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查戲得樂2020-01-03 01:43:58

“華夏子孫”的“夏”並不是指的夏朝,所以這個問題本身就存在問題。

下面介紹一下“華夏”——

從文化層面來講: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春秋左傳正義》裡說: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這個意思是說,

中國是禮儀之邦,故稱“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國人的服飾很美,故作“華”。

從地理層面來講: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大家一定聽說過

“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這是對少數民族的統稱。

很眼熟是吧,對的,金庸在寫《射鵰英雄傳》時,就根據這個稱謂寫出了“東邪西毒,南帝北丐”。

但金庸還寫了一個“中神通”。

相類似的,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這個“中”就是指的“華夏地區”,在地理方位上來劃分,就是後來的黃河流域。

綜上,“華夏”的稱謂是歷史文化和地理位置的合稱。

並不是因為有一個“華朝”和一個“夏朝”。

希望對題主的疑問有所幫助。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一國之君歷史研究2019-06-30 14:37:32

“華夏子孫”中的“夏”並不是指夏朝,同理,華也不是指華朝,中國歷史上沒有華朝,雖然有夏朝,但華夏二字早在夏朝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眾所周知,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奴隸制王朝,但中國的起源並不是出自夏朝,而是出自更為久遠的上古時期。我們被稱為“華夏子孫”,同時也被稱為“炎黃子孫”,華夏即是炎黃,炎黃也是華夏,華夏與炎黃有相同的意義,也有不同的意思。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中國人被稱為炎黃子孫,主要是因為上古時期的炎帝、黃帝和九黎族的蚩尤,在那個時代還是新石器時代末期,在華夏大地上,有諸多的原始部落,為了彼此的生存,展開了戰爭,逐漸形成了三個較大的部落聯盟,分別是炎帝、黃帝和蚩尤。

黃帝打敗了炎帝,合併了炎帝的部落,所以稱為炎黃,之後炎黃部落又打敗了九黎族的蚩尤,統一了華夏大地,形成中國的主體民族,炎帝與黃帝及蚩尤部族共同構成了華夏族的主體民族,在當時稱為“炎黃”或“華夏”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炎黃很好理解,就是炎帝與黃帝,不好理解的是華夏,華夏是怎麼來的?

相傳在距今7000多年前,在中原地區,有一個叫華陽的地方,出生一個女子叫華胥,據說華胥喜歡四處遊玩,並且在當時的母系社會,是以女子為部落首領,而且是逐水草而居,華胥得知有一個叫燧明的人,用火燒東西吃,於是華胥便去了燧人氏居住的地方,認識了燧人氏,不久之生華胥便生下了伏羲,華胥回到華陽後,教華陽人如何使用火燒飯,因此華陽人讓華胥主政國事,不久華胥又生下女媧,後人稱她主政的國家為華胥國。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華胥是伏羲與女媧的母親,更是比炎黃二帝早了5000多年,華胥氏是炎帝與黃帝的祖先,他的兒女伏羲與女媧更是創造了整個華夏族,所以華胥氏也是華夏族的祖先,華胥就華夏,華夏中的“華”就來自華胥氏,在當時被稱為“華族”

而歷史上的“夏”最早是來自於夏后氏,夏后氏是一個氏族部落,當時由夏后氏為首的十二個氏族組成的部落聯盟的名號叫做夏,夏的開創者是禹,而禹的祖先來自於黃帝的次子昌意,從昌意傳到禹已經有200多年,禹死後,他的兒子啟便建立了夏朝。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夏在當時不僅僅是作為部落和朝代的名號存在,當時身在中原地區的華族,將中原之外的氏族稱為:戎、狄、蠻、夷。為了區別中原之外的氏族,華族對外自稱為“華夏”。

為什麼自稱華夏?

華族上文已經講過,來自於華胥氏,稱為華族,而夏這個字,在當時是“人”的意思,華夏意思就是華族人,是為了區別戎狄蠻夷而對外自稱的一個名稱,這就是華夏的由來。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但是在歷史不斷的演變過程中,華與夏就演變為具有相同意思的字,變成了華就是夏,夏就是華,泛指生活在中原地區的,以炎黃為祖先的這一批人,這些人對外自稱華夏,到了現代就演變為華夏子孫。

華夏不僅是指炎黃子孫這一批人,而且還有地域上的限止,是指生活在中原地區的炎黃子孫,後來又引申為繼承華夏文明的人,可以是中原人,也可以是外族人,只要繼承了華夏文明,並生活在中原地區,就是華夏子孫,也就是今天的中華民族和炎黃子孫。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張生全精彩歷史2019-10-20 07:55:55

我們中國人自稱自己是“華夏子孫”。這裡的“夏”很好理解,就是指生活在中原地區的民族。那麼,“華”是什麼意思呢?是不是也指某一類族群,比如說,歷史上曾經有一個“華”族(或者說“華朝”)呢?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黃帝雕像)

為了講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夏”族的構成。

“夏”族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由於中國古代中原地區當時土地肥沃,氣候宜人,非常適合農作物的生長,因此,在我們知道的歷史中,炎帝部落在這裡發展起了輝煌的農耕文明。

居於炎部落西北部的黃帝部落羨慕炎帝部落優良的生活條件,與炎帝部落打了一仗,最終,黃帝部落戰勝炎帝部落。

不過,中國古代的戰爭,一開始就和西方古代不一樣。西方古代一個部落或國家打敗了另一個部落或國家的時候,一般會把那個地方的人殺光或者攆走。但中國古代一般都具有比較高的融合能力。也因此,炎黃融合在一起了,他們同住在中原地區。

在此之後,炎黃部落戰勝蚩尤部落,再之後,中原地區建立了夏朝,然後商朝替代夏朝,周朝替代商朝,到那時候,華夏族也就差不多完全成型了。

從這裡可以看出,歷史上顯然是不存在一個“華”族的。因為沒有這樣一個民族生活的地域。再說了,果真有一個“華”族,它肯定比“夏”族還大。因為它排在“夏”的前面嘛。但“夏”族已經佔據了中原地區,那這個“華”又住在哪裡呢?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炎帝劇照)

有人說,不對呀,明明《左傳》中曾記載,孔子說:“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裡把“華”與“夏”並列在一起,你怎麼說“華”族不存在呢?

但是,我們又得看到,唐朝經學家孔穎達在《春秋左傳正義》中又有解釋:“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這裡雖然依然把“華”和“夏”並列在一起,但是,孔穎達不是從地域上來說的,而是從文化上來說的。他說,“華”講的是禮儀,“夏”講的是服飾、衣冠,並以此借代整個中原地區的物質生活。

孔穎達的解釋,其實給予了我們從另外的角度來解讀“華夏”一次的可能性。什麼可能性呢?

其一,“華”與“夏”是同一個意思,都是指的中原地區。

孔子所說的“裔不謀夏,夷不亂華”是一種互文的表述方式。也就是說,“華”就是“夏”,“夏”就是“華”。到了後來,甚至我們只說“華”,不說“夏”了。比如,我們現在都只是說“中華”,但是並沒有人說“中夏”。

其二,“華夏”一詞是一個偏正結構。

“華”是用來修飾“夏”的。在這裡,“華”是華麗、華美這樣一些意思。我們知道,中原地區是中國古代的一塊肥沃的土地,不但能夠出產豐富的糧食,還是非常宜居之地。也正因為這樣,才引起了周邊民族的覬覦和反覆爭奪。可以說,這裡完全是一塊肥肉。而這個“華”字,正是表達了對“夏”這塊地域的讚美,或者說是嚮往。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孔子浮雕)

其三,“華夏”是對中原之地禮儀之邦的肯定。

正如孔穎達所說的,“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首先是因為中原地區物產豐富,創造了燦爛輝煌的物質文明。有了物質上的保證後,文化禮儀才能跟上來。而中原地區之所以能夠被稱為“中心”,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有“禮儀”。

而且,古人對“禮儀”是極為重視的,我們從“華夏族”的發展過程中,也可以看出端倪。

比如,本來炎帝部落生活在中原地區,更富裕。為什麼作為入侵者的黃帝部落戰勝炎帝部落以後,我們後人更看重黃帝部落,就是黃帝部落更重“禮儀”。再比如,周朝作為入侵者,取代住在中原地區的商朝。也是因為周朝非常重視禮儀,並且整理出一套“周禮”,作為維繫整個社會秩序的重要規則。因此,西周為後人廣泛推崇,把它作為最能代表“華夏”精神氣質的一個朝代。

以上三種解釋,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話來表示,可以這樣表述,什麼是華夏族?就是古代生活在中原地區,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高度發達的民族。

(參考資料:《中華文明起源》)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勝馬笀鞋2018-12-27 20:50:56

關於華夏一詞的由來,說法有很多,如果說是因為朝代名而出現,其實也說得通。

夏朝之前雖然沒有華朝,但是卻有華胥國,也叫華胥古國,創立者是一位母系氏族首領名叫華胥,說這個華胥大家可能不認識,但是要說到她的子女,大家肯定認識,那就是伏羲和女媧。

