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品味書齋2020-09-09 15:40:46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往往指的是古代打仗中經常遇到的糧草補給困難。

人和馬匹是活物,一旦吃的問題解決不了,就什麼事情也幹不了,更不要說前方打仗。“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所以古代戰爭,戰前優先考慮的必然是糧草問題。

打仗看起來消耗糧草多,主要是指兩個方面,一是因為打仗把部隊集結起來產生了集聚效應,區域性地區短時間內消耗糧草肯定多。

平常部隊是分散防守的,糧草供應可以按計劃有序進行。一旦遇到戰時,平常的供應體質機制被打亂,集中供應在數量上就多。

二是因為古代交通道路不發達,運輸工具落後導致的糧草運輸困難,造成打仗時糧草供應不上。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例如在三國時期,曹操和袁紹的官渡之戰,袁紹在距離戰場附近的烏巢提前囤積了大量糧草,於是袁紹部隊糧草充足。

而曹操則時臨時從許昌調集糧草,因之前準備不足,就顯得糧草供應困難。官渡之戰後期,曹操帶兵燒了烏巢糧草,袁紹斷了後勤保障,即刻大亂。而此時,荀彧組織的糧草及時供應部隊,幫助曹操一舉打敗了袁紹。

再如蜀漢丞相諸葛亮的數次北伐,除了第一次因馬謖失了街亭,打亂了進兵計劃而退兵外,其餘幾乎每次都因糧草供應困難撤兵。當時諸葛亮每次都從漢中基地進兵,在漢中時是不缺糧的。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關鍵是北伐的道路崎嶇,動輒就要走幾百裡棧道,糧草全靠人挑肩扛。待扛到前線時,扛糧的人就吃點了所扛糧食的一半。

待到後來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雖然運輸大有改善,但問題並未徹底解決。直至最後一次北伐,諸葛亮想出了用屯田來解決吃飯問題,只可惜沒多久諸葛亮就病逝於前線。

遭遇糧草困難的不僅是蜀漢北伐,曹魏也是如此,這就是為什麼曹魏不敢輕易進犯蜀境的原因,同樣也是因為道路崎嶇,運輸困難。

例如公元263年司馬昭伐蜀,鍾會大軍在劍閣遇阻,在糧草耗盡之際,鄧艾兵臨成都城下,蜀後主劉禪開城投降,劉禪命令姜維放下武器,否則鍾會也將償盡缺糧之苦。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與曹魏和蜀漢相反,東吳在作戰中基本沒有糧草供應困難的記錄。這是也因為兩個原因,一是東吳佔盡地利,長江流域發達的水路運輸使東吳從未有過交通困難,確保糧草供應對東吳來說不會成為問題。

二是東吳在孫策、孫權及以後時期,從未在陸地遠途奔襲作戰,自然也不會遇到運輸困難。

綜上所述,古代打仗看似耗費糧草較多,就是兵力集中和運輸困難這兩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歡迎關注

@品味書齋

謝謝!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765318退休公務員2019-11-08 20:52:50

不打仗時勞動力在耕地種糧,打仗時勞動力當兵打仗去了,而且還要徵大量的民夫,修路架橋、運送軍糧,不但要消耗大量的糧食,而且徵用了大量耕地種糧的人,一顛一倒,給社會造成極大的損失!試想,如果我們現在全國總動員,為了戰爭,三年沒人種糧會出現何等恐怖的社會問題!所以軍事家總結出“上兵伐謀”的軍事理論,不用一兵一卒取得勝利者是最大的勝利!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正一品貴妃2019-11-22 13:39:57

其實並不是非戰時不消耗糧草,而是戰時的糧草消耗速度太快了。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司馬遷曾經說過:“糧草不夠多,就切記不能和敵方打持久戰。”

以乾隆在位時期攻打緬甸為例,1萬滿兵、3萬漢兵和各類馬匹10萬計算,10個月的糧食需要42萬石,清朝時期1石等於10鬥,1鬥等於12斤。

意思就是說,這4萬計程車兵和10萬的馬匹在10個月內會消耗糧食25200噸。

由此可見戰爭對糧草的需求量有多大,而且這還只是計算士兵的消耗量,實際上運輸糧草的後勤部隊本身也會消耗大量的物資。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輜重隊自身消耗

