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追本溯史2020-07-05 23:18:46

您好,我榮幸我能回答這個問題。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是唐朝詩人杜牧所寫的《泊秦淮》後兩聯。全詩如下: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現在大多數人認為杜牧是在說歌女不知道國家的滅亡,只曉得歌唱《後庭花》,其實杜牧本意並非如此。他是在借商女來諷刺那些朝中奸佞的小人。

一、詩詞介紹:

《泊秦淮》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此詩是詩人夜泊秦淮時觸景感懷之作。

此詩前半段寫秦淮夜景,後半段抒發感慨,借陳後主(陳叔寶)因追求荒淫享樂終至亡國的歷史,諷刺那些不從中汲取教訓而醉生夢死的晚唐統治者,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的情懷。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全詩寓情於景,意境悲涼,感情深沉含蓄,語言精當錘鍊,藝術構思頗具匠心,寫景、抒情、敘事有機結合,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二、詩意

秦淮河上的秋水盪漾,暮靄像是輕紗一般飛漫,皎潔的月色照耀著兩岸的金沙。我在停泊的小船上靜靜的聽著,附近酒家的歌姬只顧著飲酒做歡,《後庭花》的歌聲在江上飄蕩,可誰又想到了國破家亡?

一邊是孤舟行客非常淒涼,一邊是酒筵歌席熱鬧非凡,兩者進行對比,引發了詩人的感慨。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三、借商女諷刺權貴

杜牧前期對政治比較關心,在面對千瘡百孔的唐王朝,他深知停止集團的昏庸無能,看到了蕃鎮的傭兵自固,可以說當時的唐王朝是內憂外患,前景令人擔憂。這種憂傷的思想,促使他寫了好些具有現實意義的詩作。就比如這首《泊秦淮》。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商女本就不參與國家大事,國破家亡雖然對她們來說也有一些影響,但終歸不是她們能左右的,所以杜牧頂多看見此番景象感慨一番,絕不會寫詩批評。因此,他是在指桑罵槐。這是作者借陳後主因追求荒淫享樂最終導致亡國的歷史,批評晚唐的統治者不知道以史為鑑。表達了作者濃濃的愛國情懷。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四、感嘆商女不知曲中之音

《後庭花》原是陳後主的亡國知音,富含國家興亡之感,但商女卻不知曲中有恨,但唱曲而已,引發了作者的感慨,蘊藏這詩人對國勢衰微的憂慮。

結語:這首詩的魅力也在於此,短短兩句卻蘊藏大量情感,個人的、家國的、歷史的、現實的,都在這短短的兩句詩之中。實為千古絕唱。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四季芬芳5002020-07-07 08:45:50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詩詞,在唐詩三百首中杜牧的巜泊秦淮》詩中的一句。

原詩是這樣的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是指那些為了生活所迫在酒樓或者在那些停靠在江邊船舫中以賣唱為生的女子。不關心國家生死存亡,還在歡唱《後庭花》這首歌,《後庭花》全稱《玉樹後庭花》,詩中記載,相傳是南朝陳後主所作,後人把它看作亡國之音。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兩句話,是詩人杜牧他表面上是在責怪歌女,實際上是在責怪那些尋歡作樂的官員富商們,他們只管逍遙快活,不關心國家的命運,表現杜牧憂國憂民的崇高情懷。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使用者春花有意2020-07-06 08:49:32

“商怒不知亡國恨,隔岸猶唱《後庭花》”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泊秦淮》。這兩句詩於婉曲輕利的風調之中,,表現出辛辣的諷刺,深沉悲痛,無限的感慨,堪稱為“絕唱”。說“商女不知亡國恨”,乃是曲筆,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那些座中欣賞者————貴族、官僚、豪紳。“猶唱《後庭花》”,是說猶唱亡國之音,暗指重蹈亡國之轍。這兩句表達了較為清醒的封建知識分子對國事的憂慮,也反映了官僚貴族聲色歌舞、紙醉金迷的生活,這正是衰敗的晚唐現實中的兩個不同側面的寫照。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章小飛魚2020-07-06 22:09:29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出自杜牧的《泊秦淮》。

《泊秦淮》是一首諷喻詩,借用歷史典故,諷喻當朝統治者紙醉金迷的奢靡生活情景。

杜牧生活在唐朝晚期,昔日的大唐盛世已經風雨飄搖。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曾經,李唐王朝上演過絕代風華。貞觀之治、開元盛世這兩個開明興盛的時代,將封建社會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杜甫詩中寫道:“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然而,到了唐朝晚期,卻已是山河日下。

唐玄宗開元后期,重用楊國忠、李林甫,導致朝綱不振。安祿山、史思明趁機發動叛亂,這場叛亂持續了八年之久,雖然最終平定,但卻耗盡了大唐國力,從此一蹶不振,致使盛唐成為永久的神話。

藩鎮割據,烽煙四起,內憂外患不斷,統治者本應該居安思危,東山再起。然而,令人痛心的是,那些末代皇帝整日消沉,只圖苟安,再沒有了先輩的雄心壯志。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杜牧面對此情此景,曾試圖投身社會,報效國家,可是,等待他的卻是一盆冷水,杜牧沒有等來他事業的春天,他被排擠出朝堂之外。

無奈,杜牧只能以詩勸喻,希望皇帝能夠覺醒,以社稷蒼生為重,發展經濟,定國安邦。

然而,杜牧的一片苦心終究付諸東流,大唐在不久以後便被改朝換代,畫上了永遠的句號。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樹德漢碩2020-07-08 10:24:28

