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讀史問路2020-07-30 19:54:44

如果以上帝視角和結果論來看,自然是柴榮的戰略更勝一籌。不過柴榮和趙匡胤同為雄才之主,他們作出的戰略決策必定是結合了當時的歷史環境,而不是一時腦熱。因此客觀來看,很難說誰一定更正確。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

柴榮在登位後,一開始也是採用“先南後北”的戰略。所以柴榮在解除北漢的威脅後,出兵一舉收復了在後晉時被後蜀佔領的秦、成、鳳、階四州,將後蜀的勢力壓回秦嶺以南。而後又征伐南唐,盡取經濟發達、人口眾多的淮南十四州,南唐被迫向後周臣服。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經過兩次南征,後周的疆域擴大,國力也大大提升,南邊的威脅基本解除。按照原先計劃,後周本應該一鼓作氣,攻克金陵,進而平定荊湖、巴蜀、嶺南。但周世宗柴榮卻在959年決定掉頭先征討契丹,這是為何?

因為柴榮此舉有著很現實的考慮。自從契丹(遼朝)控制了燕雲十六州(後晉時被石敬瑭送給契丹),中原地區的北大門洞開,契丹騎兵憑藉地理優勢,居高臨下,幾乎可以隨意南下攻掠,而中原政權(後晉、後漢、後周)卻因河北平原無險可守,故而在與契丹的戰爭中處於戰略被動。

根據《契丹國志》、《新五代史》等古籍記載,在柴榮南征時,契丹一面與南方各國暗通曲款,一面又不斷出兵南下侵擾後周河北地區,遲滯後周的統一程序。因此,柴榮得出結論,若是不能先行收復燕雲十六州,那北方的壓力將一直存在。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正巧此時南方最強的南唐被後周削弱,南方諸國都戰戰兢兢,不敢主動找後周的麻煩。而且此時的契丹內部也不穩定,在位的遼穆宗荒於國事,酷愛遊玩,被人譏笑為“睡王”,致使叛亂層出不窮,國力較之遼世宗時有所下降。因此,柴榮選擇此時先解決契丹,是最合適的時機。

959年,柴榮率軍親征燕雲,在出京城後的短短32天裡即以迅雷之勢收復了三關三週之地,但柴榮在瓦橋關不幸染病。柴榮染病期間,後周軍還收復了易州,柴榮本打算抱病繼續北伐契丹,但因病情加重,在大臣們的苦苦勸說下才懷著遺憾,撤兵南歸。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虛線內為燕雲十六州

周世宗此次北伐功敗垂成,雖然收復了關南之地和易州,一定程度上扭轉了戰略劣勢,但總歸是錯失了收復燕雲的最佳時機。待到高粱河車神宋太宗北伐燕雲之時,燕雲的民心更加歸附契丹,契丹的新皇帝遼景宗則是個明君,其國內統治也趨於穩定,國力更是稍強於北宋,收復燕雲成了口號。

不過當年柴榮雖然成功收復三關,但契丹對幽州的重視程度遠大於三關且在關南之地並未屯駐契丹精銳,遼穆宗雖然昏庸,可在大臣們的極力勸說下還是率騎兵趕往幽州以防後周的下一步軍事行動,而後周將領們考慮到此番種種,都勸說柴榮不要冒然進軍幽州。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趙匡胤正是考慮到收復幽州無必勝之把握,一旦北伐失敗,契丹很可能會大舉南下,難過各國也會趁機搞事,後果將難以設想,因此才採取後解決契丹的戰略。但總結起來,還是開頭那句話,以上帝視角和結果論來看,趙匡胤的戰略稍遜一籌。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坐古談今2019-01-06 10:03:46

考慮、定型、實施、成果,四個部分是連貫的。柴榮從實戰上兩次北伐一次失敗,一次因病而退,確實很可惜。

(1)柴榮和趙匡胤都在執行王樸的戰略,只不過程度不同

但柴榮、趙匡胤都是走王樸在《平邊策》的戰略——先南後北、先易後難。柴榮在第一次北伐失敗後,按照王樸做了。所以,題主所問的問題並不實際。

柴榮在抑制住周邊勢力、北漢後開始第二次北伐。趙匡胤則在消滅周邊勢力後,準備先消滅北漢再收回幽雲十六州。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表面上看,柴榮的方式很解氣。短期內,收回幽雲十六州,那得多大的臉呀。但問題是,打仗就要有錢,“比較容易”的如果不先統一,等著“群而毆之”嗎?

