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聖人代表什麼?好玩的國學2019-04-19 14:46:43

好玩的國學回答的問題,好玩有趣又有料!

中國古代的聖人形象!儒墨道法的聖人什麼樣?

著名哲學史家馮友蘭先生說,中國人最高理想是追求“內聖外王”之道。“內聖”是追求自我道德的圓滿;“外王”是追求宏大的權勢,一內一外構成了中國人的理想人格。

通俗地說,理想人格就是絕大多數人都想成為的那種人。你是讀書人,你大概最想成為孔子——他創立了儒家學派,影響了中國人的文化性格;你是商人,你大概最想成為陶朱公,他不僅官做得大生意做得大,還能帶著美女西施泛舟於五湖煙海之間;你喜歡軍事,你大概想成為孫子那樣的人,運籌帷幄之間決勝千里之外以智止戈。但在儒家文化的影響下,數千年來中國人最高理想人格就是聖人——既有平治天下的偉大事功,又有崇高的道德境界。

在古代,聖人代表什麼?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思想史上的黃金時代,是諸子百家競相登上歷史舞臺的“軸心”時期。各學派都根據自己的理論,推出聖人形象,這些聖人身上,集中體現了各學派的最高理想。

孔子的理想是成為堯舜那樣的聖人。孔子在回答弟子子路如何成為君子的問題時,詳細闡述了聖人的標準。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1]

子路是個好學的好青年,他問孔子如何做個君子。孔子說:“修養自己,對人和事都要保持嚴肅恭敬的態度。”

子路說:“這樣就夠了嗎?”

孔子說:“修養自己,使人們安樂。”

子路說:“這樣就夠了嗎?”

孔子說:“修養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樂。如此,恐怕連堯舜都難於做到呢?”

在孔子看來,君子的起點是修養身心道德,就像遊戲中的“打怪升級”一樣,先修養道德,再一步步向聖人靠近。如果道德修養不好,那就成不了聖人,很有可能成為被社會拋棄的“剩人”。在修養道德的基礎上,更要心懷天下,為百姓做貢獻,這樣才能做像堯舜那樣的聖人。由此可見,孔子眼裡的聖人有兩條標準,一是具有極高的道德修為,二是有平治天下的偉大功績。但這個標準實在太高,把聖人變成了國寶熊貓那樣的稀缺資源。孔子就經常感嘆說,聖人我沒有看到,能看到君子就不錯了。可見,堯舜那樣的聖人,是孔子最高理想人格典範。

在古代,聖人代表什麼?

道家學派表示不服氣。他們強烈反對儒家仁義禮智的價值觀,莊子就曾經“惡毒”地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把儒家樹立的聖人說成是社會動亂的根源。提倡“無為而治”的道家,眼中的聖人和堯舜完全不一樣。老子認為真正的聖人無為而治與世無爭,是冷眼觀世而心靈寧靜遺世獨立的高士,是擁有高深的智慧,悟透生命之道退隱不爭全身養性的智者。而莊子就更加高妙了,他筆下的聖人是遊方之外,拋棄了一切倚待而逍遙於天地之間“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至人、神人和聖人,他們超越於現實功利世界,因為“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墨家是無條件犧牲自己成全天下的學派,他們崇尚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哪怕是摩禿頭頂、走壞腳跟也要兼愛天下。在他們眼裡,儒家聖人不夠博愛;道家聖人不負責任;法家聖人心狠手辣。他們理想的聖人是兼愛天下,從來沒有個人私慾,把身心和靈魂全部奉獻給天下的人。

法家說你們太天真幼稚了。大車店老闆希望別人發財,不是他善良,而是希望人們來買他的車;棺材店老闆巴望著每天死人,不是他心壞,而是想多賣棺材。人性是自私自利趨利避害的,順著人性瘋狂生長而不嚴加管束,社會將會陷入極度混亂。因此人性需要嚴刑酷法約束,君主和臣子、百姓是互相算計的關係,君主既要心狠手辣又要心機深沉,用法術勢的配合和高超的權謀,才能一統天下。因此,法家的聖人是擁有高超的權謀和冷血心腸,能夠一統天下的霸主。

在古代,聖人代表什麼?