我年輕時就熟讀唐杜牧的《泊秦淮》了,這是七言絕句,全詩是: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詩依字面表面可解釋是:煙霧月光籠罩著冷水寒沙,夜晚船停秦淮河靠近酒家。歌女們哪裡懂得亡國之恨,隔著江岸依然高唱《後庭花》。實際上暗地裡是在諷刺當時的上層社會的荒淫逸樂,愛聽靡靡之音,不顧國家的衰敗。杜牧的感慨是很深沉的。客觀上反映了金陵南京城秦淮河上的繁華,實不暗諷繁華背後的那些當權者的昏庸荒淫。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金陵南京,繁華一時,尤其秦淮河兩岸更是,所以“秦淮”漸成“紙醉金迷”的代名詞。杜牧目睹了唐國勢日衰,當權者的荒淫與昏庸腐敗,途經此地,觸景感懷而寫下這傳世名作。令後人讀之,也開懷不得。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天馬行空1280399812020-08-09 14:50:23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巜泊秦淮》,商女指的是舊時代的歌女,句中的“後庭花”,既《玉樹後庭花》,據說是南朝荒淫誤國的陳後主所制伯樂曲。所以整句詩的意思就是指賣唱的歌女不懂什麼叫亡國之恨,隔著江水仍高唱著玉村後庭花。

我們後人如若首先指責商女的不愛國行為,那是對這句詩的原意誤解,對商女的地位低下更是沒有同情之心。詩句中的商女唱的歌是由聽者操盤決定的。而杜牧真正想諷刺的想指責的恰是“不知亡國恨”的欣賞者,他們這些封建官僚、豪紳、貴族,在這國局功蕩之時不憂國事,反而用這種亡國之音來尋歡作樂,用紙醉金迷的生活填補他們坑髒腐朽的靈魂,同時,也暗諷了當權者和統治階級的昏庸無能。“國恨家仇”的危難到來,作為國家當權者、官吏、豪紳、民眾等只要在這個國家生存的任何人,都要同仇敵愾、奮勇抗敵來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安全和國土資源的驚奪。所以這句詩表達了無權者的擔憂和掌權者的昏庸是當時晚唐生活的真實寫照。

這首“煙花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漢猶唱後庭花”詩句在現在依舊有很大的應用價值。仍然起到喚醒國人的良知;仍然猶如警鐘常鳴激勵國人愛國的血性。仍然使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人明明知道危險逼近卻依舊毫無危機感,只在乎當下的紙醉金迷的享受,是多麼的可嘆可悲啊!

未來的外侵戰爭是不會擇日子而來的。作為我們這一代人任重而道遠,愛國建國護國是我們的共同神聖責任,我們要有勇氣來面對未來的現實,用血與生命守衛著我們可愛的國土和家園。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你是我溫柔的愛人2020-07-06 14:32:08

這是杜牧《泊秦淮》的詩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想來,這句子一點也不浮誇,真實反應了當時的社會背景。

社會動盪,人心浮動。但作為社會底層的人,她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生存問題,如果連生活問題都不能解決,那還談什麼精神層面的愛國。

商女不是因為亡國,而去歌唱,是為了生存而去賣唱,雖然臉上笑著,嘴上唱著,但心裡的痛,誰能知道。

她們不會寫詩,去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懷,也不會為了愛國而拒絕掙錢,可是那種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痛苦,為了生存而奔波的辛酸,只有她們自己知道。

作者心裡滴血,為亡國而傷心,看到那些商女在興高采烈的唱歌,心裡很不是滋味。詩句中淡淡的透露出詩人對商女的怨恨,責怪她們沒心沒肺的愚昧生活,由此也看出了杜牧心裡的憂傷。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油茶歷史絲語2020-07-07 14:43:33

既要從歷史的角度看,又要結合我們的身邊事及現實看!

這是兩句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泊秦淮》的詩,全詩是: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岸猶唱《後庭花》。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單從字面意思可以理解為:

浩渺的寒江之上瀰漫著迷濛的煙霧,月亮的清輝灑輕輕籠罩在沙渚之上。夜晚,我將小舟泊在臨近酒家的秦淮河畔。

透過夜色,不時有金陵歌女的歌舞之聲傳來,那是她們不知道什麼是亡國之恨黍離之悲,仍然在對岸吟唱著淫靡之曲《玉樹後庭花》啊。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表面看起來,作者似乎是為了表達自己對那些不知道什麼是家仇、不知道什麼是國恨,仍然每天在那無悲無喜地吟唱著《玉樹後庭花》招攬“顧客”的秦淮歌女的不滿及痛恨;實際上,作者杜牧是觸景生情,由眼前秦淮河的聲色犬馬以及那些不知亡國恨的達官、貴族、豪紳想起荒淫亡國的陳後主,借商女反諷朝廷和那些不知今夕是何年,仍然每天朝歌夜舞的朝臣官僚及貴族們,內中蘊含著詩人深深的擔憂與愛國情懷。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絲語認為,無論秦淮歌女吟唱的是《前庭憂思》,還是《後庭花》,只不過是生活所迫之下的一種謀生的手段而已,於情於理都還可以理解,可恨的是那些“錦衣玉食”、拿著朝廷俸祿卻不思為朝廷分擔,為國事憂慮的朝臣顯貴們;聯想到現代,聯想到當前,在現實生活中,甚至是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那種拿著國家俸祿、賺著人民的血汗錢,卻不為國事憂,甚至從來不為國家、民族和社會的繁榮發展考慮,不為人民疾苦和利益著想,而是想方設法迎合和討好自己的新主子的人不是沒有,而是有不少,諸如芳芳、許可腥之流,諸如方肘子和什麼“坑坑”之流以及那些賺夠了中國人的血汗錢甚至一邊賺著中國人的血汗錢一邊背信棄義、數典忘祖的“明星”們……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因此,我們既要從歷史的角度看,又要結合我們的身邊事及現實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岸猶唱《後庭花》。”之人之事,並時刻注意和警惕我們身那些不知道“亡國”之恨的“商女”們,及時展開清理與打擊!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羊角2020-07-06 21:39:28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出自杜牧的巜泊秦淮》,全詩如下: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商女,一般指以賣唱為生的歌女。《後庭花》這個曲子是南朝陳後主所制,是亡國之音的代表。杜牧對當時千瘡百孔的唐王朝表示憂慮,詩人夜泊秦淮河岸,眼見燈紅酒綠,耳聞淫歌豔曲,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泊秦淮》。其實商女並不是杜牧要批判的物件,即是商女,談不上對國家的責任,杜牧透過商女這個具體人物形象,詩化的語言,對當權者昏庸荒淫進行鞭撻和批判,表現了詩人的家國情懷。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七善堂之醉品流年2020-07-05 23:02:46

