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南蠻指的是那個民族?老頑童3742368892019-03-01 15:04:49

“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依洛書河圖而知,中華文明誕生於天下之中的河洛地區。 【尚書•禹貢】將天下分為九州: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豫州居天下之中,故稱中州,又稱中原。主要是指洛陽至開封一帶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狹義上指今之河南省。 中原謂之華夏。【禮記•王制】:華夏之東曰夷,西曰戎,南曰蠻,北曰狄。統稱四夷。關於南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之矣。具體就是今之廣東、浙江、江蘇、湖北、湖南、貴州以及四川等地。南蠻大多在額頭紋花,喜盤腿席地而坐,有些部落尚喜生食。 關於四夷之稱,雖有鄙夷、蔑視之嫌,但“四夷”也確實落後於中原(華夏)。文化相對欠發達。

古代的南蠻指的是那個民族?關東俠客2019-03-02 18:15:02

秦漢以前華夏人大部分生活在黃河流域,華夏人以自己為中心對生活在四周的不同民族帖上不同的標籤:東曰夷,西曰戎,北曰狄,南曰蠻。南蠻指生活在長江流域以南百越和百濮等各個少數民族及居住地的總稱。

《漢書-地理志》載:“百越分佈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也就是說今天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越南北部,湖南,湖北,四川,貴州等省是百越和百濮等族世居之地,也是南方各少數民族的祖先。

從文化上講,蠻即指野蠻,不開化。清朝時準格爾蒙古把滿人稱作蠻子,漢人也這麼稱呼,和南方各少數民族沒有一點聯絡。古代金兵入主中原以後自認為中華正統,對南宋朝庭極盡誣衊之能事。

金人稱南宋為島夷,醜擄和南蠻。這裡南蠻是包括南方少數民族和南遷的漢人。南宋則稱呼金人為番或北番。顯然也包括北方地區漢人。所以,南蠻在秦漢以前指南方百越和百濮等各個少數民族。

宋代以後指南方的各個民族,當然也包括南方漢人,這從政治上考慮,按照居住地劃分,清代是對落後野蠻不開化滿人稱呼。

古代的南蠻指的是那個民族?

古代的南蠻指的是那個民族?

古代的南蠻指的是那個民族?

古代的南蠻指的是那個民族?常君皓2019-03-01 16:28:18

南蠻就是對長江以南各民族的統稱,不僅是廣東,浙江、江蘇、湖北、湖南、貴州、四川等地都曾有蠻族居住。現在南方的少數民族大部分是由古蠻族演變而來的。

南蠻的民族成分相當複雜,大體可分為百越、百濮與巴蜀三大族系。百越族系分佈於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百濮族系分佈於今湖南、貴州一帶,巴蜀族系分佈於今四川、重慶一帶。現今南方的少數民族大多由南蠻民族演變而來現在大多分佈於四川瀘州一帶。

擴充套件資料

南方臉上有紋上的族群即是南蠻。多喜歡吃生菜,色拉和醋。在中國中心主義的天下觀中,西戎和東夷、北狄、南蠻合稱四夷。

“南蠻”一詞在古時泛指長江流域以南地區,隨著中原政治經濟文化的持續擴張和影響,隨著中原大一統的政治格局和地方區域政治經濟文化的不斷融合,“南蠻”的地理區域實際上已經囊括了整個東南亞。

古代的南蠻指的是那個民族?錢君史話2019-03-01 19:02:09

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特指。

三代時期主要是指楚國及周邊統治範圍內的人,那是還沒有什麼民族含義,至秦始皇統一六國時候已經融入到漢語之中。

秦漢以後主要是指大概長江以南的地區。

古代的南蠻指的是那個民族?賽麥大弘2019-03-01 14:25:02

謝邀,那時候民族也沒有分那麼細,叫南蠻,也不是特指那個民族,我認為,就是泛指住在南方的人。

古代的南蠻指的是那個民族?西班牙人叫我女伯爵2019-03-01 14:13:53

哈哈,謝邀!

這我可不能隨便 “ 指認 “ 哪個民族!

這不利於民族團結,你想我被人家群起而攻我啊,哈哈,你替我負責。

但是你要我大概說南蠻之地是指哪裡,我可以比較準確的告訴你,大多是指古時的南粵廣東一帶。

如果回答不對,請指正,別噴!

