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學習陽明心學越感到不安呢?大志讀書2019-09-03 06:38:42

對“知行合一”的理解不夠。

“知行合一”是心學思想的大成,也是核心。知易,而行難。《傳習錄》曰: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 有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飢,必已自飢了。知行如何分得開?” 今人卻就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

當時讀到這段如醍醐灌耳。今人做事,絕大多先立志而後行。凡人多是空勵志,以至說多做少,最終落空。

知行合一是為良劑。知不棄行,行不離思,慎思之,篤行之。

為什麼越學習陽明心學越感到不安呢?

四句教的重要性和意義。

我個人非常喜歡王陽明,《傳習錄》讀了幾遍,仍感覺一知半解。對於“四句教”我的理解:四句話要一起來讀,如果單獨讀一句,就片面了,不能真正理解陽明先生的意圖。四句教是心學大成之言,跟“知行合一”一樣,都是陽明先生的重要思想,有的人片面的只讀第一句,怎麼能理解四句教的精髓呢?

“四句教”即明朝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軍事家王陽明晚年所述的: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一般視此四句為王陽明對其大半生學術思想的概括性論述。他明確指出:心的本體晶瑩純潔、無善無惡;但意念一經產生,善惡也隨之而來;能區分何為善、何為惡這種能力,就是孟子所說的“良知”;而儒學理論的重點之一——-格物,在這裡就是“為善去惡”。真是畫龍點睛,簡易直接,不偏有,不著空,直趨中道。

為什麼越學習陽明心學越感到不安呢?

讓我們再來解讀“無善無噁心之體”這句話: 王陽明說:“心即理”,心之本體是判斷善惡的標準,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符合本心的就是善,不符合本心的就是惡。所以做聖人的道理不必去向外尋找,只要反過來向自己的內心去尋求就可以了。 既然如此,為什麼說“無善無惡是心之體”呢?其實,正因為心之本體是判斷善惡的標準,所以才說它無善無惡。比如:法律是判斷一個人的行為合法還是非法的標準,那麼法律本身是合法的,還是非法的呢?我們當然不能說法律是非法的,可我們好像也不能說法律是合法的啊。心之本體也是如此,我們既不能說它是善的,也不能說它是惡的,只能說它無善無惡。

對“四句教”之理解闡說歷代來存有爭議,為明思想史的一大議題。

有積極的張揚者如王龍溪,有謹慎的存疑者如清儒李紱,有否認者如劉宗周、黃宗羲師徒,有激烈的批判者如王夫之、顏元、張烈、顧憲成之流。明末顧憲成直接反對王守仁的“無善無噁心之體”。他說以心之體無善無惡,合下便成一個空。空則一切解脫,無復掛礙,何善非惡?以無善無惡只是心之不著於有,究竟且成一個混。混則一切含糊,無復揀擇,何惡非善?這個批抨揭露了王守仁思想的矛盾,透過東林書院的傳播而影響很大。王夫之則批評王守仁“天泉付法”,認為王守仁的說法是模仿禪宗。以後四句教的論爭就逐漸沉寂了。 而四句教之間的內在關係,被後世這些所謂大儒所肢解,而斷章取義。這四句話是連續的四句話,整體的四句話,而不是獨立成義,獨立成義的理解就過於片面,無法理解此句精髓。

為什麼越學習陽明心學越感到不安呢?

王陽明五十六歲時將自己的思想歸納為四句,就是我們今天討論的“四句教”。嘉靖六年(1527)王守仁奉命將出徵廣西,他的學生錢德洪與王畿對理解王守仁這四句話,發生了分歧。錢德洪認為這是教人的定本,王畿則認為這只是權宜之法,若心是無善無惡的心,那麼意、知與物也皆是無善無惡的了。兩人在天泉橋問王守仁,王守仁解釋說,他的教法,本來有兩種:”四無說“一悟本體,即是功夫,是為上根人立教,但世間上根人不易得,若輕易用此教法,恐只養成一個虛寂;”四有說“則為中根以下人立教,因這類人有習心在,故要求在意念上用為善去惡的功夫,如果都用”四有說“,則上根人兼修中下,自無流弊。這次談話,又被稱為”天泉證道“。

