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崇楨皇帝不逃,積極組織兵力迎敵,上下舉國齊心,這樣能夠翻盤嗎?有何依據?落雨析木2019-04-04 18:56:25

這是一個假命題,崇楨帝至始至終沒有逃出北京城,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後,自縊在北京煤山上,實現了“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的意願。崇楨帝本身不算昏君,但由於生性多疑,剛愎自用,最終葬送了大明王朝。

但即使這個問題成立,明朝想要保全,那也是不可能的,當時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立大順政權,李自成制定了下一步戰略,進軍北京,崇楨帝深感不安,想要調兵保衛北京城,當時崇楨帝可依靠的軍隊主要有三支,一是湖北的左良玉,二是陝西的的孫傳庭,三是關外吳三桂的關寧鐵軍。我們先來看看這三支軍隊,湖北的左良玉擁兵60萬,但距離北京城過遠,且60萬軍隊中真正能戰鬥的軍隊不過兩三萬人,陝西的孫傳庭早已被李自成的農民軍消滅殆盡,那麼就只剩下關外的吳三桂了,但可能性也不是很大,為什麼呢?主要要考慮以下這幾點原因:

①吳三桂在關外所鎮守的寧遠,是明朝在關外的最後一塊土地,如果放棄寧遠馳援關內,崇楨將背上丟棄祖宗之地的罵名

②調兵就需要錢,可當時明王朝國庫早已空虛,已經拿不也什麼錢了。崇楨曾問過吳三桂的父親吳襄,調兵需要多少銀兩,吳襄答道要一百萬兩白銀,崇楨便讓大臣捐款,可捐款後的銀兩才20萬

③吳三桂生於遼東,長於遼東,在遼東有經濟基礎,況且如果要馳援的話,遠遠不止吳三桂的三萬關寧鐵軍,還有其十萬軍隊家屬以及幾十萬關外百姓,這樣一來,行軍速度就會變得很慢

④即使成功抵達北京城,能否能守住北京城,擊退李自成的農民軍還是個末知數

綜合以上來看,明朝並不能翻盤,如果當時崇楨帝逃到南方,或許可以為明朝延續一段時間

如果明崇楨皇帝不逃,積極組織兵力迎敵,上下舉國齊心,這樣能夠翻盤嗎?有何依據?故史輕言2018-07-03 21:56:08

我認為這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崇禎皇帝至死都沒逃跑,且終其一生都在不遺餘力的組織軍隊抵抗滿清鐵騎和國內農民起義。雖然他做的這一切到頭來也無法挽救大明江山,雖然他的很多做法在如今看來很多都是失策的,但有一點不可否認,作為大明的皇帝,崇禎無時無刻不在維護江山一統,最為皇帝他可能是不合格的但絕對是最努力的。

如果明崇楨皇帝不逃,積極組織兵力迎敵,上下舉國齊心,這樣能夠翻盤嗎?有何依據?

當我們深入瞭解崇禎皇帝為了挽救大明江山所做的這一切時,又不得不承認他做的這一切有很多都是適得其反,甚至最後竟成了大明朝滅亡的原因,這便是現實和理想的差距。

我們都知道崇禎一上臺便清除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而閹黨和文人集團之間的權力鬥爭是明朝政治的一大特點,雙方的爭鬥是大明皇帝一手促成的,為的就是達到互相制約,穩定皇權的目的,可是崇禎一上臺便翦除閹黨,破壞了這種權力平衡,他只知道閹黨亂政,打壓東林文人,卻不知道閹黨也有它存在的意義,閹黨覆滅後,他為那些受閹黨迫害的東林黨人平反昭雪,顯示出了自己褒揚正義,與惡勢力勢不兩立的決心,為的就是得到全國上下的一致稱讚,凝聚人心。可是結果呢?沒有了制約,東林黨一家獨大,朝政更加腐敗,到了崇禎後期朝廷竟無一人可用,全國財富掌握在他們手裡,但是遼東和鎮壓國內民變的糧餉卻遲遲湊不出來,所以崇禎死前大呼:“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是亡國之臣”,可是他還是算錯了,他是亡國之君,而當年的那些臣子卻也不是亡國之臣,滿清入關後,他們脫下漢服,換了髮型搖身一變都成了大清的臣子。

如果明崇楨皇帝不逃,積極組織兵力迎敵,上下舉國齊心,這樣能夠翻盤嗎?有何依據?