與遼國幽雲十六州一戰,無論是柴世宗還是宋太祖都堅決主張打回來。沒有誰更正確。只能說柴世宗失敗的可能性更大。當然,你可以透過,兩次與遼國的戰爭世宗打得還不錯,就想當然的覺得柴世宗能力更強、短期內打敗遼國的可能性更大。

周遼戰爭,周軍未與遼軍主力作戰,而且很多是一種“戰術勝利”,與真正的大戰距離還很遠。之所以“戰術勝利”就是因為奪到了北漢的三州四十縣土地。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題主的這個問題正是接續昨天談到的“北宋‘慶曆增幣’的發生,是否可以理解為澶淵之盟的失敗”這一問題,其中我們提到遼國索要“晉陽舊附之區(北漢太原等十州、四十縣),關南元割之縣”這一主張。這一地區正是在柴世宗時期奪回來的。

這段歷史,完全可以回答這一問題。

(2)柴榮在“高平之戰”打敗北漢,進而發動北上意欲“滅北漢”奪幽雲最終燒糧失敗;5年後再次北伐42天勇奪三州,可惜英年早逝

在“趙匡胤的‘義社十兄弟’都有哪些人”這個問題中,我們重點談了“義社十兄弟”崛起於高平之戰,具體過程詳見該文。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高平勝利後,世宗命數萬大軍進攻潞州、汾州、幷州。在忻州,契丹軍與周軍對抗,史彥超輕敵冒進被殺,李筠孤身逃歸,周軍兩千陣亡。契丹耶律撻烈率兵援助忻州,符彥卿率部數萬兵退晉陽。最終,在世宗指揮下數十萬糧草被燒燬丟棄,撤軍而退。

由此,整頓內政、兵敗後蜀、三徵南唐,到了顯德六年(959年)一月,世宗再次準備北上滅北漢、伐遼國,三月出發僅用42天攻佔三州十七縣,五月得病退兵,六月駕崩。

(3)周世宗兩次北伐都未與遼軍主力接觸

和第一次北伐失敗一樣,周世宗此次出擊契丹,採用的是“突襲戰”“閃電戰”讓敵軍慌亂之際紛紛投降。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但周兵所遇遼軍都並非主力部隊,而且其“閃電戰”已經被契丹方面偵查到,遼主已經要求蕭思溫一方面抵抗世宗,一方面準備領兵南下幽州坐鎮。

周世宗與遼穆宗一戰到底如何,歷史很難說。周世宗成功趕上了遼國內亂頻發時期,遼主是遼國有名的昏君。但可惜,老天爺給遼國的時機更好。

想得好,未必做得好。但運用於實際時,往往就要想得難一些、能量積攢更多一些。宋太宗滅北漢後迅速北伐,從實際看有些倉促了。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2019-06-11 07:19:54

仔細回顧周世宗和宋太祖制定和實施統一方略的歷史,我們會發現,他們的總體思路是一致的。但他們又都是務實之主,根據實際情況(包括一些後人常忽略的情況)作出了最符合實際的決策。

總體思路一脈相承

宋太祖和周世宗,他們執行統一的綱領性檔案都來自王樸的《開邊策》。

在《開邊策》中,王樸提到,統一戰爭應該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後唐與宋接壤兩千裡,很容易騷擾···先平定江北,再平定江南,只要平定江南,那嶺南、巴蜀都可“傳檄而定”。南方既定,再取燕地。河東北漢是死敵,但經歷了高平之敗,已經難以危害到後周了,應該最後平定。

周世宗十分讚許這份《開邊策》,採納了其中的可取部分。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宋太祖奪了後周江山,也繼承了柴榮的統一方略

到了趙匡胤時期,他和趙普的“雪夜對”,繼承了《開邊策》“先南後北”的大方向。

因此,

在統一步驟的總體思路上,趙匡胤和柴榮一脈相承,並不存在原則性的差別。

都對《開邊策》不合理部分作了修正

《開邊策》中,先易後難的總體思路是正確的,但其中也有不合理部分。

這份策略,

要在徹底平定南方後,再回師與北漢、契丹作戰,這是非常危險的。

要平定南方,並不是出兵討滅後蜀、南唐政權就可以的。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後唐莊宗也曾滅前蜀,但四川又很快重新割據

後唐就曾經滅掉前蜀,結果,後蜀冒了出來,繼續割據;南唐也曾經滅閩和楚,結果,閩和楚的軍將起兵,趕走南唐軍隊,繼續割據。

要想一口吃下南方,

稍有不慎,南方平定區域又會再次割據。後周想要穩定地控制南方,需要大量的長期駐軍,這是十分危險的。

因此,

無論是柴榮還是趙匡胤,都沒有“本本主義”,死板地按照《開邊策》推進統一步驟。

周世宗的“先南後北”及北伐契丹

周世宗時期,儘管後周國力遠遠強於南唐和後蜀,但要想一口吃下誰,不現實。

先易後難,最開始的點並不是南唐,而是後蜀控制的隴右。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諸葛亮北伐,累死累活,就是要拿隴右。此時,後蜀已弱,卻控制著對極大威脅關中的隴右。

