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禹穴羌人2020-05-31 11:09:02

古體詩是唐初以前的一種文體,只要意境好,語言流暢,要求有韻就行,較格律詩好寫一些。格律詩是從唐朝中期開始在古體詩的基礎上興起的一種新的作詩體裁,更加規範了句中各字的平仄要求,對仗要求,並且不能同頭,不要有合掌,不能失粘,句子三、五、七句尾字必須入、上、去三聲同在,也就是按格律的要求規範一個框框,作詩必須一字一字地按框框填寫,方能成為一首合格的律詩。所以寫格律詩比古體詩要求更、更難。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無憂谷逍遙子2020-05-22 10:23:37

詩歌淺論

文以傳言,詩以言志,歌以詠懷。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歷代流傳千古詩詞歌賦都是當世才子俊傑所作,鮮有普通人歌詞,唐詩宋詞集萃中無名氏的詞,因文采斐然才得以見錄。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由此可見,不管是古體詩還是律詩,都必須才華橫溢,底蘊深厚,精通中國文化,熟知各種典故傳奇,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才有可能寫出朗朗上口的絕句。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如果弄幾句風騷就成了詩人,豈不滑天下之大稽!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覚岸2020-05-16 17:26:28

無聊也湊幾句:

1。近體詩一般是從謝朓開始區分的。也就是中間兩聯對仗,句數以八句為準(排律句數不限)。

律詩一般只有五六七言,律絕,律詩,排律,一韻到底不能換韻,出句尾字不能平音,對句押韻(首句除外)。

2。古體詩從詩句的字數看,一般分四言、五言和七言(三五七九言兼用都叫七言詩)。一般雜言都叫七言古體。

3。近體詩裡的古體詩一般出現:押仄韻,出律,三平調都視為古體詩。

以上基本是古體和律詩的區別。

至於古體詩一定比格律詩好作嗎?這其實是個作詩需要的問題就是選擇體裁的問題。根據你的情感表達需求來定,看是作古體還是絕句,還是律詩。一般簡單的說能達到言畢意盡就行,能不能盡抒胸臆,從而判斷你需要那種體裁。

1。如《長恨歌》《秦婦吟》《將進酒》《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這些詩歌一看就要敘事,含真實生活內容,還要加以議論抒情。這樣的情感你只能用古體,樂府歌行。

2。從詩歌的興寄表達來論,律詩表達要弱點。因為格律對仗難免會有點束縛情感。切標準的格律一般八句,情感表達有限,詩歌內容都有束縛。這或許就是陳子昂強調去宮體詩迴歸漢魏風骨。所以說古體情感表達更強烈。

3。總體來說,古體詩要比格律詩難作。你寫個絕句,律詩都還要出律落韻,就更別說你寫的是古體了,懂得人對此難免覺得有暇絲,不懂得就有點自負了。樂府歌行(五古,七古)是要比格律詩高一個層次的。如《將進酒》《蜀道難》《長恨歌》《琵琶行》《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秦婦吟》《春江花月夜》三吏三別等。包括最後的《葬花吟》,《秋窗風雨夕》。每一首都比律詩難作。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雲鵲田歌12020-05-19 13:54:53

格式和體裁,是輔助詩歌的藝術具有更完美,更有節奏的一種特色要求。難易不在於此。

立意和構思是一首詩成敗的至關重要的原委,這叫做意境。意境表現了詩人的對社會客觀規律的認識;對處世態度的立場;對真理和謬誤的理解、揭示、擁戴和反對。如何去捕捉這些客觀現象轉化成為詩歌藝術,這是寫詩填詞最難的一環。

其次是語法修辭的運用。正如唐代詩人杜甫所說“語不驚人死不休”。作詩要達到語出驚人,那是多麼不容易的事了,也警示了語法修辭運用的重要性。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老街味道2020-05-17 09:15:01

問題: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古體詩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主要指唐代以前那些不拘句數、不求對仗,也不大講平仄,用韻較為自由的詩。

近體詩又稱律詩,有格,有律,講究頗多。許多人學不來,又喜歡寫,於是就按五言、七言的形式寫。因為不講對仗,不顧平仄,感覺很容易,寫完之後,就自稱寫的是古體詩。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寫嗎?

前言

這個問題有兩個答案,從入門級的角度來看,可以說古體詩比律詩好作。 入門以後會發現,古體詩和律詩一樣,做好都很難。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一、為什麼說入門時,古體詩比律詩簡單?