古代的南蠻指的是那個民族?龍豹雞2019-03-03 22:25:24

蠻是對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也是對南方人的蔑稱。歷史上,特別是一些文學作品中,常常將東西南北的少數民族分別泛泛稱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但是戎狄蠻夷實際上是先秦時代留傳下的一種稱呼,到了秦朝時代,先秦所說的戎狄蠻夷實際上大部分都已經融入了華夏族之中;秦漢時期的大一統帝國所面臨的四面八方的少數民族,實際是先秦時代戎狄蠻夷更外圍、更偏遠的少數民族。比如,秦漢時代北方的匈奴是胡人,與先秦時代北方的戎狄完全不是同一品種,秦漢時代東北的扶余人、穢貊人、沃沮與先秦的東夷更不相同。後世將四面八方的少數民族稱之為戎狄蠻夷,並不是嚴肅、準確的叫法,而是一種抽象、簡化、表意的叫法。

在正式的文獻中,蠻並非泛指南方所有少數民族,而是指中南地區的。對於西南的少數民族,稱為夷,即西南夷;東南和華南的少數民族,稱為越;四川盆地東部和貴州西部的少數民族,稱為獠(僚)。而湖南、湖北、貴州東部、重慶東南部的廣大丘陵山區中的少數民族,才叫蠻。

蠻,自稱是盤瓠之後。傳說,帝嚳時代,有一次打仗,帝嚳下令說,誰殺了敵方首領,就把小公主嫁給他。帝嚳養了一條狗,叫盤瓠,最後竟然是盤瓠咬死了敵方首領。帝嚳很為難,但她的小女兒毅然決定按照約定嫁給了盤瓠。盤瓠馱著公主入山,生了十二個子女,這些子女互相亂倫,繁衍生息,形成了蠻族。時至今日,南方很多少數民族,仍有傳說,自己祖上是盤瓠、盤王、狗頭王等等。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蠻就是華夏各族群的進攻物件,那時他們遍佈中南各地。中原各國,特別是晉國和楚國,不斷對河南、湖北的蠻族進行攻擊,迫使蠻族融入華夏,或者向山更高、水更遠處遷徙逃命。

到了西漢時代,南方漢人不多,特別是中南地區尤其少,在中南,往往是漢蠻雜居,漢人在河谷、平原地區的鄉村與城市中,蠻族在山上的山洞和山寨裡。由於南方漢人少,土地夠分的,漢蠻衝突也不多。所以西漢一朝,為了開疆拓土,西漢與華南、東南、西南的少數民族衝突非常激烈,但是,西漢與中南內地的蠻族之間反而非常平靜,沒有拿得上臺面的戰爭。

但是,到了東漢時代,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早在兩漢之間,中原漢人就已經大批南下了,終東漢一朝,漢人不停的南下,到了漢末三國時代,東南的揚州、中南的荊州、西南的益州、華南的交州,都已經具有非常雄厚的實力了,甚至能與北方的九個州相抗衡,這就是三國鼎立的物質基礎。如此眾多的漢人來到南方,自然就要拓展耕地,慢慢的就會侵佔到蠻族的地盤上,同時,大量的州府郡縣不斷設立,政府自然要管理山上的蠻族,只要蠻族甫一老實,表現出一定的漢化傾向,地方官立刻就開始張羅著收他們的稅,比照漢人處理,甚至加稅。一來二去,漢蠻之間的衝突就開始日趨激烈。山上的蠻族不斷下山侵擾,而山下的政府也不斷派軍上山圍剿。東漢一朝,事情鬧的最大的,就是湖南、湖北、貴州、重慶之間的武陵山區的蠻族,包括武陵蠻、長沙蠻、零陵蠻、漊中蠻、益陽蠻、澧中蠻等。但是,雖然蠻族鬧的兇,最終吃虧的一直是他們自己,在剿撫並用的政策下,蠻族各山寨太容易被分化瓦解了,太容易被各個擊破了,很多情況下,甚至都不需要政府出動正規軍,地方官直接招募“善蠻”,就足以滅掉造反的惡蠻。從漢光武帝年間,一直到東吳孫權時代,蠻族叛亂此起彼伏。一直到公元3世紀,231年,吳黃龍三年,孫權派潘濬征討武陵蠻,潘濬恩威並施,大破群蠻,武陵蠻實力衰微,局面才終於穩定下來,群蠻老實了很多年。

