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掃北的詳細歷史?砥礪前行58582023-01-11 12:29:18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駕崩,朱元璋長子朱標英年早逝,根據“傳嫡不傳長”的傳統,朱標的兒子朱允文繼位,皇帝久居深宮,而藩王實力很大,兵權在握,對於皇權有威脅。建文帝為了保住皇位,下旨削藩。

當時駐守北平的藩王朱棣(朱元璋第四子)勢力最強。朱棣見情勢危急,借清明節為父皇掃墓(碑),打出“清君側”、“靖難”誅奸旗號,於1399年由北平起兵,燕王朱棣親自率領軍隊衝鋒陷陣,向南京的建文帝發難,史稱“靖難之役”,俗稱“燕王掃碑”,也被傳為“燕王掃北”。(“靖難”的意思:“靖”指平息,掃平,清除。“靖難”代表 戰亂,掃平奸臣的意思。)

建文帝得到訊息,急忙調兵遣將,命沿途府縣全力阻擊燕王南下。這場戰爭歷時四年,戰爭的主戰場在河北、河南、山東一帶。安居樂業的中原百姓,抱著的保家衛國“忠君思想”,與政府軍一道抵抗燕軍。

1402年6月,朱棣攻下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蹤(還有傳自焚)。燕王奪取皇位後,改年號為永樂,是為明成祖。

朱棣在南京奪得帝位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瘋狂的報復。他命令軍隊北進,對凡在南進途中抵抗的府、縣、村進行大屠殺。從南京到北京,血雨腥風的“掃北”,造成千裡之內,所到之處,十室九空,殺戮和逃亡使得這片華北平原的所在地,幾乎變成一片廢墟。

燕王掃北的詳細歷史?410823199700292023-01-11 13:21:47

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名朱棣,領重兵鎮守大都(北京)。朱元璋長子朱標早逝,朱元璋死後,其皇太孫(朱標次子)朱允炆繼皇帝位,年號建文。建文帝即位後,與侍臣密謀削藩之策,企圖改封朱棣於南昌。燕王朱棣本來就對朱允炆繼承皇位不滿,便以“誅奸臣,清君側”為藉口,起兵反抗。建文帝得知,便詔集山東、河南、山西三省兵將30萬人,自太行山以東,陳兵於滹沱河沿岸,

燕王掃北的詳細歷史?hc項羽2023-01-11 12:39:33

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名朱棣,領重兵鎮守大都(北京)。朱元璋長子朱標早逝,根據傳長不傳嫡的傳統,朱元璋死後,其皇太孫(朱標的大兒子)朱允文繼皇帝位,年號建文。建文帝即位後,與侍臣密謀削藩之策,企圖改封朱棣於南昌。燕王朱棣本來就對朱允文繼承皇位不滿,便以“誅奸臣,清君側”為藉口,起兵反抗。建文帝得知,便詔集山東、河南、山西三省兵將30萬人,自太行山以東,陳兵於滹沱河沿岸,企圖阻止燕王朱棣南下。

1400年4月6日(明建文帝二年農曆三十日)始,雙方几十萬大軍在滹沱河沿岸展開激戰,其中正定府所屬各縣是這次戰爭的主要戰場。雙方在此進行了長達一年之久的“拉鋸式”爭奪戰,最後燕王朱棣獲勝,明朝庭軍部都督被擒,主帥耿炳文逃入正定閉門固守。建文帝又令李景隆為大將軍,率兵50萬攻打燕王,欲挽敗局。但因將士多屬臨時拼湊,號令不一,指揮不靈,一戰即潰。而燕王且追且戰,相繼攻入南京,建文帝自焚而亡。1403年朱棣登帝位,改號永樂,後又遷都北京,是為明成祖。歷史上稱此事為“靖難之變”,民間俗稱為“燕王掃北”