剛開始瞭解詩詞的人,大多對於格律一頭霧水。好不容易搞明白了,但是對仗、平仄、粘連、押韻四個方面環環相扣,搞不好顧此失彼,太難了。

反過來,古體詩只要押韻就可以了,而且押韻可以用鄰韻通押,特別是很多人喜歡用普通話來押韻,這就更簡單了。

因此說,在剛剛入門的時候,低階階段會認為古體詩太簡單了。即使是古人的作品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簡單的作品。

例如駱賓王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簡單明瞭,不需要動腦子也能寫出。

甚至杜甫的這種:杜陵有布衣,凌晨過驪山。簡直就是平時聊天的語言。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二、唐朝前後的古體詩

題主在問題中說到:

古體詩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主要指唐代以前那些不拘句數、不求對仗,也不大講平仄,用韻較為自由的詩。

這一段題主沒有說清楚,古體詩不僅僅在唐朝以前才有,剛才舉例的都是唐朝詩人的古體詩。

一般來說,所以非格律詩的舊體詩,都是古體詩。甚至大部分的詞,也可以歸為古體詩的範疇(詞中,也有格律詩)。

例如詩經、離騷、古詩十九首、漢樂府詩等等,都是古體詩。齊梁時期,永明體詩人開始講究四聲八病,格律詩誕生(南北朝有不少標準的格律詩),但是依然有很多詩人喜歡寫古體詩。

即使是格律詩完全成熟的唐朝,也有大量的古體詩名作,例如初盛唐的陳子昂、李白、中唐的李賀,都以古體詩見長。格律詩的大家,如杜甫的望嶽、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等都是古體的名篇。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三、入門後,古體詩和律詩一樣,寫好不易

格律是舊體詩最基本的基礎知識。不懂格律的詩友,不能說入門。很多朋友從古體詩入門,然後開始練習格律詩、填詞。這是一條學習的路徑。對很多現代人來說,在這條路徑上,先是掌握規則加以練習,然後再考慮提高詩歌的質量。

李白也好、陳子昂也好,雖然他們以古體詩見長,但是他們依然有大量的格律詩。在格律誕生以後,詩人善於作格律詩是基本技能。

例如李白的絕句大部分是格律詩:《遊洞庭五首 其一》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雲。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

李白還有大量的五律,如贈崔秋浦三首 其一

吾愛崔秋浦,宛然陶令風。門前五楊柳,井上二梧桐。

山鳥下廳事,簷花落酒中。懷君未忍去,惆悵意無窮。

其二(唐·李白)

崔令學陶令,北窗常晝眠。抱琴時弄月,取意任無弦。

見客但傾酒,為官不愛錢。東皋春事起,種黍早歸田①。

古體詩不僅僅是不講究格律這麼簡單。格律詩誕生以後,詩人有意創作不受拘束的古體詩。一般表現為,少用律句,用仄韻,換韻,用鄰韻,奇數句也經常押韻,長短句等。

例如李白的《蜀道難》: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在這首詩中,即使有七言句和五言句,也儘量避免用律句,利用長短句的組合,在形式上自由發揮。

完全的齊言古體詩,也同樣注意少用律句,但是也不可避免的,會受到格律的影響,出現一些律句(下面劃線部分),如杜甫的《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

,老大意轉拙。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

居然成濩落

,白首甘契闊。

蓋棺事則已

此志常覬豁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取笑同學翁,

浩歌彌激烈

除了形式上的區別,古體詩句法與格律詩不同,古體詩更顯散文的句法,例如上面這首詩中的律句:

杜陵有布衣

,如同家常大白話;

蓋棺事則已

, “

已、也、乎

”這類虛字基本不用在律詩中。

古體詩句中,許身一何愚,一何、何其、忽如、無乃,這類也是古體詩常見的副詞。

古體詩和律詩所用詞語的不同,可以令讀者感受到不同的風格。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結束語

上面從用詞與語法的不同,簡單地提到,優秀的古體詩並不是簡單的不使用格律而已。

一個連基本格律都不同的人,對於古體詩的細節更不可能注意到,因此說寫好古體詩並不比格律詩容易。

當然,詩為心聲,所有的形式都是服務工具而已。有了工具未必就能寫出好作品。很多人並沒有高深知識,也不懂規則,未必寫不出好詩。

不過,喜歡作詩的朋友,還是多學一些相關的知識更好。

雖然說,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但是守株待兔的人永遠成不了獵人,

@老街味道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且閒齋陳禮勤2020-05-16 19:14:13

其實都不好寫,近體詩難在格律,古體詩難在文言文的味道。

古體詩也叫古風,重在古字。形式要古樸,語言要古語。與格律詩相比較,古風對文言文的要求更高。現代人雖然讀文言文,但是極少用文言文寫作的。所以古體詩只要稍微露出一絲現代語的氣息,違了文言文的文法,便不好意思稱古詩了。

格律詩主要難在格律,古風主要難在文言文(我說的是主要的難度)。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讀寫苑2020-05-21 11:06:02

作者本人不是詩歌創作者,雖然有時也寫一點,但大都是即興之作,至於詩句的格律,大都沒有太講究。至於古體詩和格律詩的創作哪一種更容易一些,到沒切身的體會,只是從一個文學愛好者的角度談一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古體詩是和近體詩相對而言的,從寬泛的範疇來說,近體詩興起之前的詩歌都應是古體詩。最早的那就是《詩經》了,從形式上來說,大都是四言,讀來簡潔明快,但後來的近體詩,就沒有發現四言的絕句或律詩,或者是四言對後人而言,根本找不到韻律的節奏,很難創作出四言的近體詩。從內容而言,《詩經》大都是記錄當時祭祀、農業生產、生活愛情的日常生活,其內容沒有後世的宗教禮法的束縛,具有一種原生態的美。如其開篇之作: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讀來覺得這種情感的表達是那樣的純真直率,像從心底裡自然流淌一般,具有一種質樸自然的美。

古詩中再比較著名的就是《古詩十九首》了,我們且看其第一首: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複道,努力加餐飯!