根據《魏書》的相關記載,群蠻“於魏氏之時,不甚為患,至晉之末,稍以繁昌,漸為寇暴矣。自劉石亂後,諸蠻無所忌憚,故其族類,漸得北遷,陸渾以南,滿於山谷,宛洛蕭條,略為丘墟矣”。也就是說,從三國到西晉,群蠻都很老實,到了永嘉之亂之後,南匈奴和羯族禍亂華夏,晉室南渡,群蠻無所顧忌,大舉侵入到河南、湖北間的群山之中,江淮之間,大洪山、桐柏山、大別山中遍佈群蠻。但是,好景不長,群蠻很快就遭遇滅頂之災。在南方與北方近三百年的戰爭中,蠻族忽南忽北,一會兒投靠北朝,一會兒投靠南朝,看似左右逢源,實則裡外捱打,也就是說,南朝也饒不了他們,北朝也饒不了他們,一有空,他們就會捱揍,被揍了將近三百年,特別是西魏、北周有個叫陸騰的,還有個叫楊忠的,他們又給了三峽地區群蠻以致命的打擊。久而久之,蠻族死傷殆盡。到了隋唐時期,遍佈江淮的蠻族已經徹底消失了。除了殺戮之外,還有漢化,大量的漢族人融入到蠻族之中,成了蠻族的領導,比如桓玄的兒子桓誕就逃入大洪山的大陽蠻之中,成為了蠻族首領。蠻族被征服、分化、瓦解、消滅和漢化,只有武陵山地區還有蠻族。

到唐朝時期,隨著漢族的繼續深入,武陵蠻的持續漢化,武陵蠻再次活躍起來,唐朝在武陵山區設立了大量的羈縻州縣,對武陵蠻進行羈縻統治。到了唐末,江西吉州的漢族彭氏加入武陵蠻。割據吉州的軍閥彭玕投降湖南的馬楚政權,他的弟弟彭瑊被馬楚安排去管理湘西群蠻,彭瑊的兒子彭士愁成了群蠻領袖,甚至與馬希範之間爆發過戰爭,最終議和,雙方議和的條約刻在一個銅柱上,樹立在溪州,溪州銅柱至今仍在。自此以後,老彭家成了武陵山區最強大的蠻族。到了宋朝,蠻族紛紛歸順北宋,北宋繼承了唐朝的羈縻政策。元朝時期,在武陵山區實施了土司制度,蠻族大姓被任命為世系土司,實力不同,品級不同,與中央政府之間存在眾多的貢賜貿易,戰時也會派出土兵助戰。武陵山區的幾個大土司,分別姓彭、姓田、姓覃、姓冉、姓向,彭是唐末進入的,其他幾個姓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是蠻中大姓了。

明朝時期,土司制度被進一步完善,武陵蠻的漢化程度大幅加快。在土司制度最成功的貴州、武陵山區和廣西,形成了一種很奇怪的現象,這是一種鄙視鏈,鄙視鏈自上而下有三個層級,漢族高踞頂端,土司及其領導的漢化少數民族居於中央,拒不漢化的、仍然野蠻的少數民族處於最底層。政府與土司之間有矛盾,也有合作。典型的合作可以舉兩個例子。一是,中原地區,特別是首都北京,有很多宮殿、廟宇要修建,需要大量的柱子,而這種柱子是由又粗又大又高的一整段楠木做成的,這些楠木大部分都是武陵山區的蠻族土司上供來的,這些輝煌的大殿很多至今仍在。二是,明朝倭寇入侵,武陵山區的土司也派出大量土兵前往東南沿海參與對日戰爭,當然明末與農民起義軍和滿洲人的戰爭,也都徵召了土兵參戰。除了合作之外,還有衝突,衝突到了一定程度,那就是戰爭,戰爭的結果就是改土歸流,土司被取締,政府直接派官員接管原土司封地,全盤漢化。比如,貴州銅仁地區的強大的田氏土司,早在明初永樂年間就被取締了,但湘西、湖北恩施、重慶酉陽等地的土司表現一直不錯。到了清朝,改土歸流大規模推廣,土司政權全部被取締。鄙視鏈的另一頭,是土司對更加野蠻的少數民族的歧視和迫害。土司及其管理的漢化程度較高的蠻族,身份比較尷尬,他們不承認自己是野蠻的蠻族,但又不是名正言順的漢族;另一方面土司對那些沒有漢化的少數民族的迫害下手更狠,各種屠殺和奴役,剝削和壓迫,簡直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在土司制度成功的地區,都有這種現象,如果對應今日的少數民族,放到湘西,是土家族殘酷迫害苗族,放到廣西,是壯族殘酷迫害瑤族。在這樣的環境下,出現了一個新的觀點,苗蠻之辨,蠻可以包括苗,但苗不可以包括蠻,苗是野蠻的,不包括苗在內的蠻是脫離了野蠻、正在走向文明的。

