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文學解讀小帥2021-01-27 20:28:30

hallo,我是小帥,

@文學解讀小帥

關於杜甫的這一首《登高》是不是“唐人七律之冠”,我認為是的。理由有如下三條:

感情角度來講,內心苦悶,瀰漫詩行

格律角度來講,平仄相對,聯聯對仗

文學史角度來講,各朝各代,深遠影響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

感情:內心苦悶,瀰漫詩行

杜甫的人生經歷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712年―746年是讀書遊歷期:第一次漫遊以吳越為中心,第二次漫遊以齊趙為中心,與李白結識,

這一時期可視為杜甫文學創作的準備期。

746至755年為長安困守期:這一時期的杜甫發生了深刻變化,抱著兼濟天下的信心求仕,卻連獨善其身都難保,生活非常貧困,兒子餓死,

混跡於上層社會,使他看清了統治階級的荒淫和腐敗,漂泊於下層社會,又目睹了人民的苦難。

使她對天寶盛世的內幕有著更深刻的瞭解,看到了腐敗不堪的本質。

755至759年為陷賊與為官期:

這一時期是杜甫與人民結合最緊密的時期創作出了三吏,三別等現實主義高峰

759至770年為漂泊西南期:這時期是杜甫的安定時期,是詩作的繁榮期,豐收期。有一部分表現田野父老往來的作品,但表現憂國憂民的作品仍是這一時期的主要表現內容,而

律詩的音律更加考究,為唐詩繁榮,特別是律詩的繁榮做出了極大貢獻。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

《登高》這首詩就是作於最後一個時期,可以說杜甫作為現實主義詩人的代表,為現實主義詩歌創作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而杜甫的現實主義詩歌創作最主要的就表現在他能夠把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於詩歌寫作的過程之中。

除此之外,

他還善於關照現實人生,把社會的一些弊端和自己的親身感受,融入在詩歌當中,使他的作品對現實有著更強烈的關照。

而這一首《登高》,是他在晚年的時候,回顧自己這一生的歷程所生髮出的無限感慨,全部融化在了這56個字中。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

他曾經也是志得意滿的去參加高考,結果第一次高考不中,參加第二次高考的時候,丞相卻是口蜜腹劍的李林甫,奸臣當道,政治生態逐漸混亂,而杜甫作為一名憂國憂民的詩人,怎麼能看見這種情況而不管呢?於是就上書啟奏,可是換來的卻是沉淪下僚,一再的被打壓。

就在長安這個時期,自己的兒子被活生生的餓死,自己這個當父親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可想而知杜甫的傷心無奈。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

而在第三個時期,雖然杜甫被授予官職,但是那卻是安史之亂的領導賦予他的偽官。他自己是不想去當官的,可是就在安史之亂與農民流離失所的時候,他才真正的紮根到了人民群眾之中,寫出了一大批反映人民群眾傷心苦難流離失所的詩歌。

《登高》這一首詩是作者在回望自己的一生時,所產生的

想當官卻仕途不順,想辭官卻又沒有辦法果腹,想為人民群眾說話但是永遠進不到權力中心,作者這一生的底線和志向完全的被現實打敗了。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

於是作者在這一首詩當中呈現出的是一種苦悶迷茫,感嘆憂傷的現實主義創作情感。

可以說這一首詩沒有一個字不在表露作者悽苦的感情,沒有一個意象不在營造蕭瑟淒涼的環境。

“唐人七律之冠”的感情因素正是

基於作者的獨特經歷和因為這種經歷而生髮出來的特殊感情。

格律:平仄相對,聯聯對仗

談到格律,我們先來看看這首詩: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整首詩押韻在ai上,韻腳分別為“回,來,臺,杯”。平聲起韻,平聲收韻。在押韻方面非常嚴明。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整首詩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這一首《登高》

