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說要去看《雷神 3》,我的內心是糾結的。

坦白說,我並不是很喜歡《雷神》系列(純個人偏好,不代表本範立場),所以當它在國內上映時,我並沒有太大動力去看。當然,我最後還是向漫威電影宇宙(以下簡稱為“MCU”)勢力低頭了,因為我真不想錯過任何可能有用的細節。

漫威這 18 集大型科幻動作情景喜劇你都追了多少?| 漫威十年系列 2

那時,我也突然意識到,我看漫威電影就跟追電視劇一樣。

雖然載體是大銀幕,製作是大手筆,但坑內的我就是得一部一部追下來,喜歡的固然享受,感覺一般的就看來獲取資訊,目前一切均引向(MCU 第三階段)“大結局”——《復仇者聯盟》的第三部和第四部。

漫威這 18 集大型科幻動作情景喜劇你都追了多少?| 漫威十年系列 2

這種“追劇”錯覺背後是什麼成因?它對電影出品又有什麼影響?今天,愛範兒(微訊號 ifanr)想和大家探討一下漫威電影的“美劇”模式。

漫威電影的“美劇式”製作流程

觀眾看電影看出“追劇感”背後,是漫威電影製作流程和美劇生產線的極高相似度。

不少讀者都知道,美劇每集雖然看起來都很統一,但在大多數情況下,

它們是由一個團隊,不同作家寫出來的

。之所以那麼統一,是因為背後有位“總編劇”掌控著故事走勢,以確保一切看起來連貫合理。

漫威這 18 集大型科幻動作情景喜劇你都追了多少?| 漫威十年系列 2

(一桌編劇寫一節目是常態,圖自

ETB Screenwriting

在編劇為主的美劇工業中,導演反可以是“流水式”的,要換人也不怕,只要把劇集風格拍得和之前一樣就可以了。

漫威電影也是這樣。

雖然許多電影的編劇和導演都不同,但背後的“總編劇”永遠是它——漫威影業(Marvel Studios)。

漫威這 18 集大型科幻動作情景喜劇你都追了多少?| 漫威十年系列 2

(漫威影業主席 Kevin Feige,圖自

The Tech Author

曾給漫威影業寫了四部電影(《雷神 2》和《美國隊長》三部曲)劇本的 Stephen McFeely 和 Christopher Markus 在

接受 Vox 採訪時

,也曾將漫威電影劇本創作會議比作美劇的編劇會議。

漫威這 18 集大型科幻動作情景喜劇你都追了多少?| 漫威十年系列 2

(《美國隊長 3》工作會議,雙人組編劇 McFeely & Markus 和導演羅素兄弟,圖自

Cineplex

每個漫威電影專案都是長達兩個月的頭腦風暴會議開啟

,兩位編劇會和漫威影業的高層、導演一起透過開會落實劇本。兩位編劇可以自由發揮,但前提是要獲得漫威管理層的認可:

漫威相信我們能處理好角色,但這不意味著我們能夠為所欲為,也不意味著 Kevin Feige 沒有最後的決定權。

我們也可以從漫威影業副總裁 Victoria Alonso 對

“工作日常”的介紹

中看出,漫威影業高層對電影方方面面的親力親為:

Lou(漫威影業聯合主席 Louis D’Esposito)、Kevin(漫威影業主席 Kevin Feige)和我什麼都得做。雖然我們負責的內容有所區分,但有些會議,如果我們仨缺了任何一人,都沒法開。

我們可能會先開一個《Captain Marvel》的視覺討論會,然後接著《蟻人 2》的額外拍攝會議,最後還得開一個《復聯:無限戰爭》視覺效果評審會議。

漫威這 18 集大型科幻動作情景喜劇你都追了多少?| 漫威十年系列 2

(Victoria Alonso,圖自

《Hollywood Reporter》

據 McFeely 和 Markus 所言,雖然漫威管理層掌握著決定權,但他們幾乎未曾遇過管理層會說“你絕對不能怎樣做”的情況。

他們接下來還將負責撰寫《復聯》第三、四部的劇本,算得上是和漫威影業契合度非常高的合作伙伴了。

作者型導演想要生存,必須學會妥協

然而,原本在電影製作中話語權理應更大的導演,相比之下,在漫威電影製作流程中就弱勢多了。

2014 年,原本被委以負責《蟻人》編劇和導演工作的 Edgar Wright

宣佈退出《蟻人》專案

,原因為和漫威“對電影的願景有分歧”。

漫威這 18 集大型科幻動作情景喜劇你都追了多少?| 漫威十年系列 2

(Edgar Wright,圖自

Youtube

要知道,Wright 從 2006 年起就已經開始籌備《蟻人》,Feige 也曾在

2013 年的採訪表示

,Wright 的願景“是我們製作該電影的唯一原因。”

