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治安疏全文白話文?涼水一碼2023-01-24 20:36:36

譯文

戶部雲南清吏司主事海瑞在這裡上奏:為了匡正君道,明確臣下的職責,求得萬世治安,要直陳天下第一事。

國君是天下臣民萬物的主人,正是因為是天下臣民萬物之主,所以責任重大。如果民生措置失當,就是君主沒有負起責任。所以臣子就應當儘量為君主服務,忠於職守,各抒己見。臣子盡到自己的責任,君主的責任也才算盡到以前那種專圖討好,曲意逢迎,不讓君主聽到實際情況的人,現在用不著說他

危言聳聽的人或許會說:君子總是想法多,即使遇到賢明的君主,政治清明的時代,也經常居安思危,憂慮重重,只怕反而讓人思維混亂,搞不清方向。這種說法不符合現在情況!

臣蒙受國恩,寧可直言得罪也不想說假話,好的就是好的壞的就是壞的一絲一毫都不敢隱瞞。不為討上面的歡心,也不計較得失,今天披瀝肝膽,掏出真心,對陛下您說幾句實話。

漢代名臣賈誼曾和文帝這樣說:下面進言的人總是說:天下已經大治,臣獨以為還沒有。那些說天下已安已治的人,不是愚昧無知就是阿諛逢迎。文帝算是漢代的賢君了賈誼也不是對文帝要求過高。漢文帝的品質作風是好的有愛民的美德,為人也慈和儉樸,冷靜謙遜,但缺點在於遊於玄老,不專事於政務,有許多政事都被耽誤了沒有辦好。假使臣下看不到這些弊端,一味認為天下已安已治,這就是愚昧無知。假使臣下看不到文帝的才幹終究有限,一味用已安已治的話來歌頌他這就是剛正不阿。

陛下自視和漢文帝比較起來怎麼樣呢?陛下天資英斷,睿識絕人,具有成為堯、舜、禹、湯、文、武這樣的君王的潛力,陛下象漢宣帝一樣做事努力認真,象光武帝一樣為人大度,象唐太宗一樣英武無敵,象唐憲宗一樣能夠消平各地藩鎮叛亂,陛下還有宋仁宗的仁恕之德,總之象這些可取的優點,無論哪一項,您都是具有的您即位初年,根除積弊,明白宣示,同全國老百姓一道革新政事。舉其大概吧:您作過一篇《敬一箴》提倡規戒;改定了一些冠服制度,下令廢除孔子廟裡的塑像,只用木主;削弱了宦官的內外之權;將元世祖從歷代帝王廟所祭牌位中剔除;孔子廟兼祭孔子的父母。那時候天下人都很期待,認為您一定大有作為。有見識的人都認為:只要有好的臣子幫助,不需多久,天下就可太平,您一定比漢文帝要強得多。然而文帝能發揚仁恕之性,節約恭儉,體恤愛民,宋朝的呂祖謙說他善於用人,能盡人之才力。一時天下雖說不上已經大治,但國庫充盈,連串錢的繩子都朽爛了百姓安樂,財物豐足。大家公認他夏、商、週三代以後的一位賢君。

陛下您立志要有作為,可是沒過多久,就被雜亂的念頭導引到別的地方去了您把自己的剛強英明用到過失的地方,以為人真的能夠長生不老,而一味的玄修。陛下富有四海,卻不念及那都是民之脂膏,經常大興土木,大修宮殿廟宇。陛下二十餘年不上朝處理政務,導致綱紀鬆懈損壞。朝廷賣官買官,援用這種章程越來越濫,美其名曰推廣事例,導致豪強四起,名爵氾濫。您專門和方士在一起煉丹,不與自己的兒子們相見,人們都以為您缺少父子之情。您常以猜疑誹謗戮辱臣下,人們都以為缺少君臣之禮。您整天待在西苑不回宮,人們都以為缺少夫婦之情。天下官吏貪汙成風,軍隊弱小,水災旱災無時不有,民不聊生,導致流民暴亂象火燒一樣,越來越盛。自陛下登基以來,前幾年就這樣,但還不嚴重,但是如今賦稅徭役越來越重,各級官吏都效法朝廷,盤剝百姓無度。陛下花很多錢崇奉道教,十餘年來已經做到極致了因此,陛下改元號之時,天下人都猜想:這意思就是說“嘉靖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

