣的人。

以前我們說一個家族富貴,有兩種含義,只富不貴那是商人,只貴不富那是沒落貴族,而只有又富又貴才是世人眼中的世家大族,是天下望族。林家並沒有坐吃山空,更沒有因為有錢就不讀書,自然是富貴門庭了,而這一切,離不開林如海的努力,可見他對於振興家族有著很強烈的使命擔當。

繼續往下看。

原文:只可惜這林家支庶不盛,子孫有限,雖有幾門,卻與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沒甚親支嫡派的。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個三歲之子,偏又於去歲死了。雖有幾房姬妾,奈他命中無子,亦無可如何之事。

從這段文字可知,林如海家族人丁不旺,中年得子,卻又夭折,這對他應該是個不小的打擊。林如海的妻子不止黛玉母親賈敏一個,還有幾房姬妾,由此可知,他也受那個時代的侷限,遵循男子三妻四妾的“古訓”,雖然讀過很多聖賢書,但對此並不排斥。

從他對於命中無子的無可如何的態度可知,他一樣也逃不出重男的世俗傳統,想著要有一個兒子繼承香火,但他並不沒有因此而輕女,相反,他在對待男女問題上的看法,卻是與世俗眼光大不同的。

原文:今只有嫡妻賈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歲。夫妻無子,故愛如珍寶,且又見他聰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讀書識得幾個字,不過假充養子之意,聊解膝下荒涼之嘆。

由此可知,林如海夫妻二人在得知命中無子以後,對於唯一的女兒黛玉,幾乎是傾注了全部的情感的,把黛玉當成男孩來養,且教她讀書識字,這是林如海開明的一面,這裡面也寄託了他命中無子的無可奈何。黛玉的聰明清秀,加上父母后天的教化,因此有了才貌雙全的顰兒。

不僅如此,林如海還是個知恩圖報樂於助人真誠待人的人。當賈雨村想透過他在賈政那裡找門路時,林如海一口答應了下來,並且把事情辦的非常漂亮,不讓人有任何後顧之憂,這反映出林如海為人處事的嚴謹細緻。

原文:如海道:“天緣湊巧,因賤荊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無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隻來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向蒙訓教之恩未經酬報,遇此機會,豈有不盡心圖報之理。但請放心,弟已預為籌畫至此,已修下薦書一封,轉託內兄務為周全協佐,方可稍盡弟之鄙誠,即有所費用之例,弟於內兄信中已註明白,亦不勞尊兄多慮矣。”

這樣的人在我們今天來說,就是摯友,懂得感恩,待人真誠,為人正直,考慮周全,是那種既能傾心交談,又能辦成大事的人。

林黛玉得知自己即將去外祖母家時,不放心父親孤身一人,這時候林如海說:“汝父年將半百,再無續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極小,上無親母教養,下無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減我顧盼之憂,何反雲不往?”黛玉聽了,方灑淚拜別。

由此看出父女情深,且林如海是個深謀遠慮之人,考慮到黛玉跟著自己,可能無法盡心照料,也不放心,而去了賈府就不一樣了,上有外祖母寵愛,下有姊妹們相伴,這樣對黛玉的成長也許會更好,所以作為一個父親,看似狠心地送她到外祖母家,其實是一種偉大的父愛的表現。

林如海明知道宦海沉浮不定,說不定什麼時候就颳起一個風浪,到時候他恐怕無法保全自己的女兒,索性給她找一個溫暖的可以停靠的港灣,去賈府是最好的選擇,這是一個父親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決定,足見他愛女之深,也是個性情中人,是顧家的男人。

綜上可知,林如海是個為人清廉正直、學識淵博、有使命擔當的文人官僚,更是個愛妻疼女,思想開明、深謀遠慮的好丈夫好父親,也是一位待人真誠、辦事嚴謹細緻、懂得知恩圖報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