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對於古代王朝存亡的影響有多大?毛毛蟲庫出庫出2016-11-22 21:18:35

自然災害對於古代王朝存亡的影響有多大?

一個朝代的滅亡,是內因加外因,共同作用,使得其隕落。說到自然災害,旱災,水災,地震,蝗蟲災,瘟疫等,幾乎每個王朝都會遇到或大或小的自然災害,平時在看古裝劇時,大都會出現派某某人去賑災,結果賑災銀兩落入貪官手中,一層一層被剝削,結果災區的人民還是餓死的餓死,渴死的渴死,可是皇帝卻得到的賑災情況是,災情平穩度過,人民皆大歡喜。我就呵呵。

自然災害對於古代王朝存亡的影響有多大?

自然災害對於一個王朝的存亡,我覺得只是內因,就像元朝末年時,發生大水災,結果強徵大批大批民夫,見到男丁就抓,讓他們去整治水利,結果人民不堪重負,發動起義,元朝滅亡。還有一個因為自然災害而間接性隕落的朝代就是明朝。還有當時唐朝李世民時期發生蝗蟲災,當時引導人民群眾吃蝗蟲,災情平穩度過。由此可以看出,自然災害並不是影響一個朝代存亡的直接因素,一個朝代應對自然災害的方法,以及在朝政府機構的各項措施,就間接反映的內部機構的腐敗與否,而自然災害只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自然災害對於古代王朝存亡的影響有多大?

自然災害對於古代王朝存亡的影響有多大?優Ki醬2016-11-22 21:30:49

自然災害對於古代王朝存亡的影響有多大?

​1歷史上氣候的主要變遷

中國古代氣溫經歷四起四落,可劃分為四個溫暖期和四個寒冷期。第一個溫暖期1 新石器晚期與夏商時期(B。C。3000年-B。C。1100年)2第一個寒冷期 西周時期(B。C。1100年)3、第二個溫暖期 春秋、戰國、秦、西漢(B。C。800年) 4、第二個寒冷期 東漢魏晉南北朝(公元初-600年) 5、第三個溫暖期 隋唐時期(600年-900年) 6、第三個寒冷期 兩宋時期(1000年-1200年) 7、第四個溫暖期 宋末元初(1200年-1300年) 8、第四個寒冷期(1329年-1900年)

首先,歷史上,環境的變遷曾導致我國一些著名的文明中心逐漸衰落甚至消失。黃河中游地區曾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和漢唐中國政治經濟活動中心的所在地,也曾是森林茂密的地區.但人為的過度墾殖,濫伐森林使植被減少、水土流失加重、土地日益貧瘠.也使得自然災害頻繁。這一地區逐漸衰落,失去了政治、經濟中心的地位。中游的黃土地區則成為貧困地區的象徵。其次,中國古代環境的變遷在某些方面也導致了政治中心的轉移。商代盤庚遷殷便與自然生態環境變遷有關。商代的都城“毫”位於黃河兩岸。訊季一到水害嚴重,大水沖毀良田,人民無所收穫。盤庚將都城遷到段.當時這一帶生長著大片的樹林,氣候溫和、潮溼屬於熱帶和亞熱帶氣候.很適合農業生產。第三,歷史上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除了戰爭因素外,與歷史氣候變遷及生態環境惡化也有密切關係。南北朝時期氣候比較寒冷,研究表明北方地區氣溫下降了l℃一2℃.等於把北方農業南移了200—300公里,使我國曆史上農業由長城推到黃河以南,所以南北朝時期是我國經濟重心南移的一個重要時期。到五代十國時期,經濟重心再次南移,這一局面到宋代基本定型,南方的經濟實力超過了北方,以後定都北方的王朝.主要仰賴於江淅和四川的糧食來維持北方生計,所以歷史上有這樣的名言“蘇潮熟.天下足。

經濟重心的轉移是中國古代史上的又一重大問題, 對其原因的探索, 我們也可從氣候變遷的角度尋找到一些合理的根據。中華文明是在黃河和長江兩大流域同時發展起來的。但由於中國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在秦和西漢以前,長江流域地區經濟文化發展始終低於黃河流域地區,因而被視為蠻荒之地。秦漢以前,南方和長江流域地區不利於 經濟文化發展的首要因素就是氣候之 “ 暑溼” ,這在 《 史記》 、 《 漢書》和先秦文獻中多有記載。

但是秦漢以後,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如前所述,兩漢之際,中國氣候發生了由暖而寒的歷史性轉變。正是這種轉變,使南方地區原來 “暑溼” 、 “ 癢熱”的氣候狀況發生了根本改觀,越來越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兩漢之際以來,南方地區逐漸扭轉了 “ 地廣人稀” 、“ 火耕水褥”的落後局面,特別是東漢中後期,南方地區甚至成為 “ 沃野萬里”的 “ 樂土” ,北方中原人士不再視南方為 “ 暑溼” 、 “ 癢熱”之地,甚至有 “ 會稽頗多稱士” 、 “ 我東方人多才之說,反映出南方經濟文化發展起來的真實狀況。

自然災害對於古代王朝存亡的影響有多大?香草豆子2016-11-23 16:02:01

農業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政治統治的基礎,是關係國家存亡的生產部門。因此,自然災害所引發的農業生產水平的下降和衰退會引發各種不良的社會後果,甚至起到摧毀性的作用。例如人地相爭、饑荒、移民、疾病以及少數民族內遷等。當自然災害之後,農民可以耕作的土地面積急劇減少,複種指數也變得極低,這就容易導致人口和土地的矛盾。農民必須尋找更適於耕作的土地,因此,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大規模的移民浪潮。疾病和饑荒隨著移民的遷徙而遍佈全國。這種大規模移民的南遷造成巨大的衝擊,使得移民和土著居民的矛盾加劇。自然災害,還削弱了政府對邊疆的控制權,遊牧民族入侵,出現了農牧民族的對峙的局面。北方的少數民族因為自然災害,適合畜牧的地方越來越少。他們要繼續生存,就得強行向南方遷徙,這種遷徙是建立在暴力掠奪的基礎之上的,他們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強行將農民的可耕地變為牧場,將所到之處變為奴隸社會,使社會程序受到嚴重阻礙。農牧民族的這種對峙主要出現在寒冷期的五胡十六國時期北方十六國及北魏、北齊、北周與南方的東晉及宋、齊、梁、陳的對峙;少數民族南下與遼金和兩宋的對峙;明初政權與蒙古政權的對峙;明末南明政權與清政權的對峙。因此,自然災害是造成國家政治分裂的終極原因。“歷史時期,自然災害與中國的內部分裂期的重合,很難認為是偶然的。國家的分裂,一般來講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中央王朝權力的凋落,第二是地方利益與中央利益的嚴重對峙。在中國古代生產力水平下,自然災害確實提供了這種條件。可見,自然災害對古代的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