關於“四句教”的思想,我認為自古以來,理解的便理解了,能掌握王陽明先生思想的精髓,為已所用,知行合一。不理解也就不理解了,包括片面或批評之流,只是發表自己看法罷了。

為什麼越學習陽明心學越感到不安呢?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無論何時,是否理解,不可否認的是王陽明先生的思想會一直指引著我們,“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有的人死了,但還活著,偉大的人永遠偉大。

傳習錄》是王陽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部中國傳統國學經典。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心學”發展和王陽明思想的重要著作。“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是王陽明著作中重要的思想,都是強調道德的自覺和主宰性。《傳習錄》也是王陽明的問答語錄和論學書信集,不但全面闡述了王陽明的思想,也體現了他辯證的授課方法以及活潑生動、善於用典的語言術。

為什麼越學習陽明心學越感到不安呢?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王陽明先生最出名的四句教,跟知行合一一樣,都是需要不斷去揣摩和理解的,有時不安還是未理解透,還需學習。

心學是偉大的。先生的思想雖然已過千年,但仍然光芒萬丈,意境深遠,時刻指引著我們自省、慎獨、求知、前行

為什麼越學習陽明心學越感到不安呢?千乘萬騎走北邙2019-08-20 10:43:50

講講王陽明

在史學界有個很有趣的說法,說中華上下五千年一共出過兩個半聖人,第一個聖人是孔子,第二個聖人是王陽明,剩下的那半個聖人是曾國藩。這個說法顯然很突出王陽明的地位,事實上,王陽明還真是這樣一個人,在學術界,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這已經可以說明王陽明是個牛人。 王陽明為什麼是個牛人,其中一點在於,他是真正實現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那他究竟牛在什麼地方了? 出生特別牛 王陽明家世顯赫,胎十四個月,在出生之前,祖母夜裡做夢,夢見天神衣緋玉(祖母夢神人自雲中送兒下),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古代很早就有記載,《楚辭·九歌·雲中君》:“靈皇皇兮既降,猋遠舉兮雲中。這裡對的雲中就是指天神的居所),祖父給他取名“雲”,給他住的地方改名為“瑞雲樓”(在現在浙江省餘姚市)。王陽明到了五歲的時候還不會說話,要是放到現在,大家絕對會認為這個孩子是個低智,可王陽明不同,有一個高僧路過王陽明的家中,摸著王陽明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祖父給他改名為守仁(《論語·衛靈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隨後王陽明便能開口說話,這邊是這位牛人的傳奇幼年時代。 志向特別牛 古代的科舉制度被認為是進入仕途的重要途徑,很多人為此十年苦讀,也不能高榜提名。比如,唐代張繼(就是寫《楓橋夜泊》的那個人,“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宋朝的柳永(寫“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人),甚至會出現范進中舉的現象(中了舉人,然後瘋掉)。但就是在這樣一個重視科舉制的時代,王陽明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是讀書做一個聖賢的人。十五歲時就屢次上書皇帝,獻策平定農民起義,未果。同年,他出遊居庸關、山海關一月之久,縱觀塞外,那時已經有經略四方之志。用很好地一句話歸納便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而開太平。”你說,這樣的志向誰人有,你說他牛不牛。 軍事特別牛 你說一個書生就讀書也就罷了,你還要去打戰,你要有軍事能力也行,如果沒有,就難免會被天下人恥笑(例如趙括,熟讀兵書,卻只能紙上談兵)。但也有例外,比如宋朝的辛棄疾,能上馬抗金,下馬就作詞(年十九就立功,宋朝著名軍事家,詞人)。而王陽明恰好就是這樣的人,王陽明最早是受明朝英宗事件影響(英宗正統年間,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這件事情給了幼年王陽明很大的影響,王陽明立志要學兵法,為國盡忠。在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就帶兵蕩平了江西數十年的盜賊之患,人民都認為他是個神人,因此有了“狡詐專兵”的名頭。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兵鋒所指,直逼南京。在這種情況下,面對寧王二十萬大軍(集兵號十萬,水兵十萬),王陽明指揮有方,最終雙方在鄱陽湖決戰,經過三天的激戰,寧王戰敗。這寧王苦心經營近十二年的陰謀(1507年——1519年),準備成為大明的新帝,沒想到遇到王陽明,僅僅35天就兵敗被俘。你說這王陽明牛不牛,以數幾之兵就獨擋二十萬之眾。 學術特別牛 要說王陽明的前幾個經歷以及夠別人吹噓幾輩子了,可王陽明不一樣,他開創陽明學(又稱王學、心學)。要說這心學有什麼影響,最大的影響就是直接日本,對中南亞的學術流派有深遠的影響。 以至於有日本人評價道:“一生低首拜陽明。”中國人強調知行合一,王陽明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 而王陽明也是做到了知行合一的人。立院講學,追求“知”,“行”互融的守仁先生,對於後世更可以借用評價為“他的心學,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為之驕傲的財富,他吹響了人性解放的號角,引領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傳千古,近代的康有為、孫中山等人都從其中受益匪淺。” 這樣一個王陽明,就是牛人,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中華上千年不可多得之人。以當代學者餘秋雨的評論最為恰當,“中國歷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兩方面都臻於極致的卻廖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陽明的出現 ,才能讓奇蹟真正產生…王陽明一直被人們詬病的哲學在我看來是中華民族智慧發展史上的一大成就,能夠有資格給予批評的人其實並不太多。”

