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的人為何對飲酒的感觸差別如此之大?天涯明月心8042018-03-19 23:24:14

時代不同了,很多觀念和生活習慣都發生了改變

再也沒有人用繁瑣的茶道

再也沒有人會公孫大娘的劍舞

再也沒有人會吩咐店小二“來兩斤燒刀子,三斤牛肉”

也沒有人高呼“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酒在古時候,是勇氣的象徵,君不見,關公溫酒斬華雄,武松醉打蔣門神,沒有不喝酒的好漢……而如今,已經沒有古時候那種意義上的好漢,所以感觸也就變了,但是借酒澆愁,發酒瘋還是存在的

古今的人為何對飲酒的感觸差別如此之大?悠言悠語2018-03-23 13:03:44

我個人認為主要原因還是

社會整體風氣的改變和酒桌文化的盛行致使人過於被規矩束縛。

古時酒徒多風流,尤其是詩人飲酒被稱之為“風雅之舉”,以至於喝酒甚至排在填飽肚子之前。

三斤糧食出一斤烈酒,白麵饅頭都供不應求的時代,綠酒卻不曾少,酒即是命根。

古今的人為何對飲酒的感觸差別如此之大?

古人有能安貧樂道之輩,酒足,便能“仰天大笑出門去”,如今有多少人笑得出來呢!

況且你喝得爛醉躺在地上,路人只會嫌棄你,又怎會笑你風流,笑你不羈。

另一方面,古人生活條件差,換來的酒懂得珍惜,慢慢品鑑,而現在生活條件普遍不錯,酒之一物滿街都是,

凡事一多就少了一種意味,

不如古人的酒有趣了。

古今的人為何對飲酒的感觸差別如此之大?

對於酒桌文化,我個人不支援也不反對,但絕對厭惡,

適當約束是禮儀,但過於糾結就是自擾。

我參加過幾次部門聚會,沒有一次能暢暢快快的進行下去,本來大家都心意相明,卻有人非要在規矩上說事,就連你平日裡盡心盡力幫助的同伴,都能因為你一隻玻璃酒杯的上下問題,在心裡鬧矛盾。

古今的人為何對飲酒的感觸差別如此之大?

不知道是我個人不懂規矩還是他人斤斤計較,反正事實證明,本來可以愉快的聚會硬是被弄成一場說教。從那以後,我只跟好友一起聚會,他們從來不在意我的舉動是否妥當。

總之,過於龐雜的規矩肯定會降低我們飲酒的感觸,畢竟沒人喜歡被規矩束縛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