表面是說商女,然而商女也有愛國憂民的,不勝列舉,眼前的如電影《金陵十二釵》。其實是在罵那些國難當頭卻仍在歌舞昇平的群體。作者於婉曲輕利的之中,表現出辛辣的諷刺,深沉的悲痛,無限的感慨。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國事懷抱隱憂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貴族正以聲色歌舞、紙醉金迷的生活來填補他們腐朽而空虛的靈魂,而這正是衰敗的晚唐現實生活中兩個不同側面的寫照。

堪稱絕唱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engr石山2020-07-07 23:07:21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是杜牧《泊秦淮》詩中的千古名句。

那麼,我們要如何看待這句話呢?

感景傷時,吟出千古“絕唱”

杜牧在晚唐時期創作的

《泊秦淮》

絕句全詩: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首句泛寫,繪出了一幅籠罩著薄霧,月色朦朧而寒冷的水城夜景。次句細寫,點出他的船停泊在秦淮河水岸酒家對面,一個特別的地方。秦淮一帶是六朝時聞名天下的玩樂場所,這裡的歌舞酒色,無盡繁華見證過六朝至晚唐的千年興亡?此時此刻,詩人隔江聽到陳後主的《玉樹後庭花》,這可是亡國之音啊!,於是詩人在絕句的後兩句由衷發出了對商女、時弊的憤慨和對統治階級的吶喊”。此絕詩技之高深,詩意之非凡,後世詩界稱其為唐人七絕壓卷之作!堪稱是一首“千古絕唱”!

有感而發,針砭時弊。

詩人杜牧隔江聽到歌女唱《玉樹後庭花》,綺豔輕蕩,女唱男和,歌聲哀傷。靡糜之聲在秦淮河上通宵達旦。杜牧很是糾心,這些無知的歌女,連亡國之恨都不懂,還唱這種亡國之音!這些達官富人,王孫公子沉湎於酒色,醉生夢死,視國政為兒戲,象陳後主一樣追求荒淫享樂。此情此景是晚唐最為氾濫而又十分典型的時弊。杜牧是晚唐憂時傷世,恤民愛國的詩人。他在這首詩中借題發揮,譏諷晚唐政治,當政者不汲取陳後主亡國的教訓。或是嘆息或是警告:盛世大唐將要步南朝陳後主的後塵了啊!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以詩託志,心繫“國家興亡”

詩人杜牧由秦淮一隅“商女”的糜糜之音和達官富人、王孫公子沉湎於酒色,醉生夢死的時弊現象中。他聯想到了當今的晚唐國家,以安史之亂為始的邊患不穩,吐蕃入侵;以李希烈稱帝為代表的藩鎮割據;以李輔國為代表的宦官專權;牛李黨爭;黃巢起義等等。當朝這種內憂外患,百孔千瘡使詩人看到了晚唐社會統治集團的腐朽昏庸。他為唐王朝腐敗墜落而憂慮悲哀! “詩言志”,一個封建王朝進步詩人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責任感和使命感,盡在“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一詩句中表達得淋漓盡致!

借古諷今,詩句極具歷史縱深感

當你讀到杜牧《泊秦淮》時,你一定似乎聽見歌女哀傷的歌聲,唱著陳後主所作的

《玉樹後庭花》:“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豔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南朝陳後主生活糜爛,不問政事。終日在後庭擺宴,與嬪妃近臣舞文弄墨,豔詞歌舞。與愛妃及宮女調情,讓文臣作詞,選其麗句配曲。一組組分配給宮女,一輪輪地演唱。其中有麗句

“壁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玉樹後庭花,花開不復久。”

陳後主的風光日子,就象這玉樹後庭花的生命一樣,前後只有短暫七年(公元582年至589年)589年,隋兵進入建康(今南京),陳後主被俘,後病死於洛陽。《玉樹後庭花》被稱為“亡國之音”始於此!

300多年後,當杜牧在晚唐時期來到見證過六朝興亡,當時還是一片繁華的秦淮河上,這裡的酒家歌女卻大肆演唱著南朝陳後主時期靡靡的亡國之音《後庭花》曲。他便感慨萬千,想起了陳後主,想起了南朝的滅亡。金陵歌女“不知亡國恨”,還唱著那《後庭花》曲。其實,這是作者借陳後主因追求荒淫享樂,終至亡國的歷史,諷刺晚唐那班醉生夢死的統治者不從中汲取教訓,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

由此,杜牧用歷史的縱深感,以史為鏡,借古諷今,創作了

《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這首千古名篇!