為什麼越學習陽明心學越感到不安呢?真王山2019-08-19 22:23:10

心態沒有適應

為什麼越學習陽明心學越感到不安呢?守道進道出道道道相通2019-10-02 14:14:38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不識道之學習只能是越學越迷糊!大道之衍生是無窮無盡的。道之分化越衍生越細化,道可道非常道,學是加法,道是減法,減之又減迴歸本源!不懂道之增減,必生困惑迷茫!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天地萬物有始有終,生是死的開始,死是生的延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執今之道,御今之道必然會出現無所適從之感,知行合一已入末流自然也就會出無所適事的狀態。

陽明學之知行合一,以入隨波逐流之學,難有提升是因為其為入世之初學。脫離道體而以心識必然難見真識。

致良知只是人之行為規範,受規律之制約自然難有突破。

觀大局必須跳出規律,才能看清規律,而不是在規律之內找規律。在規律以內看到的是規律衍生的規律!

只有觀古今觀往來觀彼觀已,方能看清世界之本源!

人之自生自滅,源於不生不滅。世間萬物皆由道之總源而來,為生而生為滅而滅。以心而識之相皆為妄相,因緣而生因緣而滅。由心而起由心而滅。心生良知良知存,心無良知良知滅,存於不存都由心。

心有分別心必有分別境,是以不以道御心所見皆為妄見!