周世宗在高平之戰後,迅速平定隴右。把後蜀的勢力壓制在劍門以南。

耗時:2個月。

隨後,在和後蜀達成合議後的當月,周世宗就開始討伐南唐了。按照《開邊策》的方略,先平定了江北,把南唐的勢力壓制在長江以南。

耗時:2年4個月。

隨後,

周世宗並未繼續“先南後北”,而是回頭徵遼

。這也是根據當時形勢作出的決策。

957年,周世宗徵淮南,契丹的南京留守蕭思溫率萬餘騎攻下後周的北部州縣。同時,契丹還多次和南唐聯絡,商討聯合對後周的進攻。

除了契丹的威脅,此時,距《開邊策》提出的時間已經過去5年,北漢的實力也得到恢復,一旦後周軍大軍扎入南方,北漢也有力南侵。

因此,周世宗在將近一年的準備後,發起北伐。可惜,在北伐伊始,在後周取得迅速進展的情況下,周世宗病故,北伐半途而廢。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伐早期極為順利時,後周將領就提出契丹軍主力尚在幽州以北,建議見好就收,被周世宗拒絕。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與討伐後蜀、南唐時的“有限目標”不同,周世宗極可能把與契丹進行一次主力決戰,甚至收復幽云為此次徵遼的目標。也就是:先奪回幽州,再回頭南下!

後來的歐陽修,就遺憾地指出:

周世宗時期,遼主昏庸,有極好的機會可以收復幽雲。

不過,宋太宗第二次徵遼時,宋人也以為遼“婦人干政”、“政事不修”,結果宋軍一敗塗地。

柴榮徵遼,是否會遇到又一個耶律休哥?後周將領會不會像後來的曹彬一樣“南下無敵,北上懵逼”?總之,

仗沒打,說不好!

徒留遺憾!

宋太祖及太宗的統一路徑和功敗垂成

宋太祖“陳橋兵變”後,迅速平定了李筠、李重進叛亂,並對統一步驟進行了思考。

由於北漢曾經支援叛亂,因此,趙匡胤有先攻北漢之意。

但在宋太祖、太宗及趙普“雪夜對”之後,繼續執行“先南後北”的方略。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在“雪夜對”中,趙普補充:

北漢可以作為抵禦契丹的屏障,如果平定北漢,北宋與契丹接壤部分大大增加,會被牽制大量軍力,難以再實施統一戰爭。

還有一件事情,也影響了決定。

963年,有謠言說宋將北伐,河南地區出現了大量驚逃的現象。

這說明,當時民心尚不穩定,宋朝自己尚未穩固(周世宗養子即位,尚有高平之戰足以立威,趙匡胤以“篡逆”之姿上位,此時威信還不如初即位的柴榮),對外戰爭經不起失敗,更應該“先易後難”。

因此,對遼,宋太祖採取防禦+擴大貿易的方針,穩住北線。先撿最軟的柿子下手:首先滅掉了最弱的南平、武平;隨後,企圖“出子午谷”與北漢聯絡伐宋的腦殘後蜀作死,被宋滅掉了。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滅後蜀後,北宋回頭打了兩次北漢,擊敗北漢和契丹援軍,穩定了北方戰線後,才繼續推行對南漢、南唐的統一戰爭。

對契丹,趙匡胤很慎重。他曾嘗試圖遷都,在遭到眾人反對後,表示“不出百年,天下之民力殫矣。”但是,這不應該視為膽怯,而應視為慎重。

趙匡胤的用兵風格一直是謹慎的,

早在平叛時,他就曾經說:“如果戰敗,趙普幹什麼,我幹什麼,穩定住形勢。”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因此,如果趙匡胤對遼開戰時尚在位,他會以更為穩妥的方式推進對契丹的決戰。即使拿不下幽州,也極可能避免大敗,儲存有生力量,保持對遼的優勢。

而反對遷都,“在德不在險”的宋太宗,卻在滅北漢後,倉促發起對遼戰爭,遭遇挫折。在隨後的北伐中,又指揮不當,損失慘重,致使宋遼戰爭攻守易勢,收復幽雲徹底成黃粱一夢。

因此,柴榮、趙匡胤,都秉承了“先南後北”的總體方針,他們也都是務實的君主,實事求是地根據形勢調整統一步驟,妥善地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幽雲十六州的這筆賬,算不到他家頭上!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冷兵器研究所2018-12-18 11:37:15

有句話說得好,“世易時移,變法宜矣”

柴榮和趙匡胤都是非常厲害的人物,而他們無論是主張先解決契丹,還是後解決契丹,都是根據自身情況與當時的環境與態勢而做出的決定。換個環境與情況,他們可能會做出相反的決定和主張。