近來,嚴嵩罷相,嚴世蕃被處以極刑,勉強可以令人滿意,一時人稱天下清明。然而嚴嵩罷相以後的政事,不過和他作宰相以前差不多,也並不見得清明多少。陛下比漢文帝差遠了天下之人對您滿意已經很久了這內外臣工都知道。詩經》上說:衰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意思是說宣王不能完全盡職,仲山甫能從旁補救。今日以輔助、匡正來補救、糾正過失並使一切走入正軌,正是諸位臣下的職責所在聖人也不能不犯錯誤,否則古代設官,只要他做官辦事就夠了不必要求他進言勸諫,也不必設諫官,更不必說木繩金礪這類的話了陛下修宮殿,設壇祈禱,就讓群臣競相進獻香物和仙桃仙藥,叫臣子進表管賀。陛下要興建宮室,工部就極力經營;陛下要取香覓寶,戶部就派人到處索取。陛下舉動有誤,諸臣順從得也沒道理,竟沒有一個人為陛下正言。那種公開討論對錯、貢獻良言,防止邪惡的做法,耐久沒有聽到獻媚的風氣太甚。然而人們不敢直言,內心卻不能不羞愧,氣也不壯了當面不敢說,卻在面前議論是非,人們外表上順從陛下,卻把真心藏起來,這樣為陛下歌功頌德,多麼大的欺君之罪?

天下者,陛下之家也,哪有不顧自己家的人呢?內外臣工都有行政職務和進言的責任,這些都是能夠奠定您的家業,使它象磐石一樣的穩固的基礎。一意玄修,陛下的心被妄念迷惑。過分苛刻武斷,也不是您生性如此。不能就這樣便斷定陛下不顧其家,不合乎人情。臣子們往往為了顧及自己的身家性命,為了保住自己的烏紗帽,欺詐、貪贓、曠廢職務而導致犯罪,這些人不合您的心意,很自然的假如不是為了上述的原因也不合您的心意,那就是您的心與臣子的心偶然不相投合啊,但也有人疑心是您看輕臣子,侮辱臣子。另外有一種人,自己的心思不正,或是為了個人的利益,或是說得不夠詳明正確,就象胡寅擾亂政事的奏疏那樣:這些人不合您的意旨,也是很自然的如果都不是以上的情況,君意臣意還不相符合,那就要讓人疑心是不是因為陛下自以為是不願接受勸諫的緣故。抓住一二件這樣的事,就推測您向來如此,害得您一直被人誤解。禮記》上說:君主多疑於上,百姓就無所適從;臣子不忠於下,君主就勞苦不堪了說的就是今天這種情況。

臣子保身家的私心和怕觸怒君主的心相結合,因而模糊了自己的職責,已經舉出一二件事例替他作過分析了君主求長生的妄念和迷惑不明相結合,就使臣子們心懷滿意;陛下有失為君之道,請允許我再加以分析。

陛下的失誤很多,大部分是因為修醮。修醮是為了求長生不老。古來的聖賢只不過講求涵養道德,頤養生命,順應自然法則。天地賦予人生命,不過如此罷了堯、舜、禹、湯、文、武都是聖人,也沒有誰能長生不死。之後,也沒有見到所謂僧道術士之人從漢、唐、宋活到今天。傳給您長生法術的陶仲文,您稱他為師傅,可是自己就已經死了仲文尚不能長生不死,陛下為什麼還要求長生?至於那所謂的仙桃藥丸,怪妄尤甚。伏羲氏做了天下的王,有龍馬出河,於是便依據龍馬的花紋畫了八卦。夏禹治水時,出現神龜,就把神龜背上羅列的各種紋路排列起來,成為有關天道人事的九種法則。這些 神物”透露了萬古不傳的秘密。天將天道顯之於聖人,借聖人來明示天下,就像日月星辰的排列,並不虛妄。但宋真宗趙恆為了粉飾太平,聽從王欽若等人的話,偽造天書,聲稱突如其來,大臣孫奭就諫言道:上天哪裡會說什麼?怎麼還能寫書?仙桃是從樹上採摘下來的仙藥由人工搗制而成。說它能有什麼天意?能起什麼作用?天賜之物,難道能讓人手裡拿著給您?陛下玄修多年,一無所得。今日,左右奸人迎合陛下玄修妄念,以為區區桃藥就能讓人長生不老,世上哪有這樣的道理?玄修之無益可知矣。

