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危受命的時候,是一個人最不容易冷靜的時刻,歷史上你見過哪些冷靜的人?鈺彤之心2019-08-14 13:09:21

公元1449年是明朝立國以來最為危險的一年。這一年,明朝的幾十萬軍隊在土木堡這個地方全軍覆沒,無數文武百官戰死,甚至連 皇帝明英宗在土木堡這個地方被俘。瓦剌首領利用被俘的明英宗騙開各邊關城門,一路南下,兵鋒直指北京。大明朝的形勢萬分危急,已經到了稍有不慎,大明江山就會化為烏有的地步。然而在這個緊急關頭,主角于謙臨危受命保衛京城。

身為一介文官的于謙靠什麼打贏了北京保衛戰?

土木堡之變摧毀了明朝的主要軍事力量和中央指揮決策機構。此時的北京城可謂群龍無首,人心惶惶。在已經失去政治、軍事核心的情況下,不少大臣都主張南遷。只有于謙等少數人反對。他們力排眾議,最後成功守住了北京城。

于謙是一介文官而並非武將,在此之前從未帶兵打仗,他為什麼就堅信北京城一定能守住呢?是盲目的自信,頭腦發熱,還是僅憑一腔熱血?于謙真的有條件贏下這場關於大明的生死存亡之戰,延續大明的命脈嗎?

在政治方面,明朝一開始是居於劣勢的。瓦剌也先最大的優勢就在於他抓住了明英宗。皇帝成為了瓦剌進攻的擋箭牌和“開路先鋒”。在皇帝面前,應戰就是置皇帝安危於不顧,大逆不道之罪。守關的將領畏首畏尾,投鼠忌器。最終被也先玩弄於股掌之間,騙開了不少城池。于謙看到了也先把明英宗作為政治籌碼來獲取政治優勢這一點。他針對性地提出了“社稷為重,君為輕”的口號,在皇太后的支援下,另立朱祁鈺未新君,尊明英宗為太上皇。巧妙地化解了政治上的這個劣勢。隨著北京的政治核心重新構建,也先手上的明英宗也從王牌變成了擺設。拿皇帝賺城池的伎倆行不通了,只能硬著頭皮和明軍硬碰硬地打了。

軍事是政治的延續,自朱棣遷都以後,北京就是明朝的政治中心。明朝的宗廟、政府機構都設在北京。北京的政治基礎深厚,民眾認同度也高。南遷則會讓明朝失去長城這樣的戰略屏障和幽雲十六州的戰略要衝,南方無險可守,根本無法阻擋蒙古騎兵的衝擊。于謙另立新君,成功化解了明朝的政治困境,也使得固守北京成為理所當然的選擇,也為守城之戰的重要戰略。

在軍事方面,雖然明英宗朱祁鎮和太監王振敗光了明朝的一線精銳部隊,但明朝統治的根基仍然未被動搖。此時仍有大量戰鬥力雖差但人數眾多的二線部隊。數量上對瓦剌形成了絕對優勢。而且在於謙的堅持下,大明朝廷固守北京的戰略決心已下。因此就能夠快速動員,很快組建起一直22萬人的守城部隊。

外地勤王的軍隊也已源源不斷向北京開進。也先率領的瓦剌軍只是長驅直入,後方宣府、大同等戰略要點還在明軍手中。瓦剌要想取勝,就必須速戰速決,迅速拿下北京城,否則就只能陷入腹背受敵的危險境地,很容易全軍覆沒。況且明軍還有一個制勝的法寶,那就是明朝的火器。如果是野戰,也許明朝的火器對陣瓦剌的騎兵優勢並不明顯,但是守城作戰,火器對攻城部隊的威脅就相當大了。何況攻城本來就不是騎兵的強項,在威力強大的火器面前攻城就是送人頭。

而且北京作為明朝的都城,城防堅固程度是首屈一指的,周圍還有護城河環繞,加上此前歷朝歷代對北京城防的經營,在沒有大威力攻堅武器的情況下要想硬攻是很難取得突破的。

上面這些雖然都是明朝能守住北京城的優勢所在,但實際上最關鍵的並不是這些。而是明朝的軍民一心,同仇敵愾。明朝民眾尤其是北京城內的民眾都明白一點,北方遊牧民族野蠻、殘暴,一旦城破就意味著家破人亡。所以面對外族入侵,北京城內的百姓空前團結。民心可用,于謙才能在短時間內動員起民眾修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加固整修了城門,構築了城壕,加強了北京城的防禦力量。而且還將通州的幾百萬石糧食運進了北京,解決了守城軍民的糧食問題。

由此可見,于謙提出固守北京並非是頭腦發熱或者只是一腔熱血,而是對形勢有著認真的分析,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明朝的情況看似岌岌可危,但是明朝仍有絕對的能力守住北京。也正是因為于謙的力爭和堅持,才有北京保衛戰的勝利,也才使得明朝避免了再一次出現兩宋時期的戰略被動局面。成功保住了大明王朝的江山。于謙也因此成為了民族英雄而受後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