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邁克爾唐僧62017-07-29 20:40:45

洩漏了軍事機密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關東俠客2018-03-16 17:18:30

許悠字子遠漢末奇士長於謀略和曹操是從小的朋友,袁紹逃回渤海後,許悠追隨他屢獻良策,很快袁紹打敗公孫贊拒有冀州之地。公元200年袁紹發兵十萬兵進官渡攻打曹操。兩國交兵各為其主,許悠獻計,曹操兵少,如今兵進官渡,許昌守衛空虛,如果發一奇兵襲之,可挾天子而號召天下,那時曹操既使不敗也無能為力了。袁紹剛愎自用,自恃兵多將廣沒有采納許悠的計策。正敢上許悠家屬犯罪,被袁紹手下給收了。許悠大怒之下投奔曹操而來。曹操聽報高興得光著腳丫子出來迎接,大笑曰:“子遠來了,大事可成矣。”悠落座後問,軍糧可用多久?曹操笑著說:可堅持一年。許悠說,難道你不想打敗袁紹嗎?曹操說開個玩笑,軍糧還能堅持一個月。許悠說,你孤軍深入,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孤軍深入己到生死存亡的時候了。袁紹兵多將廣,內部不合,糧草存在烏巢,守將好酒,防備鬆弛,如果選一支精兵,直導烏巢燒燬糧草,則三曰之內袁軍可迫矣!曹操採納許悠意見,精選五千精兵,親自率領化裝成袁軍趕到烏巢把袁紹的糧草燒個精光。袁紹聞報大驚,兵分兩路,張郃,高攬偷襲曹營,一路救烏巢。曹操回軍把援軍滅了,前後挾擊,張郃高攬投降了曹操,袁紹十萬大軍沒了糧草軍心大亂,曹操乘擊進攻捉了八萬袁軍,最後袁紹只帶八百人逃過河北,從此元氣大傷,再也沒有和曹操叫板的資本了。人材很重要,得一人可成事業,亡一謀士而亡天下。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溫讀2018-03-16 13:32:38

大軍未亂主子先慌。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許攸背主投靠曹操,烏巢守將淳于瓊,嗜酒如命,結果導致烏巢被曹操所襲擊。

糧草盡焚。

聽信郭圖小人讒言,導致張郃高覽投降曹操。

至此河北四庭柱二降二死。

袁紹慌了。

身為四州之主掌舵人,慌了。

可是,我們回頭想想,袁紹不過是損失了一些兵卒糧草而已。

不過是官渡之戰敗了而已。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根基未動啊。

甚至說,袁紹此時還有幾十萬大軍啊。

糧草被燒,要麼釜底抽薪,要麼就安然退兵,或者詐敗引誘曹操乘勝追擊。

這是死局?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遠遠不是。

事實也證明如此,官渡之戰敗亡之後,曹操動他了?根本不敢動。

但是袁紹,從此一蹶不振了,打怕了。

直到死以後,袁紹幾位公子擁兵自重,兄弟鬩牆,兵戎相見。

至此,曹操坐收漁翁之利方才統一了北方。

赤壁之戰,曹操比袁紹要輸的更徹底吧

但是呢?也沒事,根基未動而已。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袁紹最大的敗筆,不是河北四庭柱塌了,不是官渡之戰輸了,甚至說不是他性格缺陷,優柔寡斷。

而是坐看三子擁兵自重,爭奪世子之位,處於激烈內耗之中,白白讓曹操撿了大便宜。

如果袁紹不任人唯親,不讓其子一人一個州,而是任人唯賢,世子之位按嫡長子繼承的話。

四州之地,天下富饒的四州之地,又怎能輸不起一個官渡之戰?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明明是雙王四個二的局,生生讓他一步一個錯,到最後,在這東漢末年亂世爭雄之中,早早的被淘汰。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龍鎮2018-06-13 01:57:59

這個情況從頭來說是這樣的。

建安五年,就是公元二00年,袁紹打算找機會進攻曹操,於是廣發討伐曹操的檄文,說他“敗亂法紀”,是“贅閹遺醜”就是宦官後代,然後正式向曹操挑戰。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袁紹其人

結果,白馬一戰,曹操採用荀攸聲東擊西的方法迎戰,袁紹的大將顏良被當時留在曹操營中打算報恩之後去找劉備備備哥的關羽給殺了。接著延津一戰又損失了大將文丑。究其原因都是袁紹太過驕傲,剛愎自用,不願意聽取謀士的意見。

這種性格也延續到了許攸同志獻計獻策的時候。

在官渡,曹袁對峙之際,曹操被圍攻,兵又少來,糧食也不夠,士卒又極其疲乏,其實已經很難守得下去了。曹操自己也想退走,這時候是荀彧建議他堅持下去,說:“

哥,雖然客觀條件確實不利,但是還可以再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的努力往往能改變形勢。