陛下您莫非認為只要抓住刑和賞的權柄,就不怕無人辦事,天下就可以治好,修道便沒有什麼害處了嗎?那些阿諛逢迎的臣子,年輕時候就沒有學到致君澤民”把君主輔佐好,使百姓得到好處)特別身手和修養,壯年做官也沒有“致君澤民”特殊志向和願望。尚書·太甲〉曰:有言逆於汝志,必求諸道,有言遜於汝志,必求諸非道。意思是說:遇有不合自己意旨的話,要看看是否合於道理;遇有順從自己意旨的話,要看看是否不合道理。順從旨意的未必就是有道理的從近些年來看:嚴嵩哪有一處不是順著陛下您的意思?然而嚴黨過去是貪權竊利的禍害,今天是忤逆亂政的根源。象梁材這樣的人謹守職責,歷來做官有聲譽有操守,以正直不阿著稱,卻被陛下認為大逆不道。雖然從嚴嵩抄家以後,百官有所畏懼,知道不能再以賄賂謀求升遷,稍改以前的惡習。然而嚴嵩罷相之後的局面也和嚴嵩做丞相之前沒什麼兩樣。百官仍然只情願學嚴嵩的順從,不肯學梁材的正直不阿。現在壞人還是貪求無厭,一般人也只是得過且過,混混日子。即使是好人,也不過是做官和退隱之間猶豫不決,含糊敷衍,奉行做事罷了而那種潔身自愛、探研真理,對天下負有責任,能夠肩負國運,維護長治久安的人,卻一個也沒有發現。不就是因為好人受到牽制,不能盡忠做事,才弄到今天這個地步嗎?您既要人順從聖意,又要人盡忠;既要人充任助手和耳目,又要人順從您做那些修道和興修宮殿廟宇的過失事情:這就象不用四肢耳目去保衛心腹,而由心腹自己去執行看、聽、拿東西和走路的任務一樣。照此下去,您即便有了象張儀和公孫衍那樣能幹的臣子,要想成果與百姓同享太平的事業,那也是辦不到

如果您供認修道有害無益,那麼臣子的轉變,百姓的禍福,天下的安危都將由此而不同,所以您應當立即悔悟,每日上朝理政,與宰輔、九卿、侍從、言官一起言說天下利害,洗刷數十年君道之誤,那樣就能置身於堯、舜、禹、湯、文、武這樣的明君之中,也使得臣下能夠洗刷數十年奉承君主之恥,讓他置身於皋陶、伊、傅這樣的賢臣之列,君臣便可互相勉勵、互相敬重。內廷中的宦官宮女,外廷中光祿寺廚房的僕役,錦衣衛中那些受惠於祖先恩蔭的人,以及各個衙門裡那些額外的冗員,無事可幹而為官的人太多了皇家的倉庫裡,戶部、工部以及光祿寺等衙門裡,緞、絹、糧料、珠寶、器物、木材等東西很多,堆積在那裡也無用,用了也用的不是地方,白白浪費了很可惜。臣子們進諫,您採納實行,對您說來只不過動一動節省的念頭罷了京師裡的一塊金子,田野百姓那裡抵得上一百塊金子用。您稍稍節省一點,國庫便有餘用,老百姓則有了儲蓄,好處真不知有多少啊,而陛下為何不這樣做呢?