燕王掃北的詳細歷史?使用者40795858789752023-01-11 12:38:01

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名朱棣,領重兵鎮守大都(北京)。朱元璋長子朱標早逝,根據傳長不傳嫡的傳統,朱元璋死後,其皇太孫(朱標的大兒子)朱允文繼皇帝位,年號建文。建文帝即位後,與侍臣密謀削藩之策,企圖改封朱棣於南昌。燕王朱棣本來就對朱允文繼承皇位不滿,便以“誅奸臣,清君側”為藉口,起兵反抗。建文帝得知,便詔集山東、河南、山西三省兵將30萬人,自太行山以東,陳兵於滹沱河沿岸,企圖阻止燕王朱棣南下。

1400年4月6日(明建文帝二年農曆三十日)始,雙方几十萬大軍在滹沱河沿岸展開激戰,其中正定府所屬各縣是這次戰爭的主要戰場。雙方在此進行了長達一年之久的“拉鋸式”爭奪戰,最後燕王朱棣獲勝,明朝庭軍部都督被擒,主帥耿炳文逃入正定閉門固守。建文帝又令李景隆為大將軍,率兵50萬攻打燕王,欲挽敗局。但因將士多屬臨時拼湊,號令不一,指揮不靈,一戰即潰。而燕王且追且戰,相繼攻入南京,建文帝自焚而亡。1403年朱棣登帝位,改號永樂,後又遷都北京,是為明成祖。歷史上稱此事為“靖難之變”,民間俗稱為“燕王掃北”。

燕王掃北的詳細歷史?博謀小生2023-01-11 12:43:28

歷史上有“燕王掃北”這回事。“燕王掃北”就是“靖難之役”的民間說法。明朝前期國都為南京,以南京為中心,朱棣與朝廷軍隊在北方展開激戰,最終獲得全勝。“燕王掃北”的“北”字就是從這裡體現出來的。

燕王掃北的詳細歷史?遙遠的她2023-01-11 12:15:59

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名朱棣,領重兵鎮守大都(北京)。朱元璋長子朱標早逝,朱元璋死後,其皇太孫(朱標次子)朱允炆繼皇帝位,年號建文。建文帝即位後,與侍臣密謀削藩之策,企圖改封朱棣於南昌。燕王朱棣本來就對朱允炆繼承皇位不滿,便以“誅奸臣,清君側”為藉口,起兵反抗。建文帝得知,便詔集山東、河南、山西三省兵將30萬人,自太行山以東,陳兵於滹沱河沿岸,企圖阻止燕王朱棣南下。

燕王掃北的詳細歷史?正義凜然風聲9E2023-01-11 11:49:56

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名朱棣,領重兵鎮守大都(北京)。朱元璋長子朱標早逝,根據傳長不傳嫡的傳統,朱元璋死後,其皇太孫(朱標的大兒子)朱允文繼皇帝位,年號建文。建文帝即位後,與侍臣密謀削藩之策,企圖改封朱棣於南昌。燕王朱棣本來就對朱允文繼承皇位不滿,便以“誅奸臣,清君側”為藉口,起兵反抗。建文帝得知,便詔集山東、河南、山西三省兵將30萬人,自太行山以東,陳兵於滹沱河沿岸,企圖阻止燕王朱棣南下。

1400年4月6日(明建文帝二年農曆三十日)始,雙方几十萬大軍在滹沱河沿岸展開激戰,其中正定府所屬各縣是這次戰爭的主要戰場。雙方在此進行了長達一年之久的“拉鋸式”爭奪戰,最後燕王朱棣獲勝,明朝庭軍部都督被擒,主帥耿炳文逃入正定閉門固守。建文帝又令李景隆為大將軍,率兵50萬攻打燕王,欲挽敗局。但因將士多屬臨時拼湊,號令不一,指揮不靈,一戰即潰。而燕王且追且戰,相繼攻入南京,建文帝自焚而亡。1403年朱棣登帝位,改號永樂,後又遷都北京,是為明成祖。歷史上稱此事為“靖難之變”,民間俗稱為“燕王掃北”。