由於交通和科技的限制,導致古代行軍打仗需要強大的後勤隊伍來提供糧草、衣物和軍械等各種物資,所以出征的隊伍中非戰鬥人員的比例是很高的,一般可以達到五分之三。

史書上常常提及的十萬大軍,真正有戰鬥能力也就四萬左右。佔比如此之高的輜重隊自身也消耗著物資,這才容易導致糧草不足。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非戰爭時期軍隊可以實現自給自足

古代有一種特殊的農業生產方式叫屯田,由官府負責組織經營,安排士兵和屯民耕作官田,採取大面積耕作的方式和利用先進生產工具。

可以集中人力和物力生產大量的糧食,足夠滿足非戰時的軍隊糧食需求。唐朝時期,藩鎮使為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襲起到很大的功勞,節度使的軍隊就是透過屯田實現自給自足。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但到了後期,節度使的權力也一步步擴大,逐漸形成割據一方的局面。

減少糧草運輸過程的消耗

為了減輕糧草,就必須儘量減少部隊中後勤人員的比例,為此古人想了很多辦法。

例如秦始皇專門修建“秦直道”通往甘肅,宋朝時期在北方修建了運河用於運輸、明朝朱元璋在北伐時,為了縮短運糧路程,直接在松亭關大寧會州修了糧倉。這些方式都是為了降低糧草在運輸過程中損耗。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遊牧民族的特殊補給方式

蒙古帝國曾經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馳騁亞歐大陸,其中後勤補給方式有很特殊,他們將牛肉切細後曬乾,裝進羊胃袋裡,行軍途中透過肉乾和水就可以解決吃飯問題。

此外,遊牧民族還會攜帶馬和羊等牲畜,這便是移動的糧倉,不必依靠龐大的後勤補給隊伍,大大減少糧草的消耗。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兵力的消耗和補充

戰爭一旦打響,除了快速的物資消耗,士兵也會出現大量傷亡,兵力的消耗需要補充,所以需要遠遠不斷提供新的兵員,就需要增加徵兵量。

農民中年輕的勞動力就會被抽走,這會嚴重破壞農業生產,這無疑是釜底抽薪,所以非到不得已的時候,將軍都不會選擇打持久戰,一般都會選擇速戰速決。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小約翰2019-04-22 16:48:28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你每天在家裡也是吃飯住宿走路,你出門在外旅遊也是吃飯住宿走路,為什麼你旅遊時花的錢要遠遠多於在家呢?

古代軍隊不打仗的時候,當然也要吃飯。但是打仗時期的吃飯和不打仗時期的吃飯,完全是兩個概念。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古代政府是怎麼解決軍隊的吃飯問題呢?

在大多數時期,古代軍隊的吃飯問題基本靠自己解決。

與現代軍隊不同,古代軍隊的職業化水平並沒有那麼高。古代軍隊多是臨時徵召的。有戰事的時候入伍打仗,和平時期就參與生產,這種行為被稱作“屯田”。

國家會把軍隊駐紮在一些邊境地區或者無主的區域之中(一般經過戰亂之後,會有大批的無主之地)。軍隊在該地區類似於“生產建設兵團”,士兵們每年劃出固定的時期操練,其他時期都用來種田。在糧食上儘量實現自給自足,減輕國家壓力。比如三國時期姜維在漢中屯田,就是典型的自給自足型軍隊。

唐朝以前,古代軍隊大多數實行這種制度,這種制度稱之為“府兵制”。唐朝中期以後府兵制解體,開始出現了大批專業化的職業軍隊,這也讓國家可以負擔的軍隊數量大大減少,因為軍隊全靠國家養著。典型的例子就是清朝,清朝的疆域遠大於唐朝,人口數量是唐朝的五倍都不止,可是清朝的軍隊只有六十到八十萬,遠遠沒有唐朝多,多了實在養不起。

不過總體來說,唐朝以前,政府在和平時期養兵的成本是不大的,因為軍隊基本可以自給自足。所以政府可以攢下錢用來主動進攻,也成就了漢唐的赫赫功勳。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說了這麼多,古代打仗為什麼費糧食呢?

打仗消耗的糧食不是消耗在士兵身上,而是消耗在了運輸上面!