今天官吏設定不全,辦事因循苟且,敷衍塞責,不守法紀,卻還自以為不錯。應該督促遵守基本的道德來端正官員們行為,停止用錢買官那一套來理清仕途;讓文武官員安於其位,責成他做出效果來;平常就練選軍士以免打仗了臨時召募百姓;讓那些吃白食的和尚道士回家,回到士、農、工、商的行業裡;府州縣地方官要生計和教化並重,樹立好的禮俗規範;屯田、運鹽應該恢復徵收實物,來空虛邊防軍隊的儲藏;按地畝交糧,按人口應役,以便恢復老百姓的元氣;檢舉天下官員的貪汙勒索行為,讓那些貪贓枉法的人心生怯懦,依照刑律處分他毫不寬容。如此以來,便是仁政,幾十年之後才幹收效,與天地並存的偉大功業便可成就了這樣的事由諸臣提議,陛下執行,也就在陛下一振作間而已。一振作而諸廢具舉,百弊鏟絕,象唐、虞三代那樣光明絢爛的大治便可復興矣,而陛下為什麼不實行呢?

陛下只要稍事節省和振作就行了又不是要您多麼勞心勞神。九卿掌握大政方針,百官承擔具體的職責,巡撫、巡按、六科給事中等糾舉肅清,維護風氣,陛下考核政綱的實施情況,督促他做出效果來。努力去找賢才,任用他辦事,自己就省力了就像天運於上,四時六氣各得其序,君主只要自己有德,感化臣民,不必親自動手管理一切。天地萬物為一體,自有它道理。百姓安居樂業,形成一片祥和氣氛,而陛下自然能夠感到真正的快樂和價值。天地是化生萬物的人也有協助天地化生的能力,可以與天地並列而為“三才”道與天通,命運可以由我自己掌握,而陛下自然能夠享受真壽。這是真正的道理,轉身就能做到立刻就能見效。要是依舊去服食什麼長生不死之藥,盼望著能成仙昇天,不是道理所在那麼做只能匆忙的散爵祿,讓精神徒然的緊張,玄修求長生,實事求是的空想,陛下一輩子求之,究竟得到沒得到呢?

君道不正,臣職不明,天下第一大事。於此不言,更復何言?大臣為保烏紗帽而阿諛奉承,小臣害怕獲罪外表順從,陛下有過失卻不知道,不能改正不能執行,臣每想到這裡便痛心疾首。所以今天便冒死竭忠,誠實的向陛下進言。望陛下能夠改變心思,轉換方向,而天下之治與不治,民物之安與不安都取決於您,若陛下真能採納,宗廟、社稷、國家的幸運,天下黎民百姓的幸運!

海瑞治安疏全文白話文?夏日清風1406607462023-01-25 09:50:13

治安疏  (明)海瑞

(白話文)

戶部雲南司主事海瑞恭謹上奏:關於直言作為國家第一要事,用來端正君道、明確臣職、尋求萬世治安的問題。

國君,是天下臣民萬物的主宰。正因為他是天下臣民萬物的主宰,責任也最為重大。凡是有關百姓利益、生活疾苦,某一方面有所不聞,在施政中必然會因在該方面缺少了解而出現失誤,這就是不稱職。因此,使國君稱職的辦法,應該是多方面的,但更應把主要責任寄託在大臣身上,讓他們暢所欲言。大臣暢所欲言,那麼國君才可能稱職。過去,大臣們都千方百計地討陛下歡心,奉承討好,一意順從,結果導致災禍不斷、言路阻塞,皇上聽不到實情彙報,因為沒有足夠的奏報。謀劃太過的人卻又說:“君子以明主為危,以治世為憂。”如果天下太平了,要把它當不太平來憂慮;如果國君英明,要把他當不英明來擔心。這豈不是要故意尋求眼花,失去進退的目標嗎?這不是精闢的見解。

我享受的國恩深厚,請讓我堅持對陛下雖有冒犯但不隱瞞的言行。好就說好,不妄加一絲假好,過錯就說過錯,不避諱一絲過錯。不討好您,也不刻意謀劃太過,我要披膽瀝膽為陛下陳述實情。

漢代賈誼向文帝陳述政事時說:“向陛下進言的人都說天下已安定已太平,我卻認為還沒有。說天下又安定又太平的人,不是愚笨就是奉承。”文帝雖是漢朝的賢君,但賈誼並非苛責求全。文帝生性仁善,類似柔弱,對人寬宏大度,生活儉樸,有親近臣民的美德;但喜歡悠閒自得,遇事好退讓,所以常耽擱、荒廢政事。不探究弊政產生的原因,一概用又安定又太平之言來粉飾,這是愚蠢,不探究其才能的不足,一概用得到安定太平的盛世來稱頌,這是阿諛奉承。