”就像歌裡唱的,一試再試,試不成……再試一下。確實,糧食不夠可以籌措嘛。

於是曹操命令部隊堅守官渡,積極解決糧食補給問題,密切關注敵人的動靜,以待時機。

曹操的第一招是截燒袁紹的糧食。他派人把袁紹將領韓猛督運的數千輛糧車截獲燒掉了。袁紹只好把一萬多輛車的糧食集中放在故氏和烏巢兩地,還派了淳于瓊率軍守護。這時候謀士沮授建議多派一隊人馬保護糧食,袁紹又斷然拒絕。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許攸其人

接著,

我們的主人公許攸獻策

說:“曹操兵少,集中力量與我軍相持,許都必定空虛。如果我們派一隻輕騎,日夜兼程,襲擊許都,可以一舉拔取;然後把獻帝控制在手裡,名正言順的討伐從啊從啊,曹操必定被擒。退一步講,如果許都拿不下,也會造成曹操首位不能相顧,來回奔命的局面,照樣可以打敗他。”

這話說得非常明白有道理,袁紹怎麼反應呢,他非常傲慢地拒絕了,說:“不必,我一定要在這裡擒住曹操。”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袁紹不是不知道許攸說的有道理,而是覺得有道理又怎樣呢,我就是不聽,我偏要在這裡抓住他,而且,你就等著瞧好了,我肯定能行,我是誰啊?我可比你牛逼得多了。

當然許攸很不高興。他是誰啊,他可是袁紹最早、最重要的謀士,可是追隨著袁紹一路出生入死,幫扶著這個傻逼壯大起來的,結果袁大傻子在幾個關鍵時候就犯傻,就偏不聽你的,錯失了迎請天子的機會,也就挾天子令諸侯的大好機會。過後再反悔就已經來不及了。

這時候有訊息稱許攸在鄴城的家族犯了法,被留守在鄴城的審配抓起來關在大獄中。許攸大怒,星夜離開袁營,投降了曹操。

以我的淺見,曹操在袁營中肯定有探子,第一時間知道袁紹和許攸的間隙,懂得識人用人的曹操於是設計一度挑撥,於是才有了許攸的投奔。據說曹操聽說許攸前來投奔,馬上起身,高興得連鞋子都沒來得及穿好,趕出營帳外去迎接,拍著手說:“子遠這一來,我的大事一定可以成功了”。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這是多麼鮮明的對比呢,袁紹那裡對這個最重要的謀士的意見幾乎是不屑一聽,完全不把人家當一回事。連下邊的人對他這樣的人才也是不放在眼裡,就算其族人犯事,他這個大代表在主子身邊杵著,不可能逃避責任,對他許攸有敬意的做法不應該是先向他通報這個事情,然後才採取抓捕嗎?

有人說,許攸是害怕被族人連累,被袁紹殺頭。許攸是個聰明人,能文能武,極有遠見,他在袁紹身邊是瞭解其為人的,更何況前面錯失機會,現在師出無名,而且主帥驕傲輕敵還剛愎自用,嫉賢妒才,因此做謀士在這樣的環境下是沒有任何出路的。

許攸的謀士身份在曹操這裡顯然要有用得多,而且也確實能得到重視。於是許攸就介紹了袁軍的情況,還提出了攻破秘籍,說“袁紹輜重糧草有一萬多車在故氏、烏巢,屯軍防備不嚴,如果以精兵襲擊,出其不意,燒掉他的糧食,不出三天,袁紹必定失敗。”那個年代以十餘萬的兵力出征,後勤服務跟不上就是大問題。

孫子兵法說:“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曹操喜出望外之餘,用他的絕好軍事指揮能力,突襲烏巢屯糧處,點燃大火。而守軍淳于瓊反應不過來,自然打不過。袁紹得知這一訊息,居然置至關重要的糧草不顧,不派重兵增援淳于瓊,還以為這是攻下官渡,殲滅曹操的好機會,又不聽意見,命令高覽、張郃領兵去攻打曹軍大營,只用了少數軍隊去球淳于瓊和糧草。

曹操見此機會,並不馬上回救大營,他奮力擊潰烏巢袁軍,斬了淳于瓊,把袁紹的糧食都燒光了。

民以食為天的中國人一見,連口吃的都沒了,哪裡還有力氣打戰,軍心動搖,

加上大

小人郭圖故意說

張郃失敗的事情,幸災樂禍之餘,惹得張郃又生氣又害怕,這個黑鍋一背上,也只有死了。於是也叛逃了。

這下就徹底擾亂了軍心,士兵們都無心戀戰,後來曹軍發動全面進攻即可奔潰。袁紹帶著兒子只帶了八百名騎兵度過黃河北逃了。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先秦史2018-04-15 20:19:11

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後勤保障)在古代軍事戰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軍事的根本所在。士兵需要吃飯穿衣,戰馬需要草料飲水,一旦離開糧草,軍事行為將寸步難行。歷史上不乏糧草損失或者缺乏導致戰役失敗的案例,夜襲烏巢之戰無疑是其中的代表。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當時官渡之戰已經進入相持階段,袁軍雖然初戰失利,但是兵力上仍然佔優勢。而曹操經過數月的對峙,糧草匱乏,士兵疲敝,後方隱患重重,幾欲退兵,幸有荀彧開導,才勉強堅持下去。無計可施的曹操只得加強糧草補給,加強軍事防禦,藉此尋找戰機。

