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婦好是商代非常有名的傳奇人物,在武丁朝,她幾乎與武丁同等重要。不過,《史記》中卻並沒有關於婦好的任何記載。為什麼會這樣呢?

婦好在甲骨文裡有大量記錄,為何《史記》卻隻字未提?

(婦好)

之所以沒有這樣的記載,有兩種可能:一是司馬遷並沒有看見關於婦好記載的相關史料,二是司馬遷看見了但故意不記載。

說司馬遷沒有關於婦好的相關典籍史料,這個說法並沒有錯。因為在司馬遷生活的那個年代,並沒有甲骨文這樣的說法,當時也沒有所謂甲骨文的記載。這說明,甲骨文早已埋在沙塵之中,司馬遷還沒有機會看到。

或者說,就算司馬遷看到了甲骨文,他也不認識甲骨文。畢竟司馬遷只是一個歷史學家,但並不是一個考古學家。他不認識幾千年前的文字,也是很正常的。

甲骨文是近代才被發現的。而且,之所以甲骨文在近代才被發現,應該說,與近代高揚科學的思潮,有很大的關係。或許古人早就看過甲骨文,不過由於那時候並沒有什麼科學意識,因此古人並不認為那是文字,而只認為那是刻在“龍骨”上的一種符號,一種非常神奇的符號。這種符號是上天給人間的某種暗示。為什麼古代讖緯很流行,就是因為他們迷信這種暗示。

總之,在歷史上的絕大多數時間裡面,儘管刻有甲骨文的龜甲獸骨不斷出現,但是除了認為是“龍骨”,有神奇的作用外,沒有人往文字上去想。

也就是說,司馬遷看見了甲骨文,甚至還有大量關於婦好記載的甲骨文他也看見了。但是,他不認識,當然就沒法記載了。

咱們再來說第二種可能,司馬遷的時代,已經有關於婦好的記載。但是司馬遷卻沒有把這些記載收進他的《史記》裡。

婦好在甲骨文裡有大量記錄,為何《史記》卻隻字未提?

(武丁)

司馬遷為什麼不收入《史記》裡呢?

我們先來看看,司馬遷在《史記》裡,是怎樣介紹武丁朝的

司馬遷在介紹武丁的時候,就寫了兩個人。一個是傅說,一個是祖己。

寫傅說,是武丁當時做夢,夢見了一位聖人。後來他到處找,就找到正在修路的傅說,然後把傅說提拔起來,當他的宰相。這個傅說最終,幫武丁把國家治理得非常好。

寫武丁的另外一件事情,是武丁在祭祀祖先的時候,有一隻野雞飛過來,立在大鼎的耳朵上,鳴叫不已。武丁當時心裡非常恐懼,認為是自己壽命不長,可能會死掉。於是,有一個叫做祖己的人,對武丁說,你擔心什麼呢?只要你把事情辦好了,同時按照規矩來做各種事情,該祭祀的時候祭祀,禮數不少,上天怎麼會折損你的陽壽呢?

司馬遷寫武丁,就寫了這麼兩件事。司馬遷寫這兩件事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一位君王應該怎樣治理國家的問題。

婦好在甲骨文裡有大量記錄,為何《史記》卻隻字未提?

(武丁中興)

怎樣治理國家呢?

一是要任用賢能的人來治理國家;二是應該守規矩,依循天道,敬畏祖先,愛護百姓。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就是一位非常賢明的君王。

回過頭,我們再看看,甲骨文中關於婦好和武丁的記載,是些什麼內容呢?

甲骨文記載婦好和武丁,事實上主要是記載他們打仗的事情。不管是因為外敵入侵,他們抵禦侵略,還是他們主動去攻打周邊的少數民族,開疆拓土,都是一種戰爭的行為。

在司馬遷看來,戰爭行為是不應該提倡的,尤其是去攻打別人,劫掠別人的土地和臣民,更加不應該。比如紂王攻打徐夷和東夷的那種戰爭,就不應該提倡。司馬遷把箕子、微子和比干等人勸說紂王,不要去發動戰爭的事情寫得非常詳細,就是藉著幾個人的口,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司馬遷為什麼那麼反對戰爭?