陛下您自覺比漢文帝怎樣?陛下天資聰明果斷,遠見過人,可成為堯、舜那樣的賢君,也可成為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那樣的明君,在他們之下像漢宣帝的勵精圖治,光武帝的豁達大度,唐太宗的英武無敵,唐憲宗的立志平定割據叛亂,宋仁宗的仁恕,都有可取的一面,陛下可以向他們學習,並做得更好。在陛下即位的初期,清除積弊,國家煥然一新。我列舉大略,如:勸戒人們敬順專一來修養心性,確定衣冠服飾制度來辨別身份,去掉用土木做成的聖人像,剝奪宦官在朝中朝外的權力,元世祖曾毀掉孔廟,不予祭祀,現在又祭祀孔子,並把恩澤延及到他的子孫後裔,天下人高興地切盼著您大有作為。有識者認為只要輔政宰相人選恰當,太平盛世就指曰可待了。這並非不切實際的言論。陛下比漢文帝英明百倍,但漢文帝能充分發揮仁順天性,節減用度,體恤民情,呂祖謙稱頌他不耗盡民力,實際情況的確如此,當時天下雖然不能用太平安定來稱頌,但太倉盈滿,錢糧長期堆積如山,百姓生活稍有安樂和富足。在三代以下國君中,漢文帝可稱做賢君。

陛下您銳意進取之心卻未能長久堅持,一些荒誕的想法引導您背離了初衷,錯誤地運用您的才智,認為國家將來一定會興旺,於是就一心一意去玄修。陛下富有天下,不說這都是百姓的財富,卻大興土木,二十多年不上朝,綱紀已經廢馳。多次實行推廣事例,官爵已過多過濫。兩皇子不能與陛下相見,人們認為您輕視父子之情;因猜疑和聽信誹謗,殺戮凌辱朝臣,人們認為您輕視君臣關係;在西苑玩樂而不返回宮中,人們認為您輕視夫婦之情。天下官吏貪汙,將領怯弱,民不聊生,水旱災害不斷髮生,盜賊猖獗。在陛下登極初年,這些事情也存在,但沒有這麼嚴重。現在賦役連年增加,各地效仿,陛下耗盡錢財信崇佛教,更加變本加厲,室如懸磬,十餘年來到了極點。天下人於是就陛下改元的年號,推測說:“嘉靖,意思是說家家都淨,沒有錢財。”

近來嚴嵩被罷官,嚴世蕃被處死刑,使人略感快意,一時被稱為政治清明時期。但嚴嵩罷相之後,情況不過像嚴嵩任相之前罷了,並非天下非常太平安定的治世,遠遠趕不上漢文帝時期。天下人對陛下不滿已很久了,這是內外臣都瞭解的。瞭解這些就可說不愚笨,《詩經》上說:“三公之職空缺,只能由仲山甫填補。”今天要依賴群臣輔助拯救、糾正陛下的錯誤,讓您迴歸正途,這是群臣的職責。怎能認為聖人就絕沒有過錯呢?古代設立官職,只需要有華麗的文采和對同僚的仁愛就足夠了,不必用勸諫來要求他們。保氏負責勸諫君王的不良行為,但不一定設定。對錯誤行為的規勸是應該的,但聖賢不一定說起。在醮修時,群臣相繼進香,奉上天桃天藥,又相繼上表祝賀。興修宮殿時,工部盡全力營築;為獲取香料、寶物,戶部派人四處尋找。陛下有荒謬的行為,群臣就荒謬地追隨,沒有一人替陛下闡明是非。獎勵良善,懲治不法的作風,揚善抑邪的道理,早已聽不到了,因為已經阿諛成風。這些人已經心愧氣餒,習慣見風使舵地順從著陛下,違背良心地歌頌陛下。欺君之罪該怎樣處置呢?

