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道德經》第十一章,講述了什麼道理?山澗一清泉2019-02-25 19:25:28

一、原文解釋

1。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三十根輻條(指車輪軸承和車輪外框之間的木條或者青銅條)共同插在軸承上,因為他們中間是空的,所以才可以做成車輪,供車使用。

如何理解《道德經》第十一章,講述了什麼道理?

2。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用粘土和水做成陶器,因為他中間是空的,所以可以作為容器使用。

3。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鑿開木頭,做成窗戶(古時房子都是用木頭做的),因為中間是空的,所以可以做居所、房屋使用。

4。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所以對於萬物,如果我們只是擁有他有形的物質部分,那麼我們也只能擁有他有形的物質;而如果我們當他沒有不看重他物質的方面,那麼就可以用他來製作任何器物。

二、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這一章主要告訴我們對待萬物,不要拘泥於他有形的物質,而要充分發揮他無形的用圖。比如最常用的錢,如果我們只把他看成錢,那也就僅限於錢了;而如果我們丟掉錢作為貨幣的形,錢無限的用途就出現了,錢可以用來購置幾乎99%的物品!再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宜興紫砂壺,如果我們只是把他當一個藝術品,那麼他不過就是個陶器,而我們不把他當個藝術品,那麼他就成了可以盛萬物的杯子、器具!

這一章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看待萬物,如何發揮萬物的最大功用,本質還是在論述“有”和“無”。

如何理解《道德經》第十一章,講述了什麼道理?

作者心聲:大道包羅永珍,個人理解比較膚淺,權當拋磚引玉。歡迎大家討論交流轉發,共同學習復興華夏文化。 星星之火⭐必將燎原!

如何理解《道德經》第十一章,講述了什麼道理?

如何理解《道德經》第十一章,講述了什麼道理?閒看秋風9992019-02-26 15:51:53

從整體來說,《道德經》的哲學觀點是唯心主義對,老子所謂的“道”是一種說不清楚道不明白的存在,其實就是一種“客觀唯心主義”。

但是,在《道德經》各個篇章的字裡行間,人們又可以領略到老子充滿智慧的,樸素的唯物主義。比如題主要討論的第十一章——有,就是“無”,“無”就是“有”。

三 十 輻 , 共 一 轂 , 當 其 無 , 有 車 之 用 。最開始古人們的車輪子都是“實心的”,只有用輻條與車軸的時候,“實心輪子”變成“空心”的才有用。

埏 埴 以 為 器 , 當 其 無 , 有 器 之 用 。一坨泥巴,如果不將中間挖空,怎麼裝東西呢?(成器)。鑿 戶 牖 以 為 室 , 當 其 無 , 有 室 之 用 。一間房子,如果沒有窗戶(空的),怎麼住人呢?

老子在這裡講的就是“有無”的辯證法。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而不是孤立的。如有無、難易、長短、高下、前後,貴賤、剛柔、強弱、禍福、榮辱等等,都是一方不存在,對方也就不存在。

比如在《道德經》第二章中老子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道德經》第三十九章說:“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 和第十一章講的都是同樣一個道理。

如何理解《道德經》第十一章,講述了什麼道理?陳廣逵2019-02-26 20:16:54

理解本章,先要弄清“共”的含義,最終要搞清楚“有”少“無”的辯證法。

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①;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②;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③——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④。

[通釋]

三十根輻條環繞在車轂上,轂心是空的,成為被車使用的車軲轆;糅合黏土製作陶罐,中心是空的,成為盛物的器皿;鑿門窗作為房屋,屋內是空的,成為人們的住處——所以“能感覺到存在的外殼”是依託,“感覺不到物質存在的被外殼包圍的空間”才能使用。

[註釋]

①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三十根輻條環繞在一個車轂上,轂心是空的,有車使用它。三十輻共一轂,這是當時的車軲轆。輻,車軲轆上的輻條。共,音“gǒng”,同“拱”,圍繞,環繞。轂,音gǔ,車輪中心的圓孔。當其,猶“當中”。其,代詞,代指中空的部分。車之用,車使用(它),被當作車軲轆。之,放在“車”與“用”這個主謂短語之間,取消該短語的獨立性。

②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糅合黏土製作陶罐,中心是空的,做容器來用。埏埴,音shān zhí,糅合黏土製造陶器。埏,摶糅,糅合。埴,粘土。

③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鑿門窗作為房屋,屋內是空的,成為人們的住處。戶,門。牖,音yǒu,窗。

④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所以“能感覺到存在的外殼”是依託,“被外殼包圍的空間”才能使用。有之,有物質的外圍事物。有,存在。之,代詞,代指有形的外殼物質。利,名詞,憑藉之物。無,沒有,感覺不到有物質存在的空間。

[意義歸納]

本章以“車轂”“器”“室”為例作喻,形象地闡釋“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道理。

[解讀與點評]

本章的三個“有~之用”的語言形式是有差別的。“有車之用”與“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沒有出現同語反覆,而“有器之用”與“埏埴以為器,當其無”中的“器”是同語反覆,“有室之用”與“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中的“室”是同語反覆。同語反覆的出現,使文字表達欠周延,大概是當時實在難以找到其他替代的詞語了。