正當曹操一籌莫展的時候,袁紹內部越發不和。先是許攸獻計袁紹奇襲許昌,未被採納。接著許攸家人貪財被抓,求情也無用。一氣之下,許攸就帶著驚天內幕投奔曹操了。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沒錯,這個驚天內幕就是袁紹糧草大本營烏巢的情況,曹操藉助許攸提供的烏巢資訊,發動了改變戰爭走向的夜襲烏巢之戰。

曹操留荀攸、曹洪守備大本營。自帶五千精銳,使用袁紹旗號,走小路偷襲烏巢。到達烏巢以後,曹操立即放火燒糧,並急攻烏巢大營,大破袁軍,殺死守將淳于瓊,張郃、高覽等大將紛紛投降,烏巢軍心大亂,瞬間潰敗。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經過夜襲烏巢之戰,袁紹潰敗一發不可收拾,曹操則藉此機會,擴大戰果,最終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

其實,夜襲烏巢以後,袁紹計程車兵數量仍然佔優,足可與曹操再次大戰。但是失去糧草的袁紹失去了根本,導致軍心渙散,這也正是夜襲烏巢的真正作用所在,也是許攸謀略的真正意圖所在。

【大家好,我是史徒行者,專注文史知識,尊重歷史本身,歡迎大家關注我,點贊,發表評論,謝謝支援】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千古名將英雄夢2019-03-22 08:50:23

官渡之戰相持期間,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十月某日,袁紹正與謀士兼老友許攸站在營內高櫓上,望著面前連綿起伏、一望無際的博浪沙沙丘,詩興大發:“大風起兮雲飛揚,安能速破曹賊兮霸四方!”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圖:自戀狂袁紹,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己

許攸於是提出合理化建議:“主公不必與曹操相攻。操兵少而全師拒我,許下必空虛;可分遣輕軍,或取道青州、或取道兗州、或取道洛陽、或取道魯陽,皆可從後拊許昌之背,則天子可迎,而操則為擒也。如其未潰,也可令其首尾奔命,破之必也!”

其實袁紹早想過許攸的策略了,而且也實施過,那就是韓荀的部隊,只是派的兵力不夠,行軍速度又拖拖拉拉,結果被曹仁幹掉了,事已至此,袁紹也沒興趣再玩兒分兵迂迴了!不管怎麼說,他有足足十萬大軍,天下必將運諸手上,不玩兒那麼多花樣,就在這兒用優勢兵力搞定曹操,以三尺繩擒之縛之羞辱之,才夠勁兒嘛!我袁紹打小就壓曹操一頭,這輩子都得壓著他,壓到爽為止!所以看也不看許攸一眼,傲然道:“吾必當先圍取操,心方快之!”

聽到這話,許攸怒了,這袁紹怎麼老一根筋呢?此豎子不足與謀也!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就這樣又拖了十餘日,到了十月份,袁紹就是地主家也沒多少餘糧了,留守鄴城的審配刮地三尺,總算給他又湊了萬餘車糧草運到袁營後方以北四十里的烏巢、故市(即酸棗縣東南之烏巢澤,其澤北有故市亭)一帶。因為糧車曾被曹軍徐晃部燒過,袁紹也謹慎了,派出淳于瓊、眭元進、韓莒子、呂威璜、趙叡等五員大將率兵萬餘人負責把守,這總萬全了吧,但已被打入冷宮的謀士沮授竟然還好意思跑出來提建議:“可再遣蔣奇別為支軍,與淳于瓊相表裡,巡於糧倉外圍,以防曹操襲抄。”袁紹再次不從:曹操滿打滿算才三萬人,要派多少人才能偷襲得了我萬人守糧隊,笨!

其實在這一刻,袁紹仍然勝率更高,曹操則只是稍挽頹勢而已,直到數日後的一個夜晚,萬籟寂靜,星光滿天,曹操正在營中休息,忽然得報說老友許攸竟背袁來投,激動的連鞋子都來不及穿,光著腳就衝了出去,迎面一副熱烈而狡黠的笑容:“子遠(許攸字),卿來,吾事濟矣!”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原來,許攸在這邊隨軍征戰,冀州大本營裡,那素來與他過不去的審配,竟然對他的家人下手了。此時的許攸闔家老小,已懼因貪汙犯法被關押在了鄴城大牢中。

得到訊息,許攸不由大受震動:想當年他與張邈同為袁紹政治集團早期骨幹“奔走之友”五人團中一員,如今卻屢遭打壓,實在令人心寒!又想起袁紹屢屢不從良謀,剛愎自用,浪費人才,再跟著他混,遲早必為亡虜!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跑去投靠曹操吧。

聽完許攸一番抱怨,曹操便入正題,問:“願卿教我以破紹之計。”

許攸不答反問:“公今軍糧尚有多少?”