所以非要用不同情境下的決定,分出一個誰更正確,這太形而上學了。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而且必須要強調一下,柴榮和趙匡胤要解決的是燕雲問題,而不是契丹。這兩個不同的問題!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正式稱帝。契丹帝國先後征服了臨近的奚、烏古、室韋、阻卜、回體等部,吞併了東部的渤海國,實力不斷壯大,總兵力可達數十萬。也就是說,早在北宋王朝建立的二十多年前,契丹帝國就已經成為了一個軍力強悍的強大帝國。

這個強大的帝國不是柴榮的後周和趙匡胤的北宋所能輕易解決。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柴榮和趙匡胤所要解決的是燕雲問題。

清泰三年(936年),五月,後唐的河東節度使石敬瑭起兵作亂,結果遭致後唐大軍圍攻太原。石敬瑭隨即遣使契丹,表示願割讓幽燕十六州,“命桑維翰草表稱臣於契丹主,且請以父禮事之,約事捷之日,割盧龍一道及雁門關以北諸州與之”,並“歲輸帛三十萬”,以求契丹出兵為援。

遼主耶律德光大喜,九月之時親率五萬騎兵自代州南下援助石敬瑭,並於太原汾水邊破李從珂數萬大軍,與石敬瑭會合。

十一月十二,耶律德光立石敬瑭為帝,命“仍以爾自茲並土,首建義旂,宜以國號曰‘晉’。朕永與為父子之邦,保山河之誓”。之後,契丹與石敬瑭聯軍自太原向洛陽進發。閏十一月二十六日,李從珂見大勢已去,自焚身亡,後晉入主洛陽。

登上皇帝寶座的石敬塘“事契丹甚謹,奉表稱臣,謂契丹主為‘父皇帝’。每契丹使至,帝(石敬瑭)於別殿拜受詔敕。歲時贈遺,玩好珍異,相繼於道”。

石敬瑭待契丹如此畢恭畢敬,“朝野鹹以為恥”,戲稱其為“兒皇帝”。但石敬瑭“事之曾無倦意”,繼續卑躬屈膝。

遼太宗會同元年(938)十一月,石敬瑭遣趙瑩使於契丹,以幽燕十六州“並圖籍來獻”。至此時,契丹便在事實及法律上佔有了幽燕十六州這一天險!

就此,整個中國歷史的走向都發生了巨大改變!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契丹國志》曾說,“幽、燕諸州,蓋天造地設以分蕃漢之限,誠一夫當關,萬夫莫前也。石晉輕以界之,則關內之地,彼扼其吭,是猶飽虎狼之吻,而欲其不搏且噬,難矣。遂乃控弦鳴鏑,徑入中原,斬截華人,肆其窮黷。卷京、洛而無敵,控四海以成墟。”

契丹人掌握燕雲十六州,也就幾乎控制了防禦中原的所有戰略關溢,並在河北獲得了相當大的立足點。耶律德光在獲得燕雲地區以後,立即升幽州為南京,將幽州變成向中原進攻的前沿陣地。在後來與北宋對峙的年代裡,遼朝統治者往往親臨於此,憑藉幽雲地區的有利地形,在遼宋戰爭中,始終處於進可攻、退可守,居高臨下的的有利地位。

幽雲地區的軍事地位的重要性,還可以從遼王朝在幽雲地區的駐軍數量看出。據《遼史兵衛志二》載:遼朝在重要之地設定了40個提轄司,管理駐紮在當地的宮衛軍。其中設定在南京幽都府(今北京)和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的提轄司多達37個,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和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寧城縣)僅3個,而與高麗有接壤的東京遼陽(今遼寧遼陽)1個也沒有。由此可見幽雲地區之重要。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也因此,對於中原王朝的雄主來說,奪回燕雲是必須的行動。

先說柴榮,

顯德六年(959年),在針對南方的軍事行動連連告捷後,周世宗柴榮決意針對契丹採取軍事報復,並意圖收回燕雲十六州。柴榮命義武軍節度使孫行友控扼定州西路,防止北漢自團柏谷沿南關出兵入侵;命侍衛親軍都虞侯韓通自滄州沿水路進發入遼境,通遼瀛、莫兩州。至三月,周世宗親率數萬步騎自滄州沿陸路進發。

其後,周軍兵分兩路,水路以趙匡胤為水路都部署、陸路以韓通為陸路都部署。周軍自滄州行至瓦橋關沿線,乾寧軍、益津關、瓦橋關、瀛州與莫州諸地的契丹方守將皆降。自此,周軍佔有了瓦橋關所謂的關南之地。

柴榮之所以著急解決燕雲問題主要因為兩點:

第一,他真的太能打了!三徵淮南,奪南唐江北十六州。輕取後蜀四州。北取契丹一州三關。他有足夠的信心和能力擊敗契丹人。

第二,天不假年,他的身體不好,所以他才著急要解決燕雲問題。因為他擔心他的繼承人解決不了燕雲問題。歷史上,奪取瓦橋關之後,周世宗柴榮欲乘勢繼續北上,並攻佔了固安縣,卻因為突發病疾班師回朝。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而趙匡胤不著急解決燕雲問題主要也是因為兩點:

第一,他也很能打,但沒有柴榮那麼能打,沒有自信一定能打出柴榮那麼厲害的戰績。

第二,他身體還好,覺得自己還能活很多年。可以慢慢來。

而且遼朝自五代時期入主中原失敗後,對於中原的野心有所下降;而宋朝此時面臨著自唐末以來中原政權故土紛亂割據的局面,因此將主要的鬥爭目標放在收復割據勢力之上。因此試圖避免與遼朝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

在這種指導思想下,宋遼雙方在邊境地區都竭力剋制大規模軍事衝突的發生,甚至遣使修好。然而北漢作為遼朝山前諸州的重要屏障,是遼朝所必然扶植的政權。因此宋遼雙方雖避免軍事衝突上升到全面戰爭,但卻依然圍繞著北漢發生過數次軍事衝突。儘管如此,雙方都試圖將戰場控制在北漢河東地區,而不擴張到河北地區的定州、關南。

所以,他們兩個人的決定對於他們自身所處的環境和態勢都是正確的。

歷史不是非黑即白的。不是柴榮的決策是對的,就意味著趙匡胤的決定就是錯的。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那麼錯誤的解決燕雲十六州的決定是什麼樣呢?

那就是不能打還想上去浪一波的宋太宗趙光義了。

雖然消滅北漢與收復燕雲十六州是趙匡胤時代就定下的戰略。不過,如前面所說,趙匡胤當時已經認識到遼朝是一個不可輕視的敵人了。因此他採取了比較慎重的態度,透過“雄州和議”,與契丹人保持一個相對和平的關係,試圖透過談判手段收回燕雲,至少是讓北宋王朝積蓄力量以備將來。而趙光義卻打破這種穩健的國家策略,選擇戰爭手段。

是因為對於繼位不到三年、特別因兄終弟及而被人懷疑得位不正的宋太宗來說,急需一場遠超先帝的勝利,來提高威望、證明自己、避免皇位動搖。因此,在979年(太平興國四年)年的正月,宋太宗發動了大規模的北伐,其目標是遼朝所支援的北漢與所佔據的燕雲十六州。

這種僅從其個人政治利益的角度出發,輕易開戰,還意圖攻擊敵方堅城,這自然是兵家大忌。其結果也就是高梁河之戰的慘敗。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大通遼人2018-11-23 23:12:42

首先,兩位君主都是歷史上的明君,可以說這是兩個很有魅力的人。但是我反對這個問題的提法,這是歷史上最應該仔細甄別的地方,究竟為什麼這麼說,那麼就讓我來幫大家好好分析以下的局面。

後周世宗柴榮,是皇帝裡的拼命三郎,為批改奏摺通宵達旦,時常為了制定國策晝夜不休,在他執政期間,後周可謂兵強馬壯,已有席捲江河之勢。但最後在攻打契丹的途中病倒,白白的將大好江山拱手讓人,讓萬千史學人士大呼嘆息。

關於柴榮幾次打幽州,有著不同的版本,但我仔細研究了一下當時的地圖,在後周與契丹控制的那片土地邊上,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國家存在著,與他們接壤的北漢,看似病怏怏,但也不是任人宰割,背靠契丹這棵大樹,在五代末期始終屹立不倒,這是一個讓柴榮徹夜難安的敵人,作為與北漢交手過無數次的後周,甜頭是吃到過,但苦頭也沒少吃,北漢與契丹的關係倒是如膠似漆,每次柴榮去攻擊一方,另一方肯定會去幫忙,多次戰役,後周並沒有得到多少地盤,倒是威逼利誘南唐,得到不少油水,以全域性戰略來看,先南後北是理智的,後周也是這麼做的,是以,我得到的結論是:柴榮和後周的國策並不是先滅北方的北漢和契丹,而是和趙匡胤一個思路,先南後北。原因是什麼?我來告訴你正確答案。

後周的地理位置與北漢和契丹接壤,多年的征戰互相十分了解,論實力來說,後周佔領黃河流域大部分地區,經過五代時期各個王朝的積累,兵強馬壯,並不是契丹和北漢聯手就可以輕易撼動的,而柴榮的岳丈符彥卿這個大神,曾經將契丹皇帝打得丟盔棄甲,有這尊大神鎮守北方,契丹北漢聯手也只是騷擾邊境,打打秋風罷了。而南方則不然,南唐的李家可是有錢人,國力與財富比後周只強不差,只因李老爺子老邁昏沉,無進取之心,屢屢讓後周佔了便宜,但如果南唐的新君不像李煜般荒唐,恰恰有個明君出現,加上南唐富裕的人口資源,劃江而治的南唐,絕對會是後周的最大敵人。所以先南後北並不是趙匡胤的想法,他只是照著柴榮的思路繼續而已。

