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為何史學界的部分學者不認可週武王統一了中國?圖謀不規2019-05-11 19:33:05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句話出自《詩經·小雅·北山之什·北山》,而我們知道《詩經》主要記述的是周朝的事情,這句話雖然說的是,這個天下都是周王的領土,但實際情況卻又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就好像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是奧地利和德國的皇帝,但實際上德國和奧地利的土地都是神羅皇帝的麼?

周朝的情況跟神羅有相似之處,但本質上卻又完全不同。相似之處在於,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個情形,是可以套用在周王朝身上的,而兩者之間最大的不同是,周王朝沒有選帝侯制度,周天子不是從諸侯裡面選出來的,而是繼承者。

言歸正傳,周王朝為何不算統一了中國呢?首先我們來看看周王室加上他分封的諸侯,或者說尊王的諸侯,他們的地盤一共有多大。

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為何史學界的部分學者不認可週武王統一了中國?

西周的地盤大概就是這麼大,另外還有個傳說中的西王母國是當時的已知文明。

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為何史學界的部分學者不認可週武王統一了中國?

而到東周滅亡之後的的公元231年,六國加起來,也只有那麼大。

算下來,無論是西周,還是東周都談不上統一。

當然,看問題不能只看地盤大小,更應該深入瞭解其內在的制度,來思考這究竟是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權。

眾所周知,西周實行的是分封制。在分封制之下,諸侯是歸周天子管的,但是,這種管,只是一種號令。周天子以天下公主的身份將原本繼承的商王朝土地分封給諸姬和功臣,這種情形其實就相當於是分家了。

周天子之於諸侯不是總公司和分公司的關係,而是總公司和子公司的關係。在同一個文化圈裡面,諸侯源自周室,周將土地分給諸侯以後,其實就不管這些地方怎麼發展,土地的收益只要上繳一部分給周王室就好了(朝貢),然後關於你諸侯怎麼發展經濟、那麼就自負盈虧了,周王室不干涉諸侯內政,就只是在諸侯的繼承權上有點發言權。這種關係其實有點類似之後中國大一統王朝跟周邊藩屬國的關係。

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為何史學界的部分學者不認可週武王統一了中國?

政治上諸侯們幾乎是完全獨立的,而在軍事上,諸侯的軍隊並不從屬於周王,只是具有在對外戰爭,或者征討不臣的諸侯時,諸侯有出兵的義務,其他時候諸侯們是自由發展的,只要不自己人打自己人,去禍害周邊部落,周王室是不管的。

是故,周王室不具備完整的軍事指揮、調動軍隊的權力、不完整的外交權力、幾乎不具備諸侯封國的行政權力。這樣的周王朝,是一個擁有完整主權國家麼?

既然周王朝的國家主權不完整,那麼統一又從何談起?

分封制是在生產力發展十分滯後,社會財富相當有限的情況下,最適合的制度,因為它能最大限度地讓周天子所擁有的地區實現比較穩定的統治,儘管這種統治是以犧牲大部分國家主權為代價。即便周天子擁有完整的主權,也沒有能力實現對其所擁有的地區實現有效的統治,因為生產力達不到。在農業生產十分落後的周朝,土地的產出十分有限,其稅收根本不足以讓周王室供養駐守各地的龐大軍隊,以及建設對每一個地區實現完整統治的行政官僚體系。

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為何史學界的部分學者不認可週武王統一了中國?

綜上,周王室的統一,其實不完整,只是一種文化上的統一,大家都以周禮作來確立社會秩序,但周王室的權力,無法跳過諸侯直接行使到諸侯之下的每一個臣民身上。沒有實現完整的行政體系,是無法稱之為統一國家的。

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為何史學界的部分學者不認可週武王統一了中國?94310417小云2018-12-10 20:38:13

去看一下史記大周八百多年的歷史還不能解釋這一切嗎?周武王定天下,對天下八百諸侯實行的是奴隸制統治體系,諸侯國各守其國相安無事,只要王令可以推行無人據抗就是王道人心,天下皆服,,商王王族,微子被封於今朝鮮,,姜子牙封於齊,,周公旦封於魯,,皆是天命而就,何來不是大統之說,,到周王朝中期後禮崩樂壞,。王氏也仍為天下共主,,凡一切諸侯解決不了的紛亂和國事皆決於周王制下,,無人敢不服,有不服者行同於反王命,,會被天下諸侯群起而攻之,,何來無一統江山之言,,,,

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為何史學界的部分學者不認可週武王統一了中國?林屋公子2018-12-16 18:09:48

史學界基本沒人認為周武王統一了中國,大家都說秦始皇才統一了中國,這個應該是常識。雖然《詩經》確實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是這句話更像是周天子和諸侯的一種法統宣佈,也就是說周天子自己說全天下都是我的,然後我把這些土地分封給你們諸侯,你們諸侯的同時也是我周天子的。所以周王朝實際上是個複合制國家,一方面法理上諸侯的土地都是天子的,另一方面諸侯有世襲治理的權力。

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為何史學界的部分學者不認可週武王統一了中國?