曹操心想人剛來咱可不能丟面子,於是一臉自信:“少,太少了,才只夠支撐一年而已。”

許攸板著臉:“忽悠。”

曹操只得羞澀一笑:“不過……用著用著,就只剩半年了。”

許攸繼續板著臉:“接著忽悠。”

曹操終於收住笑容,滿臉誠懇,做推心置腹狀:“不愧為先生,其實只剩三月。”

許攸板著的臉一下子又黑了,憤怒跳起,當頭棒喝:“足下不欲破袁氏邪,何言之不實也!可知曹營之中,亦有與袁紹通謀者。”

曹操發現自己果然被戳穿,不由噗嗤一笑——剛才只當放屁,現在說實話好了:“向言戲之耳。其實可一月,為之奈何?”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好在許攸早知老友的臭脾氣,也懶得和他耍貧鬥嘴,於是將重要情報和盤托出:“公孤軍獨守,糧草將盡,事急矣!公宜速戰。今袁氏輜重有萬餘乘,在故市、烏巢,屯軍無嚴備,且將驕卒惰,今以輕兵襲之,乘間燒其糧草輜重,釜底抽薪,不過三日,袁氏自敗也。”

雖然曹軍諸將都認為許攸此來很值得懷疑,並不值得為其冒險。但曹操還是力排眾議,做出了自己的決斷,下令:讓擅守的厲鋒將軍曹洪與軍師荀攸留守營寨,自己則親率精銳步騎五千,皆用袁軍旗幟,人銜枚,馬勒口,無聲又無息,出沒在通往烏巢的小道里,轉眼,吞沒在寂寞夜色裡。

有時候,我們做出的最艱難最冒險的決定,最終成為我們做過的最漂亮的事。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烏巢在袁營後方四十里,離曹營就更遠了,再加上還得繞道,這一路恐怕有近百里,但曹操要大家發揚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作風,最多今晚跑場馬拉松,辛苦卻能換場勝利。士兵們無力抗拒,只得每人抱一束放火的柴草,朝烏巢奔去。路上碰到袁軍防區內遊騎的盤問,曹操就派人回答:“袁公恐曹操鈔掠後軍,調兵加強防備。”再加上許攸通曉對方詳情以及暗號口令,毫無破綻,所以都順利透過,就這樣,沒有一點點防備,也沒有一絲顧慮,到黎明時分,曹軍就這樣突然出現在了,天空飛滿烏鴉的烏巢。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還是那句話,在戰爭中,一個士兵所知的情況,很難超出本伍以外。一位軍官所述的材料,也至多隻能反映其所屬部隊的陣地及動向。但是一個統帥部的參謀,卻能將敵軍最重要的決策訊息傳遞出來。許攸來投,曹操開心的連鞋都不要了,原因就在於此。

聽聞烏巢被襲,袁紹卻很淡定,不慌不忙對兒子袁譚說道:“即便曹賊襲破烏巢,吾拔其營,彼當無所歸矣!”遂命寧國中郎將高覽、張郃趁虛去攻打曹操本營。張郃卻道:“曹操兵精,往必破淳于瓊等。瓊等破,則主公大事去矣,不如先救烏巢。”郭圖倒是堅定站在袁紹這邊,說:“郃計非也。當縱兵先擊其本營,其勢必還,此為不救而自解,孫臏圍魏救趙之計也。”張郃只得再勸:“曹公營固,攻之必不拔,若瓊等被擒,吾等必盡為虜。”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看著手下吵成一片,袁紹也陷入了長考之中:戰機終於來臨,決斷的時候到了,生死存亡,在此一舉!

關鍵是:曹操是在本營還是去偷襲烏巢了?所謂擒賊先擒王,曹操在哪兒就重點打哪兒!

袁紹以己度人,覺得曹操必在本營。主帥豈有行一將之事?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凡重要戰役,曹操必親臨前線,看來袁紹還是不瞭解他這個老友啊!

再說了,淳于瓊已有足足一萬人,而曹操派的偷襲部隊據報則不會超過五千人,孫子兵法說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曹軍偷襲部隊只有我軍一半,絕無可能攻下烏巢營地!

把兵法讀成了數學題,袁紹這便是紙上談兵的典範。

結果,長考之後,袁紹在兩邊意見裡取了一個平衡,下令:以張郃、高覽率重兵往攻曹操本營,而命郭圖率領輕騎前往救淳于瓊等人。

結果,在曹軍爭分奪秒的全力衝殺下,烏巢竟在袁紹援兵到達前十分鐘被攻破了,大將眭元進、韓莒子、呂威璜、趙叡四人在亂軍中被殺,主將淳于瓊則與一千多兵士被俘。曹操下令,一干俘虜,皆割其鼻而辱之。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與此同時,郭圖也領兵趕到了烏巢,卻發現城頭變了大王旗,晚了,沒轍,撤吧!曹操說不行啊,人好不容易來一趟,不能空手回去,還是給袁紹這位手下大紅人留個紀念,來點震撼教育吧!於是將所俘獲牛馬的唇舌割下,連同袁兵俘虜的鼻子,一同送給郭圖欣賞,喜歡就帶回家收藏,不喜歡就拿辣椒炒一下去下酒也不錯。

郭圖看了這幾麻袋血肉淋漓的鼻子嘴巴舌頭,噁心的胃都快吐出來了。就在這時,營門大開,曹操開始釋放那一千多烏巢俘虜,袁軍援兵看著這群被燒成非洲黑人且滿臉鮮血的無鼻友軍,更是嚇得刀都拿不穩,趕緊掉頭,風一般逃回袁紹本營!