杜牧(公元803-853年),他26歲中進士。這首《泊秦淮》是他在(833~843年)寫的。而“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詩句,幾乎是杜牧明確預見到了,晚唐50年後(公元907年)必將滅亡的結果!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HY華言巧語2020-07-05 21:04:44

男女本身是有區別的,當然這是生理上面。但是文化,精神,生活應該是男女平等,可這世道不是女性被壓低縮生活的範圍,就是剛被提出男女平等之後的一波高強度的反彈,使得普遍女性三觀上面快要衝破天了。這都要得益於中國近代的文學、影視、娛樂方面,生活無憂了,故不居安思危了。所以這話,我個人認為,是對的,或許商女不是以前的商女,但是依然現代女性特別青年女性,比之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使用者王者孝2020-11-08 14:20:58

這是杜牧《泊秦淮》詩中的一句。全詩:

《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杜牧(803一853)杜牧和李商隱齊名,“小李杜”之稱。他是一個比較開明的封建士大夫知識分子。他針對當時連年不斷的部戰亂,提出過削除藩鎮的進步主張。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唐代後期,已經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了,階級矛盾極其尖銳。政治更加腐敗,中央政權和地方藩鎮之間、官僚集團和宦官集團之間爭權奪利的鬥爭非常激烈。唐朝政府控制的地區日益縮小,廣大人民的賦稅徭役負擔越來越繁重,生活非常痛苦。

秦淮河,是南京一條穿城而過的河道。據說開掘於秦始皇時代,秦漢時期,中國經濟、文化的中心在北方,秦淮河並不太著名。可是到了

東晉、南朝,不少皇帝都城建在建康(即南京),於是,秦盛況空前。園林亭閣、酒肆茶樓,遍佈都市。到了晚唐,這種“南朝金粉的遣跡依舊比比皆是,秦淮成了貴族富豪縱情酒色、醉生夢死的“樂土”。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在一個夜晚,詩人乘的小舟停泊買南京的秦淮河裡,他抬頭望去,岸上酒樓的燈火忽明忽暗。詩人沒有上岸,只是靜靜地佇立,觀賞著秦淮的迷濛夜色。正寄情於景色的當兒,耳畔飄來了一陣陳隱約可聞的歌聲。側耳細聽,不知哪個商女正在唱著達官貴人喜歡的《後庭花》曲子。於是,具有進步思想的詩人杜牧,對於這些不顧國家興衰、人民苦難的達官貴族的糜爛生活,怒髮衝冠。就在這感情爆發的一霎那,吟成了這首《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他這首詩的抨擊手法極為巧妙,他選擇了“夜泊秦淮”這一角度,去著意刻畫酒家燈火不滅,商女歌聲不絕,夜深尚如此,白晝尤可觀。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後庭花”,即南朝的末代皇帝陳叔寶(陳後主)所做的樂曲《玉樹後庭花》。陳叔寶是個政治昏庸、生活糜爛的封建統治者,他寫過一些內容豔冶淫蕩、情趣低階下流的歌詞,《玉樹後庭花》就是其中的一篇,併為以後沉淪於酒色之中的達官貴人所喜愛。

杜牧在詩面上批的是唱曲的商女,實際抨擊是是那些荒淫無度的統治者。在“三重四德”的封建禮教下,中國婦女被壓在社會最底層,他們只有被遭蹂躪、被玩弄的“義務”,至於失去人身自由,被迫賣唱的歌女處境就更悽慘了。唱什麼曲子,自然只能聽命於那些有財有勢的達官貴人。“不知亡國恨”,正是鞭撻那些荒淫無度的封連統治者。商女是無故的。

這首詩,在一定程度上也或多或少反映了詩人進步思想意識,杜牧能夠從晚唐統治階級的淫樂生活中,看到政局的不穩,大有搖搖欲墜的“亡國”之兆。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百問百答2020-07-06 20:55:16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出自我國唐代大詩人杜牧的《泊秦淮》。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首先,詩句中的商女,根據商女的含義在古代有配樂人,歌姬,商人的妻子等等含義。但是不管哪一種含義,商女無疑都是社會的底層人民。

如果您覺得作者這句詩是在諷刺底層人民不知道亡國之恨,即便是亡國了還在唱奢靡之音那就大錯特錯了。這句詩實際上是作者借商女不知道亡國之恨,在批判當時的權貴們貪圖享樂,醉生夢死,不知道亡國之恨。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首先一點,國運的盛衰本就不是底層人民能夠改變的事情,國運的走向和底層人民的態度關係不大,但是與權貴們的行為關係密切。

另外,商女為什麼會要亡國了,還在江對岸唱奢靡之音,因為唱歌是她的工作,不唱歌就沒有飯吃,那麼究竟是誰心這麼大,都要亡國了,還有心思聽歌,她的奢靡之音是為誰唱的。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可以肯定的一點,同樣是底層人民的群眾肯定是沒有資格聽的。而能夠聽奢靡之音的當然是當時的權貴們。

這些權貴們,即便是要亡國了,依然醉生夢死沉浸在奢靡之音當中。

所以這首詩反映的是當時權貴們的腐敗,對權貴們的批評,而不是對底層人民商女的批判,因為商女也是時代的可憐蟲而已。

而這一切的源頭都是貴族們的腐敗造成的。

-END-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忘塵A執君念2020-07-05 22:21:52

商女真的不知亡國恨?愛國的情懷相信每一個人都會擁有,所謂的鐵石心腸的人不過是表面上看起來的一面,暗地裡你又是否去了解過呢?沒有經歷過許多的磨難,鐵石心腸的又該如何練出來?眼見不一定為實,耳聽不一定為虛,明辨是非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忘了,藝人也是人!他們也有許多身不由己的時候。若不是心中還存有對故國的思念,又怎麼會唱起《後庭花》?去唱一首歡慶喜悅的歌豈不更好?故國雖已不在,可是她並沒有忘記她是哪一個國家土生土長的人。白天以笑迎客敬酒,晚上以淚洗面思國。她們表面上是無情,可真的是這樣嗎?無情的外表,始終裝不下內心有感情的自己。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戰國策陳永佳2020-07-05 22:28:25

娛樂至死的年代,不要說“商女不知亡國恨”,就算是一個個的男人,也未必知道亡國恨!