這與司馬遷反對漢武帝開疆拓土,發動對匈奴的戰爭,有莫大的關係。

如果過於強調武丁和婦好的對外戰爭,那不是表明他在肯定戰爭嗎?所以司馬遷不會這樣寫。

除此以外,司馬遷不寫婦好,還有一點,是因為婦好這個人,不符合司馬遷的道德要求。婦好出外打仗,婦好與武丁分庭抗禮,這哪裡是一個女人應該有的行為呢?所以司馬遷不會肯定她。

不寫婦好,反而刻意強調傅說和祖己,就是一種歷史觀和價值觀的體現。可以說,這就是司馬遷告訴我們的微言大義。

(參考資料:《史記》等)

2

商代有史書嗎?,商代沒有史書。

甲骨文是為了占卜才發明的,不是為了記史發明的,商代還沒有進化先進到那種程度。

另外圖片雕塑中的盔甲是不可能在胸部隨形的,現代的防彈衣也做不到,只有古代歐洲的用鐵和銅打造的硬式整體殼式盔甲才能做到。

3

有一種說法是,在《史記》、《尚書》等許多傳世典籍中提到的“商王武丁舉傅說”故事中的

“傅說(yue第四聲)”

很可能和

“婦好”

就是同一個人!

婦好在甲骨文裡有大量記錄,為何《史記》卻隻字未提?

在《百家講壇之國寶迷蹤》中廈門大學傅小凡教授對這一觀點也表示認可。

婦好在甲骨文裡有大量記錄,為何《史記》卻隻字未提?

因為甲骨文記載了歷代商王的事蹟,也記載了很多著名的大臣——包括武丁很多重要的大臣,比如他的老師兼右相甘盤,可是唯獨對左相“傅說”這個人隻字未提。

但在甲骨文中,卻出現了兩百多次“婦好”的名字,奇怪的是,在商朝以後的文獻中,卻從來沒有出現過“婦好”這個名字!

也就是說,“傅說”多次出現在各種歷史文獻中,但商朝甲骨文裡卻沒這個人;“婦好”多次出現在商朝甲骨文裡,但在各種文獻中卻沒有她。兩人的被記載情況完全相反。

這個匪夷所思的現象正說明了——他倆根本就是一個人,只是名字出現了記載的錯誤。

婦好在甲骨文裡有大量記錄,為何《史記》卻隻字未提?

具體推斷的依據如下:

一,婦好和傅說的任務相同。

武丁時期的重大戰爭基本上都是婦好指揮的,她還負責主持一些高規格的祭祀活動——這些也是宰相傅說的職責;

二,“婦好”和“傅說”很可能是諧音。

最早記載傅說事蹟的,是春秋時期的《尚書》,從成書到武丁時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傅說的存在,所以《尚書》是根據傳說進行的記載成史料的——也就是從語音轉換成文字。

“婦好”很可能被記成了“傅說”,因為“說”在很多文獻中被寫成“兌”——這更接近中原原音,發不出“yue”這個音,而“好”實際上是“子”,商周之後將姓氏的“女”字旁去掉,所以“婦好”就是“婦子”(婦好實際上姓“子”),而“傅兌”和“婦子”在商朝正好是諧音。

人們無論如何想不到,天下第一聖人、輔佐武丁實現“武丁中興”的能臣居然是一個女子,所以在後來的文獻中,甲骨文中的“婦好”就成了史書中的“傅說”。

婦好在甲骨文裡有大量記錄,為何《史記》卻隻字未提?

至於在商代,婦好為什麼可以領兵打仗並處理國家大事,那是因為商朝時母系社會影響還在,父權社會還沒有完全地建立起來,很多方國、部落依然姓著母姓,那時女子地位相對比較高。當然,婦好領兵打仗的能力,是她被重用的原因之一。

婦好在甲骨文裡有大量記錄,為何《史記》卻隻字未提?