燕王掃北的詳細歷史?使用者34667010952912023-01-11 11:37:00

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名朱棣,領重兵鎮守大都(北京)。朱元璋長子朱標早逝,根據傳長不傳嫡的傳統,朱元璋死後,其皇太孫(朱標的大兒子)朱允文繼皇帝位,年號建文。建文帝即位後,與侍臣密謀削藩之策,企圖改封朱棣於南昌。燕王朱棣本來就對朱允文繼承皇位不滿,便以“誅奸臣,清君側”為藉口,起兵反抗。建文帝得知,便詔集山東、河南、山西三省兵將30萬人,自太行山以東,陳兵於滹沱河沿岸,企圖阻止燕王朱棣南下。

1400年4月6日(明建文帝二年農曆三十日)始,雙方几十萬大軍在滹沱河沿岸展開激戰,其中正定府所屬各縣是這次戰爭的主要戰場。雙方在此進行了長達一年之久的“拉鋸式”爭奪戰,最後燕王朱棣獲勝,明朝庭軍部都督被擒,主帥耿炳文逃入正定閉門固守。建文帝又令李景隆為大將軍,率兵50萬攻打燕王,欲挽敗局。但因將士多屬臨時拼湊,號令不一,指揮不靈,一戰即潰。而燕王且追且戰,相繼攻入南京,建文帝自焚而亡。1403年朱棣登帝位,改號永樂,後又遷都北京,是為明成祖。歷史上稱此事為“靖難之變”,民間俗稱為“燕王掃北”。

燕王掃北的詳細歷史?合成時代潤滑油2023-01-11 11:21:55

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名朱棣,領重兵鎮守大都(北京)。朱元璋長子朱標早逝,根據傳長不傳嫡的傳統,朱元璋死後,其皇太孫(朱標的大兒子)朱允文繼皇帝位,年號建文。建文帝即位後,與侍臣密謀削藩之策,企圖改封朱棣於南昌。燕王朱棣本來就對朱允文繼承皇位不滿,便以“誅奸臣,清君側”為藉口,起兵反抗。建文帝得知,便詔集山東、河南、山西三省兵將30萬人,自太行山以東,陳兵於滹沱河沿岸,企圖阻止燕王朱棣南下。

1400年4月6日(明建文帝二年農曆三十日)始,雙方几十萬大軍在滹沱河沿岸展開激戰,其中正定府所屬各縣是這次戰爭的主要戰場。雙方在此進行了長達一年之久的“拉鋸式”爭奪戰,最後燕王朱棣獲勝,明朝庭軍部都督被擒,主帥耿炳文逃入正定閉門固守。建文帝又令李景隆為大將軍,率兵50萬攻打燕王,欲挽敗局。但因將士多屬臨時拼湊,號令不一,指揮不靈,一戰即潰。而燕王且追且戰,相繼攻入南京,建文帝自焚而亡。1403年朱棣登帝位,改號永樂,後又遷都北京,是為明成祖。歷史上稱此事為“靖難之變”,民間俗稱為“燕王掃北”。

燕王掃北的詳細歷史?使用者11163737375172023-01-11 11:13:17

燕王掃北其實就是靖難之役,靖難之役涉及整個華北和華東地區,反覆的拉鋸戰使得淮河以北的社會經濟遭到極大的破壞 。朱棣登基後,減免了河北、河南、山東等曾為戰場的省份及其它省份的賦稅,以休養生息。

二。戰爭歷時三年(1399。8-1402。7),在戰爭相持階段,政府軍和燕軍在北平和濟南之間展開了慘烈的拉鋸戰,為河北、山東諸地的原住民帶來了深重災難。殃及滄州一帶最殘酷的兩場戰役,是發生於公元1400年的濟南之役和東昌之役。該年四月,燕軍在白溝河大敗政府軍,並乘勝向南追擊至德州,在攻打濟南的戰役中遭受政府守軍的重創,圍城三個月而不下,燕軍兵敗而歸,是為濟南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