西晉時期就是一個“偽娘”,娘炮,娛樂至死的時代,最終導致了五胡亂華的慘痛代價!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西洋838657662020-07-06 16:45:53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是杜牧諷刺的對比,表達了商女所代表的普通民眾的屈辱、憤恨、擔憂、和無奈…,這是老百姓對朝庭權貴的竭斯底裡吶喊,但對平頭老百姓來說是多麼的無助,作者用了這種反差,表達了對朝庭的不滿。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韶山蔣波2020-07-07 14:20:53

商女不知亡國恨?杜牧寫這詩,是在捏軟柿子欺負女人嗎?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某問答平臺上,有人在問,這句詩,該如何看待呢?

有人可能要說了,你搜索一下不就知道了?

杜牧的這首《泊秦淮》,肯定有百科解讀嘛。

我呢,則相信,他之所以來問,當為知道,搜尋出來的標準化答案,真沒什麼意思。

這不,有很多人引經據典回答他,不挺好的嗎?

長知識啊。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還是有必要把全詩擺出來。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秦淮河邊美女多)

其實啊,這詩的第一句,挺美的。

又有煙又有水又有月又有沙,喚上幾名歌女,乘船飲酒,豈不快哉?

然我們又曉得,古來純寫景的詩,純應酬的詩,流傳下來的極少。

真正能入集子的,多是怎樣的呢?

是有意義的。

什麼是意義?

文以載道。

我寫這四句二十八字,讀出來的,如果是——美啊,真美啊,真的美啊,實在太美了……那麼,基本會被歸入沒有思想性一類,被說成是文字遊戲。

唯在詩裡,加入自己的思考,才夠味。

有味其實還不夠,更要有勁。

什麼是勁呢?

就是風骨。

比如,乾隆皇帝寫詩多啊,大臣也和一首,評價皇上的詩,就是好啊就是好,肯定沒有可能流傳下來,還會被嘲諷是佞臣。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和珅劇照)

唯有替天地立心,替生民立命,替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才是後人認為好的。

但這要求,實在是太高了,一般人根本沒有可能做到。

若能在四項裡做成一項,就已不得了了。

因此,我們能看到,平時我們背得最多的那些,都是替百姓說話的。

至於寫作手法,並不重要。

何謂手法?

比如,杜牧的《泊秦淮》,寫的是陳後主張麗華的事。

比如,白居易的《長恨歌》,寫的是漢皇重色思傾國。

因為時人都曉得,他們寫的,就是唐朝的君主啊。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重要的,不是杜牧講誰的故事,重要的,是杜牧講出了這些話。

後人懷念杜甫,是體現在他詩裡的平民精神,是有吏夜捉人,是安得廣廈千萬間。

後人懷念李白,對貴妃磨墨、力士脫鞭津津樂道;對天子呼來不上船,佩服不已。

不得不言明的是,儘管人們能讀出杜牧的本意,但商女不知亡國恨,仍有點紅顏禍水的意思——如果像《聊齋》那樣,以狐仙來說事,倒挺好的——至少,不會讓無辜歌女躺槍。

但我們也不能苛責古人啊,說他不尊重女性,是毫無意義的。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歌女劇照)

孝敬母親,古人懂;

你讓他尊重歌女,就難說通了。

兄弟我不是做不到,而是我根本不知道。

畢竟,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一些觀念,那時還沒人想到過呢。

但古來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

說真話,做好事。

直且正,莫害人。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愛寫字的李心2020-07-07 23:12:09

商女也要生存,但力量微薄。如果國家強盛,沒有戰爭,商女還需要這樣嗎。最主要的還是統治者無能,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熱當中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有譯思2020-07-06 10:19:08

感謝提問!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這兩句出自杜牧的《泊秦淮》

關於這兩句的解釋、創作背景等等我就不做過多解釋了,在網上都可以搜得到。

今天我主要說一下,這兩句詩背後的“男尊女卑”思想。

自古以來,周朝滅亡怪褒姒,商朝滅亡怨妲己,這裡,詩人感懷唐朝沒落,又諷刺歌女?

舊社會女性的地位很是可悲,就是男權社會的玩物和犧牲品!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賓至如歸20192020-07-06 22:03:41

一「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尤唱後庭花」的出處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1。本首詩出自唐代杜牧《泊泰懷》。全文如下: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2。譯文:迷離的月色下,輕煙籠罩寒水、白沙,夜晚船隻停泊在秦淮邊靠近岸上的酒家。賣唱的歌女好似不懂什麼叫亡國之恨,隔著江水仍然高唱著《玉樹後庭花》。

後庭花的典故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後庭花出自歌曲《玉樹後庭花》的簡稱。南朝陳皇帝陳叔寶(即陳後主)溺於聲色,作此曲與後宮美女尋歡作樂,終致亡國,所以後世稱此曲為“亡國之音”。

二、寫作背景和意圖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杜牧是位愛國主義詩人,前期頗為關心政治,對當時百孔千瘡的唐王朝表示憂慮。詩人夜泊秦淮河岸,眼見燈紅酒綠,耳聞淫歌豔曲,觸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國勢日衰,當權者昏庸荒淫,便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泊秦淮》。