從語言上來看,淺近自然,卻又極為精煉準確。不做艱澀之語,不用冷僻之詞,而是用最明白淺顯的語言道出真情至理。既清新又醇厚,既平淡又有韻味。

從形式上來看《古詩十九首》大都採用五言句來寫,在後來的唐詩中我們讀的最多的就是七言的了,當然也出現一些五言的絕句和律詩,但其中五言絕句被後人認為是最難寫的詩體。

從內容上來看,感情純真誠摯,沒有矯揉造作,如出水芙蓉般的自然。其用語如“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衣帶日已緩”“ 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 ,其寫境用語好像都是信手拈來,沒有錯採鏤金式的加工,情景交融,物我互化,達到一種渾然圓潤的藝術境界。

當然,在我們中國燦爛的歷史長河中,唐詩宋詞是兩顆璀璨的明珠,閃爍古今。但從我的觀點來說,我讀唐詩宋詞,讓我最不舒服的一點就是其中的用典。比如你讀完“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再去讀“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讀完“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再去讀“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總有一種如鯁在喉的感覺,就好像在吃別人吐出的剩飯。至於我們選入中學課本的《天上的街市》雖然不是近體詩,但從用典的角度來說,如果你讀過《迢迢牽牛星》,無論作者想表達怎樣的與時俱進的思想,但從詩歌創造而言,也都失去了詩歌創作的本色,

古體詩如人煙絕跡的山谷中世外桃源,質樸自然,近體詩如野外燒荒之後,重新修建的蘇州園林,精緻優美。但從詩歌創作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來說,古詩的創作要比近體詩的創作要難,這好像我是一個“復古主義者”,只是一己之言,敬請各位讀者斧正。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梧桐樹邊羽2020-05-28 14:58:53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謝邀。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古體詩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主要指唐代以前那些不拘句數、不求對仗,也不大講平仄,用韻較為自由的詩。 近體詩又稱律詩,有格,有律,講究頗多。許多人學不來,又喜歡寫,於是就按五言、七言的形式寫。因為不講對仗,不顧平仄,感覺很容易,寫完之後,就自稱寫的是古體詩。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寫嗎?

以上是問題,以下是回答。

我以前回答過從近體詩還是古體詩入手學習古詩詞創作的問題。

當時我給的答案是寫古體詩確實比格律詩要容易。對於一個古詩詞的生手來說,由於長期被那些新派、自由派所渲染的“格律禁錮表達”的口號所恐嚇,很多人對平仄格律望而生畏。

對一個自己都感覺害怕的東西,自然就學不好,而學不好就寫不好,那麼不講究平仄格律的古體詩,不需要考慮平仄關係(相對、相粘、相替)、對仗、押平水韻、一韻到底這些繁雜的規則,創作起來當然就要輕鬆得多了。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在一個沒入門的古詩詞愛好者眼裡,我們甚至可以這樣介紹:“古體詩就是文言文版的現代詩。”除了押韻之外,和格律詩比起來是非常自由的,甚至押韻也和現代詩一樣,可以平仄通押,可以轉韻,相當隨意。

但這只是為了吸引詩歌愛好者進入古詩詞體系的一個手段。也就是說,說它容易,是為了引人入彀,讓他們以為簡單,從而沒有壓力地真正愛上古詩詞,才能沉下心來進行學習。

就像駕校教練忽悠你報名的時候,告訴你“包教包會,一次準過”,這是相對於沒入門的小白說的。實際上你去了之後,發現三年沒考過的大有人在。

其實要寫好古體詩比格律詩難得多。

為什麼?還是那個理由,古體詩類似於文言文版的現代詩。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現代詩有好的嗎?當然有。當代詩有好的嗎?這個就……

為什麼普遍認為當代詩沒有好詩?因為沒有規則。隨心所欲地創作詩歌,你就無法讓讀者從既定角度來對你的作品進行欣賞。你明明是歌頌自由,他讀起來可能覺得你賣國求榮,你明明是衷心歌頌,他讀起來可能覺得你是在跪舔。

這種沒有規則、沒有限制的純粹感情傳送在讀者和作者之中會因為個人感情、閱歷、知識、素質不同而“失之毫釐,謬以千里”。你寫得太明白,就不是詩,你寫得複雜了,理解各有不同,就有些人喜歡,有些人厭惡,從而無法對一首詩歌作品做出全面、客觀的判斷。