百姓口中竊取後周的趙匡胤,也的確是按這個思路去走的,在南唐和後蜀最虛弱的時候發起了滅國行動,敗天所賜,南方統一戰爭全部勝利了,當他騰出手來準備大展身手的時候,壯年毆了,就那麼不明不白的掛了,只能讓弟弟趙光義來完成他的遺願了,可惜趙光義滅了北漢後,在兵分三路大軍去滅遼國的時候,在高梁河戰役中,臀部中箭險些喪命,失去了最好的一次機會,逃跑時丟掉的武器兵甲,讓遼國契丹人真正的武裝到牙齒,至此有了和宋叫板的資格。

我是通遼人,是一個歷史愛好者,我想把更好的歷史故事寫給大家看,真心希望每一個喜歡歷史的人關注我。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國史記聞2018-12-21 22:03:33

周世宗柴榮和宋太祖趙匡胤都可以被列入中國歷史上最出色戰略家,然而針對於統一全國的整體策略上,柴榮選擇了先北後南,而趙匡胤則選擇了先南後北。之所以有這種不同的策略,主要是因為五代和北宋面臨的形勢不同。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國史君(國史通論)認為,周世宗柴榮制定先北後南的戰略主要是因為當時的後周南北兩面受敵,而當時的後周國力有限,沒法在兩路部署大量軍隊。燕雲十六州作為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天險之一,剛被“兒皇帝”石敬瑭割讓出去不久,如果儘早出兵的話,尚且有收復的可能。而燕雲十六州一旦收復,後周就可以省去大量的邊防部隊,然後致力向南統一全國。所以,柴榮決定先北後南。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但是到了宋朝形勢又不一樣了,宋太祖趙匡胤即位之後曾經向三個人徵詢統一全國的意見:

趙匡胤先是問了宰相魏仁浦:“朕欲徵太原,如何?”,魏仁浦的回答是“欲速不達”。

隨後,趙匡胤向武勝軍節度使張永德(周太祖郭威的女婿)請教“下並、汾之策”,張永德說:“彼兵雖少而悍,加之北虜之援,未可遽也,待其困弊,乃可圖耳”,意思很明確,北漢雖然只是彈丸之地,卻民風彪悍。再加上北漢有契丹撐腰,現在不宜出兵,不如等待北漢內部動盪之時再舉兵將其殲滅。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趙匡胤最後一次與人討論統一全國的策略,便是著名的“雪夜定策”了,趙匡胤先是試探性地問趙普:“吾欲收太原”,趙普在沉默之後說到:“太原當西北二邊,使一舉而下,則邊患我獨擋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諸國。彼彈丸黑子之地,將何所逃?”在趙普看來,北漢就是大宋的軍事緩衝帶啊,有北漢的存在,大宋就避免了和契丹直接衝突,如果先滅了北漢,則為了防禦契丹就必須增加北部邊防。所以,不如先平定南方,再消滅北漢。趙匡胤聽了之後非常滿意,因為這正是他的計劃,他說:“吾意正爾,姑試卿爾”。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也就是說,柴榮為了防止兩面受敵而決定北伐以獲取燕雲十六州的屏障,而宋朝建立初期,趙匡胤為了避免與契丹直接衝突而決定先平定南方。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致守仁2018-11-28 15:55:10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這個問題有點問題,先南後北是周世宗和王樸定下的國策,趙匡胤和趙普只是繼承了周世宗的遺志。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現在有很多人都認為先南後北這個策略是錯誤的,他們認為,正是因為後周,或者北宋先統一南方富庶之地,磨去了統一之堅定決心。先易後難,使軍隊戰鬥力降低。

但是守仁君認為,先南後北是當時最正確的選擇。後周和北宋各有各的苦衷。

五代十國,王朝更迭迅速,中原王朝雖然是名義上的正統,但是從後梁到後周四十餘年,中原幾乎年年大戰,百姓窮苦,府庫空虛,而且境內藩鎮林立。周世宗繼位時後周差不多也是這種情況。

那個時候如果先北後南,極大可能會被契丹反噬。具體例子就擺在那裡,周世宗繼位之初,北漢趁後周新君初立,國基不穩,聯合契丹南下攻打後周。

高平之戰,要不是趙匡胤和張永德超常發揮,扭轉戰局,後周的結局很難說。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高平之戰打完,周世宗回朝之後立即整頓內整。經過了整頓禁軍,滅佛聚財之後。後周又馬不停蹄攻打南唐。周世宗三徵南唐,南唐國主李璟割地求和。後周的領土從淮河以北擴充套件到常江以北,後周補充了大量的人口,財富。這才有了統一之勢。