三、寫作意圖和情感表達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詩人夜泊秦準河,眼見燈紅灑綠和歌舞生平的江南夜景與表裡不一的虛假繁華。想到大唐王朝千瘡百孔的政治腐敗,天下老百姓苦不堪言的疾苦。心生不滿和憤恨,故借陳後主(陳叔寶)因追求荒淫享樂終至亡國的歷史,諷刺那些不從中汲取教訓而醉生夢死的晚唐統治者,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的情懷。

四、作者的高超諷刺手法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夜泊秦淮,詩人聽到隔江傳來亡國之音《玉樹後庭花》。表面上,詩人似乎是在斥責“歌女”無知,但是詩人的真正所指,卻是那些身負天下安危,但醉生夢死的權勢顯達。在距陳朝覆滅已有兩個半世紀之遙的晚唐衰世,竟又有人不以國事為懷,用亡國之音,麻醉自己,令人陡生歷史悲劇又將重演的哀嘆,即在諷刺紙醉金迷、醉生夢死的高管權貴,又在用心良苦的勸告荒淫享樂、昏庸荒淫的。晚唐統治者。可見作者愛國之情之深厚。

我是賓至如歸,歡迎各位互動討論。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阿波哥哥2020-07-07 22:41:14

戰爭不就是搶錢,搶糧,搶美女嗎?戰爭都是男同胞們的事,打不過什麼都沒得,有什麼有抱怨的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新沂蒙兒女2020-07-05 22:35:46

歷史年代不一樣,所以每個歷史時期的人的思想也是不一樣的,思維決定思想,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命運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青草1434627642020-07-07 15:58:14

商女比錢男更愛虛榮;

人的虛榮心一上來那裡還有國恥家恨呢?我不會說女兒家不什麼,但是女人就是女人生理上必須承認力氣略遜一籌,是賢妻良母的角色。經商嘛有點狗抓耗子多管閒事…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問佛問佛2020-07-05 22:47:04

這就叫做即時滿足,其實在人類的發展史中,這種即時滿足的態度是被淘汰了的,於是我們發明了延時滿足,所以我們懂得存錢,懂得居安思危,懂得秋收冬藏,懂得春天播種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五俠論劍2020-07-06 13:42:18

這是二層意,商女不懂曲中意與聽者不知亡國恨。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一念sunny2020-07-06 21:02:00

這句話,表面看起來是諷刺“商女”不知國家興亡之大事,而自顧侷限在小小作坊唱曲消遣,作靡靡之音,然而細思下來,商女不過也是一個可憐人罷了,為了謀生而不得不委身於此。與其說是批評商女,其實它諷刺批判的是那些不顧國家安危,看不到百姓的水深火熱,只顧自己享樂的貴族階級。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李烈2020-07-06 14:45:16

封建社會,普天之下,盡屬帝土。興也罷,亡也罷,商女們只有唱後庭花才能活下去,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鄧眼看世界2020-07-06 02:07:35

陳朝,史稱南陳或南朝陳,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最後一個朝代,為陳霸先於永定元年代南梁所建立,都建康,控制江陵以東、長江以南的、交趾以北的地區。可以說,在陳朝建立時就已經出現南朝轉弱,北朝轉強的局面。

公元588年,隋朝經過勵精圖治、積極發展國內生產,國力逐漸強盛。隋文帝覺得統一全國時機已到,便決定南上伐陳,徹底摧毀陳國根基。也正是這一年,陳國迎來了自己的覆滅,而陳國現在的皇帝,則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陳後主陳叔寶。

陳太建十四年,陳宣帝陳頊病卒,陳叔寶即皇帝位,成為陳朝、也是南朝歷史上最後一位君主。陳叔寶執政共八年,在位期間不理朝政,耽於女色,“復扇淫侈之風,賓禮諸公,唯寄情於文酒,暱近群小,皆委之以衡軸。”、“躭荒為長夜之飲,嬖寵同豔妻之孽。”

根據史書記載,此時隋文帝任命晉王楊廣、秦王、楊俊、清和公楊素、兵分多路,順著長江而下,形成合圍之勢,直取陳國都城建康。隋朝大軍兵臨城下,看這架勢顯然要吞下陳國,然而陳國皇帝陳叔寶卻是沒有任何驚慌,他自恃有長江天險作為屏障,隋軍是不可能攻入進來的。

大敵當前,荒淫驕侈的陳叔寶沒有一絲即將國破家亡的危機意識。

他自恃長江天險,不採納眾將領請求積極備戰的建議,反而在這年底,大張旗鼓地準備即將到來的“元會之慶”。那麼,什麼是元會呢?也就是我們今天俗稱的春節。準備元會之慶原本也沒什麼大礙,但是,荒唐的陳後主竟把自己鎮守軍事重鎮的兩個兒子召回京城。這兩個兒子分別是鎮守江洲的南平王陳嶷和鎮守南徐州的永嘉王陳彥。

陳後主不僅讓兩個兒子回京,而且,還命令沿江鎮防戍守的船隻,全部跟隨二王返回建康,聲勢頗為浩大。他這樣做,是想在剛剛附降的後梁軍民面前展示國家的威勢。陳嶷和陳彥接到召令後,率戰船返回建康。這樣一來,綿長的江面上看不見一隻戰船。

面對虎視眈眈的隋軍,陳朝原本並不牢固的江防,顯得更為薄弱,至此,原本就防禦薄弱的長江屏障,徹底拱手相讓。

隋朝很快便到達了長江北岸,就地駐紮,等待下一步行動指示。而在此地,陳國則有兩個重要要塞,分別是京口與採石,地勢兇險,易守難攻。但是,隨著二王及周邊防禦力量的撤退,兩處陳國戰略要地陷入被動,防守力量極為薄弱。

這個時候,留給陳叔寶的反應時間不多了,很快,有陳國大臣向皇帝諫言,應該從京城緊急調派艦船到京口、採石兩處要塞,以天險地勢為屏障,阻擋隋軍進攻。然而,陳後主卻覺得,艦船都已經撤回,如果此刻在調派出去,豈不是顯得怕了隋軍?