伏羲被後世稱為人王,女媧更是創造了人類(雖然這是神話,但是根據《中華神話起源》一書所述,神話都是來源於現實的,這兩個人也許不是什麼古神,但他們肯定是兩個古人,而且還幹了不少大事,造成了深遠影響,不然不會被神化。)

伏羲和女媧在中華大地是什麼影響力大家應該很清楚,特別是在古代,大家都相信有神存在的時候,而正因為他們,所以華胥更是被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母,“華”這個詞很有可能由此而來,而“夏”自然就來源於夏朝了。

還有一種說法,“華”的來源是因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是黃河中游的華山,所以古代那麼多皇帝要在華山封禪,可見華山在華夏子孫心中的地位,而且華山所在的地方也被稱為中原地區,夏朝也是在此處建立,“華夏”二字從此而來還是很有可信度的。

但是這個說法其實和上一種並不衝突,因為華胥國也是在此建立的,而且就在夏朝之前。

另外一種說法,“華夏”一詞來源於《左轉·定公十年》中的一句話:“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個人並不贊同這種說法,這句話出現的時候華夏民族已經存在很久了,我更認為這句話是對“華夏”二字的補充和完善,以及褒揚。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歷史吐槽機2018-12-30 17:32:06

其實題主這個理解有點倒因為果的意思,上古的歷史考證起來非常困難,但我們去是需要思考一連串的問題,啟建立的王朝為什麼要叫夏?是因為啟的部落是夏后氏。那麼為什麼又叫夏后氏呢?是因為大禹的封號是夏伯。也就是說先有夏這個概念,再有夏這個王朝,我們簡單的認為華夏就是因為上古有個夏朝有點捨本逐末的意思,註定找不到合理的答案。

夏字具體是什麼概念呢?在甲骨文中其實夏字就是一個人的形象。也就是說

夏就是一個人,一個雄健有力的人。而在甲骨文中這個人特指是現代中原之地的人

。而後隨著這些人的興起,他們確立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為了區別自己和四面其他文明,他們確定自己再中央位置,其他文明處於自己的四面,於是他們用夏作為自己的統稱,之後才有夏后氏,也才有了夏朝。下面的夏字演化史可以更直觀的體現這一點。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所以,所謂的夏朝,真正的意思是中原地區居住之人的王朝。這正是我們文明的起源之地,題主問題的瑕疵也在這裡,我們叫自己為華夏並非因為夏朝,更深層的原因是我們的文明起源於夏人。

至於華字在我們民族的應用,也不是夏朝之前有個華朝,而是這個字其實有繁茂、神聖、崇高的意思。在甲骨文和金文中,

華字是一個枝繁葉茂的植物,象徵著繁衍與茂盛的生命,在上古這是具有崇高意味的。

而之所以被使用於民族或者部落,老朽猜測應該是當時的夏人在文明上已經明顯優於四方的異族,所以把這個字當形容詞來自稱。下面的圖就是華字的演化史。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老朽能查到最早能見到把華和夏連在一起用是春秋時期,也就是說在那個時候其實人們已經有了固有的自己是華,自己是夏的概念。因為在周代的記錄裡,華字已經演變的和夏字有相同的意思,就是指地域上的中原。

總結起來,其實題主更應該明確的是,華夏不是因為朝代而來的名稱,這是一個源遠流長的稱謂,來自我們真正上古的先民,來自我們的血統,來自我們的文化,來自我們基因,是銘刻在靈魂最深處的記憶,是我們最神聖和寶貴的尊號。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忙裡偷閒花甲人2020-01-30 17:08:09

我們的偉大祖,在古代有過許多稱號,如中華、中原、神州、赤縣和華夏等,而較著名、較有意思的,要數華夏這個稱號了。中國何以又稱華夏呢?這個問題不僅是現在而且在幾千年前就雜說紛陳、相持不下了。

華夏二字,最早見於《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孔穎達疏曰:“華夏為中國也。”《說文解字》則這麼解釋:華,意為榮(華部);夏,意為中國之人(攵部),古時華夏族居於中央之地,故習稱中國。《左傳》雲:“中國有禮義之大故稱夏,有服飾之美謂之華”。而《尚書》“華夏蠻貊”注則說:“冕服採章稱華,大國稱夏”,又是一種解釋。

怎麼看待上述紛歧雜立的說法,又怎麼解釋華夏二字?有人從《左傳》定公十九年孔子“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的話裡,認為夏常與蠻夷和裔相對,華與夷相對。章太炎在《中華民國解》裡認為,我國古代以夏為族名,以華為國名,夏從夏水(即漢水)而得名,華以華山而產生。但是,查《漢書、地理志》,夏水只是江漢的一個小支汊。一條小小支流,怎能得到如此厚愛,竟成為一族的代稱?華山,在《尚書、禹貢》裡只作為梁州北界出現,在古書中常與別的山嶽相提並論,無甚獨特之處。《爾雅》有“華山有三”、“華山為西嶽”等幾條材料,都說明華山的地位並不算高,似很難成為一國全境的名號。

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第一冊裡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觀點。他認為,中國西部地區稱為夏。夏還含有雅、正、大等意思。比如宗周詩篇稱雅詩,《秦風》詩篇稱夏聲。夏聲即雅詩,就是用西方人的聲音歌唱的詩篇。東方齊魯等國,本從西方遷來,所以東方諸國稱東夏,西方諸國稱西夏,東西合稱諸夏。周朝又崇尚赤色,大祭祀時常用騂牛(赤色牛)。晉國大夫羊舌赤字伯華,孔子弟子公西華名赤,都說明華含有赤的意思。凡遵守周禮崇尚赤色的人和族,稱為華人和華族,通稱為諸華。華夏這個名稱,最基本的涵義還是在於文化。文化高的地區即周禮地區稱為夏,文化高的人或族稱為華,華夏合起來稱為中國。而對文化低不遵守周禮的人和族按其方位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秦漢時期,各族文化的交流十分頻繁。隨著中國範圍的擴大,華夏文化也隨著發展、擴大,凡接受華夏文化的各族,大體上都納入了華夏族的範疇。華夏,逐成為中華民族的稱號。

(本文根據相關資料寫成)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奚譽賢2019-10-28 22:49:15

為什麼中國人被稱謂為“華夏子孫”?其原因很簡單。

在上古時代母系社會的晚期,有一位中華民族的共祖,“華胥氏”。“華胥氏”被其後人譽為中華文明的始祖母。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華胥氏乃燧人氏之妻,伏羲氏女希氏(女媧)之母。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女希氏被譽為中華民族人文共祖。』

伏羲女媧之子少典,少典之子炎帝黃帝。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黃帝之子高陽(顓頊),高陽之子昌意,昌意之子崇伯鯀(夏鯀),鯀之子夏禹。

夏禹治水而得帝位,其後建立夏朝。

華胥是上古時代華胥國的建立者,華胥國因華胥氏而得其名。

華胥陵今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華胥鎮,因此“華”夏的“華”因她名而得。

三山五嶽之一的華山也因華胥氏而得其名。簡單的來說帶華字的山川及地域名,都因後人為紀念她而取之其名,其中就包括“華夏”。

夏禹帶領族人治水三十多年,跑遍中華疆域中所有山川、江河、湖泊,期間用腳丈量疆域版圖,上至長江黃河源頭,下至長江黃河出海口。

禹治水而得奇功,被諸侯萬眾推舉為王,建立夏朝,這就是夏的由來。

祖華胥與裔孫夏因此而得華夏。故疆域為華夏大地,華夏大地上的人隨國為姓,隨地域名稱氏。

如:中國人、華人、夏人、唐人;又中華民族,華夏民族等,人之代稱;又或龍的傳人,華夏子孫,炎黃子孫後代等。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2019-07-04 22:01:37

謝謝@語賢文化睿爾國學的邀請。很久以前,在讀書的時候,曾向一位教授請教過此類問題,他的解釋是:華,就是花,夏則是一種褒義的感嘆詞,連起來就是——這花好大好美啊!

