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色《寄遠》後兩句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變化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3-07-13 回答

正是客心孤迥處,誰家紅袖憑江樓。首句“悠悠”在詩中的作用:寫出了水面的平和。。。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伏筆準備,打下了鋪墊。 第一句寫水波“悠悠”,是說微風吹拂水面,水波悠悠,

杜牧色《寄遠》後兩句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變化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3-07-14 回答

南陵水面漫悠悠,風緊雲輕欲變秋。正是客心孤迥處,誰家紅袖憑江樓。 《南陵道中》又名《寄遠》。南陵在今天的安徽省,是個風景秀美之地,很多詩人都曾在這裡留下過詩篇,杜牧曾在此地做官,寫過三首詩,《南陵道中》便是其中之一。我們說題目是詩歌的眼睛,我們要理解詩人的真實寓意,就必須搞清楚詩人擬用題目的深意。現在,我們已經很難弄清楚杜牧首先用了哪個題目,後又改成了哪個題目,也不知道杜牧的落意點在南陵還是遠方。如果詩題是《南陵道中》,那麼詩人的落意就在眼前的南陵的風物,中心是那憑江樓的紅袖。詩人仕途生活似乎不怎麼得意,不知是什麼緊風吹了詩人滿腹的愁,正當孤迥難排之時,一團火紅的衣袖燒紅詩人的眼,也烤熱了詩人的心,心潮澎湃沸騰。之後,心冷成灰,那紅袖等待的誰呢?天際歸舟,她錯認了幾回?我是紅袖眼中稍縱即逝的風景呢,還是被她錯認了?這一切,都只不過是一個美麗的錯誤!如果詩題是《寄遠》,那麼本詩就傳達了一種更普遍的人性,“因紅袖之當前,憶綠窗之人遠”。紅袖指女子的豔色衣衫,引申指豔妝女子,就是張愛玲說的“紅玫瑰”;“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蘇軾),“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深情的詩人,天涯遊倦的詩人,最迫切看到的就是那透著微弱燈光的窗戶,縱然“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的杜牧,也難免面對江樓上的紅袖想起綠窗下的妻子。“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紅玫瑰也好,白玫瑰也吧,因其美麗的背後藏著尖利的刺,只能遠觀而不可褻玩,最美的東西永遠只存在於想象之中。對於人生而言,理想的魅力總在於那將得未得之際,一旦獲得就黯然失色肅然寡味了。道家講自由閒散,儒家講積極進取,我們一般把他們兩家理解成互相敵對的兩派,其實他們是相反相成的關係,表達了人生的兩種狀態。一味的自由閒散,我敢保證道家人物會因過於閒散而憋悶死;一味積極進取呢?即使像孟子那樣善於養浩然之氣的人物也會氣竭而死。紅玫瑰與白玫瑰, 寧靜與激情,不在我們選擇什麼,而在我們如何調節兩者之間的關係,活出一個和諧而又不乏激情的人生!

杜牧色《寄遠》後兩句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變化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3-07-14 回答

前兩句分寫舟行所見水容天色。“漫悠悠”,見水面的平緩、水流的悠長,也透露出江上的空寂。這景象既顯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較平靜容與,也暗透出他一絲羈旅的孤寂。一、二兩句之間,似有一個時間過程。“水面漫悠悠”,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時的景象。過了一會,風變緊了,雲彩因為風的吹送變得稀薄而輕盈,天空顯得高遠,空氣中也散發著秋天的涼意。“欲變秋”的“欲”字,正表現出天氣變化的動態。從景物描寫可以感到,此刻旅人的心境也由原來的相對平靜變得有些騷屑不寧,由原來的一絲淡淡的孤寂進而感到有些清冷了。這些描寫,都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準備。

參考資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127742。htm

杜牧色《寄遠》後兩句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變化 ╋祇為你乖♀ 1級 2013-07-14 回答

前兩句分寫舟行所見水容天色。“漫悠悠”,見水面的平緩、水流的悠長,也透露出江上的空寂。這景象既顯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較平靜容與,也暗透出他一絲羈旅的孤寂。一、二兩句之間,似有一個時間過程。“水面漫悠悠”,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時的景象。過了一會,風變緊了,雲彩因為風的吹送變得稀薄而輕盈,天空顯得高遠,空氣中也散發著秋天的涼意。“欲變秋”的“欲”字,正表現出天氣變化的動態。從景物描寫可以感到,此刻旅人的心境也由原來的相對平靜變得有些騷屑不寧,由原來的一絲淡淡的孤寂進而感到有些清冷了。這些描寫,都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準備。

正當旅人觸物興感、心境孤迥的時候,忽見岸邊的江樓上有紅袖女子正在憑欄遙望。三、四兩句所描繪的這幅圖景,色彩鮮明,饒有畫意,不妨當作江南水鄉風情畫來欣賞。在客心孤迥之時,意緒本來有些索寞無聊,流目江上,忽然望見這樣一幅美麗的圖景,精神為之一爽,羈旅的孤寂在一時間似乎沖淡了不少。這是從“正是”、“誰家”這樣開合相應、搖曳生姿的語調中可以感覺出來的。但這幅圖景中的憑樓而望的紅袖女子,究竟是懷著閒適的心情覽眺江上景色,還是象溫庭筠詞中所寫的那位等待丈夫歸來的女子那樣,“梳洗罷,獨倚望江樓”,在望穿秋水地歷數江上歸舟呢?這一點,江上舟行的旅人並不清楚,自然也無法向讀者交待,只能渾涵地書其即目所見。但無論是閒眺還是望歸,對旅人都會有所觸動而引起各種不同的聯想。在這裡,“紅袖憑江樓”的形象內涵的不確定,恰恰為聯想的豐富、詩味的雋永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這似乎告訴我們,在一定條件下,藝術形象或圖景內涵的多歧,不但不是缺點,相反地還是一種優點,因為它使詩的意境變得更富含蘊、更為渾融而耐人尋味,讀者也從這種多方面的尋味聯想中得到藝術欣賞上的滿足。當然,這種不確定仍然離不開“客心孤迥”這樣一個特定的情景,因此儘管不同的讀者會有不同的聯想體味,但總的方向是大體相近的。這正是藝術的豐富與雜亂、含蓄與晦澀的一個重要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