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臥龍崗、襄陽隆中哪個更可能是諸葛亮躬耕地?豹眼看歷史2020-04-08 02:19:33

南陽臥龍崗、襄陽隆中哪個更可能是諸葛亮躬耕地?

諸葛亮自稱躬耕於南陽,這說得是南陽郡。但南陽郡的地盤很不小,而且歷朝歷代屢有調整。

在豹眼看來,襄陽的隆中更可能是諸葛亮躬耕之地,並非是南陽臥龍崗。

01

三國時期的南陽郡,是諸葛亮躬耕之地,這不應該存有疑義。

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

五年,率諸軍北駐漢中,臨發,上疏曰: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率領大軍進駐漢中,準備第一次北伐。臨行之前,給後主劉禪上了一道奏疏,後世稱其為《出師表》,也作《前出師表》。

有人考證,這是西晉時期有人偽作,不是諸葛亮親自所作。

但豹眼認為,《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全文收錄這篇奏疏,恐怕不會有假。陳壽是原蜀漢的官吏,又是嚴謹的史學家。其所採用的的史料非常嚴謹,如果是時人偽作,陳壽恐怕不會一字不落的記載。儘管蜀漢史料不全,但這篇《出師表》,陳壽應該是見過,否則,不會如此處理。

從《出師表》的內容來看,也似乎沒有必要作假。

因此,探究諸葛亮躬耕之地,必須從這裡開始,否則,就更沒法說清了。

南陽臥龍崗、襄陽隆中哪個更可能是諸葛亮躬耕地?

02

南陽郡所轄地域及歷史變遷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國大將白起攻佔了宛,在南陽盆地的基礎上設立南陽郡,郡治在宛。大致範圍包括今天河南南陽全境、泌陽縣、湖北十堰市部分地區,以及隨州市、棗陽市、襄樊市部分地區。

這其中就包括今天襄州區、樊城區、老河口等一帶地區。

西漢時,南陽郡歸屬荊州部,轄三十六縣,如宛城(今南陽臥龍區、宛城區)、淯陽(臥龍區英莊鎮)、新野等縣。

東漢時,南陽郡仍歸屬荊州部,和南郡以漢江為界。郡治在宛,轄三十七縣,為天下第一大郡。轄縣與西漢大體相同,有合併、撤銷,但增加了南鄉、成都、襄鄉三縣,就連陝西的山陽也歸屬了南陽郡。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設立襄陽郡和南鄉郡,南陽郡的樊城、山都縣、鄧縣劃給了襄陽郡,南陽郡西部的南鄉、析縣等八縣劃歸南鄉郡。

南陽郡郡治在宛,西漢時期是全國五大都市之一,王莽受封南陽新都(新野東南),漢更始帝劉玄在南陽登基稱帝。東漢時,南陽被封為南都,被尊為帝鄉,為天下經濟首都。其地位就相當於現在的上海。

漢代南陽郡轄境相當於現在河南熊耳山以南葉縣、內鄉之間和湖北大洪山以北應山、鄖縣之間的地區。

南陽臥龍崗、襄陽隆中哪個更可能是諸葛亮躬耕地?

03

襄陽郡的轄境及變遷歷史

襄陽郡設立較晚,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赤壁之戰後得到了荊州部分地區,曹仁丟掉南郡之後,但襄陽仍在曹操手裡。曹操分南郡北部設立襄陽郡,治所襄陽縣(今湖北襄陽襄州區)。

襄陽縣地域在秦時分屬南郡、南陽郡、漢中郡;西漢時初置襄陽縣,在今天襄陽古城西北築襄陽城,建城設治。大約東漢桓帝時樊城建城,城址現在已經淹沒在漢水中。

豹眼在看關羽襄樊之戰時,時有疑問,總感覺樊城與襄陽以漢水分隔,咋會跑到樊城去與曹軍決戰呢?

今日始知,三國時的樊城原來已經不存在了,今天的樊城已經不是當年的樊城。

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荊州牧劉表將治所由武陵漢壽(今湖南常德)遷至襄陽縣。

由此可知,襄陽縣是當時荊州地區政治、經濟、軍事中心。

建安六年(201年),劉備投奔了劉表,駐軍新野。新野屬於南陽郡,而南陽郡隸屬於荊州部,是劉表的地盤。

所有的故事,不管是諸葛亮躬耕隴畝、劉備三顧茅廬、隆中對,都發生在這裡。

南陽臥龍崗、襄陽隆中哪個更可能是諸葛亮躬耕地?

04

《出師表》所言的南陽究竟是個啥概念呢?