這些沒鼻子計程車兵,便是烏巢被燒光的最好傳信使,曹操聰明!於是這訊息很快傳遍了袁紹大營,袁軍十萬大軍全被嚇破了膽。

另外一邊,張郃高覽久攻曹營不破,得知袁紹大勢已去,乾脆也臨陣倒戈,投降了曹軍。

張郃高覽的投降,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袁軍終於全面崩潰,不約而同,四散而逃,袁紹果斷放棄了抵抗,連盔甲都不及穿戴,第一時間就和兒子袁譚穿著睡衣,騎著寶馬,率八百親衛鐵騎渡河而逃,跑的比兔子而快。

還是那句話——“幹大事而惜身”,這種垃圾主帥從來衝鋒在後,撤退跑最快。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有些袁軍想抵抗,發現主帥這樣,也都心灰意冷,除了投降或潰敗,還有什麼選擇呢?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刺蝟歷史2018-02-09 15:18:28

許攸,為了實現心中的抱負背棄庸主,投奔了自己兒時的夥伴曹操,在古代叫做投誠。其實在近代還有個詞兒特別適合許攸,那就是“情報販子”。

細看官渡大戰,曹操之所以能大勝袁紹,許攸這個情報販子功不可沒。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官渡大戰,曹操和袁紹的軍事實力其實完全不對等的,袁紹收拾了公孫瓚,成為北方最大的諸侯,當時之前擁兵十萬,而曹操呢,滿打滿算不過四五萬。

而且袁紹坐擁四州,糧草充足,兩軍對壘,曹操糧草不足,這時,許攸建議袁紹分派一支奇兵偷襲許昌,讓曹操收尾不接,袁紹不聽,還懷疑許攸。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於是許攸投降曹操,把袁紹屯糧烏巢的情報給了曹操,曹操僅派了幾千騎兵就徹底斷了袁紹的命脈。

我們都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了糧草,袁紹的大軍只有死路一條,最後在曹操的攻擊下只剩下幾百人回河北。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所以,許攸的情報是這場戰爭的關鍵,稱許攸為情報分子也不過分。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自由蔚藍的魚2018-03-16 07:04:09

謝邀請,許攸在三國謀士裡是個高人,先後事主本初,孟德。紹雖侍兵馬強壯,量窄且重武輕文事有不濟終致敗亡。攸居紹處不能重用,緊要之時獻策被疑,驅利避害事從曹公。攸既事曹,屢有妙計出納,功成飄然阿瞞鴻寬而不究。觀許攸實為紹處壓抑,操寨放性。現說即為走了兩極端。紹處輕之,為操獻計得勝自身高興有過不收終致身禍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歷史簡單說2018-07-02 17:38:25

我們都知道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而且都是發起方失敗,防守方戰勝的,我們也都知道官渡之戰是一場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那為什麼曹操能打嬴這場戰役呢?到底什麼是關鍵呢?

我們知道,戰爭不光是將領之間的戰爭,還是謀士之間的戰爭,還是士兵之間的戰爭,尤其是錢糧之間的戰爭,我們都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也都是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在部隊的人數上來比,確實是袁紹勝出一籌,按史書記載,袁紹率領有十幾萬部隊征討曹操,而曹操只有一萬多部隊,但是個人也覺得曹操的部隊不應該這麼少人,但是曹操處於劣勢,那確實是這樣的,所以曹操的很多手下建議投降。

甚至還有一些人與袁紹方面有來往,曹操管轄的很多郡縣也都投靠了袁紹,官渡之戰剛打之前,就對曹操十分的不利。而官渡之戰持續到一定時間,曹操雖然在戰場上有小利,但是他面臨著最大的問題,那就是糧草短缺。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而這個問題對於袁紹來說,不成問題,袁軍不光有部隊數量的優勢,還有糧草上面的優勢,其實就從地盤上來說,袁紹有四州,曹操也差不多有四州,但是曹操是經過和劉備,袁術,呂布之間的爭奪,才拿下的地盤。

而袁紹就相對輕鬆,只是消滅了公孫瓚,再加上中原地帶受到黃巾起義的影響比較大,所以袁紹方面就是人多,糧多。曹操打著打著,就有點吃不消了,就給荀彧寫信說想撤軍回許昌,荀彧跟他說,一旦撤回去,那就大勢已去了。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這時候,關鍵人物就上場了,那就是許攸,許攸本來建議袁紹直接偷襲許都,袁紹沒同意,再加上許攸在鄴城的親人犯了罪,被審配給收押了,許攸一氣之下,就來投奔曹操了。

許攸的作用很大,因為他告訴了曹操袁軍的糧草在烏巢,而且烏巢的守備情況,曹操就親率五千大軍直搗烏巢,最後烏巢的糧草被燒,而袁軍人數眾多,糧草一失,立馬就缺糧崩潰了,所以轉眼間曹操就贏得了勝利。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蘑菇頭2018-04-17 12:58:45

