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軍起義的結局如何?說好一起去旅行2017-12-06 20:04:06

十九世紀中期,在淮北大地,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農民革命——捻軍;在徽北部及河南、山東、江蘇等省部分地區的農民秘密組織“捻黨”,以反抗封建壓迫、尋求生存出路。各路捻軍首領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渦陽)會議,推舉張樂行為盟主,稱“大漢明王”,宣佈信條,制定《行軍條例》,分設黃、白、紅、黑、藍五色旗,五色總旗各設總旗頭。

初期,積極配合了太平天國和北方各地的起義,給清朝統治以沉重打擊;在長期抗清戰鬥中,有一套獨特的流動戰法,常能克敵制勝;但領導者政治目光短淺,未形成統一的作戰佈署,忽視鞏固的根據地的重要性,最終被清軍各個擊破,全軍覆沒。但為此後1911年的武昌起義提供的寶貴的經驗。

捻軍起義的結局如何?

捻軍起義的結局如何?蒼茫大地顧煒斌2017-11-28 22:56:06

“捻“又叫“捻子”,是清朝嘉慶年間淮河流域的一種民間秘密組織的名稱。人多的叫大捻,人少的叫小捻,參加捻的人為捻黨。捻黨中流傳著一個真假參半的故事:當初孔子師徒被困於陳、蔡(《論語》有載),幾天吃不上飯,孔子派學生向範丹借糧,範丹是窮苦人,經常吃不飽飯,但為了救孔子,毫不猶豫地拿出家中僅有的一點糧借給孔子。後來孔子做了司寇,有了數不清的糧食財產,卻賴帳不還。捻黨說當官的都是孔子的後代,捻黨是範丹後代。範丹後代有權向孔子後代討舊債。(孔子估計要敲棺材板,當然也會爬起來用柺杖敲打透過科舉當官的後代學生)。捻黨以此思想來煽動農民抗糧抗稅。

捻軍起義的結局如何?

太平天國建都南京後,捻黨樹起不同旗幟響應,稱捻軍,活躍在長江以北的皖、蘇、魯、豫,從1853一1868年,長達十五年,興起後先以沃王張樂行、奏王苗沛霖(反覆倒戈,和馮玉祥有一拼,後反清被殺。)為首,受洪秀全封號,是太平軍的友軍,後張樂行被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殺害,族侄張宗禹接過叔叔的大旗,和遵王賴文光、魯王任柱一起繼續抗清,先後縱橫於皖、豫、魯、蘇、鄂、陝、晉、冀八省,極盛時兵馬達二十萬。

捻軍飄忽不定,忽東忽西,時南時北,機動性很強,是名副其實的閃電部隊。僧格林沁欲戰不得,欲罷不能,氣得火冒三丈,幾個圈子兜下來,清軍被拖得人困馬乏,精疲力盡,怨聲四起。老僧也疲憊不堪,右手軟得連刀也舉不起來,左手連韁繩也抓不住,只好用一條布帶套在肩上,繫住手腕,攬韁而行。

同治四年(1865年)5月,捻軍退到山東曹州(今荷澤縣),在高樓寨的河堰背後和附近的樹林中,擺下“口袋陣“,專等老僧。老僧追來,見無動靜,以為捻軍分散覓食去了,他得意洋洋地命令曹州知府:準備五百豬、五百隻羊,滅了捻軍後,犒賞三軍。

見老僧入網,前面詐敗的捻軍殺個回馬槍,兩翼捻軍伏兵四起,清軍像無頭的蒼蠅亂撞,老僧退守叫郝衚衕的村莊。捻軍完成鐵壁合圍,老僧深更半夜傾巢突圍,鑽進黑壓壓的樹林。捻軍齊出,把清兵衝散成三截,張宗禹親自操炮,捻軍馬步兵密切配合,清軍哭爹喊娘,四散逃命。在朦朧月光下,張宗禹發現一群清軍簇擁著一紅頂戴奔逃,他估計紅帽子是老僧,帶幾十名騎兵,揮動長矛大刀追過去。僧王被刺中肩部,但恰巧幾名軍官擋住去路,等老張殺光清軍官,老僧早已躲起來。

後被十五六歲小戰士張皮綆舉刀砍死。這就是有名的曹州大捷。

僧王死後,清軍動用團練湘軍、淮軍數省兵力,畫河圈地,在左宗棠、李鴻章率領下,加大圍剿力度,1868年1月,東捻軍賴文光在揚州全軍覆沒,領頭大哥賴文光先被俘後被殺。

西捻軍在同年8月,被圍困於魯西北,恰逢連月大雨,捻騎無法賓士,在茌平潰敗,領頭大哥張宗禹渡徒駭河不知所終。

望斧正。

捻軍起義的結局如何?HMSVICTORY2017-11-28 14:14:49

十九世紀中葉,在廣闊的淮北大地,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農民革命——捻軍起義。捻,是從捻繩的意思而來的,就是合起幾股為一股,團結起來有力量的意思。

捻軍起義的結局如何?

捻軍起義的結局如何?

