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小老百姓家裡有沒有馬車?冷兵器研究所2018-02-05 19:20:50

這要看這個小老百姓的標註是什麼了。

以漢代為例,好的年景,中等家產的百姓人家擁有馬車還是可以的。

在古代,小老百姓家裡有沒有馬車?

當時漢帝國實行嚴密的家庭財產登記制度。鄉里的官員會仔細統計“齊戶編民”的財政情況,比如車馬、田地,房屋等等。然後根據家庭財產的多少被分為“大家”、“中家”和“小家”。家資在一百萬錢以上的是“大家”,家資在十萬錢以上的是“中家”(在漢景帝時代被調整為四萬錢以上),家資不到四萬錢的則是“小家”。漢帝國將根據其財產的多少按比例徵收“貲算”(財產稅)。按照漢帝國的法律,每萬錢的資產要徵收“一算”(120錢),但家資在三萬錢以下的“小家”是免徵的。

在古代,小老百姓家裡有沒有馬車?

家產在4萬錢以上的“中家”,是一個涵蓋小地主、富農和中農的廣大階層。中家享有一定的政治權力,中家以上的子弟才能算作“良家子”,才去當官進入仕途或加入“羽林”、“期門”這樣帝國最精銳禁衛軍部隊的權力。李陵的祖父,飛將軍李廣,就是以“良家子”的身份從軍的。可以說中家是漢帝國的社會中堅,中家子弟“良家子”也是漢帝國軍隊的主力與核心。

在古代,小老百姓家裡有沒有馬車?

根據古籍的記載,在居延地區有一戶戶主名為禮忠的人家。這是一個典型的“中家”,有田五傾、馬5匹,牛兩頭,牛車兩輛,軺車兩輛,宅一區,奴婢3人,總資產15萬錢。

你看,不光有馬車,而且還是兩輛呢!

當然,這個家庭就算放到現在來,算得上一個相當富裕的中產階級了。

在古代,小老百姓家裡有沒有馬車?

漢代的物價,我們可從出土的眾多漢簡和史籍中管窺一二。根據張家山漢墓出土的竹簡記載,每石粟是26。25錢。《史記》記載,一石糧食是20錢。居延和敦煌地區出土的漢簡當中,有較多的價格記載。居延竹簡記述,在漢宣帝劉詢的時代,糧食最低到了一石5錢的程度。敦煌竹簡則記述,豬肉是一斤9錢。懸泉置竹簡記載,當地的驛站招待路過的一個官員和一個官員隨從吃了一頓飯,用去了米六升和肉一斤,這頓飯的價值是10錢。居延漢簡中,肉價最便宜時到了3錢一斤。

當然,這是漢帝國強盛時期的情況。

在古代,小老百姓家裡有沒有馬車?

漢初,因為經過秦末亂世長期戰爭的消耗,中原大地早已是殘破不堪,社會生產受到嚴重的破壞,土地大量荒蕪,人口銳減,急需休養生息。建立在廢墟之上的漢帝國,國力空虛,財政捉襟見肘。皇帝尚不能用四匹同色的馬駕車,大臣則只能乘坐牛車。老百姓家自然也不會有馬車。

其實說到底,這個百姓家有沒有馬車,要根據具體時代的具體情況分析的。就好比問,建國後的老百姓家裡有沒有小汽車,剛建國,改革開放初期,以及21世紀的情況就已經差別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