軍隊出兵是要打仗的,可是打仗不能只在家門打仗吧?發生戰爭的戰場可能在千里之外,軍隊要機動到那裡。

這一路上,軍隊要吃飯,到了戰場之後,軍隊要吃飯,如果長期駐紮在戰場,軍隊也一樣要吃飯。

士兵們的確可以帶上幾天的乾糧,可是古代士兵不是鋼鐵俠,負重是有限的,一個士兵能帶上十天的乾糧就是極限了。直到抗美援朝,志願軍計程車兵每人也只能帶七天的乾糧。

那麼士兵的糧食吃完,就要有人運。

古代沒有鐵路,沒有大卡車,無論糧食有多少,運輸的方式都是人拉肩扛,牛牽馬拽。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木牛流馬的便捷,只存在於古人的想象之中)

人的有效負重是很低的,走遠路更是如此。有道是遠道無輕載,一個人能帶個三五十公斤的東西已經是極限了。

牛馬雖然力量大一點,但是耐力不好(牛馬的耐力不如人,負重更是如此),所以速度會很慢,古代的輜重隊伍,一天能走五十里路已經是奇蹟了,一天只能走二三十里很正常。

這裡還有一個問題,比如一支輜重隊,每天走三十里,戰場在三百里外,政府要補給三百里以外的軍隊,會發生什麼?

三百里的路程,這支隊伍要走十天,但是時間不是問題,問題是在這十天裡,這支輜重隊裡的人和馬,也是要吃飯的。

人不是機器,相信我,他們在吃光自己所運輸的糧食之前,是絕對不會餓死的。

所以古代政府要供給三百里外的部隊要準備什麼呢?

要準備輜重隊十天的糧食+前線士兵的糧食。

對嗎?

肯定不對啊,因為輜重隊不會留在那裡,你要給他們回來的糧食啊!

所以,政府需要準備的是:輜重隊二十天的糧食+給軍隊的糧食。

隨著戰線的拉長,你會發現大部分的糧食不是給了軍隊,而是給了運輸糧食的輜重隊。戰線越長,消耗在路上的糧食越多。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在秦始皇時期,有人做過統計,秦朝要供給長城前線計程車兵,從中原地區運出三十石糧食,才能有一石送到長城下,那二十九石呢?全在路上被吃掉了。

而漢武帝徵西域的時候則更可怕,由於道路艱難,路途遙遠。從長安出發的軍糧,居然只有兩百分之一到達敦煌前線,浪費比例極其驚人。

所以,古代軍隊打仗,有條件的話儘量選擇就地取糧(搶老百姓或者搶敵人),或者挖運河運糧(船運的效率高很多)。你可以發現,古代的大規模戰爭,比如長平之戰,淝水之戰等,基本都符合以下兩個條件之一:1。補給線非常短。2。有水運。

淝水之戰時,前秦軍隊有長江和淮河作為運輸通道,透過水運運輸糧食。而長平之戰的戰場離秦、趙兩國的本土和農業區都非常近,補給線只有一二百里,這才讓長平之戰雙方各自擁有幾十萬軍隊。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而只要戰場稍遠,沒有水運,古代的戰爭規模就會斷崖式下跌,比如薩爾滸之戰。明朝作為一個人口上億的封建大帝國,居然只能出動十二萬人進攻後金,這已經是明朝的極限了,可見古代打仗的補給有多麼艱難。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宋安之2019-07-18 22:26:15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宋安之感覺這個問題已經不是歷史問題了,而是邏輯問題了!

提問者的邏輯是:打仗耗費糧草,那麼平常就不耗費了嗎?

這不是亂問嘛,我們先以最簡單的生活邏輯來說,你平常在家待著沒事幹能消耗多少體力?出去幹活消耗體力不?

也就是說靜止狀態肯定遠沒有運動狀態那般消耗體力,對於國家來說亦是如此,平常沒有戰事,消耗自然少,有了戰事,動員了很多人馬,自然消耗很大。

說完這個邏輯問題,宋安之再以歷史資料來說說。

首先為什麼說打仗消耗糧草,而平常不怎麼消耗呢,

我們就以唐朝的府兵制來說說,府兵制就是類似於兵農合一的制度,府兵的兵源主要由均田農民承擔,這些府兵平時從事生產,農閒時集中進行軍事訓練,如果遇有戰事需要出征,自然是不管農閒與否了。

