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的開元盛世為何極速沒落?別跟我說是楊貴妃害的?格物小書齋2020-03-20 07:20:06

清代史學家趙翼在《唐女禍》中寫道:“開元之治,幾於家給人足,而一楊貴妃足以敗之。”在歷史上,將開元盛世的沒落甩鍋給楊貴妃的,大有人在。

先說結論,將這麼大個鍋甩給楊貴妃,這明顯是不公平的,極速沒落的原因其實跟開元盛世極速興起的源頭都是一致的,都是唐玄宗李隆基造就的。

開元盛世之前,是武則天被逼退位後混亂的八年亂政,先是韋后和安樂公主作亂,害死唐中宗李顯,然後李隆基和他的姑姑太平公主聯手幹掉了韋后和安樂公主,李隆基的父親相王李旦就位,是為睿宗,睿宗即位兩年,讓位於李隆基,是為玄宗,唐玄宗一上臺就幹掉了想要起兵謀反的姑姑太平公主。可以說,唐玄宗的皇位是自己在動盪的朝政格局中爭取出來了,在血雨腥風的鬥爭中闖出來的,顯示出了過人的膽略和智謀。

盛唐的開元盛世為何極速沒落?別跟我說是楊貴妃害的?

即位那一年唐玄宗27歲,正是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時候,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一系列人事、經濟、外交各個方面的改革,唐朝實力大增,正如杜甫在唐詩裡所寫“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唐玄宗這個皇帝一干就是44年,是唐朝在任時間最長的一個皇帝,從接手一片爛攤子開始,一手開創了開元盛世,再到安史之亂後的盛極而衰,把自己活成了一個最傳奇的皇帝。成也是他,敗也是他,縱觀他這44年作皇帝的過程,其實成功和失敗都可以找到同樣的因素:

任用官吏權力失控

在唐玄宗上臺之前,實行的是集體宰相制度,數量少時也有7人,最多的時候有18個,唐玄宗上臺後,改變了這個制度,宰相數量減少到兩三個,而且確定了一個“首席宰相”,其他一兩名宰相則是輔助作用,姚崇是唐玄宗時的第一個“真宰相”,之後接任姚崇的是宋璟,姚崇、宋璟都是歷史上著名的賢相,和唐太宗時期的杜如晦、房玄齡並稱“唐朝四大賢相”,他們任宰相期間推出的一系列改革舉措奠定了開元盛世的基礎,但他們就任宰相的時間都只有三四年的時間。

姚崇當宰相時,有一次拿著一批擬任郎官的名單給唐玄宗看,唐玄宗只是一直盯著房梁不說話,姚崇摸不清唐玄宗是什麼意思,就退了出去。後來太監高力士幫忙一問,唐玄宗說:

“我任姚崇作宰相,大事自然要和我商量,小事他自己定就行了。”由此可見,唐玄宗對宰相是典型的放權風格,首席宰相權力很大。

一開始任用的姚崇、宋璟、張九齡都比較賢明,造就了開元盛世。後來陸續任用的李林甫、楊國忠則是典型的奸臣,特別是李林甫把持朝政二十多年,危害極深,唐朝有邊將入朝為相的傳統,李林甫為了不讓邊將首領入朝跟他搶奪宰相的位置,慫恿唐玄宗讓胡人擔任邊將首領,間接培養了安祿山龐大的勢力。而後期楊國忠與安祿山關係惡劣,楊國忠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確,甚至採取多種手段促成安祿山謀反,直接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發生。

制度改革停滯僵化

唐玄宗開元初年期間,有一部分在實施初期利民利國的改革舉措,隨著時間遷移,由於沒有及時進行制度調整,到後期反而產生了相反的效果,埋下了安史之亂的禍根。

比如,土地管理問題。

唐代武則天時代以來,出現了嚴重的“逃戶”問題,大量農民流動遷徙,到新的地區墾荒定居,但他們脫離了原來的戶籍,卻又不在新生活的地方落籍,造成稅賦嚴重流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唐玄宗採取了“括戶”的措施,透過檢查人口,將隱瞞不報和逃亡人口找出來,並對逃戶免徵六年租稅的優惠政策,受到老百姓的歡迎,僅開元十二年六月就增加了80萬戶人口,相當於當時唐朝登記在冊戶口的十分之一有多。

但是對於是新增加的土地人口,唐朝還是按照均田制的老辦法進行管理,嚴格限制地產的轉移,“括戶”的措施鼓勵了人口的流動,但卻沒有解決好人口遷徙下伴生的土地兼併問題,“雖有此制,豪強兼併,無復畔限,有逾於漢成、哀之間。”,

發生了大量的土地兼併現象,少部分貴族掌握大量土地,很多農民卻流離失所,埋下了社會動亂的種子。

軍事力量幹弱枝強

人口管理政策的變動,對軍事管理、特別是兵役制度產生了影響。唐太宗時代是府兵制度,兵民合一,有仗打時拿起武器作士兵,沒仗打時拿起鋤頭當農民,自己養活自己。開元期間,開始探索僱傭兵制度,而且和括戶、均田制等政策配套,號召士兵家屬可以就近分配土地住房,讓他們安心在邊疆服役。這個政策吸引了大量不適應農業生產的遊牧民族,包括大量來自中亞地區的粟特等胡人。到了後期,唐朝八大軍事區域駐紮了49萬軍隊,多數區域的軍事首領就是由胡人擔任,而

安祿山就同時擔任了三大軍事區域的首領,擁兵20萬,常年守衛京師的軍隊只有8萬人,頭重腳輕、內外失衡。

結論

到了後期,唐玄宗根本聽不到真實的訊息,甚至雲南前線打了敗仗,下邊的人也敢說是勝仗來邀功,唐玄宗還“以為天下無復可憂”。

從開元盛世的輝煌,到安史之亂的衰敗,可以說,都是唐玄宗一手造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