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兒子劉恆,最不受父親待見,是如何成為一代聖君的?巴山夜雨話歷史2019-10-09 22:16:30

劉恆,漢高祖第四子,母薄姬,出生於長安,是《二十四孝》中親嘗湯藥的主角。 太史公司對劉恆有過這樣的評價:孔子言‘必世然後仁。善人之治國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誠哉是言!漢興,至孝文四十有餘載,德至盛也。廩廩鄉改正服封禪矣,謙讓未成於今。嗚呼,豈不仁哉!

由此可見,漢文帝劉恆在後世人心中是有著極高的地位的,不過,當時的劉恆可並不受到漢高祖劉邦的待見,那麼,他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又是如何開創“文景之治”,成為一代明君的呢?

劉邦的兒子劉恆,最不受父親待見,是如何成為一代聖君的?

首先,

我們來說一下劉恆的第一階段,即他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劉恆是在漢高祖四年(前203年),由母親薄姬生下,不過,雖然薄姬給劉邦生了個兒子,卻仍然沒有得到劉邦的寵幸,因為劉邦前前後後共有八個兒子,並且劉恆性格軟弱,不太討劉邦喜歡,再加上薄姬原本是漢朝叛將魏豹的妃子,因其有些姿色,才被劉邦招入後宮,但是,劉邦除了寵幸過一次薄姬,就再也沒有後續了,結果就是,倆個都不受劉邦待見的人,統統被劉邦發配到了代地(離皇城很遠。)

劉邦的兒子劉恆,最不受父親待見,是如何成為一代聖君的?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本以為被髮配“邊疆”,再無出頭之日的劉恆,反而因為其遠離皇城,從而並沒有被捲入到當時的皇權爭鬥中。劉邦去世後,公元前195年,劉盈繼位,呂太后專權,漢朝陷入了外戚干政的漩渦,呂后這個人心眼很小,劉邦在世時,呂后尚懼其三分,但是所有惹她煩心的人都被她記下了,把持朝政大權後,呂后首先除掉了劉邦最愛的戚夫人和其兒子劉如意。

接著,呂后知道自己把持大權,名不正言不順,於是她開始一一除掉劉氏皇子,從劉邦的長子劉肥開始,呂后前前後後除掉了劉邦的四個兒子。雖說劉邦有八個兒子,可也禁不住呂后這樣殺,再加上一個因打獵受傷去世的燕王劉建,最後就只剩下了劉恆和劉長倆個人(惠帝劉盈受不了呂后的壓迫抑鬱而終),呂后之亂被平息後,因為代王劉恆採取修養生息的政策,所以封國內一片祥和,百姓們都很信服劉恆,於是乎,重大臣商議決定,由太尉周勃、丞相陳平迎立代王劉恆入京,是為漢文帝。

劉邦的兒子劉恆,最不受父親待見,是如何成為一代聖君的?

第二階段,稱帝之後的劉恆,是如何開創文景之治的。

因即位不易,劉恆下定決心要儘快整合皇權體制,以恢復和加強國家政權的運轉能力。他首先命自己的親信勢力掌握軍權,保證自身安全,然後,採取恩威並施的策略,一方面大力封賞功臣,另一方面也對起兵叛亂的劉氏宗親嚴厲鎮壓,削弱諸侯國的力量,鞏固皇權。

把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之後,劉恆開始頒佈各項政策,政治上:改革刑制,令列侯歸國,廢除過關用傳制度,入粟拜爵,改善農民處境。經濟上:安民為本,減省租賦,減輕徭役。除此之外,在軍事上和其它各個方面,文帝都發布了各項利於發展的政策,透過這一系列政策,漢朝的社會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文教大興,國力日益強盛。自此,文景之治的盛世開啟,漢文帝劉恆也成為了一代聖君,受到後世人的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