最後,再說一些有意思的是,商王武丁有多愛婦好呢?據專家考證,武丁身邊雖然有六十多個妃子、十八個王后,但在甲骨卜辭中有二十多條記載著武丁對婦好的關愛。

原來,婦好並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手持板斧的女漢子,她身體很差,武丁經常問神明婦好的身體如何,感冒了問,頭疼了問,牙疼了問,打個噴嚏也問,簡直關心得無微不至。

婦好在甲骨文裡有大量記錄,為何《史記》卻隻字未提?

卜辭中還有大量是祈禱神明關注婦好懷孕情況、孩子的身體,甚至還問產期、胎兒性別……而透過卜辭,專家們也瞭解到,婦好很可能是死於難產,而且母子同赴黃泉——這對商王武丁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不僅是喪妻之痛,還是國失棟樑之災。

武丁為婦好舉行了隆重了葬禮,包括豐厚的陪葬,還在墓上建造了一座廟,正是這座廟,讓婦好的長眠之地成為商代墓葬儲存最完好的一座。因為盜墓賊挖到建築基址就止步了,沒想到下面還會有墓葬。

婦好在甲骨文裡有大量記錄,為何《史記》卻隻字未提?

4

甲骨文的發現,不過一百來年的時間,此後,才有專家在記載中發現婦好這個人物。

《史記》成書於西漢,距殷商已逾千年,對於上古的記述,司馬老先生估計也多據口傳,想來歷史依據並不多,所以《史記》中遺漏或錯誤的應該並不少。

隨著文物的不斷出土,考古的不斷髮展,歷史也在不斷修正中。

儘量還原真實的歷史,是我輩的責任,也是為了給後代一個交待。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婦好在甲骨文裡有大量記錄,為何《史記》卻隻字未提?

婦好在甲骨文裡有大量記錄,為何《史記》卻隻字未提?

5

好好看看,“婦好”真是兩個字麼?

婦好在甲骨文裡有大量記錄,為何《史記》卻隻字未提?

兩女呵護王子,這是說明“教育”對族群(國家)的重要性!傳宗接代,雙倍重要。

司馬遷根本看不見殷墟的這些重要文物。

況且,現代人編起故事來,比司馬老先生更加“天馬行空”,神話連篇,充滿上帝視角。

6

我們今日確定婦好真有其人,是建立在發掘大量甲骨文卜辭的基礎上的,後來再1976年於河南安陽殷墟發現了婦好的墓室,才確定歷史上真有其人。

然而司馬遷同志是個史學家,不是考古學家,雖然秦漢時期的篆體字與殷商甲骨文、姬周金文一脈相承,相似性很大,但西漢距離殷商已經過去千年之久,甲骨文散落在歷史塵埃之中,不是專門研究這個的人,誰又會注意,或許不經意間撿到了也當廢物扔掉了。

婦好在甲骨文裡有大量記錄,為何《史記》卻隻字未提?

我們今天很難獲知西周時期有沒有人學者在研究甲骨文,大概是有的,或許司馬遷本人也有所接觸,但是相比發掘的甲骨文卜辭並不多,它們之間的聯絡或許很鬆散,不緊密,難以整理出連貫的資料,單獨一個婦好突兀的出現,就跟你讀殘本小說,只有那麼一頁,其中出現了主角的幾句對話,神知道他什麼來歷,做什麼的呢?

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參考了大量的資料,以及透過走訪調查的方式,綜合各地長者的口述,最終選擇可信度高的完成了《史記》的編纂工作。

《史記•殷本紀》最後,他也介紹了情況,言之《殷本紀》是他根據《詩經》中的《商頌》來編定契(殷商祖先)的事蹟的,自成湯以來,很多史實材料採自《尚書》和《詩經》。

而《商頌》中關於商王武丁的有兩篇,即《長髮》和《殷武》,是武丁伐荊楚的勝利後的讚歌,而《尚書》中關於武丁的也只有《高宗肜日》這一篇,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又沒有專門藏書和收藏文物的博物館,那時候的人想要編纂一本史書,條件是相當艱難的,大概關於殷商的事蹟,也只能從宋國這個殷商後裔的口中得知了。

婦好在甲骨文裡有大量記錄,為何《史記》卻隻字未提?

