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氏族排行?無雙芒果h82022-09-04 15:37:14

一:隴西李氏

隴西李氏源遠流長,源自於顓頊孫皋陶之後,世為理官,到了周朝出現了中國哲學大師、道家宗師老子李耳。隴西李氏是李姓中最顯要的一支。南北朝時隴西李氏高官累世不斷,門第高華,與趙郡李、清河崔、博陵崔、范陽盧、滎陽鄭、太原王併為中原五大高門士族。隴西李氏到唐朝時連續出了10位宰相。隴西李氏一支李淵滅隋,建立唐朝,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強盛帝國。到了唐高宗時頒佈法令禁止這五姓七家自行婚娶。

二:琅琊王氏

東晉、南朝門閥士族,四大盛門“王謝袁蕭”之首。源於兩漢,鼎盛於魏晉,南朝以後走向衰弱。琅琊郡為秦朝時為三十六郡之一。漢襲秦制,琅琊王氏家族世代居住於琅琊臨沂,西晉末年永嘉之亂,王氏衣冠南渡、舉族遷居會稽,世稱“會稽王謝兩風流”。南渡之後,因對故鄉思念的一直都以北土地名為稱呼,東晉元帝時,僑置南琅琊郡。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詩句,感嘆王謝舊居早已蕩然無存。琅琊王氏在魏晉南北朝幾百年間,出現了當時最多的宰相與皇后,是其他家族所不能及的。

三:陳郡謝氏

門閥貴族之一。起家於魏晉時期,“淝水之戰”,以謝安率其謝氏家族為東晉大勝立下汗馬功勞,奠定了陳郡謝氏為東晉以及南朝的當軸士族。後人將門閥士族鼎盛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比喻為“王謝”的年代。南朝四大盛門“王謝袁蕭”第二位,南朝末年走向沒落。

四:范陽盧氏

范陽盧氏出自姜姓,齊國後裔,因封地盧邑而受姓盧氏,秦有博士盧敖,子孫遷居至涿水一帶之後,定居涿地,以范陽為郡望,後世遂稱范陽人。始祖盧植以儒學顯名東漢,肇其基業,三國盧毓位至曹魏司空,其後盧欽、盧珽、盧志、盧諶累居高官,至北魏太武帝時盧玄“首應旌命”,入局朝廷,盧氏成為北方一流高門。北魏定一等大姓王崔盧李鄭(北方),經西魏到北周,再由隋而唐,經唐代已衰,至五代基本消亡。

五:滎陽鄭氏

漢朝至隋唐時期的北方著名大族,北魏隋唐與博陵崔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范陽盧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並稱為五姓七家。滎陽鄭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鄭國,其王室國滅後仍以鄭為姓,以故地滎陽為郡望。東漢末年,以鄭當時一脈的鄭渾、鄭泰等人為開始,逐漸發展為高門望族。入唐之後,鄭姓仍為望族,後因科舉制的實行,影響逐漸衰落,但仍為鄭氏中最為顯赫的一支。

六:太原王氏

從魏晉到唐朝都非常顯赫,與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等七族並列為五姓七族高門。太原王氏是王姓的肇興之郡、望出之郡,最早登上頂級門閥士族的地位。

七:弘農楊氏

西漢元鼎四年置弘農郡,楊氏是楊姓郡望,西漢丞相楊敞,玄孫楊震官太尉,號稱“關西孔子”,子秉、孫賜、重孫彪,“四世三公”。楊震子楊奉後代世居高官。從“西晉三楊”到北魏楊播兄弟,無不顯赫。隋朝皇室,越國公素及子玄感等。唐朝“李武韋楊”四姓聯姻,楊姓“十一宰相”世家、唐太宗楊妃、武則天之母、唐玄宗楊皇后、楊貴妃,眾多楊氏駙馬。

八:穎川陳氏

以漢末名士身份起家成為當時的巨姓望族,世代傳襲,名重魏晉。《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及《世說新語》等書都記載了其家族成員歷史。迄今,中國陳姓人口達7000萬,全球人口總規模超過1。3億。其中世界分佈潁川陳氏子孫達6000萬以上,名列中國第五大姓,在南方地區和海外名列第一大姓。

九:聞喜裴氏

自漢、魏,歷南北朝,至隋唐、五代,裴氏家族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諸方面,均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裴氏家族公侯一門,冠裳不絕。正史立傳與載者600餘人;七品以上官員3000餘人。據《裴氏世譜》統計,裴氏家族在歷史上曾先後出過宰相59人,大將軍59人,中書侍郎14人,尚書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與皇室聯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駙馬21人,公主20人等,“將相接武、公侯一門”,中國“宰相村”。

十:吳越錢氏

趙匡胤建立北宋時,消滅了八個國家,吳越因為富庶強盛而未被消滅。吳越國王錢鏐的孫子錢弘俶,為了保護百姓生命財產,主動取消吳越王位,尊趙氏為帝。錢氏名人輩出,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錢學森;200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華裔生物化學家錢永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