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民間的黃梅戲孤本《女駙馬》,如何從顛沛流離到榮登大雅之堂?藍顏8774971062019-06-12 23:27:32

黃梅戲《女駙馬》在唱詞和唱腔上,經過幾位藝術家的潤色修改之後,於1959年再次與觀眾見面,改由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扮演馮素珍。這部戲一上演,就立刻產生轟動效應,接連在安徽、上海、北京、杭州等地演出數百場。《女駙馬》經過反覆打磨,從此成為黃梅戲的保留劇目。1959年,電影《女駙馬》也與全國觀眾見面,成為黃梅戲《天仙配》的姐妹篇,為黃梅戲開闢了一個新的局面。

當大街小巷都洋溢著《女駙馬》的唱段,嚴鳳英飾演的馮素珍也從此深入人心。1959年,嚴鳳英在黃梅戲《女駙馬》中扮演女主角馮素珍,她時而端莊秀麗,時而英姿颯爽,讓馮素珍這個人物形象,顯得格外生動立體。嚴鳳英雖不是科班出身,也沒學過樂理,但是,她卻把馮素珍這一形象演繹得活靈活現,引人入勝,在表演的過程中,嚴鳳英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將自己已有的戲曲功底,和導演的表演技巧要求進行靈感碰撞。在細心揣摩人物心理之後,嚴鳳英便將唱段與身段巧妙結合,最終演繹出一個生動立體的女駙馬形象。最令人叫絕的,當屬戲劇高潮處,馮素珍說服公主的那一段表演。

黃梅戲《女駙馬》,根據傳統戲劇《雙救舉》改編而成,嚴鳳英飾演的女駙馬馮素珍深入人心,戲中的許多優美唱段,更是被戲迷們傳唱至今。半個多世紀以來,黃梅戲《女駙馬》久演不衰,並在時代發展中,不斷被注入新的藝術活力。在一代又一代藝術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女駙馬》也成為一部歷久彌新的黃梅戲藝術經典。

在安慶,黃梅戲電影《女駙馬》可謂家喻戶曉,主演嚴鳳英更是婦孺皆知,就連幕後的創作人員,也大多一舉成名。然而,如此耳熟能詳的經典唱段背後,卻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往事。黃梅戲《女駙馬》的前身,與安慶的老徽調彈腔《雙救舉》,有著不解之緣,也與著名劇作家王兆乾,以及他的好友左四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可以說沒有他們,也就沒有今天的《女駙馬》。

一個戲曲劇種的興盛與輝煌,不僅表現在大量膾炙人口的表演劇目上,更體現於一代代有影響的從業者不斷湧現。在嚴鳳英曾經辛勤耕耘的黃梅戲藝術園地裡,名角輩出,新秀不斷。比如,王少舫、張雲鳳、潘璟琍等,都是與嚴鳳英同時代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派”藝術的繼承者則有田玉蓮、張萍、江明安、許自友等。又如新時期湧現的黃梅戲“五朵金花”馬蘭、吳瓊、吳亞玲、楊俊、袁枚,以及著名演員黃新德、韓再芬。這一代代、一批批對黃梅戲藝術產生重大影響的“才子佳人”,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黃梅戲得以薪火相傳並不斷創新發展的主要力量。從嚴鳳英的“一枝獨秀”,到新時期的“群芳爭豔”,正是黃梅戲生機勃發的有力證明。而在新時期湧現的黃梅戲領軍人物中,韓再芬是最突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1982年,安徽電視臺和安慶市合作拍攝的黃梅戲舞臺藝術片《雙蓮記》拉開了新時期黃梅戲和影視結緣的大幕;1984年,黃梅戲電視劇《鄭小姣》讓年僅16歲、名不見經傳的韓再芬成為一顆耀眼的新星;之後,韓再芬陸續主演了《天仙配》、《女駙馬》、《孟麗君》、《龍鳳奇緣》等數十部黃梅戲電視劇,連續摘取《大眾電視》“金鷹獎”,並在全國創下了收視神話;1999年,韓再芬憑藉黃梅戲《徽州女人》,榮獲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這臺戲不僅把全國各類大獎收入囊中,商演場次也成績不俗;隨後數年,韓再芬又推出《公司》、、《徽州往事》等黃梅戲新作。這些作品也都成為了黃梅戲“百花園”中亮麗的風景。

從傳承經典到刻畫時代,上世紀90年代,戲曲市場開始滑坡,去劇院聽戲看戲的觀眾群日益萎縮,黃梅戲也因此受到影響,不少藝人選擇轉行。當時各方面條件都很出眾的韓再芬收到了不少邀約,也曾出去唱過歌、演過電視劇和電影,但她說,自己註定屬於黃梅戲這個舞臺,她離不開黃梅戲。

然而,隨著藝術形式的多樣化,觀眾可選擇欣賞的藝術種類也越來越多。而近年來,黃梅戲人才流失嚴重,創作者不願去苦心經營一個好本子。每次大型演出,唱來唱去總是《女駙馬》、《天仙配》等段子,編導害怕觀眾不接受,不願意去冒險嘗試引進新戲。久而久之,觀眾覺得,黃梅戲無非就這麼幾個經典段子。“如何吸引住觀眾日益發展、變化的眼光”對黃梅戲藝術工作者而言,無疑是一個嚴峻考驗。

為此,韓再芬很早就開始對自己的黃梅戲“動手術”。演《徽州女人》時,她把戲服上的一對水袖剪掉了。剪掉的理由很簡單:讓觀眾更清楚地看到演員細膩的動作。在學習黃梅戲時,韓再芬不僅學習崑曲和京劇的體態和舉止,還學習芭蕾舞,就是為了在舞臺上更好地展現女性的體態美。

考慮到不少人對戲曲都有“節奏慢、時代遠、故事情節單一”的印象,韓再芬創作時就嵌入現代藝術元素,比如交響樂、電影手法等,讓觀眾跟著情節走,看著過癮,聽得舒心。

在變革的同時,韓再芬和其他黃梅戲藝術家們也意識到,創新並非摒棄傳統。黃梅戲之所以能夠流傳得這樣廣泛,唱腔旋律好聽是主要原因。因此,唱腔是最能顯示黃梅戲本質特徵的部位,也是創新過程中最須繼承的部位。傳承與發展並不矛盾,在運用現代藝術手段創作新劇、投射藝術家對當代社會理解的同時,傳承黃梅戲的經典唱腔,這樣,黃梅戲才能更好地向前走。

黃梅戲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據史料記載,早於唐代時期,黃梅採茶歌就很盛行,經宋代民歌的發展、元代雜劇的影響,逐漸形成民間戲曲雛形。至明清,黃梅縣戲風更盛。

黃梅戲前身即採茶調、採子、黃梅調等,後稱黃梅戲。起源於黃梅縣多雲山區、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採茶調,形成於清道光年間,流播於長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蘇等省周邊的廣袤區域。邢繡娘、餘海先等一批先輩藝術家為黃梅戲的形成、發展和流播作出過傑出的貢獻。

黃梅縣地處長江北岸,舊時大部分地勢低於江岸,有“江行屋上,民處泊中”之說,自然災害頻繁,水災更為突出。頻繁的災害,迫使黃梅人紛紛學唱黃梅戲,以適應災年逃水荒、打連廂、唱道情行乞他鄉求生存的需要。

這就大大促進了黃梅戲由山區向江湖平原地區的發展,向鄂贛皖毗鄰地區的輻射。

流傳民間的黃梅戲孤本《女駙馬》,如何從顛沛流離到榮登大雅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