而經過千年的流傳,即便是殷商的後裔也不可能記得所有的事情,就好像我們如今可能連自己往上數5代的祖先是誰都搞不明白了。當然古代祭祀祖先,是定宗譜的。但宗譜之上大概只留一個名字,關於其人事蹟,在殷商時代,記錄下來的可能性太低了。

在父系社會,女性的地位本來如不斷下滑,不但《殷本紀》,就是《周本紀》西周部分也沒有記載一個女性,一來是女性在當時社會扮演政治角色的機會約等於零,二來實在太缺乏資料了,夏商西周上千年的歷史,也不過只是弄清楚了有留下事蹟的寥寥幾代君主,其他的就留下了個名字,一生幹了什麼事,完全沒什麼記錄。

商朝人怎麼生活,怎麼說話,有什麼文化作品,政治制度是個什麼情況,對於當時的西漢人來說,完全兩眼一抹黑。當時挖墳刨土對於重視祖先的古人來說,那是大逆不道,說以漢朝人也不太可能發現個殷商墓,就喪心病狂地把它發掘出來,這就更加限制了司馬遷對殷商曆史的考證認知。

婦好在甲骨文裡有大量記錄,為何《史記》卻隻字未提?

我們今日對歷史的認知,除了歸功於古人記史論史所流傳的史料,考古也是極其重要的原因,二者之間相互印證,相輔相成。然而古代史學家只是一條腿走路,靠的還是文字記錄,已經世代口口相傳的鄉野傳說。

綜上,不能怪司馬遷隻字不提,而是資料不充分,不可能在《殷本紀》中專門記錄:“婦好,武丁妻也”這麼一句就沒有下文了吧,這很突兀也相當於是搞差別對待,人家成湯的妻子是誰都沒記錄,為什麼到了武丁這裡就要記個婦好呢?

再者而言,上古時期的史書,比如《尚書》,更多的是為當時的政治服務,從歷史中找到理論支撐。《尚書》中的很多記載都是對話流,實際上上古時期的人說了什麼話,還不是全憑想象和猜測麼。

以上個人見解,閱讀如有不適之處,希望立即停止,勿要作妖評論。

7

婦好墓是1976年考古學家們在河南安陽殷墟發現的一個大型墓葬,墓主人就是婦好,這個墓主人的名字在200多片甲骨文中頻頻出現。這是中國考古界在七十年代繼西漢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又一個轟動全國的考古發現,婦好,這個古拙的名字才為世人所知。

司馬遷的《史記》是從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開始撰寫,歷經14年的努力,才予以完成。從《史記》記錄的年代來看,完全可以涵蓋商代晚期婦好的歷史經歷,但是,記錄上古時代歷史檔案的巜尚書》;已經被秦始皇燒燬,後來整理出來的《尚書》已經失去本來面貌,所以司馬遷手中搜集的資料,根本沒有婦好的隻言片語,因此《史記》沒有婦好的記載。

‬朔氣傳金柝 寒光照鐵衣

婦好在甲骨文裡有大量記錄,為何《史記》卻隻字未提?

七十年代中期發現了婦好墓以後,中國人才第一次知道,遠在巾幗英雄花木蘭一千多年前,中原大地就有一位王后,身披重甲,手執斧鉞南征北戰,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馬功勞。

根據墓中出土的甲骨文記載,婦好是商王武丁第一任王后,商王武丁當然也不能脫俗,他擁有三位妻子,婦好是“原配”之一。

武丁也是一位銳意進取的商王,對於日漸頹廢的王朝幕氣,武丁以發展的方式,重新振作朝綱。

婦好多次臨危受命,征戰沙場,以女兒身,在黃河古渡,在夜月下的孤帳,耳聞軍中的刁斗之聲此起彼伏,她披著皮製重鎧甲,在月光下巡視、警戒。

婦好在甲骨文裡有大量記錄,為何《史記》卻隻字未提?