漫威這 18 集大型科幻動作情景喜劇你都追了多少?| 漫威十年系列 2

雖然執導了《殭屍肖恩》和《極盜車神》的 Wright 還是那位充滿個人風格的導演,但 MCU 已經變成了講究統一性,每部都要為大局著想的“美劇”了。

除了 Wright 之外,曾製作和執導第一部《美國隊長》的 Joe Johnston 在電影上映前就聊了不少對續集的想法,然而,後來還是被漫威炒了。

執導了《復聯 1-2》的 Joss Whedon 不僅曾聲援 Wright 的《蟻人》,

稱那是“漫威最好的劇本”

,而且,他還

曾向《Vanity Fair》坦露

和漫威合作的難處。

漫威這 18 集大型科幻動作情景喜劇你都追了多少?| 漫威十年系列 2

(Joss Whedon,圖自

《連線》

在執導《復聯 2》時,Whedon 被迫剪掉了許多珍貴的角色描寫(包括黑寡婦和綠巨人的情感線,以及鷹眼的家庭故事),並被要求按焦點小組反饋意見來改寫雷神在山洞裡那一幕。

我很尊重他們,他們也是藝術家,但我們那時候真的將關係搞得非常,非常不愉快。

《復聯 2》後,Whedon 和漫威的合作也終止了。

Kevin Feige(和他的左右手)以單一願景運營著漫威,但如果你將作者式的導演(auteur)放到這裡,你就會碰壁。他們(漫威)不想你說太多或是有太多構想。

一位匿名人士對《Hollywood Reporter》

說道

這種製作公司對導演過分控制的模式侷限性也非常明顯,別期待漫威會“跑偏”拍出類似克里斯托弗·諾蘭的《黑暗騎士三部曲》,或是《金剛狼 3:殊死一戰》這種不尋常的超級英雄片。

漫威這 18 集大型科幻動作情景喜劇你都追了多少?| 漫威十年系列 2

(圖自

Lyles Movie Files

你也許會說,“《銀河護衛隊》的風格就很特別,很 James Gunn 啊”。但《Flavorwire》編輯

Jason Bailey 指出

,無論是風格如何獨特的導演,來到漫威影業,都得按 MCU 的“格式”走:

這些(漫威)電影都有趣幽默,並帶著編劇和導演自豪的‘作者印記’……但一切都只能做到某個特定程度。

因為,無論這次是誰掌舵這部電影,無論他在前 90 分鐘都融入了什麼前衛元素,每部(漫威)電影都得用 CGI 超級戰鬥和爆炸場面結束……尤其是《銀河護衛隊》,前面的拼命鋪墊,讓第三幕的“標準操作”看起來更空洞和無趣。

他(Gunn)的心已經不在了,就和 Black(《鋼鐵俠 3》)和 Whedon(《復聯 1-2》)一樣,時間一到,他們就拱手把剩下的電影交給特技高手和第二攝製組導演了。

只要沒到“大結局”,我們的超級英雄們都不會有事

漫威這 18 集大型科幻動作情景喜劇你都追了多少?| 漫威十年系列 2

(圖自

Screen Rant

所有漫威電影,作為大故事的一部分,註定它們難以自成一體,成為完整而單獨的故事。

於是,我們在電影結束後會看到像預告片一樣的片花,它總能勾起我們的不滿足感。

漫威這 18 集大型科幻動作情景喜劇你都追了多少?| 漫威十年系列 2

而且,在電影正片裡,我們也能遇到不少超級英雄電影相互“串門”的情節,雖然有時候會有“遇到我愛的超級英雄”的驚喜,但很多時候你會對自己默默說“嗯,這裡就是為了《復聯 3》做鋪墊的吧”。至少在看完《黑豹》後,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