後周國力大大增強,周世宗調轉馬頭收復燕雲十六州。可惜在收復三州三關後周世宗病逝。

後來大家也知道了。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宋朝。

趙匡胤建立宋朝的過程非常和平,未打一仗,未擾一民,僅僅是清理了幾個政敵。後周的國力基本儲存下來。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但是趙匡胤畢竟是篡位,朝廷內外,各個藩鎮不服他的人大有人在,典型代表就是北面的李筠,南面的李重進。北宋建立之初其實是比較兇險的,好在趙匡胤機智避免了李筠和李重進的聯合,將他們各個擊破。

隨後趙匡胤求穩起見,繼續先南後北,但是未等趙匡胤大舉北伐,就莫名暴斃。兩代雄主皆遭天妒,實在可惜。趙匡胤繼承人們和趙匡胤比,就差得遠了。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尚宮女史2019-10-02 19:32:55

必須要說明的是,趙匡胤在平定天下的過程中繼承的是柴榮一直以來所堅持的戰略方針,即先易後難,先南後北。也就是說兩人對於燕雲十六州的收復持的是同樣的觀點,先將南方的割據政權都收拾掉,然後一門心思對付契丹。至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主張後解決契丹”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大概是因為柴榮在去世之前向北進發,連克二關三州,在準備兵犯幽州的時候,柴榮病倒了,然後後周大軍撤回,柴榮不久去世。後來趙匡胤黃袍加身,宋朝取代了後周。而整個宋朝,燕雲十六州再也沒有回到中原王朝的懷抱。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這給後世之人造成一種錯覺,即倘若柴榮沒有英年早逝,或許燕雲十六州早就被收復了,這種假設並非沒有根據,但即便是柴榮,想要將燕雲十六州收復也絕不是容易之事,而且,對於燕雲十六州的收復,柴榮和後來的趙匡胤一樣,都是放在最後要打的仗。

燕雲十六州的問題是從後唐開始的,原本幽州這個地方有一個燕政權,後來為後唐所滅,還沒有等到後唐將幽州這個地方握在手中,後唐自己先亂了,後唐末帝李從珂和河東節度使石敬瑭不對付,以至於兵戎相見,石敬瑭為了徹底打垮李從珂,將契丹引進了中原紛爭中來,為了爭取契丹的支援和幫助,將幽州這一塊直接送給了契丹,如此輕易就能得到土地,契丹自然不會拒絕,於是就有了後來的燕雲十六州同屬於契丹的事實。

燕雲十六州的地理位置非常獨特,它幾乎就是中原王朝的門戶,而這個門戶屬於契丹後,就等於契丹進入中原如入無人之境。這是中原王朝最大的隱患,直到後周時期的柴榮,才開始真正考慮真正收復燕雲十六州,柴榮繼位後首先在高平之戰中大敗北漢和契丹聯軍然後整頓軍務,為同一天下做準備,他招賢納士,最終得王樸的輔佐,當時王樸寫下了著名的《平邊策》,其中針對天下統一大業給出了“先易後難,先南後北”的戰略方針,得到了柴榮的賞識,而成為柴榮的主要謀臣。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後期柴榮平定天下的步驟就是按照先南後北來的,先是進攻後蜀,又三次南下攻唐,不過當時的柴榮並沒有直接進行滅國戰,而是得到幾個州幾個關之後就改變方向。等到江北淮南十幾個州都收復之後,柴榮在959年春天開始北上,這次北上是悄無聲息的,是秘密進行的,所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實際上只有42天,就“攻克”了二關三州,守城之將紛紛投降。

但這場仗基本就是在契丹軍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每到一地,該地就投降,後周兵不血刃就解決了二關三州,但等到柴榮準備攻打幽州的時候,就遇到了阻礙,首先後周軍中的將領都勸柴榮放棄進攻,說:

“陛下離京四十二日,兵不血刃,取燕南之地,此不世之功也,今虜騎皆聚幽州之北,未宜深入。”

而且契丹也已經做好了準備,早已命北漢提前抵抗後周軍,在這樣的情況下,柴榮還是想試試,無奈身體卻已經經不起打擊,不得不班師回朝,然後去世。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柴榮此次北上並非是想先解決契丹帶來的燕雲十六州問題,前文說了,他秉持的也是先南後北的戰略方針,但是即便是統一南方也需要時間、需要穩定的大後方,所以在南方打了幾仗後,柴榮趁著契丹國內政治一般的情況下發兵北上,為的就是給契丹一個警告,不要摻和進中原紛爭中來,但可惜的是,柴榮英年早逝,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為趙匡胤作嫁衣裳。