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打擊了漢朝地主階級的統治,中央權力遭到了嚴重的削弱,各地豪強四起,軍閥經常混戰,曹操和袁紹這兩家勢力發展起來之後,他們的利益之爭也越來越明顯。官渡之戰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了。

戰爭剛開始的時候,袁紹那邊的兵力有十餘萬佔據了絕對的優勢。我曹操那邊就只有幾萬的人馬。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剛開始查詢那邊的很多人員也認為袁紹兵力那麼多我們是打不過的。我看還是算了吧!很多人也都開始氣餒。

不過在曹操看來,還是有希望的。因為他對袁紹這個人比較的瞭解,他知道袁紹每次都是號稱“四世三公”,而且也是經常好高騖遠,對待事情也是比較優柔寡斷,剛復自用的。

現在他那邊的兵力佔盡了絕對的優勢,他肯定會產生驕傲的心理。所以曹操覺得只要抓住這樣,並且積極的應對戰爭形式的突變就可以了,這是曹操的智囊團也是紛紛提出自己的應對計劃。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果然,袁紹在兩軍對峙當中,把自己的謀士田總給軟禁了,並且另一個謀士許攸的家人因為犯罪被袁紹的手下搜捕了。那時候是有聽到這個訊息之後非常的惱火,一氣之下就跑到了曹操那邊的陣營。

當時曹操還在被窩裡睡覺,但一聽到這個許攸來的訊息之後,興奮得忘了穿鞋就直接跑了出來迎接許攸。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因為曹操知道許攸是袁紹那邊的智囊團人員之一,他肯定知道袁紹的軍事部署和人員配備。

後來許攸也說出了袁紹那邊的情況,並且建議偷襲烏巢,切斷糧草,那邊的軍隊自然會崩潰,這時我們可以趁機掩殺,敵軍肯定會大敗。

本文純屬個人對這個問題的分析,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請各位朋友們,多多指點。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優己2018-02-13 09:08:29

其實許攸帶來的是袁紹內部的軍事情報!許攸作為袁紹軍中的高階參謀,他的很多情報比曹操自己打聽要來得準確得多,比如,烏巢劫糧!這件事看似非常簡單,實則裡面困難重重,得了解烏巢裡的軍事佈防情況!比如我們看到了一件事,曹操領兵五千劫糧,淳于瓊守糧官兵就有一萬,從人數上看袁軍強於曹軍一倍,但是從戰果上看卻是曹軍比虐殺袁軍,明顯,袁軍是遭到曹軍突襲!各個要塞佈防情況落入曹操手中,才能做此完美進攻!這便是許攸的價值所在!這一點在三國演義裡沒有被展現出來,倒顯得許攸沒啥價值所在!

在這次戰爭中,袁紹犯了將雞蛋放同一籃子裡的錯誤!假如他不把烏巢當做唯一的糧倉,那麼曹操奇襲他糧草的意義就不大!但是歷史不能假設!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FriedrichWang2018-03-16 17:05:54

許攸(2世紀-204年),字子遠,東漢末年初為袁紹早期的謀士,也是曹操在官渡之戰中發生轉折的人物。許攸年輕時與袁紹、曹操相友善,後來成為袁紹的謀士,多次為袁紹出謀劃策均不被聽從,深感不滿。官渡之戰之際,許攸貪財,紹不能足而投奔曹操;官渡勝利後,自持功高而觸怒曹操,後被告發而被殺。

184年,冀州刺史王芬與許攸等人謀廢漢靈帝,立合肥侯,結果,王芬自殺,許攸逃亡,最終以失敗告終。

189年,袁紹從董卓處逃出,投奔冀州,許攸跟隨並成為袁紹的謀士,力勸袁紹與曹操聯盟。

196年,漢獻帝東歸,許攸勸袁紹迎接獻帝,袁紹不聽,最終曹操迎接了漢獻帝劉協,許攸深感不滿。

200年,曹操及袁紹始交戰,許攸勸袁紹緩攻曹操,袁紹自認強盛,不聽勸諫,許攸深感失望。許攸貪財,其家人犯法,被審配收治,許攸於是投奔曹操(曹操迎接許攸時裸腳迎接),提供了重要情報,建議曹操出兵烏巢(據《三國志·武帝紀·註釋·曹瞞傳》記載許攸問曹操糧草可支撐多久,曹操說可支撐一年,許攸還堅定地認為不是,只能撐半年,曹操終於真實說出只能撐一個月,所以許攸建議曹操出兵烏巢),結果大獲全勝。袁紹死後,獻計潰漳河河水淹冀州城,攻克該城,令袁紹之子袁尚兵敗逃亡,斬首審配。冀州城一陷,袁紹基業徹底崩潰。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官渡之戰後,許攸跟隨曹操平定冀州,立有功勞,但許攸擁兵自重,屢次輕慢曹操,稱呼曹操小名,曹操表面上雖嘻笑,但心裡頗有芥蒂。一次,許攸出鄴城東門,對左右說:「這家人沒有我,進不得此門。」有人向曹操告發,於是許攸被收押,最終被殺。