當然後來發現這位教授的解釋並不太靠譜。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因為俺發現,夏的甲骨文狀態是這樣一個字形。而如果把這個字拆分開,其實就是一個赤腳的漢子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拿著一把尖嘴鋤具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也就是說,甲骨文“夏”分明就是一個人,而且是一個農夫。

而到《說文解字》,書裡篆文“夏”字則是這樣一個形態: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顯然,這也是一個忙碌農民的形象,上面那個“頁”字形,就是頭部,左右是忙碌的雙手,下方則是一個倒寫的“止”,代表腳。

而“華”是什麼呢?它的甲骨文狀態,是下面這個樣子: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這是什麼?有人說是一棵開滿鮮花的樹,有人說是一株花,無論哪種觀點,其實“華“,就是是“花”的本字——即,華在成為民族含義之後,造字者才造出”花“字來頂替原來的含義。

所以,”華夏“本來的意思,就是”鮮花盛開季節忙碌的農民”。

至於你所說華朝,在歷史上是沒有的。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目前可以說的是,直到春秋之際,面對蠻夷的入侵,中原的諸侯國,才開始以“華夏”自稱,即中原人,是懂得審美的高尚民族,穿的衣服,是華服(美麗的衣服),寫的文字,是優雅的方塊字,藉此與野蠻的戎狄蠻楚區分開來。

而當時尚處於野蠻狀態的楚人,正是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慢慢“華夏化”,到了春秋末期和戰國初期,楚國已經全部華夏化。甚至在秦滅六國之後,楚人,反而成為了華夏族的主力軍。劉邦項羽這些人,其實都是楚人。然而就是在劉邦項羽這個時代,華夏族終於更進一步,成為了現在的漢族。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最早的一批漢人,就是劉邦和項羽這一撥人。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冷清先生2020-01-29 18:08:26

【華夏是怎麼來的,先有夏後有華。】

作者:冷清先生,個人史學科研成果、嚴禁抄襲剽竊。

夏朝的前面當然還有一個朝代,不叫“華朝”叫“象朝”。“象朝”是中國第一個城邦制國家,中央政府實行“推舉禪讓制”,地方政府實行“世襲分封制”,是中央和地方實行分權管理的民主統一國家。“象朝”的主體民族是“夏華族”,還有和“夏華族”文化較近的“九夷、九黎、三苗”,“象朝”早期的國土面積跟西漢早期相仿,“象朝”強盛時期的國土面積比秦朝略大,東至遼東、西到敦煌、北至厄爾多斯、南至交趾。

先有夏、後有華,夏、華是同一民族不同的兩種圖騰。距今62000年,玉木冰期進入盛冰期,雪線驅趕著人類和動物南遷,一支智人部落從寒冷的北方遷徙到甘肅天水,這是一塊沒有完全被冰封的樂土,嚴酷的自然環境嚴重影響智人個體生存和種族繁衍,部族的出生率和成活率都很低,這支智人部族的人口數量已經到了滅絕的邊緣。就在這個嚴峻的時期,部族誕生了一對聖人、聖女,男的叫盤古(混沌)、女的叫女媧,當然這是他們的後裔起得名字。

部落的男性首領叫盤古,部落的女性首領叫女媧。強壯的盤古改進了“舊石器”,打磨出銳利的“新石器”,捕獵的效率提高了,族群的食物充足起來,族人的體魄更健康了。健康的女媧擔負著採集和生育的重任,營養的改善造就了健康的身體,女媧是一個生育能手,她一生生育了二十幾個子女,長大成人的有10個男孩、7個女孩,這個小小的族群人口增值了。四千年前成書的《山海經》對女媧和混沌(盤古)有相關的記載。

盤古、女媧的後裔們口口相傳著遠古的記憶,盤古成為開天闢地的大神,女媧成為造人的大神。青蛙、蟾蜍的生殖力非常強,夏天的時候,池塘滿是蝌蚪,青蛙、蟾蜍在“哇哇、呱呱”地叫著。原始的人類產生了生殖崇拜,人們崇拜生殖力極強的祖先,“祖”這個字是一個女性跪拜男性的陽具,生殖力強的女性被稱為“媧”,取自青蛙、蟾塗的叫聲,繁衍壯大的部族稱自己的“女祖”為“女媧”,自稱為“夏人”,就是夏天繁衍壯大的部族,夏族的圖騰是青蛙、蟾蜍。

距今35000年前,玉木冰期結束了,冰雪線向北極逐漸退卻,繁衍壯大的夏族人向四面八方不斷的遷徙,主流的遷徙方向是中原,夏族的後裔擴散到整個亞洲大陸。距今2萬多年前,弇滋氏的燧人氏發明了人工取火,這個偉大的創舉極大地推進了人類的進步。夏族的弇滋氏進化出新的“光明之神”,生殖崇拜演化成“太陽神”崇拜,他們的圖騰標誌是“鴞”,光明之神崇拜不斷的擴散,結果,夏族中分化出“華族”。

夏華兩大部族也是不斷地向中原地區遷徙擴散的,部族的圖騰也是在不斷演化進化的。夏族的蛙類圖騰,進化成鯢魚圖騰,鯢魚圖騰進化成魚類、兩棲類圖騰,兩棲類圖騰進化成蛇類、鱷魚類圖騰,總稱為“魚龍”圖騰。華族的“鴞”圖騰,進化出“鷹隼”類圖騰,由鷹隼類圖騰進化成多種鳥類圖騰,多種鳥類圖騰又進化成吉祥鳥、玄鳥圖騰,玄鳥圖騰再進化出“鳳鳥”圖騰。同一民族的不同的兩大文化圖騰,在不斷地分化演進,相互之間也在不斷的滲透融合。

距今7800年前,夏族的主體部落在甘肅天水、平涼一帶,華族的主體部落在陝西寶雞、平涼一帶,華胥國的公主“華胥氏”,和夏族的首領結合了,華胥氏孕育誕生了一個偉大先皇:伏羲。伏羲誕生的神話是這樣的,華胥國的女兒華胥氏去雷澤,當時的崆峒山下是一片汪洋,在湖邊踐巨人跡而懷孕。這個故事在《竹書紀年》《列子•黃帝篇》,華胥氏踐巨人跡暗示這個男人是夏族的部落首領,兩人結合之後華胥氏誕生了偉大的伏羲。

盤古開天闢地、女媧生育人類,開創遠古人類的新紀元,因此諸多的民族都尊稱女媧是人類的始祖。燧人氏發明了人工取火,人工用火讓人類掌握了燒製陶器,人類從新石器時代進入到繩紋陶器時代,燧人氏被稱為上古天皇。伏羲是夏族和華族結合而生的,伏羲又稱為宓羲、庖犧、包犧、伏戲、羲皇,他畫八卦、創文字,制定男女婚嫁制度,發明漁網、陶壎、琴瑟,開創了夏華人類的新時代,伏羲被稱為上古“地皇”。

伏羲的偉大還在於他推廣農業,建立了夏華的第一個部落聯盟政權,夏華進入鬆散的部落聯盟國家雛形,中國人認為伏羲時代的到來,夏華進入到文明的社會了。西方主導的國際社會認為成熟文明三要素:文字、城邦、青銅。冷清先生認為早期文明的三要素是:文字、城邦、彩陶,彩陶的大量燒製和應用,是成熟文明的來臨必要條件,當一個文明能夠燒製800度的彩陶時,才會進化到燒製1200度的黑陶和青銅。根據考古發現,甘肅天水大地灣遺址有六項中國考古之最,其中最早的彩陶、最早的文字刻符、最早的城邦宮殿式建築,說明伏羲時代的確進入了早期文明時代。

距今大約7800年前,伏羲建立第一個夏華部落聯盟政權後,在中國大地上先後傳承存在過15個部落聯盟政權,經歷了3000年的時間,推舉當選過91個大首領(皇),冷清先生考證,這15個早期政權如下:伏羲氏聯盟政權,有媧氏聯盟政權,柏皇氏聯盟政權、粟陸氏聯盟政權,皞英氏聯盟政權,尊廬氏聯盟政權、驪連氏聯盟政權,容成氏聯盟政權。大庭氏聯盟政權,赫胥氏聯盟政權。中央氏聯盟政權,朱襄氏聯盟政權,葛天氏聯盟政權,陰康氏聯盟政權,無懷氏聯盟政權。

從伏羲氏到無懷氏的15個部落聯盟政權,一共3000年的時間,就是夏華民族開發中原的過程,農耕的夏華民族逐漸散播佔據了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夏族大部分居住在太行山以西地區,華族居住在太行山以東地區,和夏華文化相近的九夷居住在淮河地區,九黎居住在長江的下游,三苗居住在荊楚江湘。為什麼說九夷、九黎、三苗都是和夏華文明相近的族群,因為,這些族群都是早期夏族和華族的移民。

三苗是夏族最早遷徙到長江流域的移民,他們的圖騰崇拜由早期的魚龍圖騰演化成龍牛圖騰,光明之神的鳳鳥圖騰傳入的較晚,五千年前他們已經從狩獵、採集部落,進化成狩獵、農耕部落;九黎部落是八千年前遷徙到長江下游的燧人氏後裔部落,他們的圖騰是鳳鳥圖騰,這一點和華族是相同的,他們是和中原一樣先進的農耕民族;九夷是較早進入中原的夏族和華族後裔,他們的圖騰既有鳳鳥圖騰,也有魚龍圖騰,和夏華的區別在於他們是以狩獵為主的農耕民族。

公元前二十八世紀早期,山西寶雞誕生了神農炎帝,他的父親是山西的連山氏酋長。當時的婚姻制度是走婚制,就是男人必須到女方家結婚,等到孩子出生後,女方帶著孩子正式出嫁到男方家裡去。炎帝之母是寶雞有嶠氏之女,名字叫任姒,又稱女登,因為炎帝出生在姜水,所以就姓姜了。神農炎帝隨母親到山西連山氏(又稱烈山氏)。當時,部落聯盟政權執政的是“無懷氏”,無懷氏政權屬於有媧氏派系,故此稱為“少典”,“典”是祖宗之廟的牌位。