這樣就造成了兩個問題。

一是戰爭的發生,會影響府兵的農忙時的生產,糧食收成肯定大打折扣。

而且戰爭的範圍之內,肯定會影響其他百姓的耕種,自然會影響到整個帝國的糧食儲備。

二是大量的府兵出征,大規模的軍隊到了邊境,邊境的糧食儲備肯定不夠,自然要由內地向邊境運糧,古代可不同於現代,光是交通落後這條就要命了,押糧的隊伍必然要在路上消耗一部分糧食,往往是耗費巨大。

甚至距離太遠的話,恐怕將糧送過去,路上就要消耗一大半的糧食。還有這個“糧草”中的草料消耗亦是如此,甚至更大,因為軍隊不管戰爭不戰爭,每天的餐數是固定的,最多是士兵戰時吃飯多吃點的問題,而戰爭則需要頻繁的出動騎兵,草料消耗的自然更多更快。

而且除了糧草以外,並不是每一場戰爭都可以透過勝利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但每一場戰場肯定會有死傷,傷員治傷需要醫藥,戰死沙場者需要朝廷撫卹,立國戰功者朝廷需要嘉獎,這樣一來,消耗自然很大,所以亂七八糟的算下來,古代打仗是真的耗費糧草的!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回答,歡迎吐槽、點贊、關注~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史論縱橫2020-07-08 20:20:07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其實以人吃的口糧情況來看,在家裡吃的糧食和上戰場的時候吃的是差不多的,不會因為多操練幾下多吃幾口糧食就導致過分耗費糧草。

影響這一因素的主要還是運輸問題,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生活在現代交通運輸條件下的同學是無法想象古代運輸糧食的困難的,享受慣了現代交通便利的我們,走兩站公交都費勁,為了解決從公交車站到家的這段距離,這幾年還興起了共享單車這個行業,雖然潮水退去是一地雞毛,但是懶惰促進社會發展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了。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隨著蒸汽機和內燃機應用於交通領域,實際上是大大改變了近代以來的戰爭格局,比如在19世紀上半葉的戰爭中,大多還停留在風帆木艦時代。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國的軍艦大多如此。但是蒸汽機的引入,風帆船逐漸退居二線,到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已經普遍使用蒸汽動力的軍艦,可以說,西方能夠掀開對中國的大規模侵略活動,主要原因實際上是蒸汽動力應用於海軍。

在沒有蒸汽動力船隻之前,英國雖然戰勝了中國海軍,但是想要進一步侵略也並非易事。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在沒有機械動力的時代,糧草運輸一直是戰爭的癥結,中國古代的戰爭大多以爭奪糧草為戰爭的決勝點,在官渡之戰中,袁紹遠比曹操實力更為雄厚,而曹操在襲取袁紹的糧食據點烏巢後,使得袁軍頗為震驚,最後發生潰敗。

那麼,古代是怎麼運輸糧食的呢?這估計是一道數學題 ,對討厭計算的同學,我直接告訴你答案是,至少有三個運輸糧食的人,才能養活一個士兵,如果你對數字計算不是那麼反感,請繼續向下看。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在沈括的《夢溪筆談》中詳細講述了中國古代的糧食運輸情況,估計看完古代是怎麼運糧的,會對這個問題有一個更直觀的看法。

按照沈括計算,一個運糧人可以攜帶6鬥米的話,一個士兵攜帶5天的口糧,一個運糧人供應一個士兵的話,可以走18天。

注1:1鬥等於10升,每個人一天吃2升,兩個人一天就是4升,60升可以吃15天,再加上士兵的口糧,到第18天就吃完了。

注2:沈括是宋朝人,按照宋代換算比例,一斗相當於12斤,一個士兵負重是72斤,一人一天兩升相當於吃2。4斤,看到這裡很多同學肯定會說,怎麼這麼能吃,一天竟然能吃2。4斤,古代是沒有菜的,糧食可能也是粗糧,不是那麼頂飽。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但是,這18天只是去的路程,算來回的話,只能走9天。

顯然用一個運糧的人來供應一個士兵是不現實的事情,那就兩個運糧人供養一個士兵,看看能走多遠,三個人同時上路,兩個運糧的攜帶12鬥(120升)糧食,等到第八天的時候,已經吃完48升,再剩下12升給一個運糧的回家,剩下一個滿負重的運糧的跟一個士兵繼續走,兩個人跟前面的一樣,可以走18天,一共可以走26天。當然,如果算上返程的話,只能走13天。