為什麼越學習陽明心學越感到不安呢?張建為悟行抱一行者2019-08-20 10:15:16

我認為,王陽明心學的核心”知行合一“屬於道學德的範疇,有教育和引導意義。但較之老子的系統哲學體系《道德經“,不在一個層面。

為什麼越學習陽明心學越感到不安呢?大大lijie2019-09-03 11:16:36

正心,誠意,至良知,知行合一。我認為知行合一就是定靜,因為引起我們情緒的雜念來自於思考曾經的事和將來的事,讓我們總是憂心忡忡,或者說總是被小我欺騙(追逐名與利虛假的自我,小我極度害怕死亡,小我總是感受到來自外部威脅與恐懼,小我為了讓虛假自己塑造很完美形象以達到虛假存在感,會製造出各種恐懼,憤怒,抑鬱等等情緒以此達到短暫滿足感和幸福感使用的一種手段,這種短暫滿足感和幸福感會讓我們勿認為這才是真實自己)。所以要意識到小我帶來情緒,而不是思考引起這種情緒人和事,因為思考本生會引起情緒,我們只要觀察身體內在情緒並警惕它,用一種有意識臨在狀態,時刻觀察這些無意識下的情緒而不抗拒它。只要關注它就行,你的內心就會越來越平靜,此時你能感受到當下力量,感受到你真實活在此時此刻,感受到你眼前世界一花一草的真實樣子。閉上眼你的意識依然保持一種有意識臨在狀態下感受到身體每一個部位,感受到一種無思想狀態,平靜直至達到空的境界,空是沒有情緒沒有善惡之分,這就是到達自性,本源,致良知境界。這就是禪悟,這就是冥想狀態,活在當下這就是知與行的體現。

我們只要達到這種狀態,就能在任何煩惱下保持心的清淨,然後再來解決當前遇到煩惱的事,心平靜就能用理性解決問題,解決困擾我們的事要分析事件來龍去脈,因果關係,事物一定有其規律,認識到問題在於自己或別人身上後就要一種接受現實,承認自己不足,心甘情願臣服於現實不公與自己不足,在來彌補和改進,就像生物進化萬物更替,淘汰身上不好東西,學習和改進增強自身能力,這就是順道而為,順應自然能力。

記住引起我們情緒都是無意識思想在作祟,所以不要虛假小我,不要虛假活在將來還未發生世界裡,別再說等我有錢會怎樣。不要總是沉浸在曾經過去的事,活在過去情景裡出不來,記住唯有活在當下才是真實的自己。(歡迎交流探討)

為什麼越學習陽明心學越感到不安呢?霜夜繁星2019-08-20 03:50:19

我想儒家文化就是一套道德準則,他要求人們成為 聖人,朱熹是唯物主義,他要求人們行動上要和聖人一樣,事事都按聖人要求的做,按聖人的標準去做,但是幾乎沒人能做到,結果都成了 偽君子,這裡並不貶義,,只是他做不到的一種說法,那麼,王陽明發展出了唯心主義,覺得人只要心懷聖人之心,不用苛求於行動,自然能成為聖人,這裡就出現了人人都容易成聖的簡易方式,在日本表現為 工匠精神,用很強的精神力量把自己的事做的完美,達到成為聖人, 這裡引申一點,日本的菊與刀,其中菊就是儒家帶給他的,刀可能是西方海盜基因帶給他的,

為什麼越學習陽明心學越感到不安呢?科技創客2432940382019-09-03 18:07:18

通俗說,理論+實踐,無需刻意拔高

為什麼越學習陽明心學越感到不安呢?寫作夢想家2019-09-05 00:06:28

題主這體會我也有點,覺得有點融不進現代社會了。

心學理論,符合中國人傳統文化,知行合一,心即是理,正心,誠意,致良知,都很對,問題出在哪裡呢?

為什麼越學習陽明心學越感到不安呢?

心學跟社會脫節了一點,舉例說明,近代有本書叫做《人性的弱點》,相信大家都看過吧,裡面提出與人相處要做到幾點:

1。停止責備他人,批評只會帶來記恨,而且夜改善不了狀況。

2。真誠讚賞別人,出自內心的挖掘對方的優點(我覺得很虛偽)。

3。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換位思考,是最能打動對方的。

為什麼越學習陽明心學越感到不安呢?

那這些理論看起來是不是有點虛偽,跟心學上的直指內心有分歧,良知也被歪曲了,可這些西方近代的理論卻很大程度成為了改善人關係的準則。

心學,是好東西,修身養性,提煉人最純粹的本心,心即是理,合乎本心的就是對的,可現在的社會,不可能由著你的心意來走了,寸步難行!

當我們脫離了簡單趣味,沒了物質金錢生活迫切需求後,心學可以成為陶冶情操的指導準則,現在生活不允許!

為什麼越學習陽明心學越感到不安呢?百口餐飲2019-08-24 12:01:14

越不安越說明你的心態越需要調整

為什麼越學習陽明心學越感到不安呢?命運審判傳承者2019-09-04 08:29:03

是因為這個??。

為什麼越學習陽明心學越感到不安呢?