在對待遼東問題上,他也是任用了一批主戰派將領,抵抗之心很堅決,而面對農民軍,他的態度依然如此強硬,在他看來,這些農民軍是“流寇”,是“反賊”,不可招降,必須徹底消滅,所以大明陷入了兩線作戰的窘境,最終導致失敗。

可以說,崇禎是一個非常勤政的皇帝,是一個非常簡樸的皇帝,也是一個能時常自我反省的皇帝,他在位17年先後六次下罪己詔,說明他也是一個有羞恥心的皇帝,但就是這麼一個皇帝,把大明朝亡了,他在位的這些年所做的這一切,無不是在團結百姓,組織抵抗,挽救大明江山,可是崇禎皇帝的能力實在有限,他一個人鬥不過滿朝文武。

還是那個問題,閹黨覆滅後,東林黨一家獨大,其權力私慾也是極度膨脹,皇帝最忌諱的是什麼?是大臣阻塞言路,導致皇帝不僅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還會犯下一系列的錯誤,這些錯誤在明末那個時期是很致命的,所以崇禎與大臣之間的關係非常特殊,崇禎既不得不用他們,又不能相信他們,這種君臣關係在中國歷史上也是極其罕見的,也正是這種不信任導致了在他執政的17年間,朝廷的內閣首輔,大學士,刑部尚書等重要官員換了一批又一批,這說明了崇禎皇帝性格也是相當猜疑的。

如果明崇楨皇帝不逃,積極組織兵力迎敵,上下舉國齊心,這樣能夠翻盤嗎?有何依據?

君不信臣,臣不忠君,這種詭異的君臣關係加上崇禎個人能力和性格方面的缺失,都可以說明崇禎不管再怎麼勤政都阻擋不了明朝滅亡的步伐。所以有的學者提出了“大明正是亡於崇禎的勤政”的觀點也不足以為怪了。

我是鹹魚,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如果明崇楨皇帝不逃,積極組織兵力迎敵,上下舉國齊心,這樣能夠翻盤嗎?有何依據?DS影片2018-07-04 06:44:14

明朝末年,天災頻發,百姓流離失所。如果在那時可以安置好當時的流民,解決農民起義,就可以穩定根基了。當時的情況下,應該先和後金議和,然後專門對付李自成和張獻忠,並且要解決那些養寇自重的將領,比如左良玉等人。

如果明崇楨皇帝不逃,積極組織兵力迎敵,上下舉國齊心,這樣能夠翻盤嗎?有何依據?

明朝末年,黨爭及其嚴重,而且當時的明朝和歷朝歷代類似,只收農業稅,地主士紳都不納稅,導致朝廷缺錢,打仗是金錢糧草的比拼。李自成攻入北京前,崇禎號召當官的捐錢,個個都喊沒錢,等到李自成拿下北京,從這些人家中搜刮到7000多萬兩銀子。當時崇禎如果殺伐果斷,強行將拒不交錢的帶頭人抄家充公,震懾群臣,必然能抵抗住李自成。

如果明崇楨皇帝不逃,積極組織兵力迎敵,上下舉國齊心,這樣能夠翻盤嗎?有何依據?

明末的東林黨也是毀掉明朝的一大毒瘤。當時的東林黨看似一身正氣,然而大部分都沒有氣節,在朝廷上指手畫腳,卻只是紙上談兵,只會誇誇其談。錢謙益娶了名妓柳如是,兵臨城下之時,柳如是提議跳河殉國,錢謙益卻怕死,東林黨有些人的節操連青樓女子都不如。有這樣一群拖後腿的人把持朝政,明朝焉能不敗。解決掉這些人,明朝方能撥亂反正,走向正軌。

如果明崇楨皇帝不逃,積極組織兵力迎敵,上下舉國齊心,這樣能夠翻盤嗎?有何依據?

崇禎皇帝雖然勤勉,然此人過於疑心,能力不足。換成歷史上任何一個稍有作為的皇帝必然做的比他好。

如果明崇楨皇帝不逃,積極組織兵力迎敵,上下舉國齊心,這樣能夠翻盤嗎?有何依據?納葉梧巖2018-07-03 21:41:54

如果你的小舟倒扣在水面上,那你肯定希望有人幫你翻船。推己及人,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翻船嗎?一個運勢如日中天,以致事業登峰造極的人,絕對不可能希望自己轉運。一個上下舉國齊心的皇帝,也絕對不希望自己翻盤。“上下舉國齊心”正是“翻盤”所追求的結果,已經不必再翻了。

如果明崇楨皇帝不逃,積極組織兵力迎敵,上下舉國齊心,這樣能夠翻盤嗎?有何依據?關心你的人386675862018-07-03 21:49:00

崇禎 沒有談呀,不是在北京上吊了嗎。其實崇禎逃不逃已經不影響大局了,當時的明朝已經拿不出一支軍隊了,完全的名存實亡,再優秀的統治者也無法翻盤了。明朝到1644年已經存在了276年,各種積弊都已經深入骨髓,徹底病入膏肓了。除非當時能有一個明朝皇室後裔,象劉秀一樣在亂世中重新統一中國,這樣國號還是叫明,不過跟原來的明朝已經沒有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