儒、道、墨、法等學派都樹立了理想中的聖人形象,其目的就是塑造本學派的理想人格,用現實或虛構中的聖人,為他們的思想代言,讓人們學習和膜拜,從而推廣自家的思想。相對而言,儒家學派的聖人最接地氣最具現實意義,因為人生而在世,誰也無法超越功利,你做不到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墨家聖人;也學不來清心寡慾清靜無為甚至餐風飲露在天上飛來飛去的神仙,即便是莊子筆下的列子,也只能在天上飛十五天,最後還得掉下來;你更無法做到視生命如草芥用嚴刑酷法高超權謀統一天下的霸主,哪怕是齊桓公這樣的霸主,最後也被活活餓死。所以,儒家樹立的聖人更貼近生活,他們是活生生的人,靠高尚的道德和偉大的功業,成為聖人。偉大的功業可遇而不可求,但追求道德是“操之在己”,你想做就能做,至於偉大的事業,就要看自身努力和後天環境的配合了。前者叫“性”,後者叫“命”。雖然我們可能畢生都無法達到聖人的高度,但作為榜樣,可以讓我們“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1] 見《論語憲問》。

在古代,聖人代表什麼?上善若水2668992018-08-01 07:08:24

聖人一詞最早多出現《道德經》一書。然老子是處在一個戰亂的奴隸制時代,所謂的聖人只是老子思想的體現,是老子理想中的人物。

如:“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處其身而身存”

皆說明了老子心目中的聖人乃是“有道”之人。

雖然後世孔子被尊稱為“至聖”,但據論語記載。

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

“聖人不得而見矣,得見君子者”

等多處說明孔子自謙而不敢稱聖。

只到後世諸子百家的出現,各宗教、學派,才真正認定了各自的聖人。如道家的黃、老,儒家的堯、舜、孔,墨家的大禹等。但他們無不據有特殊超常之人。

以上學明:古之“聖人”乃為能通天曉地,大徹大悟,德和智至高,至善至美之人。

在古代,聖人代表什麼?

在古代,聖人代表什麼?

在古代,聖人代表什麼?

在古代,聖人代表什麼?蟈蟈YH2018-07-31 16:44:45

聖人 什麼人能被尊為聖人呢?我們從歷史的角度來研究一下。

聖人可不只是單純的文化方面,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當然如果說任意一個行業是一種文化,也無可厚非。士農工商都有傳奇的人才,被尊為聖人。

文聖—— 孔丘 也就是孔子 萬世師表 宣告遠及範中華圈。

武聖—— 關羽 義薄雲天 後世歷朝歷代 封神祭拜。

茶聖—— 陸羽 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你只要翻開陸羽寫的自傳——《陸文學自傳》,就能迎面聞到濃郁的傷感氣息。他寫道:字鴻漸,不知何許人,有仲宣、孟陽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雖然用語詼諧,但其實也屬事出無奈。貌醜和結巴也就罷了,可“不知何許人也”一句,實在讓人無限同情。陸羽是一個棄嬰,《唐國史補》、《新唐書》和《唐才子傳》裡,對此都毫不隱諱。

詩聖—— 杜甫 著詩無數 ,他的詩被稱為“詩史”。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生不逢時 正逢安史之亂 臧玠在潭州作亂,杜甫又逃往衡州,行至耒陽,遇江水暴漲,五天沒吃到東西,幸虧縣令派人送來酒肉而得救。後來杜甫由耒陽到郴州,大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陽的一條小船上去世,永不再醒。

酒聖—— 杜康 杜康善釀酒,後世將杜康尊為酒神,制酒業則奉杜康為祖師爺。後世多以“杜康”借指酒。曹操有云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畫聖—— 吳道子 少年時孤苦窮困 由於他的刻苦好學,弱冠之時,已“窮丹青之妙”。