在曹操設定襄陽郡之前,襄陽縣隸屬南郡。

曹操設定襄陽郡,襄陽縣城是郡治,自然屬於襄陽郡。

諸葛亮自己說居住在南陽,自然是說南陽郡。

赤壁之戰後,劉備集團與曹操已經成為死敵,或許諸葛亮不承認曹操設定的襄陽郡,但諸葛亮出山之前,躬耕之地、劉備三顧茅廬、隆中對時,襄陽是隸屬南郡的。

《出師表》是在襄陽郡設定之後的事,但諸葛亮說躬耕於南陽,也不能就說是錯誤的。畢竟當初故事發生時還是南陽郡所屬。

由此,豹眼認為,諸葛亮躬耕之戰,是在漢末前期的南郡襄陽縣、後期的襄陽郡郡治襄陽縣。這是傳統上荊州地域,是劉表的勢力範圍,是劉備屯駐新野活動的範圍。

這是曹魏勢力沒有染指的地方,也是諸葛亮沒有與曹操來往的原因。

雖然南陽郡隸屬於荊州部,但南陽郡並非由劉表全部控制,這是探討諸葛亮躬耕之戰的核心所在。

建安元年(196年),張濟自關中引兵進入荊州地界,攻佔穰城,被流矢所中而死。其侄子張繡接管了部隊,屯駐宛城,與劉表結盟多次與曹操交戰。

建安四年(199年),就在官渡之戰前夕,張繡再次投降了曹操。作為南陽郡的核心城市,基本就納入了曹操的勢力範圍。

但是,曹操也沒有絕對控制整個南郡,而是與劉表分而治之,劉備新野屯兵就是佐證。

由此斷定,諸葛亮躬耕之地,就在南陽郡劉表控制的那部分地區。也就是說不太可能跑到宛城去。

南陽臥龍崗、襄陽隆中哪個更可能是諸葛亮躬耕地?

05

諸葛亮躬耕之地究竟是南陽臥龍崗還是襄陽隆中?

襄陽縣也就是今天的襄州區,隸屬於南郡,是劉表控制的那個範圍。諸葛亮躬耕於鄧縣,說是南陽,並不矛盾。如果諸葛亮明確交代是荊州南陽郡鄧縣就沒有後來的爭議啦。

現在的襄陽縣(襄州區)已經不屬於南陽而是歸屬於襄陽市,而且襄陽有個隆中,南陽有個臥龍崗,也就是兩地相爭的根源。

再具體看一下,這兩個古蹟的來龍去脈吧。

南陽臥龍崗,原名叫八里崗,並不是一開始就叫臥龍崗。

最初是原蜀漢將領後投降曹魏的黃權及其族人,在此首建武侯祠祭祀諸葛亮的地方,後盛行於唐宋。

劉禹錫有《陋室銘》曰: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李白《南都行》也有:

“誰識臥龍客,長吟愁鬢斑。”

由此可見,唐代時期就把南陽臥龍崗作為著名的人文景觀,是文人騷客抒懷的去處。

南陽臥龍崗就在南陽市城西四公里處,此崗地勢隆起,截然而住,迴旋如巢。在此建了武侯祠,也有以隆起攀附隆中之意。

但這個地方離南陽也就是宛城太近,這就值得懷疑啦。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

黃權(?-240年),字公衡。巴西郡閬中縣(今四川閬中)人。三國時期蜀漢、曹魏將領。

諸葛亮病逝於234年,而黃權病逝於240年。也就是說,臥龍崗武侯祠是在234年——240年開始建設。

當時,魏蜀吳三國鼎立,赤壁之戰後,關羽襄樊戰敗,東吳佔領了荊州,但是襄陽郡還在曹魏集團手中。曹丕繼位後,曾經發動滅吳的江陵之戰,最後議和結束。

從這裡看來,襄陽一直在曹魏手中,作為已經是曹魏將領的黃權,要建祠紀念諸葛亮,選址在襄陽應該沒有問題,但卻選擇在南陽宛城,難道南陽宛城就是諸葛亮躬耕之地嗎?