這樣傳出去,會認為陳國懦弱不堪。再者,他並不認為隋軍能過跨越長江天險,便沒有聽信大臣諫言,導致錯失了最後的防守機會。

駐紮在京口要塞對面的隋朝軍隊守將為賀若弼,乃是行軍總管。雖然,此人豪放粗獷,但是,打起仗卻是有著過人的軍事才能。面對長江天險,他沒有選擇立刻渡江,而是運用“瞞天過海”之計,製造時機。

據記載,為了麻痺京口的陳軍,賀若弼讓人賣掉軍中的馬匹,向周圍百姓購買大量船隻,然後將船隻藏起來,再買幾十條破船擺放在江岸。很快,對面陳軍發現了異動,遂派人打探,當看到江岸只有幾十條小破船時,以為隋軍沒有過江的能力。

然而在這一切,都被賀若弼看在眼中,既然魚兒上鉤了,他就選擇按部就班,實施下一步計劃。命令北岸隋軍在換防時,一定要全部聚集在江岸旁舉旗吶喊,營造出進攻的模樣。陳軍前一兩次看到這種情況,還以為隋軍要渡江,趕緊緊急備戰,然而苦等半天卻沒有發現任何隋軍。打探之後才知道原來是隋軍換防,慢慢就放鬆了戒備。

按理說,麻痺效果應該已經達到,但賀若弼覺得還不到時候,繼續選擇虛張聲勢麻痺陳軍,時間久了,陳軍逐漸習以為常。

據《陳書》記載,駐守京口的陳國守將為蕭摩訶,此人原本為侯安都得力干將,後來因輔助陳後主繼位,獲得重用。陳後主對其極為器重,先後被封為散騎常侍、車騎大將軍、綏建郡公,後又改授侍中、驃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之後其女兒嫁給陳國太子,成為太子妃,蕭摩訶搖身一變成了皇親國戚。

在隋朝大軍壓境的時候,陳後主雖然沒有給京口增援兵力,但是,卻派來了蕭摩訶鎮守此地。隋軍壓境這麼久一直沒有進攻,兩方對峙轉眼就拖到了正月初一,這一天,陳後主如期舉行了元會之慶,陳國花燈滿城,熱鬧非凡。根據《陳書》記載,當日長江霧氣瀰漫,根本看不清整個江面,乃是隋軍絕佳的渡江機會,然而陳後主偏偏在此刻把蕭摩訶召回京城,讓秦家享受一下元慶之樂。

賀若弼見時機一到,當即下令渡江,一時間戰鼓喧天,殺聲陣陣,隋朝大軍沒有遭遇任何抵抗,便順利渡到對岸。據《隋書》記載,陳軍見到突然出現的隋軍,滿臉不敢相信,可見賀若弼的“瞞天過海”起到了作用,使得陳軍以為那鑼鼓喊殺聲,只是糊弄手段,根本沒想到會真的殺過來。

賀若弼輕鬆佔領京口,而另一重要要塞採石,則也被隋朝另一名將韓擒虎所攻下,就這樣,陳後主自以為傲的兩道天險要塞,頃刻間被破。訊息傳到陳國都城後,陳後主還以為自己聽破了,當確認長江失守後,這才開始驚慌。為了能夠延緩隋軍進攻,陳後主不惜下令和尚、尼姑等出家人穿上鎧甲,共同抗擊隋軍。

拿下京口後,賀若弼並沒有採取血腥手段對待當地百姓,而是使用親和政策與陳國百姓搞好關係。賀若弼的軍隊一直都是以軍紀嚴明著稱,曾經有個士兵到民間買酒,被賀若弼知曉後,當眾處斬,至此之後,無人再敢犯。對待陳國戰俘,賀若弼也頗為仁慈,比如京口之戰,隋軍俘獲了六千餘陳國士兵,戰後賀若弼給他們每人一份錢糧後,將俘虜遣返回鄉。

隨後,賀若弼抽出一部分隋軍,於曲阿抗擊增援的陳國軍隊,他則率領隋軍主力,向陳國都城建康進發。

此刻,建康城內尚有兵力十餘萬人,然而,陳後主已經亂了分寸,只好將朝政交給大臣施文慶處理。施文慶為了針對與他有怨者,特意向陳後主煽動,稱近日來朝內將領抱怨功高賞薄,對於這種人,不值得委以重任。哪怕他們提出什麼建議,也不可採取。

也正是因為此,加速了陳國的滅亡。

其實,早在隋軍攻陷京口時,蕭摩訶便曾向陳後主請命,要求帶兵迎戰隋軍,然而陳後主卻聽信了施文慶的離間之語,並沒有允許出兵。當得知賀若弼正率軍朝建康方向進發時,蕭摩訶再次請命,要求出兵阻擊,依舊被陳後主斷然拒絕。直到隋朝多路大軍形成合圍之後,陳後主這才慌忙派蕭摩訶率軍出戰。

然而,最佳戰機已經錯過,無論是天時地利人和,蕭摩訶都處於被動,已是死局,鐘山一戰,蕭摩訶戰敗被俘。

隋軍攻城的時候,陳後主曾命人擺出一字長蛇陣,由魯廣達、任忠、樊毅等人指揮,前後綿延長達二十公里,這在通訊受阻的古代乃是兵家大忌,很快,首尾不能兼顧的陳軍陣型被隋軍分割剿滅,陳軍此戰傷亡五千餘人,任忠敗退回城。陳後主給他一些金銀,讓其出城募兵,其實,當時任忠早已有了投降之意,便謊稱道:“事情到了今天,陛下唯一的出路便是準備船隻,前往上游與那裡的陳軍匯合,臣必將一路追隨。”