早在清朝嘉慶年間,中國北方就有捻子活動。一八五二年(清咸豐二年),安徽淮北地區的渦陽、蒙城、亳縣一帶遭到大旱,入捻的農民逐漸增多。19世紀初,安徽北部及河南、山東、江蘇等省部分地區的農民秘密組織“捻黨”,以反抗封建壓迫、尋求生活出路。1851年(清咸豐元年)至1868(清同治七年)爆發於黃河、淮河流域,由捻黨轉化而來的農民起義軍的反清戰爭。在皖、豫、魯、蘇、鄂交界地區,形成十餘支相對獨立的隊伍,並逐步由分散、零星的鬥爭趨向聯合。一八五五年七、八月間,建都尹溝時光、設陪都雉河集,張樂行自領黃旗,兼黃旗總目;蘇天福、龔得樹、韓老萬、侯士偉分別擔任黑、白、藍、紅各旗的總目。總旗之下有“大旗”,是組成捻軍的基本單位。大旗設大旗頭,稱“趟主”、大旗之下還有“小旗”,是最基層的組織。這種五旗軍制的組織形式,把處於分散狀態的捻軍初步統一起來。從此,這支力量成為北方反清武裝的主力。張樂行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渦陽)召集各路捻軍首領會盟、會議推舉張樂行為盟主,稱“大漢明王”,宣佈信條,制定《行軍條例》,分設黃、白、紅、黑、藍五色旗,五色總旗各設總旗頭。

張樂行自領黃旗,兼黃旗總目

蘇天福領黑旗,黑旗總目

龔得樹領白旗,白旗總目

韓奇峰(老萬)領藍旗,藍旗總目

侯士偉領紅旗,紅旗總目

起義口號:救我殘黎,除奸誅暴,以減公憤

1852年張樂行、龔得樹等復於皖北雉河集(今渦陽西北)一帶起義,聚眾萬餘人,攻克河南永城等地。1853年,太平軍北伐進入黃河、淮河流域,捻黨紛起響應,捻軍5萬餘人轉戰於皖、豫、魯、蘇、鄂交界地區,殲滅清軍和地主武裝,形成十餘支相對獨立的隊伍,使隊伍迅速發展至十餘萬人。但由於組織鬆散,武器簡陋,缺乏訓練,因而在參戰清軍由少變多,捻軍由進攻轉為防禦後,只有張樂行等少數幾支主力於正面阻擊清軍,餘多守寨自保,致使雉河集根據地被清軍攻佔。1857年春,張樂行率捻軍渡淮南下,與北上的太平軍陳玉成、李秀成部會師,接受太平天國[2]領導,與太平軍聯合作戰(參見太平天國運動),在淮河兩岸抗擊清軍圍攻,並一度攻入湖北。1858年,捻軍主力回到淮北,一面以圩寨戰抗擊清軍進攻,一面以快速的流動作戰方式出擊豫、魯、蘇,殲滅大量清軍,並與太平軍配合進行了多次重要作戰。1860年冬,清廷調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全權督辦攻捻戰事。捻軍雖數次擊敗僧軍進剿,但因實行消極防禦方針,致使雉河集大營於1863年再次失陷,張樂行殉難,皖北根據地喪失。突圍而出的張宗禹等部,繼續以流動作戰方式,堅持鬥爭。1864年夏,太平天國都城天京(今南京)失陷(參見天京之戰),捻軍與太平軍餘部在鄂、豫邊界會師,改編組成新捻軍,以復興太平天國為目標,推賴文光為首領,運用新的遊動戰術,並逐漸易步為騎,使捻軍變為一支約十餘萬人的騎兵武裝。1865年5月,于山東菏澤高樓寨取得全殲僧格林沁馬隊7000餘人的重大勝利,陣斃僧格林沁(參見高樓寨之戰)。旋擊敗湘軍和淮軍,粉碎欽差大臣曾國藩“以靜制動”和“聚兵防河”的攻捻方略。次年秋,捻軍在河南許州(今許昌)分為東、西兩部。賴文光率東捻軍留守中原地區,與清軍周旋。西捻軍由張宗禹率領西進陝西,與陝甘回民軍相互配合,取得灞橋伏擊戰(參見灞橋之戰)、進軍陝北等作戰的勝利,後聞東捻軍被圍,轉兵東進救援,經山西、河南、進入直隸,於饒陽(今屬河北)之戰失利後,繼續轉戰于山東、河北地區。但東捻軍轉戰於河南、湖北、山東地區,遭李鴻章淮軍圍追堵截,日趨被動。1868年1月,終敗滅於江蘇揚州地區。8月,西捻軍也于山東茌平徒駭河畔覆沒。

捻軍起義的結局如何?

主要戰役

1 高莊集之戰

2 永城之戰

3尹隆河大戰

4 灞橋之戰

5 饒陽之戰

6 雉河集保衛戰

捻軍起義的結局如何?

爆發於皖北地區的捻軍起義戰爭,歷時18年,波及皖、魯、豫、蘇、陝等10個省區,殲滅清軍及地方團練十萬餘人,有力地配合了太平天國和北方各地的人民起義,給清朝統治以沉重打擊。捻軍在長期抗清作戰中,形成一套獨特的流動戰法,常能克敵制勝。但捻軍領導者政治目光短淺,未能形成集中統一的領導和指揮,軍事上實行流寇主義,忽視建立鞏固的根據地,後期又將軍力分為兩支,作戰指導盲動,致被清軍各個擊破,全軍覆沒。為此後1911年的武昌起義提供的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