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為何有“清明當天不燒紙”,“女兒不上孃家墳”的說法?小橘愛生活2021-04-03 10:48:08

清明節又稱祭祖節,是我國傳統隆重盛大的春祭節日,清明節習俗甚多,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上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習俗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是共同基本的禮俗。其中就有“清明不燒當天紙,女兒不上孃家墳,”的說法,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在民間流傳著“早清明晚寒衣”的說法,意思是說清明燒紙要提前,十月一燒紙要錯後。因為清明是給故去的親人送錢糧的節日,錢糧要給親人早些送去,別讓親人受飢捱餓沒錢花,早些送去是為了讓親人在那邊享福,是對親人的孝敬和尊重。所以說,就別等到清明這天再送了。

“女兒不上孃家墳”其實是舊社會男尊女卑的一種表現,清明上墳是一件大事,必須由家裡的男丁來完成,女人是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已經成了別人家的人,就沒有資格來孃家上墳,女兒來孃家上墳,就說明孃家沒有後人了,所以,舊社會是最忌諱清明節閨女來孃家上墳的。

現在,時代變了,男女平等,家裡的兄弟姐妹清明節都是結伴去上墳,一來表現出兄弟姐妹之間的和睦,二來親人看到了也會更高興更放心。

更何況現在有的家裡就一個女孩,閨女不去上墳,誰給親人送紙錢啊!

習俗也是一種文化,我們要剔除糟粕,汲取精華,將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廣大。

您說呢?

清明節,為何有“清明當天不燒紙”,“女兒不上孃家墳”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