押韻並不是新韻,而是平水韻,所以這其中的如“濁”等字都應該是去聲,自然是仄聲字。

我們可以看到,唐代從初唐時期沈佺期,宋之問開始研究的律詩格律,到了盛唐的杜甫手裡已至化境。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

杜甫也明白,沈佺期,宋之問他們研究格律只是研究五言律詩,而七言律詩的格律是可以有規律,進行拼湊的。

所以杜甫不僅僅在這一首詩中

嚴格的按照平仄來進行音階排布,同時他也創造出了一種詩歌平仄的安排規律。

這就是《登高》在平仄方面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的原因。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

文學史角度:各朝各代,深遠影響

可以說杜甫作為一名現實主義的詩人,在歷朝歷代都有學杜詩的文人。

在中唐時期,

韓愈孟郊的韓孟詩派側重發揮杜甫奇崛的一面

,而

元稹白居易的元白詩派側重發揮杜甫現實主義俗的一面

,都是杜甫詩歌成就的某一方面的傳承者,

他們不像杜甫一個人可以開創一個全方面的詩歌時代。

像李商隱更偏重發揮杜甫錘鍊精工的一面特別是他的七律,被王安石看來是“

唐人知學老杜而得其藩籬者,惟義山一人

白居易所惜發起的新樂府運動,更是直接起源於杜甫的新樂府詩。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

杜甫的影響更表現在思想方面,原來的新月服務以及李商隱的憂時傷世之作,都是杜甫現實主義在唐代的迴響,在宋代之後杜詩的崇高地位得到了廣泛的加強,王禹稱,王安石都大力的提倡杜甫,黃庭堅,陳師道等江西詩派更是以老杜為祖,但他們學度多注重效仿杜甫奇峭的一方面。

南宋的陸游開始,將老杜之沉鬱頓挫與李白的豪放奇麗融為一爐,寫下了大量的愛國主義篇章真正的繼承了杜詩的精華。

此後還有文天祥,元好問,顧炎武,沈德潛等等都受到了其的影響。

這便是杜詩在文學史上的影響。

總結一下,杜甫的《登高》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有三個原因。

首先杜甫的沉鬱頓挫的感情在這首詩當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其次杜甫在這首詩當中所創造使用的格律對仗異常工整。

最後杜甫在這首詩當中所呈現出來對人生的感慨對後世有著更深刻的思想方面的影響。

謝謝大家的瀏覽

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

有想法的朋友請來評論留言

我是小帥,一個陪你走進文學的青年

@文學解讀小帥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鑑水漁翁2019-02-17 21:52:40

從不敢妄言超越,因為這是格律高峰。經歷千載時間洗禮,所公讓的經典。當然,當代也有不少好的格律詩,但大浪滔沙始還金,能否千百載流傳,要時間來認證。謝邀。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像風一樣的自由飛翔_2019-04-21 16:06:07

唐宋詩詞已經寫得登峰造極了,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也是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了…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唐宋詩詞已經登峰造極…無法超越的。來看《登高》

天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亦有所思2019-02-17 18:48:58

毫無疑問,是的!

宋朝詩人,想超越唐詩,失敗了!

明朝詩人,想超越唐詩,失敗了!

清朝詩人,想超越唐詩,失敗了!

民國詩人,根本沒想過超越唐詩,連試都沒試一下!

現在詩人,阿貓阿狗也妄義超越,簡直就特麼是一個笑話!

連古人都越超不了唐詩,何況杜甫的巔峰之作?!

連古人都超越不了唐詩,何況不如古人的我們?!

別的且不必說,單說我們現在主打的是白話文,從宋朝開始,古人必讀的那些經史子集詩詞曲賦我們讀了多少,那些典故奧義源淵筆記雜談詩話,我們讀了多少?

一個是對古代典藉都滾瓜爛熟,倒背如流!

一個是隻知平仄格律粘對拗求,以自為是!

拿什麼超越?

古人讀唐詩,只要不是典奧如黃山谷的詩作,很少需要註釋。而我們現在讀唐詩,沒有了註釋和積累的古文典藉學識,毛都體會不到。

那些常識,對於我們來說是知識!