醫聖—— 張仲景 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日本、朝鮮、越南、印尼、新加坡、蒙古等國的醫學發展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響及推動。

草聖—— 張旭 人稱張顛 韓愈說:“旭善草書,不治他技故旭之書,變動如鬼神,不可端睨。”顏真卿曾兩度辭官向他請教筆法。

書聖—— 王羲之 東床快婿 入木三分 天下第一行書……被後世津津樂道

史聖—— 司馬遷 著有《史記》。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魯班 中國建築鼻祖木匠鼻

可見,聖人有的是光鮮亮麗的一生,有的是懷才不遇,生不逢時的無可奈何。被後世尊稱為聖人,都少不了勤奮與刻苦。術業有專攻。成為後代人的標榜。聖人可能是一種偶然,也是一種必然。聖人更是一種後世人的一種嚮往,一種信仰。

在古代,聖人代表什麼?

在古代,聖人代表什麼?

在古代,聖人代表什麼?

在古代,聖人代表什麼?宏淵易學2018-07-31 14:48:12

代表明白前因後果,智慧能通達天地的人!我們做任何事情和決策都有要麼做過了,要麼做的不夠,唯有聖人能通達天時,地利,人和。把事情做得恰當好處,理想而又美滿!這叫中庸!所以聖人是指對天不結因果,所謂因果是指經的起歷史考驗,決策正確,不會有不良後果!對人不結恩怨,所謂恩怨,就是能將心比心,用良心說話做事,讓眾人心服口服!對地不傷輪迴,所謂輪迴,是指對天地自然資源不會過度利用,能迴圈相生,做到可持續性發展,不滅絕性利用自然,破壞性利用自然是為不傷輪迴。智慧能做到這三點便是通天徹地的人,是為聖人!

在古代,聖人代表什麼?元來如此始終如一2019-04-20 06:01:19

在古代聖人代表什麼?簡單講就是被人捧出來的理想標杆。就是你出了些知識或者完成一些實績,這些成績被相當多(這個最重要)的人接受、強烈認可、熱烈崇信,乃至影響到社會、國家層面對你的成績接受、認可,並將你的成績作為某種最理想的標準廣泛推崇、神話式的推崇、不容反對的推崇。

在古代,聖人代表什麼?蓋世神算2018-07-31 21:51:20

最初,聖人是指智慧不迷可開民智的智者;後來,孔聖人之後的聖人變味,以克己不越規矩為聖人;再後來,以才藝有很深造詣的稱為聖人;虛榮標榜互相吹捧之下,昏庸皇帝也稱聖人。

中國人自古有這虛榮心的毛病,聖人以“不迷為聖”淪落風塵權貴的“品德聖”與“才藝領域聖”,現代以有大貢獻為聖——公民的哪方面“神聖”不可侵犯,道破現代以大貢獻為聖。貢獻再大也不能任意侵犯他人利益權利。

原始人多迷以“不迷”為聖,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崇“克己”為聖,奢華享受經濟發展狀況決定國力時以“才藝成就超群”為聖,山呼萬歲皇上聖明時以命好為聖。各時期的聖確實代表當時特別需要的一種文化!

在古代,聖人代表什麼?詩書公子2018-07-31 15:41:27

“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按照儒家對聖人的要求“止於至善”,那麼這個聖人專指孔子,但歷史上稱聖人的人很多,

比如“武聖關公”,“酒聖杜康”,“醫聖張仲景”,“茶聖陸羽”等等。從這些聖人的封號與具體到每一個“聖”的所作所為,所謂“聖”,也可以定義為在某一個專業領域有極高明的建樹。

明代王陽明有一個觀點“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聖人”。就跟佛家“眾生皆佛”一個道理

在古代,聖人代表什麼?

在古代,聖人代表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