而格律詩不同。

格律詩必須嚴格遵守平仄格律,那麼對一首格律詩的判定就有法可依。一首格律詩的好壞肯定和意境有關,但是絕非判斷一首格律詩的全部依據。我們對作者的喜好、對事情的喜好、對這首詩所反映的感情的喜好,都不能越殂代皰,取代格律詩的原則標準。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比如說天下第一壞名聲的宮廷詩人宋之問,阿諛奉承、賣友求榮,人品極差,甚至有謀殺侄兒劉希夷的嫌疑。這種在人格上被定性的詩人,寫他的名字可能都會讓有道德潔癖的君子覺得噁心。但是你無法否認他在格律上的貢獻,你無法說他的《渡漢江》不是一首內容、形式上都極好的,甚至可以作為標榜的最上乘格律五絕: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平仄格律知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詩歌評定系統,要比現代詩、古體詩純靠感情來判斷好壞簡單客觀得多。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在格律詩的評判系統中,作品與人品雖然不能分離,但是相對獨立。同理,評判標準如此,創作標準也是如此。我們在使用格律進行近體詩創作的時候,因為有了規則,雖然是限制,但是也是引導。

規則是什麼?它就是我們開車上路時的紅綠燈,所有的人都會遵守“紅燈停,綠燈行”,各行其道。按照規則,我們雖然不能浪裡個浪,但是總能平安到達目的地。

寫近體詩也是如此,我們雖然不能隨心所欲,但是我們總能在不出語病的情況下完成一首格律詩,而至於格律詩的意境,則在於個人水平——你在紅綠燈下開的是電動車,還是蘭博基尼,不也是在於你的財富水平麼?

古體詩和現代詩的行走就是在沒有規則的荒漠中。你固然可以橫衝直撞,但是很容易就翻到溝裡、遇到泥石流、遇上沙塵暴,最後變成一堆垃圾。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要寫出好的古體詩,就要在沒有規則的、沒有GPS的險惡環境之下,憑著自己的實力,躲開那些音律災難,才能安全到達。而對於高手來說,這些災難的發生地點、來襲時間早已爛熟於胸,所以不但可以平安到達,還可以眉飛色舞,浪漫恣肆——李白就是這種人。

更多的人將這些災難標註出來,畫出路線,就又形成了新的規則,這也是格律產生的過程。

寫格律詩,是按照前人的經驗去完成作品,當然容易。你對前人總結的規則不理解,就會覺得禁錮了你的思維——誰願意等紅燈啊?——可是你不能像高手一樣對災難了如指掌,貿貿然就打破規則,就會死得很難看。所以大多數人寫的所謂“古風”其實只不過是辭藻堆砌的垃圾而已。

要想寫好古體詩,學習瞭解透徹近體詩的格律才算起步。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而這個時候,你的近體詩創作已經合格了,至於寫得好不好,與難度沒關係,那是靈感的問題。

所以還是那句話,古體詩好寫,但是要寫好,比近體詩難太多。

千萬別隻看“古體詩好寫”這幾個字,古風也不是垃圾筐,不合規則的就往裡面扔。

再針對題主的這幾句話說說:

許多人學不來,又喜歡寫,於是就按五言、七言的形式寫。因為不講對仗,不顧平仄,感覺很容易,寫完之後,就自稱寫的是古體詩。

這種人太多了。但是你不能認為這種投機取巧的方法有問題,因為格律詩和古風的劃分標準確實就是如此。這本來就是詩歌發展中的固有現象,只不過這種濫竽充數的行為,作品本身的質量自然也高不到哪裡去。

而歷史上的古體詩、近體詩,我們今天能看到的可能不足萬一。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垃圾都被自動淘汰了。遠的不說,我們現在還能記得前年最流行的現代古風歌詞嗎?時間和記憶是最殘酷的審判者,沒有藝術特色,不能長久生存的作品消失得會非常快。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這種偽古風是首當其衝的抽水馬桶填充物,他自稱寫的古體詩,有什麼關係呢?他就算不合格律,硬要說自己的是格律詩,你也拿他沒辦法呀——而且反正是垃圾,除了讓你覺得難受之外,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

遇到這種人和作品,自己不難受不就行了——因為垃圾作品反正命不長。

我們能負責的只有自己。

關於古體詩,最後說一句。

古體詩又稱“古風”,除了形式上的長短、散句並用之外,古風的特性在於“古”。古風必須是古樸、質樸甚至直白的那種語言風格。

為什麼古體詩難寫?最主要就是這種“古”意難以再現。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阿鑫5Y9y2020-05-22 10:09:28

格律詩就是近體詩,包括絕句和律詩。在唐代以前的詩稱為古體詩,還有唐以後不合近體的詩也稱為古體詩。古體詩與近體詩的區別在於:句法、用韻、平仄

在句法上,古體詩每句的字數不一,每首詩的句數也可以不一樣。近體詩只有五言和七言兩種(絕句為四句,律詩為八句。超過八句的為排律或稱為長律。)

在用韻上,古體詩每首可用一個韻,也可以用二個或二個以上的韻,即可在一首中換韻。近體詩每首隻可以用一個韻,再長的排律也不可以換韻。古體詩可在偶數句押韻,也可在奇數句偶數句都押韻。近體詩只在偶數句上押韻(除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古體詩可用平聲韻也可用仄聲韻。近體詩一般只可用平聲韻。