那些知識,對於我們來說是奧秘!

越來越遠!

何況是無可爭議的神作《登高》!

詞詞對偶,句句對仗,聯聯工對,偏偏還毫無雕琢之感,煉字更是臻入化境,絕無斧鑿之痕。而樂感更是雄渾沉鬱,橫貫千古。顏色,聲音,時間,空間,際遇,世事,家愁,國恨,孤獨,悲憤,清冷,所有人間之不平都被灌在這五十六個字裡。(爆笑,之前順手打的是五十四個字,撲克坑人!抱歉,另有人指出對偶與對仗,與順並改了,順便感謝指出錯誤的人,謝謝!)

哪怕神如杜甫,恐怕也無法再寫出和《登高》同等水準的作品!因為這一首七律是天地的精華,是整個大唐江山的靈氣,是無數前後詩人靈魂中的悸動。

每一個字都是鬼斧神工,每一句都是天人合一!

空前絕後的古今七律之巔!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聊贈一枝春聊贈一枝春2019-02-18 13:04:56

我喜歡杜甫。

我不敢妄言《登高》會不會被超越。只想說杜甫在我心中從未被超越。

無邊落木瀟瀟,不盡長江滾滾來。我流下了蒼涼的淚。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我流下了悲傷的淚。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讓我流下了思鄉的淚。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又讓我悲壯的淚一場。

那麼多首《夢李白》,又讓我為他對李白的情意哭一場。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讓人的心疼的淚。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他的每一首詩都讓人潸然淚下。

曾經年少輕狂,喜歡李白的狂放灑脫,慢慢的喜歡上了杜甫,他的每首詩似乎都是史詩,讀著讀著就流淚了。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梧桐樹邊羽2019-02-20 19:20:47

《登高》被稱作古今七律第一,出自明代胡應麟《詩藪》:

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勁難名,沉深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後無來學,微有說者,是杜詩,非唐詩耳。然此詩自當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

我們來賞析杜甫的《登高》,看看他與如此高的讚譽是否相稱。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此詩作於大曆二年(767年)重陽。765年,關照他的嚴武暴病離世,杜甫失去了蜀中的靠山,攜家眷離開草堂,一路東下,於大曆元年(766)四月到達夔州。杜甫在夔州住了一年九個月,其間所創作詩篇數量450餘首,是流傳下來杜詩的三分之一。

這段時間是他窮困潦倒的時期,又身體抱恙,但“文章恨命達”,這也是他詩作爆發的階段。無論平仄、對仗等體式,還是起承轉合的文法,都是信手拈來。他的詩句在格律中游刃有餘,功力已臻化境。

《登高》就創作在這個詩意爆發,格律嫻熟的點。

唐時的詩自然不是新韻,我們用平水韻標出全詩平仄,其中“急”、“白”、“落木”、“不”、“作客”、“百”、“獨”、“濁”都是入聲字,以仄音入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這是標準的仄起首句押韻的七絕平仄格式,有幾處是可平可仄的地方,大家可以自行對照。但是我們在讀這首詩的時候會發現一個問題,韻腳“哀”、“回”、“來”、“臺”、“杯”感覺讀起來不押韻。其實這是發音變化了,這些字在平水韻中都屬於“十灰”部,也就是說發“回”的韻母音,念起來是“ui”、“回”、“lui”、“tui”、“bui”的發音。當然只是大概發音,不過肯定是押韻的。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

如今引用“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的時候,使用普通話讀音是完全沒有問題,而且更加適合。但是作為一首律詩,押韻是硬性要求,我們知道當時的發音是押韻的就行了,並不妨礙現在的單句朗讀。