天下,就是陛下的家。人沒有不顧念其家的。內外大臣,其做官的操守,其諫言的職責,都是用來維護陛下的家並使之堅如磐石的。一味地進行玄修,這是陛下內心受到迷惑;過於苛刻獨斷,這是陛下的感情出現偏差。而說陛下不顧念自己的家,合乎人情嗎?群臣顧念自身的私心太重,得一官職又多因欺矇、貪贓、懈怠政事而丟官,有許多不能適合陛下心意之處。有的與此不同,皇上與大臣的心意偶不相同時,就說陛下是輕視大臣。群臣正心的學問低微,所說有的不免帶有私心,有的失於詳察,的確就像胡寅攪亂政事的言論,有許多不能適合陛下心意之處。有的與此不同,皇上意見與群臣言論偶不相同時,就說陛下是固執已見,拒不納諫。拿陛下一兩件不妥當的行為做依據,推測陛下千百件事都如此,使陛下陷入有錯不改的境地。群臣欺君之罪太大了。《禮記》上說:“在上的人疑慮,那麼百姓就更困惑;臣民難以瞭解,那麼國君就要經常勞累。”說的就是今天這種情況。

當群臣為身家考慮之心與恐懼之心相合,做臣的職責就不明確,我的一二事形跡說,已經替群臣解析過了。當陛下尋求長生之心與困惑之心相合,群臣就有了說辭,為君之道就不端正。臣請求再為陛下開導。

陛下的過錯太多了,從大的方面說在修醮。修醮是為了追求長生不老。自古以來,聖賢只是說修身立命,只是說順其自然地接受一切生老病死。因為天地賦予人以生命,這就足夠了。堯、舜、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等君王,是聖賢中的大聖賢,也沒能長生不老。之後也沒見到漢、唐、宋的世外高人長生活到現在,讓陛下能訪求其長生之術。對陶仲文,陛下以師相稱,仲文卻已經死去了。仲文都不能長生,陛下還獨自尋求什麼長生?至於說天賜仙桃、藥丸,更是怪誕、荒謬。從前伏羲氏統治天下,龍馬從黃河躍出,於是模仿它身上的花紋畫出了八卦,大禹治水時神龜在背上馱著錯落有致的花紋,於是依次畫成九疇。《河圖》《洛書》確實有這種吉祥之物,洩露了這萬古不傳的秘密。天不愛道就把它顯示給聖人,由聖人來闡述展示給世人,就象曰月星辰分佈在天空,歷數依此製成一樣,並非荒誕不切實際的事情。宋真宗在乾佑山獲得天書,孫爽進言說:“天會說什麼!怎麼會有書呢?”桃是要採摘才能得到的,藥是經人工搗合才能製成的。無緣無故就得到了,難道桃和藥有腳嗎?是上天賜予的,那麼上天用手拿著交付的嗎?陛下玄修多年了,什麼也沒得到。到今天,身邊奸佞小人迎合陛下的胡思亂想,用區區的桃、藥就引導長生,真是毫無道理,玄修沒有好處是可想而知的。

陛下又會說用明示刑賞來督率群臣,使天下治理得法,玄修不也沒害處嗎?人從小就學習,但不學以方術報效君王、惠澤百姓之類的內容;成年後做事,也不會有為君為民而走歪道的想法。《太甲》上說:“有言語不順你的心,一定要尋求它的道理,有言論遜色於你的志向,一定要尋求它不合理之處。”順耳的言語未必合理。就近事來看,嚴嵩有一句不順從陛下的話嗎?原來是貪官、竊賊,現在是逆臣。梁材恪盡職守,遵循禮法,陛下卻認為他是叛逆者。他在各任上都有聲譽,是戶部官吏中,至今為止最被人稱頌的。到近曰嚴嵩被抄家沒籍,百官才有了警惕之心。不再收受賄賂,尋求升遷,稍有檢點、約束。然而嚴嵩罷相之後,就像嚴嵩未任相之前罷了。群臣願像嚴嵩一樣順從陛下,不願像梁材那樣固執已見。現今,厲害的貪汙受賄,不厲害的混曰子,被人稱讚的,也只在朝廷上修身養性,潔身自好,循規蹈矩。那種不僅能潔身自好,善於探究事情原委,而且勇擔天下重任,使國家百姓有所寄託的人,還沒見到。莫非有什麼事情牽制著他們的心,未能捨身妄我地投入才會這樣嗎?陛下想要群臣只贊同自已的行為而不牴觸,就要求他們效忠。把翅翼交給他們是為了加強視聽,又想要他們須從自己玄修及大興土木的荒謬行為。這是讓他們只做股肱和耳目,不做腹心,只是成為陛下您自己視聽、行動的工具。如果有像張儀、公孫衍這樣的大臣,可以重用他們完成強國富民的偉業,但也沒有這樣的道理。