在平仄方面,古體詩不講究。近體詩十分講究。

在律詩中,第一、二句為首聯、三、四句為頷聯,五、六句為頸聯,七、八句為尾聯。頷聯和頸聯必須句形一樣,詞性相對,平仄相反。十分工整。

近體詩形成以前,除楚辭體外的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古體詩格律比較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寬,除七言的柏梁體句句押韻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韻,韻腳可平可仄,亦可換韻。篇幅長遠不限。句子可以整齊劃一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也可雜用長短句,隨意變化,為雜言體。五言和七言古體詩較多,簡稱“五古”、“七古”。雜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為三、四、五、七言相雜,而以七言為主,故習慣上歸入七古一類。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林樰熳2020-05-17 14:23:54

古體詩和近體詩之間的關係,就像爺爺和孫子之間的關係。從知識體系上說,因為時代的不斷變化,孫子的知識體系要比爺爺來得更完整系統。

近體詩無論在形式、格律、取韻上都比古體詩來得規範。並且隨著時代的不斷推移,這套形式越來越嚴苛,禁忌越來越多。所以大多數當代人不喜歡近體詩的嚴整,將它視之為鐐銬上的舞蹈。

相對於近體詩來說,古體詩在形式上要自由一些。它可以分為四言五言七言和雜言,它的篇幅也比較自由,短則三兩句,長則幾百句不等。

那麼,和近體詩相比,古體詩又有什麼自身的特點呢? 我想可以有這麼幾點:

1。

古體詩用詞古拙,情節生動,意境疏闊。

古體詩的歷史比較悠久,遠到詩經楚辭,近到兩漢魏晉。無論是民歌體還是文人體,用詞和造景都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尤其是民歌體的古體詩,往往人、事、情、境交錯融匯,具有近體詩無可企及的藝術性。

迢迢牽牛星

作者:佚名 (漢)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這首漢樂府民歌裡,既有疏闊的環境描寫,又有動人的情態描寫,又隱含了精簡的故事情節,尤其是最後四句,既有直接的抒情,又有環境的渲染,藝術手法融會貫通,渾然天成,形成了古體詩獨特的魅力。

2、

古體詩喜歡重章疊唱,更有音樂性。

近體詩由於受篇幅限制,一般不提倡過分的重複或堆砌,而古體詩從詩經開始,就有重複詠歎的習慣。他們大部分是結構相同,稍易幾字。

如詩經中的《靜女》、《關雎》、《蒹葭》等,都有這樣的特點。這種重複吟唱的方式使詩歌迴環往復,音樂性強。

3

、古體詩更注重賦比興等藝術方法。

古時候的人類和自然是融為一體,他們在詩歌行文的時候喜歡風雲日月替代環境,以花鳥草蟲代表人情世態,用更喜歡比興的方法。

如詩經《氓》中,“桑之未落,其葉沃若”到“桑之落矣,其黃而隕”,既是時序環境的推移,也比喻男女情感的變化,含蓄有韻味,富有藝術性。

因此,我認為,古體詩雖然形式稍顯自由,但是在藝術境界上卻要求更高。所以還是很難的。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白雲34982020-05-19 18:27:26

學習詩歌,學習中詩歌寫作,無論那種寫法,都是詩歌的行列之中。

古詩體寫作的框架結構任何一位詩歌爰好者都能撐握清楚。但古詩體的詩寫到一定的高度確是難事,當代詩壇還平平默跡,不見精品聞世。

格律詩同樣如此,看是簡單明瞭,誰也創作不出超越唐詩的警秀良言。

總之,對於詩歌創作高手而言,任何一種詩體都難。對於處學詩歌創作者,古詩體比格律詩容易些。因為寫格律詩尋找絕對適合的字眼是麻煩的事。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韓是天下第一笨2020-05-19 11:33:09

現在的人很可笑,見別人寫首詩,就去給別人評論,動不動就拿格律說事,不說自已幼稚,反說別人不懂格律。自己也不想想,你懂得的,別人也未必不懂!你懂你拿出你寫的來看看,是你寫的好,還是別人寫的好,為了格律硬湊上些字,有意義嗎?其實不必要考慮古體詩格律詩,興致所至,隨心所欲就行了。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欲曉待鳴2020-05-22 09:34:27

無論任何詩,寫好都不容易,即使是古體詩,也要講究詩的韻律美,這是中國漢字的獨有性所決定的,當然,相對而言,近體詩特別是律詩寫其寫作難度要大一點,要講平仄,對仗,承轉起合,一韻到底,古體詩中間可以換韻,但是古體詩,長度大,真正寫好著實不易,太白的古風,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不光是寫的好,而且寫的是極好,杜甫擅律詩,但其古體詩同樣寫的好,如,三吏,三別,杜甫雲,由來文章千古事,語不驚人死不休,可見寫出好的古體詩和近體詩其難度之大,所以作為一個有志於寫作的人,必須胸中有貨,腹有詩書氣自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從中國的大好河山,從中國的傳統的文化中吸取素養,真正提高個人的素養和寫作能力,長此以住,必能寫出好的傳世作品出來。佛青石,朱興華謹言。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酸儒胖老師2020-05-20 10:28:00