除了平仄、韻腳,律詩在格式上的要求還有對仗。一般要求頜聯、頸聯對仗,後來因為太難,就只要求頸聯對仗了。但是這首《登高》,八句皆對。

我們粗讀此詩,首聯、尾聯好像沒有對,中間兩聯也沒有強行設對。但是認真細讀,就能感覺到《詩藪》中說的:“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除了每一聯都對仗,在首聯中“風急”對“天高”、“渚清”對“沙白”,字詞工巧而不露痕跡,對仗圓融貼合景色,這就是出神入化,遊刃有餘。和李白的縱橫闔捭,千里孤行比起來,自是另外一種庖丁解牛的爽快美感。

寫到這裡,關於律詩樣板的格式方面就分析完了,估計大家看過之後,就會清楚為什麼在七言律詩中這首詩的地位如此崇高了。但是,關於詩意以及文法,我們還沒開始領會。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

此詩分為兩部分,前四句寫登高見景,後四句抒發心情。

首聯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為何風急?這是夔州特色,夔州向以猿多著稱,峽口更是以風大聞名。“風”、“天”、“猿嘯”、“渚”、“沙”、“鳥飛”六種景物天造地設,自然成對。隨著詩人的視線,由高處轉向江上沙洲,水清沙白,鳥群迎風飛翔,來回盤旋,構成一幅精美的畫卷。景色環環相扣卻又對仗呼應,實乃寫景千古佳句。

頜聯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承接首聯繼續寫景,在對仗的基礎上換了一種寫法,不再只是景色描繪,而是抓住神韻,開始融入自己的感情。身邊是蕭蕭而下的落葉,眼前是奔流不息的江水,“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讓人聯想到落木窸窣之聲不絕,長江滾滾而來的氣勢,自然生出時光流逝,壯志未酬的洶湧悲愴。語義沉鬱悲涼,對仗卻十分工整,氣勢磅礴,如“百川歸海”。實在是古今獨步的絕佳詩句。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

頸聯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轉換明敘詩人情境。“悲秋”、“多病”不但相對,也是有邏輯關係的。秋,未必悲,可多病又潦倒,悲傷自然洶湧而至。寫到這裡,終於點出了“秋”、“登臺”,為前面描寫的景色做好註腳,同時“萬里”、“百年”又與頜聯“無邊”、“不盡”相呼應,詩人的羈旅愁和孤獨感,蕭條志和多病身返回對映到“蕭蕭落木”、“滾滾長江”,互相結合,讓詩意更加厚重深沉。這種寫法,獨一無二吧?

尾聯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承接頸聯,又是以對仗結句。詩人窮困潦倒,白髮卻越來越多,原指望大醉忘懷,怎奈因病斷酒,無法借酒消愁,著實可恨。原本興致勃勃重陽登高,卻因了這無邊秋色讓人陷入悲愁。這種飲恨的心理實在難以紓解,詩是結句了,無限悲涼卻溢於詩外。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

這種江湖悲愁同時切合了大時代混亂和老百姓日子的艱難,也反映了杜甫憂國憂民的心情,不違“詩聖”之名。

這樣仔細分析下來,從格律、對仗、文法、構思、意象、境界各個方面來看,有哪一首律詩能超越它?

“然此詩自當為古今七言律第一”。

當下時代的環境和詩人,更加沒有可能了。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喜歡請點贊並關注,謝謝。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南宮葭月2019-02-20 15:31:14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登高》是一首律詩,也就是格律詩,所謂格律詩就是按照嚴格的固定格式創作的,格律詩的成熟也是在中唐杜甫時期,杜甫是律詩集大成者,這首《登高》也被譽為七律之冠,還是實至名歸的!