連山氏和無懷氏有血緣關係,最後一任連山氏薨(去世)後,部落聯盟按照規矩推舉16歲的神農為天下共主。炎帝執政後,推廣農耕、平息叛亂、與民休息,夏華出現未嘗有的繁榮,因此早期的神農被稱為“人皇”,神農是夏華的最後一個部落聯盟大首領。由於生活生產力的進步,部落城邦的大量存在,炎帝在平息部落叛亂的過程中,擴大了大首領的權力,建立了早期的中央政權,建立直屬中央的常備軍,發動了對斧燧氏的“貨幣戰爭”,把發行貨幣的權力收歸中央所有,天下歸心諸侯臣服,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城邦制國家政權誕生了,炎帝建立了“大象”帝國,神農是夏族圖騰和華族圖騰的結合體,因此神農被稱為“炎帝”,皇道缺而帝者興,神農炎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帝”。

黃帝出生在甘肅天水清水縣,他的母親是有嶠氏女,名字叫附寶,父親是河南新鄭的有熊氏酋長,有熊氏是以狩獵為主的農耕部落,黃帝出生在姬水,所以就以姬為姓了。黃帝出生後跟隨母親附寶東遷,給有熊氏帶去了先進的農耕技術。黃帝17歲時繼承有熊氏酋長位,黃帝母族有嶠氏也大規模東遷,黃帝父族有熊氏和母族有嶠氏結合後,發展成中原地區強大的部族。二十八世紀末期,由於炎帝已經七八十歲了,耽於征伐諸侯並起作亂,年輕的黃帝就興兵討伐諸侯。

黃帝的崛起威脅到炎帝的權威,炎帝就和黃帝在阪泉打了一仗,炎帝同意把黃帝推舉為帝位繼承人,而不是傳位給炎帝的兒子。南方九黎首領蚩尤在吞併了三苗、九夷之後,遂率兵北上爭奪帝位,蚩尤首先攻佔了涿鹿(彭城),繼續北上佔領炎帝都城空桑(曲阜),炎帝失去都城後,只好求助於黃帝派兵勤王。蚩尤的九黎八十一部勢頭很猛,在山東再次擊敗炎黃聯軍,炎黃聯軍只好退守到冀州(河北)。公元前2697年,炎帝在冀州正式向黃帝禪位,這是中國“禪讓制”的開始,繼位為天下共主的黃帝,正式向天下發出勤王詔令。

獲得天下諸侯支援的黃帝,一戰在冀州擊敗蚩尤,二戰奪回了空桑,蚩尤退守到涿鹿(彭城)。黃帝率聯軍追擊到涿鹿,天降大雨大霧,黃帝聯軍失利。經過休整,黃帝臣青衣女魃剋制風伯、雨師,風后製做指南車、力牧製做夔皮大鼓,應龍為先鋒攻破蚩尤九黎三苗聯軍,黃帝擒殺了蚩尤。黃帝鞏固了大象帝國,第一次以武力統一了夏華,後世稱為軒轅黃帝,象朝實行推舉禪讓制,帝位繼承人必須從炎帝、黃帝的後裔中推選輪流執政。

大象帝國存在了將近700年,傳承了13個帝、1個攝政:神農炎帝、軒轅黃帝、黃帝兒子某某攝政、黃帝四代孫某帝、炎帝八代孫某帝、黃帝七代孫某帝、黃帝九代孫某帝、黃帝十二代孫帝顓頊(帝顓頊和炎帝第十三代孫共工爭帝,共工失敗後,炎帝后裔退出帝位繼承)、黃帝十三代孫帝嚳、黃帝第十五代孫帝摯、黃帝第十五代孫帝堯、黃帝第十六代孫某某、黃帝第十七代孫帝舜、黃帝第二十代孫大禹,大禹是象朝的最後一個帝。(讀者見諒由於本人研究專著尚未正式出版,故此本人不能公開某些帝王的名字)

大禹的父親鯀治水的時候,途徑甘肅積石山縣,娶了有莘氏女修己。後來,鯀治水失敗了,虞舜繼位後,就把鯀流放到羽山(太白山),鯀死在了羽山。鯀被流放時,修己已經懷孕了,就逃回來了有莘氏。大禹出生時,手上寫著“文命”二字,大禹二十歲出頭時被諸侯推舉給虞舜治水。鯀治水是從下游冀州開始,大禹治水是從上游開始,也就是從青海甘肅交界開始,大禹治水第11年的時候,來到浙江會稽,碰到了塗山氏之女九尾狐(扎著八條辮子,戴著一條狐狸圍脖),生了兒子“啟”。公元前2070年,大禹巡視會稽駕崩,姒啟就廢除了“禪讓制”,自己做了天下共主“帝”,建國號為“夏”。

商的祖先是帝嚳又稱帝俊,傳說帝嚳出生時,手裡面寫著一個“俊”,甲骨文俊字是一個鳥首之人,說明帝俊是華族的人,帝俊是少皞軒轅氏的後裔,少皞氏是黃帝和太昊氏的結合體,少皞氏的圖騰是“鳳鳥”。帝俊有個兒子叫閼伯,被封為商君,他的封地盛產陶器,燒製陶器是要用火的,所以這個部落是華族派系。傳說帝嚳的妃子簡狄吞玄鳥蛋生了閼伯,閼伯是為商君,他就是殷商的祖先。

既然先有夏後有華,那麼華夏之說怎麼來的呢?《詩經••商頌》:“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地殷茫茫。”殷商是華族派系,公元前1600年,商湯滅夏之後,為了證明商湯代夏的合法性,伊尹焚燬了夏社,毀滅了夏朝的圖書典籍,伊尹做《夏社》一文對外宣傳說:“惟商先人,有典有冊”,典是祖先族譜、冊是國家的歷史,殷商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對中國上古典籍文化進行大規模毀滅的朝代。殷商坐天下以後,為了彰顯華族殷商就改稱夏華為華夏,這樣一來人們就以為先有華後有夏。

殷商一共統治中國554年,這麼長的時間人們也就習慣了華夏之說,另外,從發音的角度來講,華夏比夏華要叫的順口一些。周人是夏朝的遺民後裔,周武王伐紂以後,就再沒有糾正夏華還是華夏,周朝從一開始就致力於華夏的統一融合,因為,華族居住在東方,夏族居住在西方,周公輔政周成王時就在洛陽建設都城,這樣便於管理華夏,因此中國這個名詞誕生了。山西寶雞出土何尊上銘文中:餘其宅滋中國,自滋乂民。

我是冷清先生,為您推送不一樣的歷史真相,如果您喜歡敬請關注冷清先生頭條號,謝謝!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電視劇裡看歷史2019-07-03 15:19:03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這與夏朝沒有關係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眾所周知,夏朝是中國傳說中的第一個王朝,自大禹之子夏啟繼承華夏聯盟首領之位後建立,從此中國進入王朝時代,有了法律,宮殿和監獄,家天下代替了共天下。夏朝一共傳世500多年,至夏桀暴政,被玄鳥部落商朝取而代之。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但是這與華夏的名稱來源沒有關係,實際上中國人被稱為華夏是在夏朝建立之前的事情了

炎黃子孫是因為炎帝(神農氏)和黃帝(軒轅氏)是中華民族的創始人,神農氏嘗百草,軒轅敗蚩尤統一九州,從此才有的中華文明,至於華夏,乃是我國和漢族的古稱,“華”意為“榮”,“夏”意為“我國之人”,其時即中原之人,後來中原王朝的統治力逐漸擴散出中原,華夏一族也就代指整個中國了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舊事舊人歷史說2019-07-03 16:20:09

中國人為什麼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一個華朝嗎?首先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糾正一下這個問題本身的敘述錯誤和邏輯錯誤!我們中國人不是被人稱為華夏子孫

,而是自稱華夏子孫,由夏朝推臆斷出華朝的存在有著根本性的邏輯錯誤!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我們中國人為什麼自稱華夏子孫?

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從這一句話中,我們可以提煉出兩種意思,一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文明之邦,夏即禮儀之邦也。二服飾穿著是禮儀的重要象徵,華即美服也。

從這2點我們可以看出,中國人自稱華夏,很大可能上與夏朝沒有多少關聯,華夏之稱應該產生於夏朝建立之前!公元前2070年,

啟建國以夏應取“中國禮儀”之意,以表明自己是天命所歸,是中原政權的代表!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在西周王朝建立之後,人們把遵奉周天子為天下共主,以周禮為道德行為規範的中原諸侯國稱“諸夏”。

這裡的“夏”即是“守周禮之邦”

因為甲骨文中“華”與“夏”異形同義,故周朝人常以華夏合稱來代表自己,同時與周圍不遵守周禮的“夷蠻戎狄”相區別。但是華夏一詞真正的聯合使用應該是在春秋及其以後,

《左傳》之中孔子常說:“裔不謀夏,夷不亂華。”

孔子這句話表明,在春秋戰國時期那種大動盪大分裂的時期中國人鮮明的“華夷之變”

!華夏一族在大分裂,大動盪之中大融合大發展!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漢代以後或者更確切的說,三國兩晉南北朝之後。華夏成為了漢民族的別稱!元明以後,華夏成了整個中國的代稱,而今日華夏是整個中華民族的代稱!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寒蕭992019-10-15 22:03:31

