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古蹟昭君的背景?坑爹6572021-03-10 13:05:09

杜甫《詠懷古蹟 其三》:昭君的“千古絕唱”

詠懷古蹟 五首其三

唐 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珮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格式】

七言律詩

【名句】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基調】

借古抒情

【年齡】

杜甫55歲,公元766(唐代宗大曆元年)

【譯文】

成千上萬的山巒連綿不斷地奔向荊門,王昭君生長的山村至今還存留著。

王昭君離開漢宮踏入塞外的荒漠,最後只留下一座荒郊孤墳獨自面對淒涼的黃昏。

昏庸的君王只依據畫像識別王昭君的容貌,而最後月夜下的環佩叮噹只是王昭君的靈魂歸來。

千百年來琵琶聲迴盪在空中,曲中傾訴的分明是滿腔悲憤。

【註釋】

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明妃:指王昭君。

去:離開。

紫臺:漢宮,紫宮,宮廷。

朔漠:北方大沙漠。

青冢:指王昭君的墳墓。

省(xǐng)識:認識、端詳、觀察的意思。

春風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環珮:古代婦女戴的裝飾物,這裡代指王昭君。

胡語:胡音。

怨恨曲中論(lún):樂曲中訴說著昭君的哀怨。論,這裡讀作lún,是為了押韻。

【創作背景】

《詠懷古蹟五首》作於唐代宗大曆元年(公元766,杜甫55歲),杜甫在夔州(今重慶奉節)時所寫的一組組詩,是杜甫詠古蹟懷古人進而感懷自己的作品。

公元766年,55歲的杜甫從夔州出三峽,到江陵,先後遊歷了庾信古居、宋玉宅、昭君村、永安宮、先主廟、武侯祠等古蹟,然後有感而發,分別吟詠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等人在長江三峽一帶留下的古蹟,讚頌了五位歷史人物的文章學問、心性品德、偉績功勳,並對這些歷史人物淒涼的身世、壯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並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顛沛流離的身世之感,抒發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

第一二首寫的是兩個大文豪,庾信和宋玉;第四五首寫的是兩個歷史名人,劉備和諸葛亮。而第三首寫的卻是一名女子,王昭君。為何杜甫會有這樣的安排?是無意之作還是有意為之?

杜甫的這五首詩是借古、想跡古人而詠懷,而王昭君實際上和杜甫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是“同病相憐”。此時的杜甫詩沿著三峽由東到西逆流而上,來寫這幾處古蹟。第一首的江陵的庾信宅,第二首是歸州的宋玉宅,第三首就是歸州野外幾十裡地的昭君村,第四五首就寫到了夔州白帝城劉備的宮殿和諸葛亮的廟。

從開始寫對像庾信、宋玉等離鄉背井、懷才不遇的大文豪的懷念開始,轉而寫對君主的怨恨,因為是對現在的君主的不滿,才會想起古代著名的君臣和諧的例子,也就是劉備的諸葛亮。所以王昭君這首詩放在中間這裡,這是一個由個人經歷轉向對君主的批判的轉折點。

【賞析】

這是寫王昭君的“千古絕唱”。

這首詩詩《詠懷古蹟五首》中的第三首,這首詩的主角是王昭君,杜甫在書寫昭君的怨情中,寄予了自己身世的感慨。杜甫因上疏為房琯求情而觸怒了唐肅宗,終被疏遠,辭官漂泊;而昭君出塞,卻是因為漢元帝昏庸所致,最終王昭君客死他鄉。杜甫借昭君之身,表達了自己仕途失意的感慨。

首聯: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首聯渲染昭君家鄉的環境。

荊門山,就在湖北的西頭,正好是長江三峽的出口,兩邊的山夾江相對,就好像兩扇門擺一樣,所以叫做“荊門”。昭君村,據說在在荊州府歸州東北四十里(今湖北秭歸縣的香溪)。