所以說,當時的現實版圖是什麼樣子呢?其實就是大家佔據若干個據點而已,周天子佔據鎬京、洛邑等,其他諸侯主要也都佔據國都一片,而其中大量土地要麼是無人區,要麼是蠻夷戎狄的地盤。天子和諸侯並沒有設定行政機構控制,所以周王朝實際上是沒有統一全國的。當然按照法理,全世界都是天子的。而為什麼說秦始皇統一天下呢,因為秦朝把全國分成了三十六郡,這些郡也都是秦王朝的直屬,官員不存在世襲的問題。

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為何史學界的部分學者不認可週武王統一了中國?

感謝閱讀,歡迎關注!

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為何史學界的部分學者不認可週武王統一了中國?

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為何史學界的部分學者不認可週武王統一了中國?文物樑子2018-12-11 12:11:03

周天子直接管理的軍政人員受經濟限制,管理地域有限。各地還是由地方管理。真正實現統一,還是到秦始皇時。

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為何史學界的部分學者不認可週武王統一了中國?名利不如閒863802012019-02-06 13:56:03

因為歷史學片面的引用了西方歷史學的觀念和方法,這些觀念大都來自歐洲的歷史經驗。

在古希臘,只有城邦沒有國家。城邦之間可以組成聯盟,聯盟也會有盟主,但盟主不能干涉城邦的內部事務,希臘從來也沒有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

他們把這種小城邦結合成聯盟,最後發展成國家的方式當成了世界共同的歷史發展規律,並拿它來類比春秋戰國之間的爭霸鬥爭。

但是,這是錯誤的。

如果分封制就不算統一的國家,那漢朝也不是,西晉也不是,明朝也算不上,不止一個西周。

武王伐紂,一統天下,然後實行分封。諸侯遵循周天子的領導,相當於國家的各級管理者。只不過後來這些諸侯國越傳親戚越遠,尾大不掉,逐漸脫離了周王室的控制,國家終於陷入分裂。

參照中世紀歐洲分封制的標準,西周是統一的國家,東周這種統一已經結束。標誌就是楚國稱王,周天子不能制裁。

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為何史學界的部分學者不認可週武王統一了中國?中聯遊戲2019-04-24 15:48:22

可能是有些學者感覺那時的中國像是幾百個諸侯國組成的邦聯群體吧,臣民只向自己封主負責,封地的一切事物由封地主人說了算,王命是不可以直接命令封地臣民,周王王命只能下達到封地最高主人這裡,聽不聽還得兩說。比如後期周王室還是天下共主,但沒土地,沒軍隊,也只是個名義上的天下之主。但大秦帝國和大漢帝國統一後實行的是郡縣制,各級官吏只是皇帝指派到地方去代表皇帝管理的人,這些土地,臣民所屬一直是皇帝本人,沒有封送給這些官員,王命可以指揮任何一名最低階的臣民。所以到這時那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才得以落地

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為何史學界的部分學者不認可週武王統一了中國?

《萌軍天下》

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為何史學界的部分學者不認可週武王統一了中國?愚人觀史2018-12-10 15:12:25

謝邀!

認可了,他們的研究,就沒有價值了。因此而失去工作,就太不划算了。

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為何史學界的部分學者不認可週武王統一了中國?梓鷟2018-12-10 18:12:54