“鑿戶牖以為室”——為什麼用“鑿”呢?由一個“鑿”字,我們可以捕捉到一些資訊,這裡的“戶牖”是“鑿”的,什麼住處需要“鑿”呢?顯然有人住在窯洞裡。西周始建都於鎬京,就在現今的陝西省西安市。黃土高原上窯洞十分普遍。

我們在學習研究中,要善於間接地捕捉資訊。其實從三個例子我們還可捕捉一些資訊,比如當時的車軲轆是三十根輻條,轂心是空的;比如從“埏埴以為器”我們可以捕捉到當時的人已經使用粘土製作陶罐的資訊。

本章談論的是“有”與“無”的辯證法。“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第四十章)。因“有”而“無”,因“無”而“有”,“有無相生”(第二章)。物質存在為“有”,“有”可以被利用;不存在物質的空間為“無”,“無”反可以使用。老子以獨特的視角分析事物,從而引出“‘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結論。

“有之以為利”——“能感覺有物質存在的外殼”只是憑藉、依託;“無之以為用”——“感覺不到物質存在的被外殼包圍的空間”才能使用。“‘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實際上還存在著“會者”為“不會者”用,“能者”為“無能者”用的“有”為“無”所用的問題。遇事常求“有”,當知“有”為“無”所用。

本章有成語“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如何理解《道德經》第十一章,講述了什麼道理?洛書圖解周易2019-05-28 21:36:07

“三十輻,共一轂”是老子對《師卦》領悟,

粗看,本章和師卦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本章的關鍵詞是有與無,坤土為

,坎水為無中生

;連用三個

當其無

,可知坤地必在上——故為地水師,對照我已經破譯的師卦真意,即可直達老子言外之意。

有是聖人為道:道者,人之所蹈,不知其所由;

無是後人感德:德者,人之所得,各得其所欲。

先把握師卦真意——師卦主要說的是文化經典的傳承,

如何理解《道德經》第十一章,講述了什麼道理?

地的本意是駐波力場,是自然而然,生態平衡。水的本意是驅動頻率,是輻射功率,作為種因。師卦水在下,是壬水能態,如同傳武隔山打牛,深不可測;地在上,是未土狀態,有如學徒慕名而來,拜師取經——並非大眾以為的帥師用兵。

師卦以六三爻為中心——二變為地雷復,是複習(反覆其道,大而無功),是領悟(師,比如復禮)與質疑(輿尸,比如批孔)的過程。

明瞭師卦本意之後,代入老子謁語對應領會: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如何理解《道德經》第十一章,講述了什麼道理?

埏埴以為器

:埴比喻基礎理論,如同陰陽五行;埏比喻反覆實踐驗證,埏埴以為器如同由易理衍生出山醫命相卜五器。當其無是把理論付諸實踐,是器之用,是經驗之談。造詣未精通,卻疑埴垃圾。

本章或有錯漏——豐卦與革卦沒有對應的謁語,待我通讀道德經後,或有修訂。

師左出右,薪火傳承!望文生義,誤人子弟!是否妄論,可藉由錯綜反互關係來印證。

地水師與水地比互為反易與映象——主客易位,相互推動:師是端坐武館,威名遠播,我不犯人,四鄰師法;比是夜郎自大,偏安一方,不意洋拳比堅,人來踢館。

地水師錯卦天火同人,水地比錯卦火天大有,何解?打個粗淺比方:師如同淘寶(地)掛賣外星人精液(水),一眾搶購,於是龍生九子,貌離(火)而神同(天)——師之則一脈同人;而比好比家有淑女(地),大姐攀了白人(水),二姐從了黑人(水),形形色色——比之則派生大有。

師進互則為復——青出於藍,比進互則為剝——優勝劣汰。師是滲透感化,不戰而屈人,容民而萃朋,如同易學、科學;比則是教化洗腦,煽動而排他,毒民而畜眾,如同神教、傳銷。比與師猶如攻守道,波粒二象,一體兩面,本質無別。

如何理解《道德經》第十一章,講述了什麼道理?檻內小紅2019-02-26 17:32:48

世人知萬物有形之用,不知無形虛空之用。知車輪之用,不知車輪中心之空竅之用,知各種器物之有用,不知器物中空之用,知各種建築房屋之有用,不知室內中空之用。

世人但知天地萬物之有用,不知其後面玄妙虛無之大道之用。但知我之身體之有形之用,不知其湛然無相之本心之用。

世人但知有用之用,不知無用之用。以無觀有,以有觀無,即知有無之用。

有用之樹,長成手指粗細的時候,被耍猴人砍去用來馴猴;長成一人合抱的時候,被蓋房子的人砍去作屋樑;長成兩人合抱的時候被制棺材的人砍去做了棺材。因為對人有用,而不能終其天年。對人無用之朽木,反而不被刀斧所傷而終其天年。

人之真性為體,無真性就無形骸之用,人但知形骸之用,不知其真性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