“群山萬壑赴荊門”,這個“赴”字用的特別好,在藝術手法上叫“化靜為動”。因為杜甫一路是由東向西行進,此時杜甫正在在夔州的白帝城,這是三峽西頭,地勢較高;而荊門山和昭君村在三峽東口外。杜甫由高望低,群山萬壑都彷彿隨急流奔赴荊門一樣。所以說這個“赴”字寫活群山萬壑,突出了三峽山勢的雄奇生動,來烘托王昭君的形象,所謂的”人傑地靈“,因為是這個地方是王昭君的家鄉,正是”群山萬壑赴荊門“這樣一種景象,才能”生長明妃尚有村“。明妃這個稱呼是魏晉以後才有的,因為魏晉時期著名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中的”司馬昭,為了避諱這個“昭”字,所以把王昭君改成了“明君”,又因為昭君是皇帝的妃子,所以就叫做了“明妃”。所以在群山萬壑的小村子之中,就出“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

頷聯: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頷聯凝練的寫出了昭君一生的遭遇。

“一去紫臺連朔漠”,這句寫昭君悲慘的開頭——出塞。紫臺,即紫宮,天子居處,象徵著漢宮;朔漠,指匈奴所在之地;一個“連”字寫昭君出塞之景——昭君離別漢宮、遠嫁匈奴。

“獨留青冢向黃昏”,這句寫昭君悲慘的結局——死亡。青冢,指昭君的墳墓,在今內蒙古境內(因為昭君的墳頭在大草原上,長滿了青草,如同一個青冢);黃昏,本指時間,這裡似乎主要代指空間,指的是那和無邊的大漠連在一起的、籠罩四野的黃昏的天幕;一個“向”字寫昭君思漢之心——連線大漠的黃昏是那樣地大,彷彿能夠吞食一切,唯獨這昭君之墳,是無法被吞噬的。

頸聯: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

頸聯進一步寫昭君哀怨的原因。

第一怨:怨君主的昏庸。“畫圖省識春風面“承“一去紫臺連朔漠”,靠畫圖來辨別美女的容貌,這是對漢元帝的一種諷刺。這裡使用了一個典故:漢元帝時期,後宮佳麗很多,漢元帝不能一一召見,於是就派畫工毛延壽去給她們畫像,擇其美者而召之。宮女中相貌一般的人,都賄賂畫工。而王嬙(字昭君)來自三峽巫山,她容貌美麗,落落大方,不願用不正當的手段去乞求,畫工心懷怨恨,就醜化了她的容貌。王昭君一直未被召見。後來匈奴來和漢朝修好,向漢元帝求賜美女,元帝便從一堆畫像中選出了“貌醜“的王昭君當做皇族女嫁去。漢元帝召見王昭君以後,發現王昭君是一個大美女,萬分不捨,但已經答應了匈奴南單于,只能忍痛割愛。於是昭君嫁去了匈奴,而漢元帝也將毛延壽斬首了。

第二怨:怨離鄉背井不得歸故土。“環佩空歸夜月魂”承“獨留青冢向黃昏“,是寫她懷念故國之心,雖身在大漠,但魂靈還會在月夜回到中原故鄉。據說當時王昭君雖然遠嫁匈奴,但是還隨身帶了一箱子漢服,但遠嫁卻無法回家,這種怨恨也貫穿了昭君的後半生。

正是因為皇帝的這種昏庸,導致王昭君不得歸家,這似乎和杜甫有著同樣的命運。杜甫之所以顛沛流離,不也和君主不辨是非有著密切的關係嗎?所以這個“畫圖省識春風面”表面上看是一個美女被皇帝嫌棄,實際上是中國詩歌的傳統,用失寵的美人來暗示失去信任的大臣。所以杜甫的命運就和王昭君就有這種同病相憐之處。

尾聯: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尾聯將昭君的“哀怨”推向高潮。

“千載琵琶作胡語“,千年以來,王昭君彈的琵琶都是胡人的曲調。據說那首著名的《琵琶曲》就是王昭君所作,其實並不是,因為昭君出塞時曾在馬上彈琵琶,後人同情昭君的遭遇,所以才用這首《琵琶曲》表達昭君的哀怨。

“分明怨恨曲中論“,流傳千載的曲子講的是什麼呢,講的是”昭君的怨恨“:這種“恨帝始不見遇”的怨恨和杜甫這種忠誠的大臣得不到皇帝的信任是有共同之處的。所以“分明怨恨”,杜甫就把自己的哀傷和怨恨寫在了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