計算的原理就是,一個人最多能夠攜帶6斗的糧食,在把一個人的糧食吃到差不多剩下的糧食能夠他回家,就可以讓他回家,然後其他人繼續全負重的情況下趕路。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很明顯,兩人供養一個士兵也跟不上速度,那就三個人運糧人供養一個士兵,放大招了,得好好計算了。

這回是四個人同時上路,能夠攜帶18鬥,前面六天半的行程,四人每天吃8升,然後減一個人回去(給他8升回家),剩下兩個滿載運糧與一個士兵上路,與上面等同再過七天的時候,再減去一個人(給他18升糧回家),剩下一個運糧和一個士兵,能走18天。

也就是說,三人運糧供一個士兵,可以走31天,來回的話,只能走16天。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沈括的演算法已經到極限了,在具體實現可能並不實現,但是用三個運糧人供養一個士兵已經是古代將領的常識了,想要調動十萬大軍,最少準備30萬的民夫來運輸糧食。

正因為如此,《孫子兵法》中就寫道,有智慧的將領一定是千方百計地去得到敵人的糧草,吃敵人1斤糧食,相當於省了自己20斤糧食。

很多人肯定會說,那麼中原計程車兵為何不用畜力來運輸糧食,沈括在《夢溪筆談》裡面認為,如果用騾馬或者駱駝的話,比人運糧是多一點,但是費用也是大,馬匹整不好就餓死,相比較之下,還是人負糧食能好一點。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說到這裡,我感覺作為北宋的沈括,應該也是對宋朝無馬的一種無奈吧!儘管王安石曾實行保馬法,最後也是一地雞毛,沒有成功。

其實成吉思汗的軍隊能夠打到歐洲,主要就是因為蒙古人的騎兵運輸糧食厲害,蒙古人以騎兵為主,一個騎兵配備不止一匹馬的哦,其他兩匹馬多多少少都能運輸點口糧,而另一方面,蒙古人多以牛羊肉為吃的,據說他們是一邊打仗一邊帶著牛羊行走,打到哪裡吃到哪裡,當然,蒙古人曬的牛肉乾,也是真頂飽啊!

可能是借鑑於蒙古在歐亞大陸的馳騁縱橫情況,日本在發動侵華戰爭前就開始大量飼養戰馬,在二戰前曾打算培養150萬匹戰馬,可見其野心之大。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帝國烽火2019-11-07 17:10:32

歷來打仗打的就是銀子,打的就是糧草。不過打仗的軍人總是存在,即使不打仗他們也要吃飯,為什麼只有打仗才會消耗糧草呢?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古代士兵不打仗的時候還會種田,減少糧餉支出又增加了糧食來源。

中國大多數王朝採用的是徵兵制,即寓兵於農,士兵的主要身份是自耕農。他們按一定期限給國家服兵役,有的甚至還自帶衣糧,好處是免除自身徭役,服役期之外就是普通百姓,日常所需口糧自然不需要朝廷來操心。兩漢的徵兵制、唐前期的府兵制就類似於這種情況。如果沒有作戰任務,軍隊在一個地方長期屯駐,則需要開荒種地、自給自足,即所謂軍屯制度。明朝的衛所制也類似於這種情況,正如朱元璋所說:“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第二個重要的原因是古代戰爭戰線長遠,糧食運輸消耗量大,增加了糧食的支出。

古代運送糧食的非常不方面,漢武帝時期的漠北大戰,漢武前線的軍衛青和霍去病各率領五萬,而漢武帝還徵集私負從馬凡十四萬匹 ,步兵數十萬,負責轉運輜重,保障後勤供應。後勤的人員比前方的人員都多,根據記載當時能有五分之一的軍糧到前線已經很厲害。《史記》記載,漢軍在西南糧食運輸損失的情況是“漢通西南夷道,作者數萬人,千里負擔饋糧,率十餘鍾致一石。也就是說只有1%的糧食能到前線。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戰爭打的就是銀子,現在的戰爭更加可怕,一架殲-20造價7億人民幣,軍艦上面的近防炮一分鐘打出的子彈價值幾千萬,一艘航空母艦幾百億,一旦戰爭爆發,這些都是要經濟作為基礎。

雖然打仗耗費錢糧,影響經濟,但是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德全不畏2019-12-09 21:07:23

《孫子兵法·作戰》: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

打仗時候,裡面的“千里饋糧”,才是重點、難點。

出身農村的人,應該熟知村子裡打招呼的這些常用語。

早上:“吃了嗎?”