南陽就是三國時期的宛城,是曹魏一直控制的勢力範圍,諸葛亮在此居住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為了祭祀諸葛亮,在此建一座武侯祠,應該沒有問題,就像全國到處都有關公廟一樣。宛城是當時重要的經濟、軍事中心,可謂超一線都市。在如何重要的地方建祠,更顯得具有紀念意義,香火更旺,更便於人們祭祀。

這是臥龍崗武侯祠建於此的主要原因,也就是黃權為了祭祀諸葛亮在此建祠,並非因為諸葛亮躬耕之地在此。原名八里崗,就是離南陽八里路,正好四公里。改名為臥龍崗,恐怕也是因為諸葛亮號為“伏龍”之故。

臥龍崗景區有十景:

茅廬、古柏亭、野雲庵、躬耕亭、伴月臺、小虹橋、梁父巖、抱膝石、老龍洞、躬耕田。

看看這些名字,就清楚是咋回事,就是紀念諸葛亮生活起居的建築而已。

豹眼認為,這不是諸葛亮躬耕之地,僅僅是黃權最早建祠紀念、祭祀諸葛亮的地方。

南陽臥龍崗、襄陽隆中哪個更可能是諸葛亮躬耕地?

隆中,在襄陽城西十三公里,有資料說有1800年的歷史

。以此算來,也就是開始於諸葛亮在此定居,在此之前並沒有任何記載。這恰恰說明是一個隱居的好去處。不像南陽臥龍崗離第一經濟都市宛城四公里,這哪裡是隱居,簡直就是為了進城方便而來哦。

西晉永興年間(304年——306年),駐守襄陽的鎮南將軍劉弘來到這裡憑弔諸葛亮故宅。觸景生情,遂命隨行的鎮南參軍李興寫了《祭諸葛丞相文》,並立碑紀念。這是此地有史記載第一塊紀念諸葛亮的碑文。

這是諸葛亮病逝七十年以後的事,諸葛亮的草廬由於年久失修,早已頹垣斷壁。劉弘、李興所見僅僅是“故墟”而已。

這篇碑文最早見於晉·王隱《蜀記》,《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稱:

《蜀記》曰:‘晉永興中,鎮南將軍劉弘至隆中觀(諸葛)亮故宅,立褐表聞,命太傅祿李興為文。

據南北朝末期顧野王編纂的《輿地志》記載:

“隆中者,空中也。行其上空空然有聲。”

隆中以此而名之,但在晉朝王隱《蜀記》中已經明確提到隆中二字。但諸葛亮居住時是否就叫做隆中,沒有見到相關的記載。

李密

(224-287)字令伯,一名虔,犍為武陽(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縣)人 。西晉文學家。初仕蜀漢,後仕西晉。李密有《陳情表》流傳於後世,被傳頌為孝道的典範。

李興是原蜀漢官吏李密之子,李密曾師事譙周,也就是陳壽的師兄弟,年輕時曾任蜀漢尚書郎。蜀滅以後,鄧艾敬慕其才能,請他擔任主薄,李密以祖母年邁為由婉拒。

因為其父李密的緣故,李興對於諸葛亮的一些故事,應該比較瞭解。他們拜訪、紀念的諸葛亮故居,應該比較可信。

東晉升平五年(361年),荊州刺史別駕、史學家習鑿齒來到隆中,並作《諸葛武侯故宅銘》。此時,隆中已經有紀念諸葛亮的祠堂。

由於李興與蜀漢的歷史淵源及史學家習鑿齒的銘文,隆中作為諸葛亮故宅,比較可信。

因此,在豹眼看來,南陽臥龍崗只是黃權及其族人設祠祭祀諸葛武侯的地方,並沒有說明其就是諸葛亮故宅。李興及習鑿齒明確說明隆中就是諸葛亮故宅所在地,並寫碑文、銘文以紀念。由此得知,隆中更可能是諸葛亮躬耕之地。

其主要原因還在於諸葛亮自言躬耕於南陽,襄陽在當時隸屬於南陽郡,這與隆中在襄陽並不矛盾。

而當時的襄陽僅僅是南陽郡的一個屬縣,是劉表的勢力範圍;南陽郡的核心地帶宛城卻是曹操的勢力範圍。諸葛亮與曹操集團交往很少,卻與荊州劉表、襄陽名士黃承彥(諸葛亮岳父)、龐統、龐德公以及客居襄陽的司馬徽等人交往密切。

這足以說明諸葛亮躬耕之地是在南陽郡襄陽而非南陽郡之宛城。

因此,豹眼認為,南陽臥龍崗就是黃權最早祭祀諸葛亮的地方,並非諸葛亮躬耕之地;而諸葛亮躬耕之地是在南陽郡襄陽縣隆中,一切故事都在這裡發生。

只不過,現在的襄陽也就是襄州區,已經不屬於南陽而是屬於新的行政區域襄陽市。

南陽臥龍崗、襄陽隆中哪個更可能是諸葛亮躬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