陛下果真知道玄修沒有好處,群臣的曲從,百姓的效仿,天下的不安定不太平都是因此而生,就應翻然悔悟,每天上朝,與宰輔、九卿、侍從、言官談論尋求天下利弊,洗刷幾十年來君道的失誤,使自己成為一個比堯、舜、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更英明的國君;使群臣也能洗刷幾十年來對皇上只知阿諛奉承的恥辱,成為與皋陶、夔、伊尹、傅說相媲美的賢臣,知善惡、勇勸諫,獎勵良善,懲治不法。內朝的宦官宮女、外朝的光祿寺廚役、錦衣衛恩蔭,在各衙門拿俸祿的,所有這些沒有實際事務的官吏也太多了。上起內倉內庫,下到戶部、工部、光祿寺各廠所藏緞絹、糧料、珠寶、器用,木材等物,堆積了很多而沒有用,用在不該用之處的也很多。群臣中一定有人向陛下陳明過。群臣向陛下說了,陛下就應實行,這對陛下來說只是略略節省罷了。京城用銀一兩,百姓就要納銀百兩。略略節省,國家財政就會有餘,百姓就會有積儲,好處不知道有多少,而陛下為什麼不做呢?

每官都有其職掌,早些年職守正規、全面但沒有很好實行,今天對職守或荒廢、或因循苟且、或不遵法度,卻自以為是。敦促道德禮制來端正士風,禁止貢納以確保仕途清明,官吏將領要有較長任期,從而要求他們有所成就,挑選訓練軍士,從而避免召募士兵,驅使僧道遊民迴歸本業,責令府州縣地方官府既發展生產,又推行教化,形成人知禮義的社會風氣,恢復軍屯、開中徵收本色的制度來充實邊倉儲備,合理徵收田賦、攤派丁差來使百姓擺脫困境,檢舉天下官吏的侵貪、將領的怯懦、小吏的奸詐行為,嚴厲懲罰,絕不姑息。推行濟世的仁政,創立博大英明久遠的偉業,群臣中一定有人向陛下談論過。群臣談起,陛下就應付諸實踐,這對陛下來說略略振作起來就行了。略有振作就百廢俱興,百弊盡除,唐虞三代的治世,很明顯地又出現了。而陛下為什麼不振作呢?

節省與振作,對陛下來說又不是很費力。九卿全面負責,百官分司其事,巡撫、巡按及科道官員糾察內外,嚴肅綱紀,陛下手掌大權,稽查治國的關鍵部分要求群臣完成。訪求賢才費力,任用群臣安閒,就像天運在上,而四時六氣各有各的先後次序,這就是謙遜無爭順其自然的道理。天地萬物本為一體,這是固有之性。百姓脫離困境,安定富庶,那麼陛下性情中就有了真實的快樂。可以因此讚美天地對人類萬物的化育,那麼,可以向天地參悟。道與天相通,命運由自已掌握,那麼陛下性情中就有了真實的長壽。這一道理的內容,可以立刻體現出來,並真實有效。至於服食長生不老之藥,隨意舉出遠期藥效,哪裡有這樣的道理!毫無道理卻急切地賞賜爵祿、費盡心神地玄修來找,苦思冥想,捕風捉影,到死也只是這樣罷了。能求找得到嗎?

君道不正,臣職不明,這是國家最需面對的一件大事。對此不說,還另有什麼可說的!地位高的大臣為保官職就極力討好陛下,地位低的小臣害怕獲罪就一意順從陛下,陛下的確有不瞭解就改變、推行的,我常常感到遺憾。因此,冒死懇切地向陛下陳述。就您在是否改變傾向與做法的抉擇中,天下太平與否,百姓安定與否,在此刻決定了。希望陛下用心,那麼宗社幸運、天下幸運。我不禁戰慄恐懼到極點,因此寫好奏本親自帶上,呈遞給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