中午:“吃了嗎?”

晚上:“喝過湯了嗎?

之所以單獨晚上是“喝湯”,是因為晚上不幹活了,體能消耗小。人的飯量,是隨著工作量而變化的。(如果不信的,可以做些重體力勞動試試。)

古代的軍隊也是如此,打仗時比平常要消耗更多的糧草。一是運輸過程中耗費能量太大,二是戰爭過程,同樣要開啟高耗能模式的。

運輸過程的能量消耗

打仗時,要把士兵、物資運輸到預定戰場。士兵多是自己步行,物資運輸的方式有陸運和水運。

陸運:

《孫子兵法·作戰》:“丘牛大車,十去其六。”

“丘牛”,是國家徵用民間的役牛。丘牛大車,是軍隊長途運送物資的主要工具,相當於現在的卡車、火車。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馬和牛相比,馬是“汽油機”,而牛是“柴油機”。馬速度快,但是幹了“力氣活”就要多喂精料,否則是要掉膘的。牛反芻,對草料的消耗吸收能力比馬強多了,可以節省草料。所以牛雖然速度慢了一些,人們還是選擇牛作為拉車工具。(歷史上,不論是農耕民族還是遊牧民族,都選擇牛車作為主要的運輸工具。)

儘管牛車比馬車省草料,但是仍然消耗巨大。每頭牛一天要吃10千克以上的草,還要加上相當的精料(糧食),否則牛身體能量的輸入和輸出失衡,要不了多久就給用廢了。

而牛車的載重量,比我們現代人預想的要低許多。古代的馬車沒有橡膠輪胎、沒有軸承,裝多了牛是拉不動的。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腦補一下,一輛糧草車載重量只有500千克多一點。車伕每天的口糧按保守的1。5千克,牛每天的草料按保守的10千克計算,在路上走十天半個月的,一個月除掉車伕的口糧、牛的口糧,一車糧草拉到目的地還能剩下多少。然後,牛車回程還要吃東西,只是因為拉的是空車,吃得少一些。

水運

最經濟的運輸方式,就是水路運輸。

只要船夠大,載重量幾乎是沒限制的。最重要的是,水運可以省下車伕、牛的那份食物。

運兵船同樣有優勢,士兵呆在船上,沒有長途跋涉消耗能量,既能節省食物,又能保持體力。鑑於水運的這麼多優點,古人一直致力於運河的營建。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為伐齊,徵集民間力量,開鑿了數百里的刊溝,為伐齊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秦始皇派人修建了靈渠,確保南征大軍的後勤保障。

隋煬帝時期,中國乾脆開鑿了京杭大運河。自此,中國的政治、經濟核心便與大運河密切相關。

大運河改道河南,千年古都長安再也沒有做過首都。大運河從河南東移,古都洛陽、汴梁也失去了昔日的榮光。

戰爭本身的消耗

戰場上要修建工事,起碼要在駐地上修築“深溝高壘”。大量的土方木石作業,需要用人力、畜力去完成,能量來源就是糧草。

士兵們要保持戰鬥力,就要大量的訓練。士兵穿著幾十斤重的盔甲,攜帶刀槍、弓弩等武器,然後進行格殺等訓練,能量消耗之大可想而知。

戰馬要保持戰鬥力,就要膘肥體壯,要進行大量的奔跑來保持體力,對飼草、精料的消耗是很大的。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除了士兵,還有大量的修理器械的工匠、醫生、獸醫等等,工作繁重,也是要吃很多飯的。

解決運輸困難的對策

古人是很有智慧的,他們對糧草的運輸困難想出了對策。

1,就地購買。

對於爆發快、時間短、規模小的戰爭,往往是就地購買糧草。

《孫子兵法·作戰》:“近於師者貴賣。”