陳後主對此深信不疑,便命人打點行禮,而任忠則趁著間隙,跑到城外歸降韓擒虎,並領著隋軍直奔朱雀門,當時有陳軍準備反抗,任忠大呼道:“老夫尚且已降,何況二等”,守城陳軍見此,遂一鬨而散,城內陳國臣子也皆順路而逃。就這樣,韓擒虎兵不血刃拿下建康。

雖然,賀若弼一路上連破陳軍主力,斬殺多名陳國名將,但是,攻入陳國皇宮的卻是韓擒虎。據記載,在賀若弼與京口陳軍作戰的時候,韓擒虎便率領五百輕騎直奔建康,一路殺進了皇宮,後於枯井內抓到陳叔寶。

賀若弼對此一直耿耿於懷,認為本來應該屬於自己的功勞,卻被他人搶先一步,賀若弼本來就是暴脾氣,當即與韓擒虎激烈爭論,發展到後來,直接拔刀相向。後來,在隋文帝勸解下,此事方才告一段落。當然,這件事也為後來的賀若弼失寵沒下了伏筆。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此句古詩流傳世間數千年,描寫的正是陳國滅亡前的紙醉金迷的生活,諷刺了陳後主的昏庸無能。入隋以後,陳叔寶也是經常沉湎酒色,醉生夢死。最終,仁壽四年十一月壬子在洛陽病死,終年52歲,葬於洛陽邙山。

陳國滅亡後,隋朝終於統一全國,正式結束了長達三百年的分裂局面,中華文明步入一個新的階段,但是,這大好河山卻在隋煬帝的手中沒能守住,二世而亡了。

陳後主則在被俘十六年後,於洛陽病逝,終年五十二歲。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儒商之道三生萬悟2020-11-16 12:33:41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是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詩人藉助這首詩諷刺當時的權貴沉迷於花天酒地,亳無作為。

其實這首詩以商女為比喻即是杜牧的無奈,也是商女的無奈,更是當時社會的無奈。

杜牧無奈在於滿腔熱血卻無能為力,只能暗諷,

商女無奈在於家破人亡卻歡顏苟活,只能求生,

社會無奈在於山河破碎卻四面楚歌,只能殘喘。

其實,歷史一再告訴我們,國家強盛,人民富足才是中華民族的驕傲,珍惜我們的祖國吧,祝福我們的國家吧,中國人只有奮力向前才能不被凌辱!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黃證琪2020-07-07 20:56:14

小兒不知有天倫,只要有奶就是媽。

現在那些買蘋果的,有國產而追求外國貨的,美其名曰“買產品是追求價效比,與愛不愛國無關。”那怎麼才體現愛國?什麼樣的人叫賣國?商女和商人是不會懂的,他們只有利益,足夠的利益面前完全可以認賊作父,哪兒還有亡國恨?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武城居士2020-07-06 23:46:25

與其說反應貴族腐敗,不如照應現實社會,當生活在底層,一切都不能自己隨意掌控,起碼得安全感和自由都沒有,他們怎麼愛國,為什麼我們一直追求財務自由,因為只有你什麼都不缺的情況下才能充分享受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當人活到精神滿足的時候才會站在民族,國家,大愛面前去吶喊,去伸張。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柿子洲頭2020-07-06 13:21:10

商女在唱歌。他們在自吟自唱嗎?讓他們唱曲得是哪些人?國難當頭不思進取報國,依舊在消遣作樂的是女人?

肉食者鄙,不能遠謀。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秦時明月65902020-11-26 11:33:10

商女生活在底層的人群代表,匆匆忙忙奔波一日三餐,小農的典型寫實,憤慨商女,又知無實質性的變局,擔心自身安危,指桑罵槐,吊打無為統治既得利益圈層,猶唱歷史與現實結合,堪稱絕唱!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大道相反2020-11-20 14:21:15

這是封建思想,歧視、貶低婦女。但詩人在拿商女隱愈那些達官、富人們,只知享樂,連亡國都不想。這句詩,其實在現在某些地方有生動的寫照。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向心力2020-07-07 00:03:32

假設商女也知道王國的痛苦,她應該幹什麼呢?餓著肚子哭嗎?這句話只能說明杜牧的憂國情懷,有點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味道!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沌沌嬰孩2020-07-06 15:04:47

詩人的年代,商女代表的是一個社會階層 ,這個階層處於社會底層,沒有發言的權利,國家是否滅亡,都改變不了他們底層掙扎生存的命運。

但是讀此詩,若是認為詩人只是在譴責不為國家興亡擔憂的“商女“ 就有膚淺嫌疑。

國家存亡之際,這是詩人在拿“商女”作比喻,譴責譏諷那些只在乎自己利益的在位者,就像商女一樣無知,而不是真的譴責“商女”這些可憐的女人。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天馬雷鳥2020-07-07 07:34:04

你現在可以去迪吧去看看,就知道什麼叫亡國之音,年輕人作為國家的儲蓄力量,大好的時光,不去為理想奮鬥,個個都在毫無意義的搖著頭,就像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隨著所謂的音樂在放縱,不管外面世界如何,經濟、政治、軍事等等,好像與他們無關,若是染上毒品,他們就是國家的負擔,這與古代的娼妓沒什麼兩樣!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詩詞美學2020-07-07 09:02:14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是晚唐詩人杜牧的名作。當時晚唐,政治腐敗,作為士大夫的杜牧自然憂心國事。所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但是普通的歌女,很難有杜牧這樣的政治敏感度和對國事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