陳壽《三國志》:「許攸貪財,紹不能足。」

孔融:「許攸,智計之士也。」

荀彧:「許攸貪而不智。」

袁術:「許子遠兇淫之人,性行不純。」

司馬光:「昔周得微子而革商命,秦得由余而霸西戎,吳國得伍員而克強楚國,漢得陳平而誅項籍,魏得許攸而破袁紹;彼敵國之材臣,來為己用,進取之良資也。」

羅貫中:「堪笑南陽一許攸,欲憑胸次傲王侯。不思曹操如熊虎,猶道吾才得冀州。」

何焯:「許攸賣國邀功,小人之尤者,收治之殊快也。」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史書上冬眠的蛇2018-05-28 17:35:28

你好!由冬眠蛇來回答此問題。

在影視劇中,許攸都以一種猥瑣的姿態出現在人們面前,這多半受了三國演義的影響,也受了歷史結果(因傲慢為曹操所殺)的影響。實際上許攸這人在當時社會上有相當的地位,他是有一定影響力的人,下面,我們先來介紹下許攸,再來說官渡之戰。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許攸,早年和袁紹,曹操都相識,袁紹是四世三公,曹操的父親當過太尉,許攸能和他們相識相交,那許家肯定也不是一般家庭,普通百姓你是不可能接觸到這個層次的人的。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不僅如此,許攸年輕時還幹了一件袁紹和曹操加一起也不敢幹的事——廢立皇帝!對,你沒看錯,許攸覺得當時的漢靈帝太過昏聵,準備聯合冀州刺史王芬一起發兵,截殺漢靈帝,另立皇帝,還讓曹操入夥,被曹操拒絕。從事後看,王芬都算是跑腿的主,主謀是許攸!雖然這事最後敗露了,王芬自殺,但許攸卻逃脫了,這在當時,你的擁有怎樣的資源才能辦的到啊!所以說,許攸絕不是泛泛之輩!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再來說官渡之戰。官渡之戰雖然曹操兵少糧缺,但是天時地利人和一樣不少,袁紹兵多糧多,但是內部問題一大堆。戰爭是綜合實力的較量,不一定全在兵多,糧多。關鍵說兩點:有兵要會用,有糧要能運上去!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而這兩點,袁紹遠遜於曹操,這才是曹操能和袁紹對峙住的根本原因,如果兩波集團的戰略素養一樣,曹操早完了,他的實力根本無法和袁紹抗衡。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所以說,整個戰役,我們完全理解反了,是曹操陣營抗衡住了袁紹陣營,才會發生許攸投曹這樣的事,而不是許攸投曹抗衡了袁紹!當然,許攸的分量很重,他的投曹有相當的偶然性,使得戰役發生了神奇般的瞬間逆轉,歷史,本來就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結合,不是嗎?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如果大家還沒明白,我在整理下順序。首先曹操抗衡住了袁紹,許攸投曹只是相持階段必發生的事情,但發生在什麼時候是偶然的,而許攸並不像影視劇描寫的那麼猥瑣,是非常有分量的,然後產生了烏巢燒糧啊一系列結果,使得官渡之戰瞬間勝利。所以許攸最多是個催化劑,曹操的實力才是袁紹大軍瞬間崩潰的根源。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感謝您的閱覽,喜歡本蛇回答的請記得點贊和關注哦!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金多多賊蓋2018-03-16 11:43:49

謝謝邀請。三國演義,第三十回{

戰官渡本初敗績 劫烏巢孟德燒糧

}

話說

袁紹

起兵十萬進軍官渡,

曹操

領兵七萬迎敵。

袁紹,字本初

(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袁老鄉袁老村)人。出身名門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是當時群雄實力最強的一隻隊伍。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曹操字孟德

,(現安徽亳州市)人,是三國裡傑出的,

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

話說

曹操

,與

袁紹相

持多日,各有勝負。

袁紹

拿住了

曹操

派往許昌的信者。這時

袁紹

賬下謀士,

許攸

獻計道,許昌空虛,可派精兵輕騎偷襲許昌。

袁紹

不聽,懷疑

許攸

與曹操

勾結害自己,因

許攸

曹操

是老鄉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許攸字子遠

;(治今河南南陽)人

袁紹

賬下謀士。後投

曹操

,自持功高,後被

許褚

斬殺。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許攸

袁紹

不聽計謀,又疑心自己,仰天長嘆,步出大營望

曹操

軍營而來。

曹操

聽人報

許攸

來投,大喜鞋都沒穿,趕緊出迎。

曹操

請教許攸破

袁紹

之計。

許攸

問曹操糧草可支援幾時?

曹操

可支一年,許攸說未必,

曹操

又到支援半年,許攸起身就走,

曹操

挽留,說道軍中糧草只夠三月的。許攸說你的糧草馬上就沒了。

曹操

大驚,

許攸

拿出

曹操

發往許昌的信,說道,曹公糧草供應不上,還不與袁紹急戰。今曹公可派兵

烏巣

截其

袁紹

糧草,

袁紹

不戰自亂。

許攸對

袁紹

的兵馬各個情況十分了解,知道

袁紹

軟肋

,燒了袁紹的糧草,

袁紹

軍心大亂。哪有不敗之理。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遼寧資深球迷二代2020-08-03 10:43:18

烏巢夜襲戰,是東漢末年那場官渡之戰的重要轉折點。袁紹大軍上萬糧車的被毀,只是讓袁紹的十萬大軍失去了堅持的底氣,但真正讓袁紹大軍崩潰的核心,恐怕是他們沒有後退的道路!