這樣就省去了運輸的煩惱,但是也有許多弊端,大量的物資採購造成物價飛漲。虛高的物價,為進一步的採購造成困擾。

2,吃敵人的糧食。

《孫子兵法·作戰》:“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

即搶對方的糧草,為己所用。這是最經濟的做法,卻也是最難的,其中風險極大。

必須要打敗敵人,才能拿走敵人的糧食。如果打敗了敵人,卻發現敵人是赤貧,或者敵人實行了堅壁清野,那就沒有辦法了。

又或者敵人在糧草上使壞,情況只會更糟。當年霍去病打匈奴,“因糧於敵”是成功了。但是霍去病本人因為吃了病死的羊,英年早逝了。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除了這兩種辦法,古人還開發出了許多新辦法。明朝,朝庭為鼓勵私人運送物資到邊疆。就以“鹽引”作為獎勵,私人運多少物資,就相應的允許賣多少鹽。

古代戰爭是冷兵器時代,人、畜能量消耗都很大,糧草消耗自然也大。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戰爭是拼命的地方,是不能壓縮糧草需求的,勝利才是最重要的。(本文原創,圖片源於網路。)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目西2019-04-28 13:41:55

古代打仗糧草問題十分緊急,主要是因為供給的減少和消耗的異常增加。

如題主所問,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不打仗也要吃飯是對的,但是不打仗有人種地,而一旦打起來仗,就沒人種地了,而且一打仗就會產生無業流民!

首先是戰爭必然徵兵,徵兵必然導致務農人口的減少!在真正的大仗面前,常備部隊根本經不起戰爭的消耗,要知道前線的人都是幾萬幾萬的死的,這些人死之後,兵員怎麼補充?

我們拿大家熟知的長平之戰舉例,按史書的說法,秦趙雙方投入的有生兵力達到80萬以上,而這80萬是什麼人呢?精壯年男性,這些人是打仗的主力部隊,更是務農的主力部隊,這些人有多少是戰時徵發過來的呢?長平之戰將80萬精壯年束縛在戰爭前線,試問誰來種田啊?沒人種田誰來提供吃的啊?

其次是古代農業生產力低下,國家的存糧在戰爭初期很快就會消耗殆盡。

戰國時期孟子有這麼一句話“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可見農業生產的脆弱和低下,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大量的饑民。根據現代學者的研究戰國時期每畝田的產量只有不到一百斤斤左右的糧食,這還是好收成的情況。那時候畝相當於現在三分之一畝,一石相當於現在五分之一石。根據李悝的說法歲收畝一石半,也就是三鬥糧約和40斤。所以李悝要盡地利之教,使每畝地多產三斗六升,也就是82斤左右。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國家數年來積蓄的糧草,會因為長平之戰這樣的規模的一次戰鬥消耗殆盡。戰爭抽調走大批勞動力後,必然造成後方糧食產量不足,這些留下的老弱病孺,生產出來的糧食能夠做到自給自足已經非常困難,要知道當時的生產工具及其粗糙,如果你見過用牛耕田的地方,你就會了解古代人民種田的難度之大!

然後是戰爭對農業生產的破壞,大兵所到之地,往往伴隨著人民的逃串。

大批民眾的逃串導致糧食生產再次下一個臺階,這逃串的饑民還要受到國家的照顧為其供給糧食,不然饑民就會演變成盜賊,在國內沒有開戰的地方進行破壞,再次威脅農業生產。還是以長平之戰為例,上黨郡數十萬人民投靠趙國,這些人如何解決,留著就要養。這就造成,趙國在其後方缺缺少勞動力的情況下,再為難民提供救濟!消耗異常增加。

消耗為之增加,供給為之減少,那裡來的糧草?所以題主的問題就變成了,打仗的時候“何不食肉糜”的問題!

最後糧食匱乏之後,國家打仗必定要徵收糧食,怎麼徵?強徵,人民都快餓死了強徵必然導致國內混亂,向大戶買,就會造成大戶坐地起價,從而導致國家財政枯竭。就是孫子兵法說的“近於師者貴賣,貴賣則公家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

為了解決梁草問題,兵家有兩種做法:一是擴大生產,就是屯田制,在部隊所到之處進行屯田,增加糧食供給。二是取糧於敵,就是攻入敵國,掠奪敵國的糧食。這也是為什麼孫子兵法說,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

所以戰爭講究的是兵貴神速,在存糧和常備軍經得起消耗的情況下解決戰鬥,一旦成了拉鋸戰兵源和糧源就會成為問題!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野史日記2019-12-05 08:31:38