周以前(含東周)是典型的封建制王朝,封建制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分封制度,即由諸侯來統治各自的封地。諸侯國可以制定自己的法令、行文,可以推行自己的貨幣,可以擁有自己的軍隊。中央對地方實際上是完全託管的,地方對中央的義務就是朝貢,以及配合中央的政治活動與軍事行動。武王伐紂,周朝取代商朝之後並沒有改變國家的封建格局,而依然承襲了夏商以來的分封傳統。“統一”在不同層面的概念是不同的。我們所說的統一如果僅僅是文化和法理概念上的統一,那麼夏商周無疑也都算是統一的華夏文明。但是,如果你所指的統一是一種“大一統”的概念,那麼夏商周從制度層面上講就還遠遠達不到這一級別。何為“大一統”?“大一統”所包含和貫徹的維度很多,在文化上,大一統是語言文字的統一,是度量衡的統一。在制度上,大一統是法令行文(法律、法規、政令、政策)的統一。在金融上,大一統是貨幣的統一、是鑄幣權的統一。在經濟上,大一統是市場的統一、是稅收的統一。在政治上,大一統是地無南北之分,人無夷夏之別,中央對地方進行直接管轄。在軍事上,大一統是軍隊的統一,由中央直接領導全國的軍隊。綜上所述,大一統是高度的中央集權制。始於秦朝的郡縣制和始於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等都是中央集權制的具體體現。這從根本上就和鬆散的封建制區別開了。弄清楚了“統一”在不同層面的意涵,那麼結論就很明確了:夏商周是法理上統一的封建王朝,但卻不是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國家。

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為何史學界的部分學者不認可週武王統一了中國?白露為霜657992352018-12-10 15:53:58

因為他們也有他們的道理,那時候為什麼會有國人野人的概念也是如此,初期周王及其諸侯的勢力所及主要在城鎮,大片國土還在一些部落,野人手裡。隨著諸侯實力逐步壯大,慢慢就把這些空填滿了。

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為何史學界的部分學者不認可週武王統一了中國?兔子星期天2018-12-11 01:10:00

這個問題有意思,周王朝是華夏大地上最大部落。但是分封了很多諸侯國出去,還有很多小部落。這些諸侯國跟小部落的臣民只聽命於自己的國君,不受周朝天子控制。就是各自都有高度的自治。 雖然諸侯國君表面上聽命於周朝天子,但實際上控制不了。通俗點說周王朝更像一個很多大哥都認可的帶頭大哥。

秦王朝用郡縣制取代了周朝的分封制,集權到中央了,在這邊大地上只有一家說了算。

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為何史學界的部分學者不認可週武王統一了中國?一盤牛肉一壺老酒2018-12-11 19:04:55

謝謝邀請。 周武王打下地方太小,還有鬼方、犬戎等等好多地方沒有打下來,地方太小。 文化也沒有完全滲透過去,自然學者不認可週武王統一了中國。

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為何史學界的部分學者不認可週武王統一了中國?往事隨風皆過往2018-12-12 09:28:02

周武王統一天下後,分封了天下大大小小的諸候王國七十多個,這些諸候國相對獨立,有自己的文字和貨幣計量,相當於藩屬國,聯邦制,尊稱周王為最高領袖,一到發生其他鄰邦侵犯周朝都有出兵的承諾,分封制削弱了實際的管轄權,使周天子管轄的疆域越來越小,隨著一些諸候國的強大,使周王朝的一統天下變得有名無實,諸候國之間的幾百年鬥爭史,也使周王朝名義上存在了八百年的歷史。

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為何史學界的部分學者不認可週武王統一了中國?長鄉侯2019-05-18 14:22:35

這只是一種法統和理論的宣佈而已。

天子直接統治兩週,間接統治其他諸侯,而諸侯之下還有卿大夫,再下還有士,再下有平民,至於奴隸壓根不算是人。

除了天子-諸侯-大夫-士-平民外,還有化外之地的野人,這些地方其實天子和諸侯都沒有實際統治。

反正天底下天子最大,你歸順最好,不歸順只要不跑出來嘚瑟也沒空理你,只要不唱反調就行。

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為何史學界的部分學者不認可週武王統一了中國?迷惑你的生活2018-12-10 16:18:02

感謝邀請

拒絕複製黏貼,只談個人見解。

我們知道,夏商周,在歷史上是被認定為奴隸社會的。周朝,其實就是部落的所謂統一而已。那個時候天下有很多部落。只不過。周這個部落更加強大,周武王推翻了之前商部落,他可以號令其他部落。

舉個例子,就像草原匈奴一樣,他們一直在不斷的分裂,組合中,我們統成為匈奴。

國家的概念,是中央集權,國家的每一個角落,擴張點說是由一個最高領導人可以直接輻射到的。周就不同了,他與其他部落其實是一樣的,只不過更強一點罷了。

歷史認為秦始皇才是統一中國的第一人,因為他統一了國家,讓國家書同文,車同軌,文化,經濟等都是同一個認同感。周那會兒可不是這樣的。

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為何史學界的部分學者不認可週武王統一了中國?

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為何史學界的部分學者不認可週武王統一了中國?

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為何史學界的部分學者不認可週武王統一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