這個問題涉及到專業知識,在王力先生的[古代漢語]一書中,有詩律的介紹如下:由於詩歌屬於韻文,在其最初的發展階段,一般依據語音的自然節奏和口語的韻律而形成某種音樂性的效果。在《詩經》《楚辭》以後,詩歌的形式不斷有新的發展,當詩歌發展到高階階段時,人們總結了語音與詩歌形成相結合的經驗,形成了格律,到了唐代以後,詩歌更有了嚴密的格律,這種詩歌,我們稱它為古典格律詩體。

關於詩體的分類,還是比較複雜的,現在我們只能簡單的來了解一下。從格律上看,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

古體詩,又叫古風,是依照古代的詩體來寫的。在唐人看來,從《詩經》到南北朝的詩歌,都算是古體詩,因此,所謂仿照古代的詩體,也就沒有一定的標準。但是,詩人們所寫的古體詩,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體詩的格律的束縛。我們可以說,凡不受近體詩格律的束縛的,都是古體詩。

近體詩又叫今體詩,它有一定的格律,所以又稱為格律詩,簡稱律詩,律詩的用韻、平仄、對仗,都有許多講究。

從字數上看,有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還有很少見的六言詩。唐代以後,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一般詩只分為五言、七言兩類。五言律詩簡稱五律,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詩簡稱七律,八句五十六字;超過八句的叫長律,又叫排律,長律一般都是五言詩;只有四句的叫絕句,五絕二十字,七絕二十八字。由於近體詩的格律比較複雜,接下來我們只對其用韻、平仄和對仗進行簡單的介紹。

1、用韻

用韻也就是押韻,簡單講就是詩句最後一個字的韻母相同,但需要注意的是,現代漢語的發音和古代漢語的發音有一定的區別,韻腳也不盡相同。唐詩的押韻位置是固定的,律詩是二、四、六、八句押韻,絕句是二、四句押韻,無論律詩還是絕句,首句可以押韻也可以不押韻。

2、平仄

平仄是近體詩最重要的格律因素,起到構成詩歌節奏的作用,詩人依照漢語聲調的特點安排一種高低長短互動的節奏,就形聲了“聲律”之美。所謂平仄,拿普通話來說,陰平、陽平都是平聲,上聲、去聲都是仄聲。但因古漢語和現代漢語的發音不同,平仄還是存在著一些差異。

3、對仗

近體詩的對仗,是受了駢體文的影響,一般是半駢半散。律詩的四聯,各有一個特定的名稱,第一聯叫首聯,第二聯叫頷聯,第三聯叫頸聯,第四聯叫尾聯。每首律詩的二、三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慣例是對仗句,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

對仗的特點,是要求詞性、句式要相同,用字不相同。實際上,除非是修辭的需要,在近體詩中須避免出現相同的字。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一起國學2020-05-18 16:05:36

不管詩詞曲

意境都要美

不美不成詩

你說對不對

那些以為多按幾次回車或用書法寫在紙上就是詩的傢伙,只不過是附庸風雅、自欺欺人罷了。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如一凡夫2020-05-16 18:31:11

#古體詩與近體詩僅是形式上的難易# 古體詩是唐代的人們對漢魏晉南北朝時代的詩人們創作的五言和七言詩的總稱,也叫做古風,或簡稱叫做古詩。古體詩對格律(平仄)要求不嚴格,只要求押韻順口就行了。需要說明的是,唐代人們把唐朝以前詩人寫的詩叫古體詩。但是,到後來直至現在,古體詩已形成一種格式或形式,現在同樣可以依照古體詩的格式來寫古體詩。古體詩包括:五古和七古、古絕中有五言古絕和七言古絕、柏梁體。

唐代產生了律絕(也稱絕句)、律詩和排律這樣的新的詩歌形式,它們有著嚴格的格律要求,如此的詩歌形式就叫做格律詩。唐朝的人們為了有個區分,就把唐朝產生的格律詩叫做近體詩。而把唐朝以前的詩就叫做古體詩。格律詩對詩的字數、句法、押韻規則、每個字的平仄、語句的對仗都有嚴格的規則,不符合這些規則的就不是格律詩。格律詩包括:五律、七律、五絕、七絕和長律。

詩歌的靈魂是意境,沒有意境的詩就稱不上是詩,古體詩和近體詩都是講究意境的,視意境為詩之生命。其實,人們說古體詩好寫而近體詩難寫,只是格律詩的規則限制太多,條條框框束縛了人們的創作,古體詩和近體詩的難易區別僅在於形式而已。形實是為內容而服務的,可是人們往往就被形式給難住了。說實在的,古體詩少了形式上的諸多規定,要比近體詩寫起來自由了許多。詩仙李白就創作了大量的古體詩,且有不少都是傳世之作,其中代表作有七言古詩:《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五言古詩:《古風》五十九首、《長幹行》《子夜吳歌》等。而格律詩中名篇佳作也枚不勝舉,詩聖杜甫的詩堪稱格律詩寫作的典範。做任何事,會了就不難,不會就難了,詩歌的創作也莫過於如此,任何形體的詩歌要出精品都是不易的。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八叔1868738282020-05-16 15:14:06