我們稱自己為華夏子孫,這個華夏並非指的夏朝,華夏的來源也與夏朝無關,實際上華夏的形成與演化要早於夏朝。

華的本意是花,也就是說華這個字是由花演變而來的,看下面金文中的華,其實就是一支花枝上展開了兩朵小花的樣子。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古人崇拜上天,將天神稱為帝,而這個帝字與花蒂的蒂是一樣的,古人認為天神與花蒂是一樣的,可從無中演化出各種美麗的花朵。因此古人認為花與蒂是有著因果關係的,為了將人與天能夠聯絡上,因此古人將自己比喻為花,這樣就可以與蒂建立起牢固的血緣關係。

由這種花與蒂的因果現象來比附尊奉帝的宗族神的氏族集團,這便是華夏民族最早華族的由來。

另外,古代對於嫡庶之分,其實也有此影響,嫡也是與蒂同音,所以嫡子也是最正宗的傳人。

而夏,則是古代中原人的稱呼,也可以稱作諸夏,有大的意思,是為了區別當時的北方狄、東北貉、南方蠻閩、西方羌、西南焦僥、東方夷等各方的稱呼。

金文中的夏是一個人在下面用雙手舉著臼,而在甲骨文中則是一個人仰頭看著天上的太陽。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所以,華夏族其實就是當時生活在中原地區的各個部落的統稱,他們崇拜天神,將自己喻為天神之子,同時也是以中原自居,以己為天下之中自居。

而最終,這些人的後代不但統一了中原,而且逐漸將周圍的族群收到自己的麾下,最終形成了華夏民族,進而有了夏商周,有了漢,最終形成了今天的漢族。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開心果1659313052019-11-21 09:22:53

從字意分析華夏子孫的真正意義就明白了此稱呼的道理。華:華麗的語言文字,華麗的服裝服飾器具,繁華似錦。夏:夏天萬物正是一年最華彩玄麗最光華美香散發出萬紫千紅萃香綠的季節,所以中華民族又即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又是地球上佔的地球位置最好最中心的地帶,而且中國人最善良天助善助中華,把我們華夏子孫降住在世界地理位置最好的位置。所以我們中國人從古到今都願稱是華夏子孫。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曾雒2019-05-10 10:41:43

華夏的華應該是個修飾詞,寓意美好的意思!跟華山不沾邊,再說在殷商以前華山根本不叫華山!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至樂無如讀書2019-10-29 12:49:01

華夏二字解釋可謂繁多,但分開講,華即花即美麗,夏即大。

根據考古學泰斗蘇秉琦教授研究,源自陝西關中西部的仰韶文化,約當距今六千前,分化出一支系(寶雞北首嶺上層為代表)在華山腳下的

元郡廟—泉護村遺址,該遺址陶器上繪有玫瑰花,玫瑰花就是花的代表,可能是先民的圖騰崇拜,所以先民自稱華,並把附近的山稱華山。仰韶文化分支的半坡文化和廟底溝文化的時代與炎黃的傳說基本重合,玫瑰花有可能是炎黃時代的圖騰。這是華的來源。

《說文》夏,大也。西漢楊雄《方言》,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物之壯大者而愛偉之,謂之夏。周人自稱夏,區夏,有夏。《史記•吳泰伯世家》“歌秦,曰,此之謂夏聲,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其周之舊乎”。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中國西部地區稱為夏,夏有雅正大等義。宗周詩篇稱雅詩,秦風詩篇稱夏聲,夏聲就是雅詩。東方齊魯衛等大國諸侯本是從西方(陝西)遷來,所以稱東夏,東西合稱諸夏”。夏,指周秦關中涇渭流域。

從以上分析,華與夏都源自陝西。周滅商,東部華夏化,華夏成為黃河流域諸民族的共稱,再後來成為全民族的共稱,秦漢以後華夏又稱漢族。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HuiNanHistory2019-10-16 10:02:34

不是叫“炎黃子孫”嗎?怎麼又變成“華夏子孫”了?這個詞語的通常搭配是“華夏兒女”。

至於為什麼要用華夏這個詞,並不是因為還有個“華朝”。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華並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形容詞。

例如,《說文·文部》有云:華,榮也;夏,中國之人。華夏為中國也。

在這句話中,夏是被理解成中國,華是修飾夏的形容詞。除此以外,還有一種解釋,即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指出: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在這裡理解之下,華、夏都不是名詞,夏說的是禮儀之大,華說的是服飾之美。但無論是哪種理解,華都不是一個名詞。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因此,所謂的華夏,並不是指夏朝之前還有一個華朝。

華夏這兩字指的就是中國或中原政權。

例如,根據《明太祖實錄》的記載,朱元璋在登基前,曾對齊魯、河洛、燕薊、秦晉等地的民眾表示:

自古帝王臨御天下,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

由此可見,華夏就是中原王朝的另一種說法。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總而言之,這個詞的正確搭配是“華夏兒女”,類似於“中華兒女”。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鳶飛九天20182019-12-25 11:00:52

作為人類歷史上所有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沒有斷絕、傳承至今的古老文明,華夏子孫擁有足夠的理由為我們的文明驕傲。尤其是近代,中國在經歷了各類文化侵略與西化潮流以後,華夏文明依然在頑強執著的傳承。

縱然歲月更迭,華夏兒女至今都是一身錚錚鐵骨,當中國人在傳承華夏文化,榮做華夏子孫之時,人們是否發出過這樣的疑惑?這個由56個兄弟民族所組成的古老而偉大的中華民族,祖先究竟是誰?

當今社會最流行的提法自然是華夏子孫,這一稱呼也已經被國人所接受。那麼,中國人為何會被稱之為華夏子孫呢,難道夏朝之前還有一個華朝嗎?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遠古時期

如果將“華”與“夏”分開來看,想必很多人都會回答,“夏”指的就是中國歷史書中第一個有記載的朝代:夏朝;但是關於“華”卻難以說出它的起源,畢竟在夏朝之前,中國歷史長河中確實沒有“華朝”存在。

那麼,“華夏子孫”中的“華”,究竟指的是什麼呢,“夏”真的是指夏朝嗎?筆者認為,要從華與夏這兩個字的原始含義入手,才能夠得出較為正確的答案。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甲骨文“華”字

在甲骨文中,就已經出現了“華”字,從上圖“華”字的甲骨文寫法能夠看出,這個字其實是由花的葉子、花瓣、花蕊所組成的一個象形字。外《爾雅》一書中有這樣的解釋:“木謂之華,草為之榮”,這裡就是指草與木開花時的叫法有所不同;所以專家就做出了這樣的推測,“華”其實就是“花”。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甲骨文“夏”字

接下來再說一說甲骨文中“夏”字,字的上半部分表示人的頭部,兩側表示人的兩隻手,下半部分表示人的腿,所以甲骨文中的“夏”字,合起來看很像一個露出手和腳的人,所以“夏”字其實是人的象徵。

不僅如此,據專家研究,古代的“胥”、“夏”等其形、義、聲都是相通的,由此可以判斷,“夏”就是“胥”。綜上所述,華夏其實就是指“華胥”。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華胥鎮美景

而中華民族第一位有名字記載的祖先,其名為“華胥”。根據現存的文獻與碑石,今天的西安市藍田縣華胥鎮,就是母系氏族華胥所生活過的地方。因為以華胥鎮為中心,曾發現過藍田猿人化石、半坡遺址等二十幾處新石器時代的人類遺址。

當地至今流傳著以華胥、女媧、伏羲的命名的地名,由此可見,中華民族第一位有名有姓的祖先華胥確有其人。自古以來,中國人有著祖先崇拜之風,在遠古時期的母系氏族時代,以自己的祖先取族名,確實是天經地義之事。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華夏子孫

中國人作為華胥的後代們,以“華、夏”、“中華”作為自己的族名,甚至國名,一直是順理成章之事。在這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還有遠在海外的華人、華僑,都可以通稱為“華夏子孫”。

這個稱呼讓華夏民族的世世代代,牢記自己的祖先是華胥,牢記華夏文明已經走過了上千年的歷史,我們應該以自己為“華夏子孫”而驕傲,我們也應該瞭解這個稱呼背後的深厚歷史與文化。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使用者947385165962020-01-05 14:08:28

題主應該搞錯了,我們說的華夏,不是因為有華朝,夏朝。

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制朝代,但是我們說的華夏並不是指這個夏朝。

根據歷史的記載來看,華夏兩個字的意思就是: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華夏一詞最早出現在周朝,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也是因為周朝,禮儀之邦的意思就是有規範制度和法制的國家。當時周王室得了天下之後就大封諸侯國,當時眾多的諸侯國也被稱為諸夏。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不過慢慢的其實華夏兩個字指代的意思是差不多的,在《左傳》裡面說: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其實這個華和夏就是一個意思,就是指中原。我們現在說中華,不說中夏,其實在以前是說中夏的,和中華是一個意思。一開始夏是非常崇高的,後來慢慢的發生了變化。到現在我們都只說中華,而不說中夏,或者說華夏。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品山1035100319012019-11-16 01:42:14

中華民族神話傳說中最古老的祖先叫“華胥氏”。她的發祥地在:陝西西安蘭田縣華胥鎮。華胥氏就是人們熟悉的傳說中煉石補天的女媧娘娘,她是形象是人頭蛇身。它是我們華人共同崇拜的圖騰,她和“神農氏”有著同等地位。它們是我們華夏民族的祖先,我們中華民族是他們的子孫。這已是被認定了的不爭的事實。這就是“華夏子孫”的來原。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坦坦蕩蕩的尚格2020-05-18 19:18:12

