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筆千古不易”之說是如何被打破的?張偉評論2019-07-20 11:53:16

這句話是書法的真理,是被一兩千年的書法實踐和傳承證明了的,被打破一說只能是對書法無知的表現。這句話的原話是:“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這是元代大趙孟頫在《定武蘭亭跋》裡的一段話。

“用筆千古不易”之說是如何被打破的?

這句話正確的理解是這樣的:寫字的方法以用筆為上,而字的結體形態也要花功夫研究學習。字的形態是可以隨著時代不同有所不同的,但是用筆的方法和技巧是千古不變的。這段話裡有兩個核心詞,一是用筆,二是結字。用筆就是毛筆在紙上書寫文字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也叫筆法。筆法這個東西傳說中很玄乎,什麼蔡邕傳文姬,文姬傳鍾繇,鍾繇傳衛夫人,衛夫人傳王羲之,王羲之傳王獻之,如是等等,是不是這樣誰也不知道,只是個傳說。從社會科學角度來看,上述的這些人只不過書法歷史長河中的典型代表人物,而書法的筆法絕不會是簡單的一些如同武俠小說武功秘籍那樣的東西,筆法廣義上說是一個書法書寫方法和書寫技巧的彙編,狹義上說就是以東晉王羲之為代表的行草書的寫法和技巧。這裡麵包含了行筆的方法,點畫的寫法,轉折的寫法,翻轉映帶的寫法等等等等,這些東西是毛筆漢字書寫裡必不可少的元素,這些東西繼承還來不及,如何打破?

“用筆千古不易”之說是如何被打破的?

說到結字,結字就是字的外形。我們可以看到歷史上不同的朝代書法在外在的表現形式上是有很大差別的,這個就是因時相傳。唐代顏真卿的《祭侄稿》和王羲之的《蘭亭序》在外形上不同,宋代米芾的《蜀素帖》和晉唐的又不同,元代趙孟頫、明代文徵明、徐渭、王鐸、傅山、清代趙之謙、吳昌碩、現代于右任、林散之,都是學的傳統但都各有特點,這就是書結字的時代性特徵。這個是可以打破的。

“用筆千古不易”之說是如何被打破的?

書法看似離大眾很近,其實是一門小眾藝術,真正懂得書法審美,能夠深入書法實踐的人很少,千分之一都不到的,絕大多數人對於書法的認識只是停留在小朋友練字的水平,無非工整平順,再加上點秀美,僅此而已。所以,對於初級愛好者連書法的傳統是什麼都不清楚,就鸚鵡學舌的說打破傳統,是差之千里的。

“用筆千古不易”之說是如何被打破的?愚石——張錫東2019-07-19 21:44:10

用筆千古不易,結字因時相傳”, 這個“易”字就是變化的意思,趙孟說書法的用筆自古以來都是一樣的,沒有變化的,而字型的結構因為時代的不同而不同,這顯然是不符合事實的。 結構確實從古至今發生著變化,秦朝的小篆,漢代的隸書,魏晉的行草書,隋唐的楷書,隨著時代的變化,結構一直也發生著變化,並沒有一成不變。 而與此同時,用筆也發生著變化啊,從篆書的純用中鋒,到隸書有了提、按、頓挫,再到行草書有了側鋒,再到楷書,書法的筆法是在不斷的豐富的。我們說事物是不斷的發生著變化的,因人因時而變化,書法的用筆也不能逃脫這個規律,只要書法在不斷的發展,它的用筆和結構都將不斷的發生變化。這樣看來今人的觀點也有與古人不同的時候,如按唯物主義觀點看“被打破”是必然的。

“用筆千古不易”之說是如何被打破的?學貫天人2019-07-19 21:34:15

書法繪畫在古代也是一種資訊表現形式,

書信奏摺無不如此!

文字表達的資訊,或是陳述事情,或是寫物言之志,抒發情懷,等等都是記錄生活的方式,

與現在不同,古人將就“字如其人”,一個人的修為性格都可以透過其寫的字表現出來,如同當今流行的分形理論,一葉知秋,窺一眼而知全貌類似。

當年趙孟頫說“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功”,講的是書法的具體書寫心得,每個書法家的用筆各有千秋,不論是歐體,顏體,柳體,趙體等,既然自成一體,堪稱為書法大家,用筆和結字只不過是教育後輩的師說。

在古代的“不以規矩,不成方圓”的傳統觀念下,書法可不就是以用筆為上嗎?

用筆往大了說是“指點江山”,往小了說是“陶冶情操”,橫豎撇捺折,酸辣哭辛鹹,喜怒哀樂愁等生活的感悟,和對生活的態度都揉進了字裡。

書寫的心法為最上,非口授,字記所能傳達。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趙孟頫的這句僅在書法的寫法上做戰術級別的指導,達不到戰略層面上,這就造成了很多人對他說的這句話的解釋,如果硬說是打破這個書寫常規,就是資訊載體的變化形式不同了。

時代在發展,人們獲得訊息和藝術的途徑和表現形式都不一樣了,那種“賦教育以書法”的潤物細無聲的傳統被打破,甚至有些是變態,比如當代人人喊打的“醜書”,

如果寫醜書也遵循用筆為上的話,不能稱為書法了,充其量就是個跳樑小醜。

這種人自稱“法不定法”,堅持用筆胡寫亂畫,學好三年,學壞三天,往下走不快嗎,這種人打破了書法藝術的常規,變成了純粹商業模式下的偽藝術家。

鉛筆,鋼筆,圓珠筆的書寫,如果想寫的好看,必須也得遵循用筆為上的原則,筆依然是神聖的,筆下生花是才華橫溢,用筆為上是感悟生活!

“用筆千古不易”之說是如何被打破的?

“用筆千古不易”之說是如何被打破的?

“用筆千古不易”之說是如何被打破的?張潔文創2019-07-19 18:30:50

趙孟頫的《定武蘭亭跋》中所說:“書法以用筆為上,結字亦須工,涵蓋結字因時而轉,筆法千古不易”。書者因為時間、心情、地方等等寫出的字不一樣,筆法自古以中鋒行筆,如若沒有以後書法家筆法的提、按、頓、挫、切筆,就不可能出現真、草、隸、篆。筆法千古不易,現在的書家宗尋古法,方可走進書法裡去,否則只是寫字。不能自稱是寫書法。

“用筆千古不易”之說是如何被打破的?

“用筆千古不易”之說是如何被打破的?

“用筆千古不易”之說是如何被打破的?

“用筆千古不易”之說是如何被打破的?劍指書畫2019-07-24 22:04:46

這個說法是永遠也不會被打破的,一旦打破了,那就不是中國書法藝術了。

“用筆千古不易”之說是如何被打破的?噢狗狗2019-07-21 12:01:36

用筆千古不易,那形容的是筆法,毛筆字除結構外最重要的是就是筆法了。結構相對容易,但筆法靠的是意會

“用筆千古不易”之說是如何被打破的?渭北秋風2019-07-19 19:25:18

要說打破這句話,最知名要算啟功先生。他認為“用筆千古不易”應釋為:用的筆永遠不變,或用筆寫字這件事永遠不變。而今鋼筆,鉛筆,圓珠筆等及電腦打字,豈不是變了嗎。因之本人認為是這樣被打破的。但還有種解釋為:用筆的方法永遠不變,即筆法永遠不變。按這種解釋,這句話還是沒被打破。究竟打沒打破,還得看各人的理解。不然,只有問趙孟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