古體詩脫離平仄這牢籠,自由發揮,意境無限,如在天空自由飛翔的鳳凰!而那些制訂平仄的人可能連三流詩人也不入!正如編織鳥籠的人不懂鳥語、不懂鳥情、不懂養鳥和賞鳥一樣!最打平仄客的臉是崔顥的《黃鶴樓》,全不講平仄,但千古名篇留名: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青川瀝瀝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此詩連李白避讓三分,李白登黃鶴樓想題詩,但看到崔顥的《黃鶴樓》後,講出自己的難處:此處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滴天髓詩詞2020-05-16 21:26:06

既提這個問題,首先你必須知曉古體詩與律詩的區別。另,通常只有像你這樣,不知怎說的人,才會認為古體詩比律詩好。

無語。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詩詞狂客2020-05-26 10:50:31

毫無疑問,是的。比較一下,就清楚。

1、形式

古體詩是格律產生之前的詩作或不遵循格律的詩作的統稱。

詩詞創作中最束縛人的是格律,要遵循平仄、對偶、粘連等規則,有時為遵循格律,不得不害意,可見格律詩的創作是比較困難的。

而古體詩則揮灑比較自如。比如李白的詩多喜歡使用古體,不受格律束縛。有很多作者由於對格律把握不足,時時突破格律,這種詩大約也可以歸入古體詩。

2、格調

格律詩的格調是多樣的。

古體詩由於要顯得古,因此格調要古拙一些,但這種格調很容易實現。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茗風2422020-05-16 13:35:24

古體詩是以樂府詩,比興賦的手法寫的,一般是長詩體例,對詩歌的平仄沒有什麼要求。也不要求一定對仗,期間還可以換韻。諸如我們知道的木蘭辭,孔雀東南飛,長恨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夢遊天姥吟留別,春江花月夜,三吏三別等等都是這種體例。以敘事見長。律詩對詩歌的平仄,韻腳,對仗有嚴格要求。所以古體詩比律詩規矩上沒那麼多,但寫好也很難。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實話實說說說說2020-05-18 23:10:42

由於古體詩不要求句數,不講究平仄,用韻自由,所以相對於近體待而言確實好作一些。但是一首好詩的評價標準不能以是否符合格律為準,還得看詩的意境及其所表達的內涵。

比如:唐代詩仙李白寫的《靜夜思》。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短短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構思細緻而深曲,脫口吟成、渾然無跡。內容是單純,卻又是豐富的。內容是容易理解的,卻又是體味不盡的,體現了“自然”、“無意於工而無不工”的妙境。雖然它不是一首近體詩,但詩中運用了比喻、襯托等手法,表達客居思鄉之情,語言雖清新樸素,但韻味無窮,反而使人忘掉了它的格律。所以說,要想寫出一首意境悠美,耐人回味的古體詩還是很不客易的。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我也寫過一些古體詩,其中有一首《秋意》:

雁鳴新氣爽,露菊綴清秋。

兒童擾山靜,撲蝗戲無憂。

歡迎詩友來交流!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南門三合星君2020-05-16 20:25:04

我本人還是比較偏愛古體詩的。幾年前的舊作放到現在從文法上幾乎不用怎麼修改,但是當時做的格律詩問題多多。說明格律詩門檻還是比較高的。下面一首古體詩舊作和新近修改才符合格律的詞:錦城芙蓉行

錦官城中芙蓉開,半煙半水砌瑤臺。浣花溪畔迷竹影,龍潭湖中羨蓬萊。採芰荷兮倚蘭舫,援鳴琴兮發清商。蔭水榭兮顧盼,樂逍遙兮徜徉。風煦煦而相嬉,柳嫋嫋以輕颺。濯吾纓於滄浪,冀稻米之流香。倉廩實兮禮儀節,離紛亂兮盛時倈。人文薈萃於斯盛,水陸輻湊稱菴藹。岷江水,天上來。浪花淘盡幾塵埃。蜀相憂勞成往事,江流遺恨悲壯懷。歷代興亡百姓苦,大好河山走狼豺。工農革命鑼鼓喧,一霎日月換新天。改革春風吹西部,蜀中發展謀新篇。中華復興世矚目,錦城崛起美名傳。燿如朝日迎霞蔚,迅似疾風驚目眩。明珠億萬斛,未若百姓安。乘時當奮起,良機得之難!一曲歌婉轉,流連竟忘返。

江城子

晚風微扇載離愁,黯生憂,嘆休休。謾道多情,為我係行舟。回首當年遊冶處,花相似,水空流。

別來惆悵上層樓,恨悠悠,寄浮漚。幾度春秋,青鬢漸白頭。聚散從來如一夢,孤燈盡,各淹留!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冰玉潔2020-05-16 19:59:29

謝邀:

我感覺古體詩不太好作。既要古風古體,古味濃郁,還要意境深遠。回味無窮。

我只是憑感覺猜想,對詩一竅不通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陳永金2020-05-16 14:47:23

古體詩好寫的原因是平仄要求不嚴,相當於對聯中的寬對,二、四、六分明就成了。律詩難寫的主要原因是對仗。對仗要字字對得工穩,難度比古體詩大得多。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一斗樓2020-05-16 18:10:37

唐以前的古體詩不講粘對換韻規律化。唐之後便有了規律性粘對,但很寬。換韻節拍化,好讀出味來,二句三句四句一換或不換的都有。在句式上的變化是隨換韻走的。而用辭的古味是古風的特徵,不能以淺俗辭語或詞曲句子介入。這是純古風,不比律絕易作。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詩詞達人沉思2020-05-18 18:58:10

古詩比律詩好作。因為:

1。古詩可長短句,而律詩不行;

2。古詩可以押協韻(叶韻),而律詩不行,除非第一句押韻可採用“孤雁入群”外;

3。古詩對仗自由,可對可不對,而律詩必須“頜聯、頸聯”對仗,當然,還有別的對法,是不正統的。

所以,古詩比律詩容易!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DISHANG虛空的人生2020-05-21 09:42:32

謝邀請,古體詩和律詩相對而言,古體詩應該比律詩體較容易。

但是,對於有寫詩天賦異稟,造詣高階的詩人,寫什麼模式的詩詞,都是異曲同工。

淺談,古體詩和近代詩的區別。

古體詩,文言文自由舒張,文字結構侷限性略小,沒有繁文縟節,約束力不強。

近代詩也就是律詩,唐興起到宋達到精緻完美,在詩歌文體上要求比較高階和繁瑣。

有詞牌,有格式,有出律,有文字,對仗要合轍押韻,平仄要嚴謹,起伏韻律唯美。文言系統絕句,辭藻華麗精湛。

學習寫作古體詩,近體詩,現代詩,都要先學習中國古典文學,理解文言文,把文言文詮釋在現代新白話詩裡,易懂,膾炙人口。

中國的古詩詞,在中國古典文學裡排榜首。

中國現代的文學,應該提倡學習詩詞,把傳統詩詞的博大,加以進深,應用在現代漢語中。以展示中國古老文化的底蘊。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重磅訊息網2020-05-23 12:24:17

您好:

好做不好做,主要體現在個人的修為和內涵,如若此人滿腹經綸,精通各種詩體,又有這方面的天賦,出口成章,作律詩和作古體詩是一樣的過程。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狂樽2020-05-20 19:12:35

當然古體詩美,就像一棵樹,自由生長和被裁剪自有不同。平仄限制死了,詩詞到了如今感覺越發詞窮,缺乏意境美感,自然是百家爭鳴的古體詩才真的是仙人闆闆的美。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山海村人2020-05-17 07:46:12

從我自身的創作經歷看:也寫了一些律詩、詞、賦,似乎總算有部分是拿得出手的;唯獨至今沒能寫出一首稍微像樣的古風。因為我們現代人,往往難以寫出“古風”、“古意”、“古格”來。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張寶彤給靈魂洗個澡2020-05-17 12:32:43

不是這樣的。詩詞的境界是詩詞的靈魂,如果過於苛求古詩詞格律,將就那種平仄押韻,就會失去大境界,大格局。比如我寫的兩句詩,大家看看如何?

長江黃河兩口飲

崑崙泰山一肩挑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柴門風雪夜路深2020-05-21 15:06:26

《流浪地球》裡面流傳出一首詩,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這首“詩”火了,交警都作為標語使用。這詩不押韻不對仗不美觀還沒意境,但實用,貼近生活,有人氣,所以火了。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蕭瑟楸楓2020-05-20 11:32:21

沒這個說法。不管任何一種形式的詩歌,真正的好作品都不多。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yaoyu12020-05-16 19:28:09

律詩是在古體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他是歷代文人刻苦專研的學術成果,這些文化人為了達到登峰造極、無人企及的程度就逐漸創制了格律詩體裁形式,以顯示文化人基本無人可以企及的語言運用能力,從一般文人觀點來看實際上這種形式束縛了人們的文學創作能力和水平,我認為對此我們應當以批判的精神予以繼承,不能讓這些艱澀格式限制了人們思想和創作。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湛廬寶鑑2020-05-29 10:46:41

只有好詩,沒有好作。古體詩要寫好也不容易,要不大家都是詩人了。近體詩多點格律限制,但高超的詩人也許更喜歡,好像刀尖上跳舞,更考驗你的技巧。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不二小衲2020-05-22 17:34:51

古體詩,也有章法,雖然韻律自由些,但是內容的層層推進更難把握,可以看看古詩十九首、漢樂府、或者曹操的四言詩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愁予斷史2020-05-21 09:41:24

我好像聽到了關公和秦瓊誰更厲害一樣的問題。比較古體詩和格律詩,根本不是音韻平仄那些表面功夫,而在於意境和胸懷。那些只停留在小巧花腔上的問題,實在無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