杜甫與李白是唐詩上的兩座巔峰,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渾厚縹緲的氣勢是學不來的;杜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抑揚頓挫沉鬱憂愁而又重視煉字。

格律詩的創作具有嚴格限制,不僅制定了固定的格律,就是字數、押韻、粘對等等上也與古體詩大相徑庭。格律經過初唐和盛唐的沉澱完善到了中唐時期已經完備,標誌就是杜甫律詩的大成。律詩分五律和七律,以每句字數為準,四聯八句。

律詩四聯分別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

首聯:第一句可押韻也可不押韻,第二句必須壓平韻,此聯不做對仗要求。

頷聯:第一句不押韻,第二句必須壓平韻,頷聯大多數律詩追求對仗,也有不押韻的,不作嚴格要求。

頸聯:第一句不押韻,第二句必須壓平韻,頸聯必須嚴格對仗,也就是說頸聯從整首詩中摘出來完全是一副合格的工對。

尾聯:第一句不押韻,第二句必須壓平韻,尾聯不要求對仗。

首先從格式上來說,《登高》四聯八句每聯都是工對,這在絕大多數律詩中都是很少見的,多數律詩只有頷聯和頸聯對仗,首聯尾聯並不對仗。比如王維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從律詩的格律上來說《登高》便已經勝出了不少, 全詩在聲律句式上,極精密、考究。當然一首合格的律詩也不是隻要格律完備對仗工整就可以的。

《登高》雖然每句皆對,卻沒有格律束縛的痕跡,感情流暢自然,嚴整的對仗被形象的流動感掩蓋起來了,嚴密變得疏暢。

明·胡應麟《詩藪》內編卷五:作詩大法,唯在格律精嚴,詞調穩契,使句意高遠,縱孜孜可剪,何害其工?骨體卑陋,雖一字莫移,何補其拙?如老杜”風急天高“乃唐七言律詩第一首。……“風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如海底珊瑚,瘦勁難明,深沉莫測,而力量萬鈞。通首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後無來學。微說說者,是杜詩,非唐詩耳。然此詩自當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蘭州飛馬2021-06-22 15:43:59

應該是,那時那地那情那詩堪稱絕唱。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老街味道2019-02-20 22:07:44

問題: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

前言:

我們評價古人的作品時很喜歡誇張,動不動就送上第一的桂冠,加上後人斷章取義,往往把吃瓜群眾搞得稀裡糊塗。

例如七律第一不同的評論家就有不同意見。唐朝就有兩首名篇分別被後人稱之為七律第一,這又是怎麼回事?

一、宋朝人說崔顥黃鶴樓是七律第一

黃鶴樓被稱為第一是南宋嚴羽在其《滄浪詩話· 詩評》中說的,原話是:“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

二、明朝人說杜甫《登高》是七言律第一

到了明朝,胡應麟就說詩聖杜甫的《登高》是真正的七言律第一,而且不僅僅是唐人七律第一,是”古今七言律第一”。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胡應麟這個結論否定了南宋嚴羽對《黃鶴樓》的評價,那麼這兩首詩各有什麼的特點讓古人如此推崇呢?究竟哪一首詩更好一些,當得起古今七律第一這個桂冠呢?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

三、依據題主說的“格律樣板“誰是第一?

1、《黃鶴樓》不得入為正聲也”

格律樣板這個詞看著挺彆扭,不過杜甫的這首七律比崔顥的而黃鶴樓工整得多。崔顥的黃鶴樓嚴格來說不算是七言律詩,因為上半首根本就是古體詩,平仄不符合要求,第二聯也不對仗: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所以嚴羽說這種律詩是”半古半律“

清朝的吳昌祺《刪訂唐詩解》中也說道:

不古不律,亦古亦律,千秋絕唱“。

清人編《李詩直解》裡評價直接就把這一類詩(評價李白七律)稱之為說:“

至七言律詩則似古非古,似律非律。即其佳如《鳳凰臺》、《鸚鵡洲》,

亦不得入為正聲也”。

2、《登高》的特點

杜甫這一首是標準的格律詩,平仄、黏連、對仗、押韻無一不嚴謹。

七言律詩中間二聯對仗即可,這首詩通篇對偶(尾聯詞性寬對、首聯平仄寬對),另外還有不少句中對(風急天高、渚清沙白、悲秋作客、多病登臺)。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

三、什麼是“格”?什麼是“律”?

