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味無味處求吾樂,材不材間過此生。――辛棄疾《鷓鴣天·博山寺作》

你對“味無味處求吾樂,材不材間過此生”是怎樣理解的?

我對此二句的理解如下:

味無味處求吾樂――這個“味”是味道、滋味之意。那麼這句的意思就是:(生活或生命中)有沒有滋味(或滋味如何),於“我”而言已經不重要了,“我”所求的,就是自己內心的那一種快樂。

材不材間過此生――材通才,有才能之意。這句的意思就是:“我”有沒有才能,也不重要了,“我”所想的,只不過是了此殘生了。

透過對這兩句的理解,我們不難看出此時的詞人已經是對自己的人生充滿了悲觀失望之情了,也許是參悟了,但個人感覺應該是看透了,所以,滋味與否、才能有無對他而言,已經無關緊要了,他此刻所求的不過是自己內心的那一份快樂,他所願的也不過是如何度此殘生。不知詞人是經歷了怎樣的坎坷,此刻,他曾經的雄心壯志已蕩然無存!嗚呼!

你對“味無味處求吾樂,材不材間過此生”是怎樣理解的?

2

有幾種解釋。

第一種就是把味 無味,材和不材分開來或者對立來看待就可以了。

這種解釋比較容易:世間有味和無味對我來說都是一種快樂,生命有才無才都是一種人生。

第二種稍微有點難度。

這個是典型形容詞作動詞用的一種手法。

味無味,第一個味是體味或者體會,體味別人認為是沒有意義或者是沒有味道的事物讓我感到別有一番滋味,這是我所追求的與眾不同的快樂;

材不材,第一個材是領悟或者衡量,領悟別人看來蠢笨或者是錯誤的做法來啟示我的視野,這就是我這一生的人生態度。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這樣想的,歡迎友友們指正,感謝!

3

網上對此句的解釋有太多缺失之處,而且極不完整。

此句源於辛棄疾詞《鷓鴣天》,全詞如下:

不向長安路上行。卻教山寺厭逢迎。味無味處求吾樂,材不材間過此生。

寧作我,豈其卿。人間走遍卻歸耕。一鬆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弟兄。

從全詞來看,這一句甚少運用了四個典故。

“味無味”典故出於《道德經》六十三章,原文為“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這裡的“味”指的是“味道”,可以引伸為感覺,而“無味”不是說沒有味道,而是說味道很淡,接近於無。這一句話的重點其實就是“無為”。也就是我們所常常所說的“淡泊寧靜”

“吾樂”典故源於《列子•天瑞》大意為:孔子見到一個老人神情快樂,就問他,您這麼高興,為什麼呢?那個人說,“

吾樂甚多

”我高興的地方太多了。天地萬物以人為貴,我成為人是一樂,男尊女卑,我成為男人是二樂,人籌有長短,我長壽是為三樂,最後說,“處常得終,當何憂哉?”,翻譯過來大約等於知足常樂,等待最終結果(等死)之意。

“材不材”,材,原指木材,木料,引伸為才華之意。典故源於《莊子•外篇》大意為莊子看到一顆大樹,伐木人卻不砍伐,問其故,伐工人說無所用,莊子說樹因為無用(不材)才能長成大樹。然後到朋友家,朋友家有兩隻鵝,朋友欲殺鵝款待莊子,家人問殺哪隻,朋友說殺不會叫的!第二天弟子問莊子樹因為“不材”而活,鵝卻因為“不材”而死,您如何看呢?莊子說“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 。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大意為我介於材與不材之間,所以免除拘束和困擾。

“此生”源於《禮記》,原文是“

樂自順此生,刑自反此作

”,大意就是人到了一定年齡之後一切就看開了,看淡了!

這一句看起來豁達灑脫,可一旦結合全詞看來,便顯得那樣口不對心!明顯是自我調侃,自我安慰,甚至是自我揄弄。字裡行間全是捬手可拾的消極!

“不向長安路上行”,不去求官,明明是求不到,沒有人想讓他當官。

“卻教山寺厭逢迎”,哪裡是厭,分明是心懷壯志,卻閒居山野無事可做。

“寧作我,豈其卿”。這明顯是自我開解,一肚子的心酸和無奈。

“一鬆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弟兄。”,連個能談知心話兒的人都沒有,可見稼軒當時是多麼孤獨和清冷。

所有的豁達都是過嘴癮!

他想一路北伐,他想恢復河山,可是時不與待,為之奈何!

此句,以稼軒四字詞句解之

搵英雄淚

你對“味無味處求吾樂,材不材間過此生”是怎樣理解的?

4

此句出自辛棄疾的《鷓鴣天·博山寺作》:不向長安路上行。卻教山寺厭逢迎。味無味處求吾樂,材不材間過此生。寧作我,豈其卿。人間走遍卻歸耕。一鬆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弟兄。

這首詩歌明白曉暢而意義深刻。在上闋詩人直白的說出:我已經不在嚮往國都、不在關心社稷之事,只流連於博山寺和自然山水就好了。

在恬淡無味處尋找人生的滋味,做不材之材度過此生。

詞的下闋表明了詩人堅守本性的立場,保持自我的人格而不依附於公卿。人生經歷許多事情,到頭來還是要歸於田園。人世之間無人知我,那我便只好與松竹花鳥交友了。

“味無味處求吾樂,材不材間過此生”這兩句詩深受道家老莊思想的影響。“味無味”引用《老子》一書中的“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在老子的哲學思想中,人要“無為而無不為”,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要順應自然天理,不要妄為。越是簡單的東西越是蘊藏著大道,越是無味之處其實恰恰是人生的滋味所在。老子還有一句話:“我恆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也有類似的意味在其中。

你對“味無味處求吾樂,材不材間過此生”是怎樣理解的?

“材不材”引用《莊子·山木》,這個故事講的是:莊子看見有人在砍樹,一棵茂密的大樹周圍的數都被砍了,這棵樹卻無人去砍,莊子感到很奇怪。砍樹人說,這棵樹沒有什麼用處,砍它做什麼?莊子說:大樹正是因為沒有什麼用處而得以終享天年。第二天,莊子到朋友家做客,主任殺了不能叫的鵝來招待莊子,而留下了能叫的。莊子的弟子非常疑惑,為什麼沒用的樹倖免於難,沒用的鵝卻被殺了?那麼先生您怎樣處理成材與不成材的問題呢?莊子答曰:

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

其實我們仔細閱讀這首詞就可以感覺到,辛棄疾其實並不推崇老莊哲學推崇的超脫自然的境界。在詩人看似灑脫的外表之下,

其實暗含著一股欲積在心中的激憤與不滿。

辛棄疾是一個入世之人,他有著非常遠大的政治理想,一心想要收復中原。但是辛棄疾長期以來不被重要,滿腔熱血無處抒發,一身才華無處施展,因此他的很多詩句中都顯示出懷才不遇的激憤之情,這首詞也是如此。這裡引用的老莊思想,不過就是一種自我寬慰和用反諷的方式發發牢騷罷了。

拋開辛棄疾本人的思想情感不講,單看這兩句話,確實寫透了老莊哲學超脫自然的人生態度。老莊哲學內涵深厚,短短几言實不足以說到其中描述。後來人對老莊哲學也是態度不一。有人“無為”這是一種消極的人生態度,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對於人生的終極感悟。如果想要探尋其中意味,不妨去讀一讀老子《道德經》三千言,或許對會“味無味處求吾樂,材不材間過此生”有新的感悟。

5

我的理解是:姑且此樂,姑妄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