夏指的也不是夏朝

。我看過王東嶽的一個影片,他是這樣解釋華夏的,“華”不是指的朝代,

“華”指的是華山

,因為陝西關中有一座山叫做華山,所以“華夏”是指“中原”文明從以河南為中心的文明(包括陝西、山西、河北、安徽的一部分地區)向陝西關中的蔓延,這就是華夏文明。而後到了中古時代,發展成了中華文明。

而夏指的是黃河的下游,這是一個地理概念而不是夏朝。這種說法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為華夏這個詞是指黃帝時代統一的一個部落聯盟,所以“夏”應該是“夏水”的意思。

但是華夏還有另外的解釋,因為《左傳》中提到華夏: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

這個“夏”和“華”明顯是同一個意思,所以這兩個字應該是互用的同義詞,因為從古至今的各種典籍或者文章當中,無論提到華還是夏,都是指與蠻夷對立的華夏文明,比如“五胡亂華”。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鄭州炎黃二帝塑像)

我們經常提到中華,但是其實也有中夏

比如《古文觀止》中選宋濂的《閱江樓記》,有這麼一段話:

中夏

之廣,益思有以保之。見波濤之浩蕩,風帆之上下,番舶接跡而來庭,蠻琛聯肩而入貢,必曰:“此朕德綏威服,覃及外內之所及也。

所以夏與華應該是通用的。它們古老的意思都是指黃河流域的中原文明,但是後來逐漸指這個中華文明的區域。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明初詩文三大家之一的宋濂)

但是其實還有一種說法,

華夏指的是華夏文明不同於夷狄的“禮”文化

,“夏”指的是中國的“禮”,是高雅的意思,而“華”在古代其實同“花”是通用的,因為這個字在很早之前就是“花”的意思,比如我們熟知的:

常恐秋節至,焜黃

華葉

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所以“華”引申義也是華麗的意思。有這麼一句話: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這個解釋就跳出了地理的概念,而聚焦於我們的“禮”文化。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很多人把夏作為“華夏”的起源是不對的,因為夏之前還有朝代,比如《禮記》中的:

虞夏之質,殷周之文,至矣。

所以華夏解釋為朝代明顯就是錯的,因為夏之前還有一個朝代叫“虞”,所以華夏的夏肯定不是夏朝的夏。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美藍之謎2019-11-22 10:22:35

中國的歷史始於商朝,所謂的夏朝只是一種強大自我內心的想象,在此基礎上,“華夏”二字可以任意發揮著解釋。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卡夫卡科技觀察2019-07-03 19:57:26

華夏之稱在春秋時開始流行,同為一國的中原國家自稱諸夏,華字應該來自華山,華山之名來自花,與所謂華胥之國沒有關係,華山被視為周族發源地,這才有華夏之稱。所以,華夏之名來自周族各國,而周族是夏族後代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張科78502018-12-28 00:33:57

中國歷史,商以後的比較清楚;商以前的到底是怎麼回事現在還沒有定論。商以前的歷史主要集中在各種傳說上。傳說的東西就很難說了。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商朝之前,一定有人類活動,一定有部落。這是一句廢話。先說出來作為鋪墊。

“華”字的本義就是花。花是後起字,此前,花就寫作華,簡體作華。華字,上面是草字頭,中間是“垂”的古字,下面的“幹”是“於”字,作聲符。凡是由“於”作聲符的字,一般都有“大”的含義。所以,華除了表示花以外,還有大的含義。可以設想,上古,或許就有一個大部落,叫華。

“夏”字的上部是首字,下部是夊,讀雖。夊是倒著寫的止字,與足與行走有關。夏字的古字左右還有兩隻手,小篆給省略了。夏就像一個人形,有頭,有手,有腳。夏與下的古音也是相同的。先有語言,後有文字。古音相同的字,含義往往相同或相近。那麼,夏就很有可能是處在社會下層的部落,或者是從高處、高地遷徙到中原平地的一支部落。

華與夏,可能就是古人口耳相傳的在中原地區有影響的兩個部落。這樣的部落如果強大、先進到可以建立國家了,那就是朝代了。如果還形不成國家、朝代,就是前面講的廢話,應該就是一個有影響,可以讓後人口耳相傳的大部落。於是乎,我們說我們是華夏子孫,這就順理成章了。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藤樹先生2020-02-10 17:44:13

在漢語裡面,“華夏”這個詞彙時常用來代指中國,中國人民也被稱為“華夏子孫”,有網友認為:“華夏”的夏,指的是夏朝,那麼,夏之前是否還存在“華朝”?

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朋友都知道,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是夏朝,在夏朝之前,是漫長的原始社會階段,原始社會階段的階級分化並不明顯,又安能產生國家和政權?

關於“華夏”,個人認為: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華夏民族的歷史,一般是從軒轅黃帝時代開始講起的。當時的軒轅黃帝是一個部落的酋長,這個部落打敗了炎帝,兼併了炎帝的部落,同時,誅殺了另一個叫蚩尤的部落酋長。

軒轅黃帝的後繼者們,繼續擴大部落的勢力範圍,兼併周圍的小部落,最終,在舜當大酋長的時候,部落發展出很大規模,舜的後繼者禹,在這個基礎上,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王朝——夏朝。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雖然都被軒轅黃帝打敗,但炎帝和蚩尤的地位截然不同。按照《史記》的描述,炎帝曾為天下共主(按:《史記》裡面將炎帝稱之為神農氏),由於炎帝執政能力太弱,於是天下衰敗,這時候黃帝才考慮取代炎帝。而蚩尤則從始至終都是反面人物、亂臣賊子。因此在後世文人的作品裡,炎帝和蚩尤的評價截然不同。

而炎帝雖然失去天下共主地位,但是,共主地位卻沒有落在外人的手裡——因為炎帝和黃帝這兩大部落,在歷史上,都曾是從華胥氏部落中分立出來的。因為“華胥氏”是炎黃二帝共同的根源,因此,“華”成為炎黃部族的代稱。

和“華”代表著族群觀念不同,“夏”代表著地理概念。

在上古時代,炎黃部族人們的觀念裡,自己所居住的地區(河南),是天下的中心,“夏”的含義,就是“天下中心”的含義,相應的,“夏”的四鄰都是蠻夷之地:東邊是東夷,西邊則是西戎。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這種“天下中心”觀念,一直在後世延續,儘管隨著古中國的版圖不斷膨脹,但是古中國的統治者從始至終認為自己居於“天下中心”,以至於明朝後期,天主教傳教士攜帶世界地圖到明朝,為了消除明朝人的牴觸心理,刻意將明朝畫在世界地圖的中心(按:地球是球形的,球面上哪來的中心可言)。

“華”和“夏”,一個代表族群,一個代表地理,二者結合,於是有了“華夏”這個詞彙。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某泰崟2019-03-24 08:31:24

華夏的“夏”不是夏朝,“華”也不是華朝。“華”與“夏”分別是遠古時期兩個氏族部落的名字。有華氏部落居住在微山湖周圍,以華山為名;有夏氏部落居住在芒碭山地區,以夏地為名。華山在今江蘇豐縣境內,夏地即今安徽碭山縣。文字初創之前,地名也只是口頭相傳。有了文字之後,也有一段不固定時期,“華

”的繁體寫作“華”,也是“花”的古體,歷史上也曾記作“滑”、“猾”;“夏”也曾寫作“下”、“疋”、“胥”。原始部落最早結盟的就是有華氏和有夏氏,合稱華夏,人文始祖伏羲的母親就是華夏(華胥)氏。華、夏兩部落結盟後,華就是夏,夏也是華,部落勢力強大。後來隨者其它弱小部落的不斷加入,華夏勢力不斷吸納、融合、擴大,今天我們就都成了華夏後裔。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人在旅途2117417172020-04-12 09:42:16

華夏指的是華夏族,是黃帝滅掉蚩尤降伏炎帝后三大部落融合在一起的組群稱呼,也就是漢族的前身,與朝代沒有什麼關係。因為蚩尤部落不復存在,而炎帝又臣服於皇帝,所以我們才稱炎黃子孫,據推測 漢族人中,真正的炎黃子孫佔到漢族總人口的八分之一以上。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周乙探史2018-12-27 19:33:33

華就是蛙,夏就是蟬,古華夏就是崇拜蛙和蟬的族群。女媧就是女蛙,她用繩子甩黃泥產子就是蛙類“甩子”繁殖方式的轉意。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漁耕樵讀2019-07-02 13:46:09

華夏一詞應該比夏朝還要早,夏朝可能就是因為華夏一詞才取名為夏的,而不是因為夏朝才有華夏的。在《尚書 堯典》上有提到:

“皋陶,蠻夷猾夏,寇賊奸宄,汝做士

”。

士在古代是掌管刑罰的,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皋陶啊,蠻夷侵犯華夏,盜賊猖獗,你就去掌管刑罰吧”。按照《尚書》的觀點,在夏朝以前已經形成了華夏的概念。