古代戰爭,參與人數眾多,氣勢恢宏,場面震撼,但是我們只要仔細觀察古代戰爭,就會發現一個經常出現的問題,那就是糧草問題。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多少戰爭因為糧草供給不足或者糧草被毀,再或者糧草耗盡而最終導致兵敗。可見,糧草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戰爭的走向。那麼,這些當兵的人,不打仗他們就不吃飯嗎?為什麼一打仗飯就不夠吃呢?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古代生產力低

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統治期間,生產力對比現在低很多,只能勉強保證百姓活著,加上地主階級的剝削、囤積,老百姓的口糧所剩無幾,更談不上有存糧食。一旦遇到災害年,糧食產量急劇下降,由於老百姓家裡沒有存糧,地主家的存糧又不救濟老百姓,如此一來,餓殍遍野的景象就會出現,在生死邊緣掙扎無果的百姓,要麼餓死,要麼鋌而走險。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在這種大背景之下,由於生產力不足,除了老百姓自己吃,地主剝削,國家的屯糧其實也不多,每年還要去救濟各地的災民,餘糧根本就不足以支撐軍隊供給,往往戰爭期間,還要加徵糧食稅收,地主自然是不會給國家做貢獻,這份重擔自然就分配到了老百姓身上,遇到豐收年還好,老百姓除了支撐戰爭上交糧食外,不至於餓死,如果遇到災年,這份戰爭之苦恐怕是難逃了,搭上性命也是常事。

士兵參軍與在家有區別

士兵參軍要吃飯,不參軍不也得吃飯嗎?為什麼糧草消耗變多了呢?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也不難,從幾方面簡單分析就可以得到答案。

第一、士兵在家種地,在外吃糧。士兵參加戰爭的時候,他只吃糧不種地,本來士兵是家中的主要生產力,他如果不參戰,他的產出可以養活自己和家人,他參戰之後,他家庭的產出降低,家人能活下來就不錯了,士兵的產出歸零,但是他的消耗卻在增加,這樣一出一進,消耗糧草的數量不是一個小數,加之士兵人數動則幾萬、十幾萬,遷延日久,必然有傷國力。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正是因為如此,古代打仗選擇的時機一般都錯開農忙時期,農耕,秋收的時候一般都不打仗,士兵要在家裡把糧食種好,然後去打仗,如果活著回來,就繼續秋收,然後再去打仗。如此做的原因,也是國家的無奈之舉,為了保證國家的根本不被動搖。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

運輸糧草消耗大

古代運輸一直是一個大問題,那時候可沒有火車,山路崎嶇,如果遇到大雨,運輸工作更難搞,運氣不好還會損失不少糧食。同時,糧道還需要有重兵保護,否則被敵人給劫了糧草,丟糧草不說,還會動搖士氣,畢竟士兵也是人,吃不飽飯誰還拼命呢。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運輸過程中的損失,護送部隊的消耗,遠達幾百裡甚至千里的運輸線,單單牛馬的草料就耗費巨大,或許徵來的糧食,在路上就已經吃掉了大半,送到部隊手裡的糧食,自然會打折不少。

古代邊疆戰爭不確定性大

在邊疆常駐的守軍,一般會自己在附近種植一些糧食,解決自己的一部分糧草的問題,但是封疆大吏一般都會有自己的小算盤,他們除了吃空餉外,還會瞞報糧食產量,以此來換取國家對邊疆糧食的撥付,從中獲利。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無戰事的時候還好,一旦戰事起來,邊疆的駐軍不足,就會調集軍隊過去,或者公開招募邊民充軍,如此一來,軍隊數量激增,一個月的糧草動則上百萬兩白銀的消耗,而邊疆的敵人多數為遊牧民族,行動靈活,很難抓到主力進行決戰,這樣的情況下,很可能一年時間一仗沒打,卻消耗了無數糧食,等邊疆軍隊解散時,遊牧民族又來騷擾了。

士兵參加戰鬥和不參加戰鬥都要吃飯,但是參加戰鬥由於沒日趕路拼殺會吃得更多,最主要的是,士兵不參加戰鬥生產糧食,但是參加戰鬥停止生產加大消耗。

同時,戰爭需要的糧草是“整”,日常消耗的糧食是“零”,除了運輸的消耗外,這一“零”一“整”的區別也是極大,這也是我們平時為什麼買不起一件物品,但是分期卻可以買得起,不是你的收入增加了,只是化“整”為“零”了。

▲文|野史日記 ▲圖|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