儘管烏巢遇襲發生在公元200年10月,但官渡之戰,實際上早在199年的6月就已經開始,在此前長達一年的袁紹滅曹戰役中,袁紹雖然多次遭遇失敗,並且連續折損顏良,文丑等主力將領,但此期間袁紹持續保持攻城略地的局面,在伴隨著多年後袁紹滿門被殺,失去了留下史料的能力。顯然現有的史書中,省略了很多有關曹操在官渡之戰中的敗績,以至於三國志等書籍中始終強調袁紹失敗,但其卻在整個戰局上卻始終佔據優勢,並在渡過黃河後一直呈現南壓的局面。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而在烏巢之戰前,曹軍退至官渡地帶,面對後面的首府許昌,曹操已無法再向後撤退,但又無法擊退不斷壓上的袁紹10萬大軍,戰局上曹操已陷於被動!

而隨後突然發生的烏巢夜襲,則一舉改變了整個戰局,曹操5000兵馬將烏巢這個大糧倉一舉燒燬,戰局急轉而下,援救烏巢的軍隊被擊潰,進攻曹操大營的軍隊被擊退,主將張合高覽直接向曹操投降,更致命的是在這一關口袁紹竟然扔下大軍,只率數百騎兵掉頭北逃,袁紹近10萬主力部隊群龍無首,只能向曹操投降,結果盡遭坑殺!

但相信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袁紹的十萬大軍即便失去糧草供應,但在曹操軍力有限的情況下,曹軍難以對袁紹實施攔截,袁紹難道不能率領大軍直接北上撤退,非要扔下大軍北逃?如果這支大軍能夠及時跑回去,即便2年後袁紹去世,袁氏後人在四分五裂之下,仍然可以憑藉著這股軍事力量,讓曹操不敢輕易有所動作。那袁紹在這個環節上,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這不得不提到一條河流:黃河!在官渡之戰前,這幾乎就是袁紹集團與曹操集團的勢力範圍的分界線!

當時這兩大諸侯基本以黃河為界限,也也就意味著,袁紹必須要率大軍渡過黃河,才能不斷佔領曹操的地盤,以當時的古代的運輸能力,運送10萬大軍上萬匹戰馬(袁紹挑選精兵十萬,戰馬萬匹)以及相關的軍事物資渡過黃河,這必然是一個很複雜的運輸工作。官渡之戰發生之後過去大半年,袁紹才率軍在黃河以南的官渡與曹操形成對峙的原因,運輸始終是制約袁紹快速前進的因素,這也是戰爭前徐州劉備遭到曹操攻擊後,袁紹卻無法趁機偷襲曹操的原因之一,因為袁紹無法在短期之內率領主力部隊渡過黃河。

而烏巢遇襲讓袁紹陣腳大亂,顯然在這一時期,袁紹大營的物資儲備已經不足,烏巢的上萬糧車是馬上急需補充的資源,可這致命的補充,讓曹操毀掉了!這不但使袁紹失去了堅持下去的可能,即便是袁紹立刻宣佈全軍北撤,恐怕也難以實現!

許攸投靠曹操,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為什麼?

因為北上撤退也意味著要重新渡過黃河,這同樣也需要巨大的運力,需要更長的週期,十萬大軍上萬戰馬,即便是動用現代的數千噸輪船,恐怕也得需要至少數百船次,換算成古代形小噸少的木船,那又得需要多少?

但由於烏巢被襲事發突然,一時之間,袁紹根本無法組織足夠的船隻幫助自家軍隊北上撤退,即便可以組織船隻,袁紹大軍僅剩的糧草恐怕也支援不了整個撤退的這個週期,這也就意味著袁紹即便選擇北上撤退,即便曹操按兵不動,袁紹的主力部隊也仍然會被堵在黃河南岸袁紹大軍幾乎被等同於被大自然堵住了退路,面對曹操的追擊,就只能有崩潰的結果。

烏巢糧倉遭到偷襲時,袁紹前往救援的部隊不但沒能奪回烏巢反而被曹操殺退,這等於徹底斷絕了袁紹繼續堅持或者撤退的可能,同時前往進攻曹操大營的軍隊也受到了阻擊,造成進攻部隊的指揮官張合,高覽向曹操投降,前進無門,後退無路,還沒有堅守和回去的糧食,整個袁紹大營的軍隊自然是軍心動搖,但最讓袁紹大軍崩潰的,莫過於主帥袁紹在已經明確自己的主力部隊不可能再安全撤回北方的情況下,為保自己的安全提前率數百名移動速度最快的騎兵跑路,畢竟少數人過黃河的速度肯定要比10萬大軍過黃河的速度要快得多,這種不顧集體的逃命,也造成了整個袁紹大軍群龍無首,最終也只能成建制向曹操投降,當然,也迎來了慘遭坑殺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