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非色,故非有;用而不廢,故非無。又用而常空,故非有;空而常用。故非無。”是什麼意思?使用者25373166516360562019-05-09 08:57:35

在禪宗看來,佛教經典最關注“心”,而華嚴宗也主張“萬法唯心”,清涼澄觀國師是華嚴宗的第四代祖師,在《答順宗心要法門》中,他闡述了“體大思精”的主旨。你說的這句就是《心要》裡的最後一句。表達了悟的一種境界,前一位回答裡提到的“天上的月光,透過水的反射,形成月亮的倒影,看起來很真實,實際上卻是一種虛像,是不真實的。”這是語義上的表層意思,不過覺得還是有些不敢苟同,禪宗思想強調“無住為本”,就是認為人們對世界的認識要念念不住,行雲流水,即澄觀法師在這則《心要》中開宗明義所說““至道本乎其心,心法本乎無住”,主旨強調的是“心”和“空”,然後他告訴人們應該以怎樣的“心”達到怎樣的“空”,因此對“透水月華,虛而可見;無心映象,照而常空”不應該流於具體,這樣實實在在的像翻譯古文一樣把經文中的語言還原成我們所謂的白話文就顯得對佛心的突兀了,因為澄觀法師所說的前兩句“透水月華,虛而可見”這是指獨立於我們思維外的一種客觀外界事物的存在,而後兩句“無心映象,照而常空”則是指人們在體悟這種客觀事物的時候,法師建議人們在紛繁複雜的生活中放下身心,透過隨緣任運建立起一個美妙的心境。這種心境莊子在其《天道篇》中曾經說道:“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鑑也,萬物之境也。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虛則靜,靜則動,動則得矣。”我們知道,主體在進入宗教體驗或審美體驗時,都必須摒棄塵念,清除浮躁,寧神息心,才能見性,才能見美。所謂“素處以默,妙機其微”,只有當人們心境極為淡泊、虛靜的時候,才能可能對大自然最神奇而又最微妙的動人之美,有一種會心的感受與體悟。蘇軾在寫給參寥禪師的詩中說:“頗怪浮屠人,視身如丘井。頹然寄淡泊,誰與發豪猛?細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欲今詩語妙,無厭空與靜。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寄參廖師》)他認為,寫出絕妙的詩篇,是因為心如丘井,意緒淡泊,故才能“了群動”,才能“納萬境”,所以這裡的照是指外界事物的存在,而空則是指“萬境”,人們能不能從一種情境中體味各種境界,關鍵在於對“空”的體悟,佛家所說的“四大皆空”就是這個意思。那麼我們就可以認為澄觀法師最後用“無心映象,照而常空”總結全文的思路就是不要拘泥於外界事物(著相),用心去體悟“空”之萬境,只要人們用真心去體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境界(法界)。正如魯迅先生說《紅樓夢》:“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每個人認識世界都是建立在自己的心境之上,要加深對世界萬物的認識就要修煉自己的“心境”。凡事不要“著相”,佛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