原來黑豹的責任就是為‘復聯’準備武器和技術裝備來打滅霸的。

但漫威電影最備廣為詬病的問題,還是這種“美劇體制”下的“反派問題”。

漫威這 18 集大型科幻動作情景喜劇你都追了多少?| 漫威十年系列 2

(圖自

DailySuperheros

我們都知道滅霸是《復聯 3-4》的終極大 boss,所以非常確定無論其他反派們把自己說得多厲害,最後都肯定要輸。

事實上,這些反派在主角光芒下都顯得非常弱,無論是《鋼鐵俠 2》的鞭狂、《復聯 2》的奧創和《雷神 3》的死亡女神等等,他們的角色都缺乏塑造,能力和漫畫相比差太遠。

漫威這 18 集大型科幻動作情景喜劇你都追了多少?| 漫威十年系列 2

(多浪費 Cate Blanchett 了)

因此,本應給予觀眾積壓了一個多小時的鋪墊帶來結束滿足感的第三幕,在反派太弱和結局沒懸念的情況下,總是讓人不滿足,再加上片尾“預告”,整個故事根本沒有結束的暢快淋漓。

同時,這也是觀眾對《復聯 3》倍感期待的原因之一。如果從“漫威美劇”的角度來看,《復聯 3》怎麼都算是“大結局(上集)”,大家會希望能為積累了很多年的鋪墊找到一個釋放,找到部分“結束的滿足感”。

說了那麼多,我們還是要繼續追

雖然 MCU 有它的問題,但無可否認的是,這 18 部電影的出品質量都很穩定,甚至有幾部會讓人感到驚喜(我至今仍忘不了看《美國隊長 3》機場大戰時,內心既興奮又難過的複雜心情)。

漫威這 18 集大型科幻動作情景喜劇你都追了多少?| 漫威十年系列 2

從積極面來看,MCU 作品在劇情上的關聯,讓編劇導演可在作品中省下不少為角色鋪墊的時間,騰出更多空間描寫角色間的互動,更快進入主題。

漫威這 18 集大型科幻動作情景喜劇你都追了多少?| 漫威十年系列 2

(主角都有自己的起源電影,是《復聯 2》輕鬆駕馭“眾人試舉雷神錘”情節的前提)

此外,劇情上的相連,也讓喜愛這些角色和故事的千萬觀眾,一年接一年地參與到“去電影院追劇”的“行為藝術”。

漫威這 18 集大型科幻動作情景喜劇你都追了多少?| 漫威十年系列 2

(圖自

微博

10 年以來,漫威影業這 18 部電影在

全球收穫了 148 億美元的票房

(當年迪士尼 40 億美元收購真算超值了),引來整個好萊塢的眼紅和(失敗的)模仿。

漫威這 18 集大型科幻動作情景喜劇你都追了多少?| 漫威十年系列 2

華納兄弟影業於 2014 年正式宣佈開啟“DC 擴充套件宇宙”、環球影業那以怪物為主角的“暗黑宇宙”也於 2017 年上映了第一部作品《木乃伊》、最近上映的《環太平洋 2》也是“環太平洋宇宙”的一部分,但這些電影宇宙的效果還是絲毫無法撼動 MCU 的地位。

漫威這 18 集大型科幻動作情景喜劇你都追了多少?| 漫威十年系列 2

雖然 MCU 已經很成功了,但追了 10 年的我們還是想它更好一點,不只是針對即將到來的《復聯 3》,更是對第三階段剩下的影片以及由 James Gunn 引領的 MCU 第四階段。

拍得好,我們可以再追個十年,愛範兒李姓編(chao)輯(fan)還能再寫十個策劃。

作者:方嘉文

題圖來自

Entertainment

,未標註圖片來自

IMDb

Giphy

從 2008 年上映,狂瀾全球 5.85 億美元票房的《鋼鐵俠》,到如今史上最快打破全球 10 億票房紀錄的《復仇者聯盟 3》,漫威影業在這 10 年來,徹底改變了超級英雄電影在好萊塢的地位。

愛範兒會以三篇文章,回顧漫威影業對電影中超級英雄角色塑造的影響、這些票房奇蹟背後近乎工業化的製作流程,和漫威是如何聯手迪士尼將這個 IP 的商業價值最大化。

第一篇:

從《鋼鐵俠》到《復聯 3》,漫威用 10 年重新定義了超級英雄 | 漫威十年系列 1

第二篇:

漫威這 18 集大型科幻動作情景喜劇你都追了多少?| 漫威十年系列 2

第三篇:

漫威是如何讓我心甘情願花 3000 塊買玩具的 | 漫威十年系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