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四知先生”楊震?他是哪裡人?山色歸讀2018-11-18 20:15:27

中國古代幾千年以來,吏治腐敗一直是個很難根治的問題,然而東漢中期卻出了一個

以“四知”典故名垂青史的“清白吏”楊震,人送外號“關西孔子”

,楊震就是出自陝西古弘農郡楊氏家族的一個“聖人”。

如何評價“四知先生”楊震?他是哪裡人?

楊震,字伯起,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東)人。他早年通曉經籍、博覽群書,很早就聲名鵲起。但是在幾十年裡一直沒有響應州郡禮聘他去做官的邀請,即便親朋師生屢次勸說,他也不為所動,專心講學。

終於,楊震在五十歲時響應東漢漢和帝舅兄、大將軍鄧騭的徵辟出來做官。在他擔任東萊(今山東龍口、煙臺一代)太守時,在他赴任途中,路過昌邑(今山東萊州)。他從前舉薦的茂才(秀才)荊州人王密正在昌邑當縣令,於是門生到館驛拜見老師楊震。

到了晚上,王密懷揣十斤黃金送給楊震。其用意不言自明,希望以後在官場上得到老上司的關照。楊震說:“作為老朋友我瞭解你,你卻不瞭解我,是什麼原因呢?”王密說:“晚上沒有人知道。”

楊震說:“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只得帶著黃金羞愧地離開了。楊震廉潔、正直的行為傳遍天下,後人因此稱之為“四知”先生。

如何評價“四知先生”楊震?他是哪裡人?

後來,楊震轉任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太守。他一如既往的公正廉明,不接受任何私人請託。不久楊震就成為東漢漢安帝劉祜朝的名臣,多次升遷做到了司徒,又過了兩年當上太尉(司馬)。

遺憾的是,漢安帝並不是一個清明的皇帝。楊震的廉潔正直和拒庸任賢與當權派格格不入,再加上一次次的逆顏直諫、盡進忠言觸怒了皇帝和權貴階層。不久在讒言構陷下他被削職為民,遣送原籍。

士可殺不可辱,作為大儒的楊震不能盡忠就選擇盡節,年逾七十飲鴆服毒而死。

如何評價“四知先生”楊震?他是哪裡人?

相傳楊震安葬前十幾天,有隻身高一丈多的大鳥,飛到楊震喪前,俯仰悲鳴,淚流溼地。直到下葬,鳥才淒滄飛離。所以後人為紀念楊震,在渭河岸邊的高橋鄉亭東村西北楊震墓前立了一座石鳥像。

楊震本來以博學、廉潔、忠直、節儉和剛正久負盛名,最後在高齡為國事以“死諫”的方式做到了人臣的極致,他的道德、學問讓天下的讀書人莫不感佩,所以儒生們稱之為“關西孔子”一點也不誇張,算是實至名歸。特別是他的“四知”成為千古美談,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兩千年的華夏文化穿越了時空的阻隔,“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四知”蘊含著數千年的中國廉政文化,傳承著儒家文化中亙古千秋的慎獨核心。後世的“關西堂”、“四知堂”、“清白堂”等稱呼都源於這個典故。

歡迎交流、分享 敬請關注“山色歸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