甲骨文中華夏的意思

我們要了解一個詞的含義,目前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去看甲骨文。有人說華夏這個詞可能比文字出現的更早,這個我不否認,但是你也不能否認甲骨文也是目前能夠找到的最能接近原始含義的工具,除非你能找到更好的工具,否則我們就只能從甲骨文入手。

夏字的甲骨文▼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從圖片上我們可以看出,夏其實最早的時候是一個人的形狀。在《說文解字》對夏的解釋也是人的意思:“

夏,中國之人也。從夊從頁從。,兩手;夊,兩足也。

”直到現在它還保留著兩足的形象。

漢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從河南舞陽出土的賈湖刻符(就是出土賈湖骨笛的地方)可以看出它的形狀和甲骨文是非常類似的,它通常也被刻在龜甲上。而用碳14測定它的年代在7700年前後。

也就是說甲骨文至少繼承了8000年左右的含義,它所保留的原意肯定比我們所臆測的可信度要高。既然夏字在夏朝以前已經被用來指代人,那麼華夏一詞就不可能是起源於夏朝。

同理,那華也應該不會起源於華朝。我們還是先從甲骨文來了解華最初是指代的什麼?華的形狀是一棵樹,或者一株花的形狀。在《說文解字》中說:“

華,榮也

”。其實榮就是指的花,古人也常常用華來指代花,諸如:春華秋實,華而不實等等。

華的演變過程▼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在《爾雅》中提到:“

木謂指華,草謂之榮。不榮而實者謂之秀,實而不榮者謂之英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樹木所開的花被稱為華,草所開的花被稱作榮。華而不實(只開花不結果果)被稱作秀,實而不華(只結果不開花)被稱作英。

所以“秀”常常用來形容女性,“英”常常被用來形容男性。因為男性喜歡直奔結果,不喜歡那些有的沒的過程,陪老婆逛街的男生應該都懂。而現在的一些詞比如所謂的“英雌”,這就完全屬於生搬硬套出來的詞。

所以華通常的意思就是指美麗的事物,比如說華麗,華美等等。那麼我們再聯絡夏最早的指代的就是人或者說是中國人,那麼“華夏”聯絡起來的意思就是“美麗的人”或者是“美麗的中國人”。

典籍中記載的華夏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華夏源於華胥氏,傳說在古代有華胥國,華胥氏生伏羲和女媧,伏羲生少典,少典生炎帝和皇帝。在《國語》中記載:“

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曾祖母華胥氏

”。而前文我們已經說過,夏在古代就是指人的意思,那按照這一種說法的話那就是華胥氏的後人,被稱為華夏。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夏其實在古代也有偉大的意思,古代夏通廈,就是宏偉高大的意思。就像杜甫所說:“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意思就是廣闊而又高大的房子。所以在《春秋正義》上對華夏的解釋是:“

中國有禮儀之大,謂之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在春秋時期,華和夏也常常通用。春秋時期華夏也常常被成為“諸夏”或者“諸華”,也就是指的所有的夏人或者華人。據《左傳》記載,在魯閔公元年,戎狄侵略刑國。刑國向齊國求助,管仲勸齊桓公說道:“

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

”。

因此孔子還稱讚管仲:

“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民到於今受其賜。

”意思就是沒有管仲的話,我們可能已經成為了戎狄的奴隸了,百姓到現在還受到他的恩惠啊!

其實那時候戎狄已經攻破好多國家了,刑國,衛國,燕國都被戎狄攻破了,戎狄的勢力已經深入到了中原腹地。在管仲勸說下,齊國尊王攘夷有效的遏制了戎狄的擴張。而此時的夏就是指的所有周王室的屬國。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從北方從日出之地飛來2019-11-23 01:35:42

夏朝之前有沒有華朝,沒注意過。但華夏子孫的來歷,聽歷史老師講過。古時候,漢族的主幹部分是華夏族。由於中原戰亂,原來居住在中原的華夏族都逐步遷移到當時的蠻荒之地,今江浙上海一帶。古漢語正是華夏族的語言,所以從江浙上海一帶,至今可以聽到古漢語的影子。說漢族能幹,其實就是指他們。他們兩個饅頭一碗涼水,就能站在水裡幹一天。哇塞!難以想象。我想,“華夏子孫”一詞的來歷,應同華夏族有關。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文物考古聊歷史2019-10-15 23:13:19

這裡的【華夏】指的不是華朝與夏朝,而是【華族】與【夏族】,是民族概念,也是漢族的前身。

華族

有可能是與仰韶文化有關。

仰韶文化彩陶上的【玫瑰花】紋飾被解讀為“華不注”民族。這個我在之前寫過一個專題。

華不注代表的不是一個民族,而是華族、不族與注族三個民族的合稱。

這三個民族之間有重疊有繼承,就是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在上古大諧聲時代“華”同“咼”,早期女媧的“媧”是沒有女字旁的,因而

華所代表得就是女媧一族。

所以,

其實在早期,女媧的地位要遠遠高於其它上古的神們,

到了漢代,受儒家思想影響,女媧才與伏羲同框,比如漢代時興起的

【伏羲女媧交尾圖】

。在後來,隨著儒家思想

男尊女卑

的思想的根深蒂固,女媧的地位也逐漸變地了。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不”的代表人物是不泗,後世稱伏羲。

“注”是繼伏羲一族之後的一族,代表得是顓頊一族。因為“注”即為“柱”,遠古時柱為顓頊二字的急讀音。

夏族

是由姒姓、允姓等古羌人和一部分顓頊族的苗裔構成的,而顓頊部則主要是夷人。商族是夷人的一支和有戎氏構成的,周族是姬姓之戎與羌人構成的,發展到後來則被稱為漢人。

當然,這些只是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們的推測。比較在早期沒有文字,只有紋飾,與之相關的記述多是後人撰寫,其準確度其實是有待考證的。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華夏族的形成是在中原地區,但它的組成並非中原地區的原住民,而是有部分移民融合進華夏族。所以,華夏族的概念也好,人群也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在變動的。

我是阿斗,喜歡閱讀,喜歡文史,歡迎點贊關注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使用者35968800273292019-11-15 21:40:36

華夏子孫”中的“夏”並不是指夏朝,同理,華也不是指華朝,中國歷史上沒有華朝,

雖然有夏朝,但華夏二字早在夏朝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眾所周知,

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奴隸制王朝,但中國的起源並不是出自夏朝,而是出自更為久遠的上古時期。

我們被稱為“華夏子孫”,同時也被稱為“炎黃子孫”,華夏即是炎黃,炎黃也是華夏,華夏與炎黃有相同的意義,也有不同的意思。

中國人被稱為炎黃子孫,主要是因為上古時期的炎帝、黃帝和九黎族的蚩尤,

在那個時代還是新石器時代末期,在華夏大地上,有諸多的原始部落,為了彼此的生存,展開了戰爭,逐漸形成了三個較大的部落聯盟,分別是炎帝、黃帝和蚩尤。

黃帝打敗了炎帝,合併了炎帝的部落,所以稱為炎黃,之後炎黃部落又打敗了九黎族的蚩尤,統一了華夏大地,

形成中國的主體民族,炎帝與黃帝及蚩尤部族共同構成了華夏族的主體民族,在當時稱為“炎黃”或“華夏”。

炎黃很好理解,就是炎帝與黃帝,不好理解的是華夏,華夏是怎麼來的?相傳在距今7000多年前,在中原地區,有一個叫華陽的地方,出生一個女子叫華胥,據說華胥喜歡四處遊玩,並且在當時的母系社會,是以女子為部落首領,而且是逐水草而居,華胥得知有一個叫燧明的人,用火燒東西吃,於是華胥便去了燧人氏居住的地方,認識了燧人氏,不久之生華胥便生下了伏羲,

華胥回到華陽後,教華陽人如何使用火燒飯,因此華陽人讓華胥主政國事,不久華胥又生下女媧,後人稱她主政的國家為華胥國。

華胥是伏羲與女媧的母親,更是比炎黃二帝早了5000多年,華胥氏是炎帝與黃帝的祖先,他的兒女伏羲與女媧更是創造了整個華夏族,所以

華胥氏也是華夏族的祖先,華胥就華夏,華夏中的“華”就來自華胥氏,在當時被稱為“華族”。

而歷

史上的“夏”最早是來自於夏后氏,夏后氏是一個氏族部落,當時由夏后氏為首的十二個氏族組成的部落聯盟的名號叫做夏,

夏的開創者是禹,而禹的祖先來自於黃帝的次子昌意,從昌意傳到禹已經有200多年,禹死後,他的兒子啟便建立了夏朝。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三度扯歷史2019-11-06 22:00:29

一般而言,我們稱呼自己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

前者指我們的傳承,後者指我們的民族。

至於題目中所提到的“華夏子孫”,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叫法。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一、炎黃子孫的由來

想必大家早已經知道,“炎黃子孫”指的是我們是炎帝和黃帝的後代,因為上古時期,逐鹿之戰,黃帝和炎帝兩個大部落的首領在板泉征伐之後,雖然黃帝獲勝,但炎帝部落的族人也的確是我們的祖先。

所以,我們自稱為炎黃子孫。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二、華夏兒女的由來

按理來說,我們都知道大禹的兒子啟建立了夏王朝,是迄今為止能夠查到的最早的王朝,華夏之“夏”已經有了,但是“華”呢?