“好”是她的名,“婦”為親人的稱呼,死後的廟號是“辛”。

非常難得的是武丁雖然妻妾眾多,但是他獨寵婦好。因為婦好本身就是一個文武全才的王后。

除了戰場上的拼殺、指揮,在關係國家大事的時候,她經常受朝廷委託,主持祭天、祭先祖、祭江河等對大自然的祭祀盛典,同時,對於朝廷命官的任用,也是婦好用占卜決定。

對於這樣一位文武全才的妻子,武丁十分敬佩和喜歡,可以理解,當時的婦好,在國家和商王的心目中,地位日隆。

‬人生若只如初見

婦好在甲骨文裡有大量記錄,為何《史記》卻隻字未提?

婦好墓中的甲骨文字,極具研究價值,它無言的傳遞著遠古的呼喚!隨著研究進度的深入,人們驚異的發現,甲骨上的文字反覆出現

“貞‬、‬婦‬好‬有‬娶‬。‬”

貞‬,‬它‬的意思就是“‬堅‬定不變,‬有‬操‬守‬、‬忠‬於‬自己所‬重視的原則‬。‬

三‬次‬出現相‬同的文‬字‬,‬結‬論‬就是:‬婦‬好‬再‬嫁‬了‬,‬而且是三‬次‬嫁給武‬丁‬之前的前‬輩‬們。‬

難道在‬看‬不‬見‬的世界裡,‬時間是如此的淡‬薄‬,‬幾百‬年的時間中‬,‬時‬空中‬愛‬恨‬的‬觀‬念模‬糊‬至‬此‬?‬

這‬些先‬輩‬在‬位‬時‬尚‬稱‬賢‬明‬,‬但是他‬們‬都‬去‬世‬數‬百‬年‬,‬怎麼可能呢?‬未必婦‬好‬可‬以‬時‬空‬穿‬越?‬

這個疑問難‬道‬要‬我們‬這‬個‬世紀的人‬“眾‬裡‬尋她千百度?‬”

疑問猶如三月‬春‬風‬飄‬散‬的‬花‬粉‬,‬拷‬問‬著‬春風十‬裡‬的‬遊‬人‬。‬亂‬花漸‬‬欲‬迷‬人‬眼‬,‬相信每個人的‬回答各‬異‬。‬

婦好在甲骨文裡有大量記錄,為何《史記》卻隻字未提?

‬冥婚的初見

離我們並不遙遠的冥婚卻早在奴隸社會時期就存在了,商王朝盛行此風。

從婦好墓中的甲骨文得知,婦好死亡時,年僅33歲,當時的生活水平有限,婦好以女兒身南征北戰,在這個年紀死去也可以理解。

但是,武丁卻活了59歲,相伴時間的確很短,而且婦好有自己的封地,並非朝夕相伴武丁,在空餘下的26年中,熱愛婦好的武丁多麼懷念初見的婦好!

他等著婦好的驀然回首一一“那人卻在孤獨中。”

為了尋求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按照當時的風俗習慣,武丁親自為愛妻與早己去世的先王們操持著冥婚。

這三位前輩是大甲、成湯、祖乙,他們生前都有賢名,婦好這樣優秀的巾幗英雄,只有三位賢王才能相配。當然,商代社會奉鬼神至上,他們相信有另一個世界的存在,把婦好託付與先王,他們在九泉之下必然會保護婦好,也會保佑自己的商朝長治久安。

結語

想不到幾千年前的商代晚期,婦好墓出土的甲骨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憂傷而浪漫的往事。似乎感覺婦好還生活在春天裡,雖然殷墟遺址公園依然流水落花一一“此一生,與誰初見?”