為什麼越學習陽明心學越感到不安呢?

為什麼越學習陽明心學越感到不安呢?中正復位2019-08-20 12:55:58

陽明學術,知行合一。心慌就對了,因為你的心被包裹住了,一層一層的開啟。剝離,是痛的,怎麼能不心慌?好事情,證明你離明心見性越來越近!堅持下去,明心見性

為什麼越學習陽明心學越感到不安呢?無M中M生M一2019-08-20 10:40:24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純粹精神的追求是會走向物質呼應的路徑,才能中和內心,才能靜,才能定。心安是果,不是因。什麼讓你心有喜怒哀樂,決不是心的問題。是其它問題。嬰兒,幼兒的心挺純粹的,卻也表現了各自不同的命運路徑就是反證。

為什麼越學習陽明心學越感到不安呢?娛刊2019-08-20 23:04:13

因為問題本身有歧義,按照我的理解來做一下解答吧,偏頗之處勿怪。

我想你要表達的是一種焦慮情緒,這種情緒跟具體的學習內容關係不大。

是因為學習陽明心學而感到不安嗎?

因該不是。

我們都一樣,特別容易混淆情緒背後的東西。

“此心光明,復有何求?”

如果因為學習進度的事情,那不必著急,萬事皆有規律,無非是需要時間。

如果是因為學習內容,那就更加不必不安,陽明心學所教的是正大光明,如果越學越不安,可能是哪裡出了錯。

這個需要你自己去查詢一下。

可以跟相關的學友一起交流一下。

畢竟在一個相同屬性的圈子裡聽到的建議,會比這種大範圍的漫無目的地回答更有意義。

為什麼越學習陽明心學越感到不安呢?藩仁2019-08-20 15:41:33

越學越感到不安?真沒有這種體會,可能我修行還不到。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心即理,心外無物。儒學發展到王陽明,提出了人人可以成為聖人;正如佛學發展到六祖慧能時,提出人人皆可成佛。個人獲得更多的是自信,是信·心(相信自己的心)

為什麼越學習陽明心學越感到不安呢?正直悠閒2019-08-19 21:59:40

發自內心地去熱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你迷茫時,就在心裡想象,想象那種充實感,那時你就會發現,其實自己的大腦裡是一片乾淨的,一塵不染的白色,讓你感覺到心慢慢的靜下來了,不再那麼浮躁了,之後再想一些事情思路就會更清晰了。

為什麼越學習陽明心學越感到不安呢?使用者79730881634552019-08-20 14:28:28

你慌什麼?具體疑惑要說出來

為什麼越學習陽明心學越感到不安呢?皕墨軒書法2019-08-20 10:50:07

真理令人心安寧靜充實喜悅

為什麼越學習陽明心學越感到不安呢?敦綺2019-08-23 21:49:45

修行心學之時反而有幾分不安,我陋見 心學也可以用科學現代的角度去解釋。 接觸心學久了就會發現,人原來各種性格各種行事風格都是自己的觀念所領導主導 。但不代表自己不懂其他行事風格(良知) 心學最大的目的是教人達到摒除自身的性格風格 對一事物或事件的牽引和解讀。 讓自己達到看待一件事 能夠在喜怒哀樂未發生的原始狀態(未發之中)之中解讀(致良知) 。 題主心有不安,應該是進入了觀念替代的程度了。 心裡明白或者認為書中的觀念是對的,但又不肯輕易放下自己的觀念替代。 這在心學上是謂立志不誠。不過這也是很正常的。 最後私人陋見 拋磚引玉 淺薄之談。

為什麼越學習陽明心學越感到不安呢?善良不能再沉默2020-04-03 17:23:08

我對陽明心學一點也不感興趣,人具有物質屬性,生活在物質世界裡,不吃飯不喝水不呼吸都不行,心學,看看,悟悟,就行了,勸君不要鑽研太深。

你真正需要下功夫鑽研的不如事業,也不如成長的視野和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