其實華有如下幾層意思:

1。華夏指中原地區,又稱為諸夏、夏,指的是中原地區現在的河南省一帶,指代地名。最早出現於《尚書》;

2。華夏之華之華山,華夏之夏指夏水;其實也是指中原地帶;

3。華夏同義,兩個字同一個意思,都指的是河南中原一帶;

4。華夏之華通中,又叫中夏,也是指代河南中原一帶;

5。禮儀之大謂之夏,服章之美謂之華——用以區分中原文明和周邊蠻夷;深層次的意思是指代文化;

6。華夏之華指代華胥族人,華夏之夏指代夏朝。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大唐安西軍騎兵都尉2020-01-30 14:36:17

華夏一詞的由來:

國土廣大,謂之“夏”;

服裝華美,謂之“華”。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伯樂公2019-06-30 21:42:47

華、夏兩字上古同音,本一字,相互通用。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華夏為古中原人的自稱,在先秦典籍中多稱為“夏”或“諸夏”,又稱為“華”或“諸華”。以區別四方部落(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古代華夏的鑑定嚴格以血統和禮義為基礎,後來的華夏則逐漸成為中國及中華民族的代稱,黃帝成為當代中華民族的血親始祖。

“夏”即歷史上夏朝的先人之稱,或者指夏朝和有夏之居。實際上所有的中國人都是夏朝的後裔。包括韓國人(朝鮮人,他們承認是蚩尤的後代)、越南人(他們承認是炎帝的後代),他們都是中國人。

夏朝覆滅之後,一部分到了蒙古高原,發展出了匈奴、突厥、契丹、蒙古等民族;一部分到了青藏高原,發展出了藏族,苗族等民族;一部分留在中原地區,發展出了漢族等民族。因此中國人從根上講,都是同源同祖,沒有區別。

因此在中國歷史根本就不存在亡國問題,只是在中華民族內部的改朝換代而已。

中國只有一個民族,那就是中華民族,簡稱華族。實際上世界各國對中國人都統稱為華人、華裔。

古人是以服飾華採之美為“華”;以疆界廣闊與文化繁榮、文明道德興盛為“夏”。從字義上來講,“華”字有服飾紋章美麗的含義,“夏”字有疆域廣闊的意義,連起來的確是個美好的詞。

所謂華夏,民得其生,國得其昌,政得其遠;君得其名,民得其利。故中華以華夏自美。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古今烽火臺2019-11-16 21:03:49

先秦中原民族及其國家的稱呼。

“華夏”之名起於西周,當時居住在黃河中下游文明中心地區的民族自稱為“華”、“夏”、“諸華”、“諸夏”或“華夏”。“華”的意思是“華美”,“夏”的意思是“大”,《春秋左氏傳》孔穎達疏:“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可見“華夏”與“中國”一樣,反映出古代中國人在文化上的自豪心理。

這並非“夜郎自大”,事實上,當時華夏文明的確比周邊蠻夷之國要發達得多,因此,華夏和蠻夷就不僅僅是民族或國家的概念,而同時也代表兩種層次的文化。

華夏指先進的文化,蠻夷則指相對落後的文化,類似現代“發達國家”和“第三世界”之類的概念。蠻夷之國如果在經濟文化上發達起來,也可以甩掉蠻夷的帽子,躍入華夏的行列。如南方的楚國,原來曾被中原諸國視為蠻夷,連楚國君主也自稱是“蠻夷也”,孟子也曾將楚國學者稱為“南鴃舌之人”,但到戰國時代,楚國就已經以“華夏”自居了。西方的秦國原來也屬於蠻夷之國,最後也變而為華夏。春秋戰國時代的主旋律,就是蠻夷的華夏化,中原周邊地區的蠻夷被同化、融合,與文化先進的中原民族逐漸形成為一個民族共同體。也就是說,所謂華夏,實際上是中原民族與周邊蠻夷異化而又同化的產物。漢代以後,在古代華夏民族的基礎上,便形成了中國的主體民族——漢族。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貓從天上來2019-12-15 23:02:57

中國人自稱為“華夏兒女”並非夏朝和華朝的緣故,歷史上也從來沒有出現華朝這麼一個朝代。

華夏一詞實際上是由周人所創造的

,周人在推翻了商朝的統治之後,於公元前1046年建立了周朝。其中“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朝《尚書·周書·武成》:“

華夏蠻貊(mò),罔不率俾

”(無論華夏還是蠻夷,無不臣服大周者)。又有語曰:“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華”有聖潔之名,在甲骨文中,華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周人又自稱為“有夏”,以夏人的後代自居,故而由此確立了華夏之名。一指“周禮”,為禮儀之邦,二指創造了《周禮》的周人,因而賦予了“民族”的意思,

始稱華夏族,後稱漢族

。在漢朝時稱為漢人,唐朝時稱唐人。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隨著華夏文化的不斷髮展壯大和傳播,又有許多不同的民族相繼融入華夏族,所以現在的華夏族已經不再單指漢族人,而是指所有的中國各族人民,無論是在海外還是國內都通常以“華夏兒女”或“華人”自稱。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海內外華夏兒女共祭祖

中國人除了自稱為“華夏兒女”之外,還通常自稱為“炎黃子孫”。其由來因為華夏之祖是炎、黃二帝。中國人自古以來就自認為是炎帝與黃帝的後代,體內流淌著炎黃血脈。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炎黃二帝

據說他們出自同一個部落,後來成為兩個敵對的部落首領。兩個部落展開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漸漸融合成華夏族,二人成為華夏共祖。他們以及他們的臣子、後代創造了上古幾乎所有重要的發明。炎、黃二帝的存在與始祖身份都在周王朝時得到了舉世的公認,所以華夏人經常以炎黃子孫自稱。

如有錯誤,敬請指正。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佳一條2019-03-22 15:08:21

華夏子孫是對中華民族的統稱,傳承至今,不是因為夏朝之前有個“華”朝,而是因為根據地理的原因,華山在當時夏文明的核心區域內。

在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和考古證明,能做出比較清晰的斷代史,也同時在世界範圍內都得到史學界認可的是商,早期商都城在今天的鄭州(商城遺址),中期的都城在今天安陽西北洹河北岸(洹北商城),晚期都城安陽(殷墟),其中中期和晚期有重疊時期。這就表明商時期由於政權範圍控制力不足,遷都頻繁。國家開展夏商周斷代工程就是為了弄清楚這些重要問題。

商以前的夏朝,可以肯定是確實存在的,只是現在的文字記載和考古證明還不夠充分,畢竟是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堯舜時代的時期,中國傳統文獻中關於夏朝的記載較多(但是都公元前200年左右的記載)。比如司馬遷的《史記》是在公元前100多年編寫的,要記載夏朝的資訊,也有2000多年了。現在在河南省偃師市發現的二里頭文化具備了屬於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條件,但一直未能出土類似安陽殷墟甲骨卜辭的文字記載。許多中外歷史學家認為,斟鄩(河南洛陽偃師夏都二里頭遺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遺蹟 ,其範圍可以擴充套件到西邊的華山直至西安,古時帝王都比較推崇山嶽,以祭祀天地,封山“五嶽”西嶽華山正在其中,這是“華夏”的一種說法。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沁書悅讀2019-11-28 18:09:27

我們自稱“華夏子孫”,是因為中華文明發源於黃河流域,而“華夏”一詞指的是華山和漢水(古稱夏水)所在的中原地帶

”華夏“一詞出自《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

蠻指的南方少數民族,貊指的北方少數民族,而“華夏”指的是中原地帶的華夏民族。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正因為“華夏”一詞,指的並不是夏朝,自然也沒有華朝一說了。

華和夏在春秋戰國時期,意思很相近,華代表著植物種植生長,而夏代表著農耕生產。

在上古時期,古人會以華夏部落聯盟首領的功績為其命名,其中最早推廣採摘種植的首領為“華”,最早推廣農耕生產的首領為“夏”。

因此,為了紀念先輩的貢獻,後人也用華和夏來代表中原大地。

《左傳》孔子曰:“裔不謀夏,夷不亂華。”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後來,隨著朝代更替,華夏一詞的範圍也不斷擴大,它由原本所代表的“植物生長”“農耕生產”“中原大地”,慢慢發展成了我們中國的別稱。

唐朝的文人,便已經用華夏一詞,來表達中國是禮儀之邦,以此與別的文明相區別。

唐朝的經學家孔穎達在《春秋左傳正義》解釋“華夏”一詞: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華的甲骨文寫法: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華的甲骨文,表示萬物生長。

夏的甲骨文寫法:

為何中國人被稱為“華夏子孫”,難道夏朝之前還有1個華朝嗎?

夏的甲骨文,表示耕作忙碌的人。

《説文解字》:夏,中國之人也。

大意便是,夏,是中原以農耕為生的人。

文/沁書悅讀

大家好,我是沁書君,一個專注傳播傳統文化的人。

喜歡傳統文化的朋友,歡迎關注、點贊,每天為您帶來有趣的知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