8

婦好(Zǐ)的事蹟並沒有流傳下來,從史記不提可以看出,漢時已不為人知。從周時的著作也不提,可以看出周時也已不為人知。

原因很可能是因為商周價值觀的不同,商朝是古代中國女性社會地位最高的時代,婦好不是武則天、花木蘭這樣的個例,而是商朝的正常現象,和婦好同時期的如,婦妌也是位女將軍,同時還有自己的封地,婦妥在朝中任小臣,婦[上竹下女]是北方邊境上[㞢又]地守將的配偶,多次往返都城,報告邊境戰況。等等。

而這種價值觀並不為周所認同,也是周伐商四大理由之一。周人的價值觀是未來影響了中國兩千年的儒家禮制的基礎,強調陽尊陰卑,男尊女卑。

很有可能,這種影響其禮教宣傳和普及的商朝女性歷史人物,就被掩蓋了。

如果不是因為甲骨文的發現,誰也不會知道。

9

婦好,這個神奇的女子,是公元前1250-1192年在位的商王武丁的妻子。

著名的史學家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出生,生活在漢武帝時期。

這中間相差了很長的時間。

有多長呢?就相當於現在看到這篇文章的人,去了解一個一千一百餘年前的人。

現在讓你說出一個五代十國時期一個皇后的故事,恐怕也不好說的吧。

在距今又兩千餘年前的一個人,去講這個人前面一千餘年的一個人,更是難上加難了!

孔子曾在《論語》八佾篇中言:“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時期,夏商兩代的文獻資料儲存下來的就比較少了。孔子也只能感嘆“文獻不足”而不能言夏禮與殷禮。

司馬遷《史記》的主要材料來源有哪些呢?

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漢代國家所藏圖籍。

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的太史令一職,掌管漢廷的天文曆法和皇家圖籍,正是這些資料,組成了《史記》的主體,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凡百三十篇。

二是司馬遷親自考察風俗,採集傳說所得資料。

司馬遷二十歲時,就從京師長安南下游歷,足跡中原地區遠及和江淮流域,正如其所言:“餘至江南,觀其行事,問其長老”。之後又任郎中一職,作為漢武帝的侍衛和扈從,屢次隨駕西巡,還曾出使巴蜀等地。這是《史記》的另一部分重要史料來源。正因為如此,《史記》中能有《貨殖列傳》、《遊俠列傳》等不朽篇章。

由於時代久遠,府庫藏書和民間傳說均沒有關於婦好的記載,或者有關於婦好的史料記載和傳聞,但是並未讓太史公得知,又或太史公有所耳聞目見,但並不確定其真偽,故並未收入《史記》一書。

婦好在甲骨文裡有大量記錄,為何《史記》卻隻字未提?

司馬遷《史記》書影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記傳體通史的《史記》,記載了上至黃帝,下至漢武帝三千餘年的史事,掛一漏萬也是無可苛責的。

關於夏商周三代的歷史,文獻記載很少,只有依靠考古發掘,於甲骨金文中瞭解那段遙遠的歷史了。像婦好這樣的歷史人物,就是因為20世紀安陽婦好墓的發掘,而被世人所知的。

婦好在甲骨文裡有大量記錄,為何《史記》卻隻字未提?

安陽婦好墓

10

原因大約有這幾個,

1 甲骨文是祭司用文,情況大約與拉丁文一樣,並不是社會通用語文。而且從周以後神權淡化,就沒人用了。於是春秋戰國時候沒人見得到,也沒人看得懂,寫尚書的那群人也自然也放過去了。

2 《尚書》既然是古代公務文集,像婦好這種出名大將軍相關的文件應該是有的,但為何沒有呢。我想大概它本來是真的有的,但是被秦始皇燒了。《漢書-藝文志》裡寫尚書原有100篇,而漢伏生口述的版本僅28篇,孔子家牆壁裡挖出來的只有44篇。然後這兩部又都散落了。現在流傳下來的版本是晉朝的,一共才59篇。

這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呢,就是尚書不全。而漢朝開始已經各種男尊女卑了,在回憶尚書內容的時候,輕視忽略女性將軍的篇章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指不定婦好的故事就在失落的那41篇裡呢。

而《史記》就是一本對先前史料的整理彙總,《尚書》都沒寫的,《史記》一般也不會有。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