到了現代,在武陵山區,明清時期的蠻族,那些被土司管理著的漢化程度很高的少數民族,被命名為土家族,那些漢化程度不高、處於鄙視鏈最底層的、那時被叫做苗的少數民族,現在被命名為苗族,說東部方言的苗族。在武陵山區,土家族遠多於苗族。再往南,湘桂之間群山中,瑤族也與歷史上的蠻族有關係,因為很多瑤族也自稱是盤王后人。這些就是歷史上,在正式的歷史文獻中,被稱作蠻的人的後代。

古代的南蠻指的是那個民族?大話水城2019-03-01 16:52:34

在南宋末年明朝末年,“南蠻人”是蒙古人和滿族人對退守南方的漢族人的稱呼。

公元1127年6月12日,宋高宗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重建宋朝,以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位於南方,史稱南宋,以別於北宋。與金朝東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關為界。南宋與金朝、西遼、大理國、西夏、吐蕃及13世紀初興起的蒙古帝國為並存政權。南宋由於軍事實力始終不敵金國,統治範圍被迫限於淮水秦嶺以南地區,與金國長期軍事對峙。華夏文明的主體與漢族的正朔在南宋已經完全位於中國現今的南方地區。這也是滿族人為什麼在擊敗南宋以後將漢人稱為南蠻。滿人野蠻兇殘,卻痛恨文化程度要高於自身的漢人,並對任何敢於反抗其統治的漢人稱為“漢蠻”或者是“蠻子”,並定期屠戮,在清朝統治的260多年裡,中國逐漸由世界頂富頂強之國淪為東亞病夫,在南宋之後,日本人心中仰慕的華夏文明經過蒙古人和滿人的屠戮和野蠻統治已經不復存在,日本人不再稱漢人為華夏民族,而是稱為支那人。

南蠻的稱謂最早記載來自於周代的《禮記》禮記·王制,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髮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有不粒食者矣,雕題交趾。西方曰戎,被髮衣皮,有不火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古代的南蠻指的是那個民族?雲端美2019-03-01 16:45:05

商朝、周朝

被中國歷史學定義為奴隸社會,

我想奴隸的管理是非常高成本的

他們相當於被判處n個無期徒刑

他們有擊殺奴隸主的強大動力

所以奴隸一定不是那個社會的主要特徵,

歷史最怕生搬硬套

這是強姦歷史。

商周時代

商王、周天子分封諸侯國

諸侯國分封士大夫

是謂分封共治——標準的封建社會

以上這些人是貴族封爵封地可以繼承

諸侯國有自己的軍隊

這些精英的主人翁地位釋放出來的能量

叫做諸子百家百花齊放;

雖然只是精英得到發揮

就創造了中國歷史的高峰

如果要創造新的高峰必須是全體人民都發揮

那就是民主。

以“中國”為中心的那一片“世界”

中國最繁榮

看不起周邊的人

南邊的稱南蠻

北部的稱北狄

同理還有東夷、西戎

都是帶有種族歧視的稱謂。

不要對應任何具體的民族

這不符合平等原則

沒有平等就沒有民主。

皇帝集權體制就不提了

那是自噬的體制

全社會只有一個腦袋能用

其他的跟著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