假若在給柴榮一些時間,或許就真的能做到“

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

”,要知道柴榮去世的時候只有38歲,是真正的英年早逝。

柴榮去世後不過半年,趙匡胤就黃袍加身,不久登基稱帝,先是杯酒釋兵權,又改革軍制,加強皇權,即便是在統一天下的關鍵時期,趙匡胤為了皇權的需要還是有了抑武之心並付諸行動。但就統一天下的戰略方針來說,趙匡胤繼承的是柴榮的策略,也是先南後北,先易後難,這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契丹當時確實很強大,而南方又都是割據分裂狀態,中原則百廢待興,經濟並未恢復,先南後北不僅是先易後難,更是為了得到南方的巨大財政來支援北方的戰事。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趙匡胤先是在北方部署兵力防止北漢和契丹的突襲,然後南下開始了攻滅割據政權的戰爭。北宋大軍南下,南方的割據政權被滅的被滅,納土歸降的納土歸降,等到南方基本平定之後,趙匡胤又開始了北方的統一之戰,而北方除了燕雲十六州在契丹手中之外,還有一個割據政權的存在,即北漢。但趙匡胤針對北漢的戰事都因為契丹的干涉而無功而返,緊接著,趙匡胤就離奇的死亡了。

趙匡胤去世的時候49歲,算是壯年而死,之後其弟趙光義繼位,雖然滅亡了北漢,但是此後燕雲十六州在宋朝時期一直沒有被收復。

所以我們看,就針對契丹出兵收復燕雲十六州這件事來說,柴榮和趙匡胤是同樣的戰略方針,在當時來說都是相當正確的策略,但是時間對這兩位君主卻非常的無情,一個38歲英年早逝,一個49歲壯年離奇死亡,留下的是沒有被收復的燕雲十六州。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天行健37702018-11-28 18:45:15

雖然歷史不能假設,雖然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但決不能否定歷史人物對歷史走向及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假設柴榮不死,後周統一天下的戰爭一定是先北後南,以柴榮的氣魄膽略及北閥開始的成效看,完全有可能收回燕雲十六州,最後一統天下。奈何天不佑柴榮,一代英主壯志未酬留下千古遺憾。代之而起的趙氏兄弟韜略不夠,勇氣不足。只懂得共保富貴,建立了一個毫無進取之心,歌舞亨樂的大宋王朝。中國古代領導階級的進取精神始毀於五代,次毀於宋代的北方屏障既燕雲十六州。由於北方無險可守,使北宋整個一朝在惶恐不安中度過,百年歲月嚴重消磨了統治階級的意志,北宋以後中國社會集體頹廢,苟且偷安,投降賣國佔據政治優勢,文化方面程朱理學興盛不衰,直至元明清也未能創出奇蹟。若周世宗柴榮理想得以實現,中國後來一定是又一種狀態。當然還是假設。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歷史的拐點2019-07-23 21:59:10

沒有對錯,兵書中有句話說的好:“

兵無長勢,水無長形

。”當時的契丹國應該稱為遼國,幅員遼闊,勢力強大。甚至在一些西方歷史中。此時的契丹國已經取代中原王朝成為東方帝國的代名詞。所以,無論柴榮還是趙匡胤都明白要想打敗契丹,非要

聚集全國的力量,修養生息,一鼓作氣收復燕雲,拒外敵與門外。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柴榮也是這麼做的。他攻打荊南,剪除叛亂,奪取南唐的淮南之地。每一步棋皆旨在加強其在南方的勢力。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等到奪取了淮南之地。放眼天下,當年能夠對中央王朝產生的威脅的各國已經喪失了活力。南方這數個分裂國家滅亡只是早晚的問題。此時的柴榮發現身邊沒有了對手,南方各國只是

待宰的羔羊

恰逢此刻,一個

千載難逢的機會

出現在了北方。

此時的契丹國主是號稱“睡王”的耶律璟。這個傢伙整日醉生夢死,要麼隨意殺人。契丹內部政治動亂不斷,叛亂此起彼伏。

空耗國家實力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再加上,契丹按漢法建國。調兵遣將的命令必須由皇帝及樞密院共同發出。對於一個十天中八天醉倒,一天在喝酒,一天在殺人的皇帝是很難

迅速做出反應

此外,當時契丹國皇帝常年居住在草原上的上京府。援軍最近也駐紮在遼國東京(既今天的瀋陽附近)。等到他們救援南京府(既今天的北京附近),確實有些鞭長莫及。

最後,從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算起,到柴榮此次行動,不過才經歷了50年。當地的百姓大多認同中原王朝高於契丹王朝。此時作戰確實可以

變客場為主場

,一戰定乾坤。

正是基於這些考慮,柴榮才有了打時間差,奇襲幽州城,奪取燕雲的作戰機會。可惜天不假年,他英年早逝斷送了此次絕佳的機會。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等到趙匡胤穩定政權,卻已經和這樣良好的局面失之交臂。

一方面遼國內部蕭太后執政,另一方面以兵變上位的趙匡胤實在承受不住任何軍事上的失敗。

從國家穩定的角度看,先南後北,先易後難是

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