《文鏡秘府論》中記錄了唐朝人的觀點:

“凡作詩之體,意是格,聲是律,意高則格高,聲辨則律清,格律全,然後始有調。”

格是指的意,即內容格調,律是指聲調。後來我們個格律當作一個詞使用,更傾向於聲律規則,即平聲押韻對仗黏連的要求,似乎和內容格調沒有什麼關係了。

杜甫這首詩如果從古人的“律”來評價,完美的表現。從“格”來說,也有一些批評的聲音,大多是指詩的結尾,例如《五色批本杜工部集》:

起、結皆臃腫逗滯。

清代吳昌祺《刪訂唐詩解》:

太白過散,少陵過整,故此詩起太實,結亦滯。

《藝苑卮言》:

老杜集中,吾甚愛“風急天高”一章,結亦微弱。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

結束語

從格律的嚴謹來說,《登高》自然可以打滿分,不過八句都對仗未必就好,掌握不好往往顯得雕刻痕跡太濃,所以作五七律儘量避免八句都對仗。

@老街味道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一往文學2019-04-13 20:52:14

《登高》載於《杜工部集》,是大曆二年杜甫在夔州時所作,被後人盛讚為”唐人七律之冠“,明人胡應麟在《詩藪》稱其:”作詩大法,唯在

格律精嚴

,詞調穩契,使

句意高遠

,縱孜孜可剪,何害其工?骨體卑陋,雖一字莫移,何補其拙?

如老杜'風急天高

乃唐七言律詩第一首

。 “清代楊論在《杜詩鏡銓》推崇此詩為”

杜集七言律詩第一

。“

從永明體開始創作律詩的詩人不計其數,但是要說律詩第一人,杜甫當之無愧,

而杜甫的《登高》一詩又確實是其中的巔峰之作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

其實在杜甫之前,有一首七律被譽已久,即崔顥的《黃鶴樓》,連詩仙李白都仿造其作了一首《登金陵鳳凰臺》。學界對

《登高》與《黃鶴樓》孰為第一

也有過爭議,但是大部分都認同”七律之冠“為

《登高》,主要勝於格和律兩個方面

。格是指的意,即內容格調,律是指聲調。

一.形式聲律上的頓挫起伏

從形式聲律上來看,《登高》早在唐代就成為學習格律的標杆,幾乎是標準之作,

平仄、粘連、對仗、押韻均為規範

,我們可以從標準格律檢測的結果看到: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〇韻◎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風急天高猿嘯哀【哀:十灰】 押韻

渚清沙白鳥飛回【回:十灰】 押韻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來:十灰】 押韻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臺:十灰】 押韻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杯:十灰】 押韻

——————————檢測結果(平水韻)——————————-

只有第五字的猿建議用仄,但是也是可平可仄的,

完全符合仄起平收式的規則

,此外,對仗不僅工整,而且雕刻痕跡並不厚重,雖句句有對,如風急天高、渚清沙白、無邊落木、不盡長江、萬里、百年、悲秋作客、多病登臺,艱難、潦倒等,

但筆法錯綜加上情感的渾然一體,完全沒有刻意矯造之感

二.內容格調上的沉鬱渾融

從內容格調上看,這也是《登高》勝於《黃鶴樓》乃至所有格律詩更為重要的一方面,在於這首詩的情感是極為深沉厚重又融為一體的,此時杜甫已經五十六歲,

安史之亂雖已結束四年,但地方軍閥依舊混亂,且國家經長期戰亂後破落不堪,

杜甫當時本入嚴武幕府,不過嚴武卻病逝,徹底失去庇護,於是離開成都草堂南下

,患有嚴重肺病,病魔纏身,處境落魄,兜兜轉轉幾個月後才到夔州

,身體每況愈下。詩歌

開頭四句

以登高所見的淒涼景色入手

,直入主題,借風、天、猿、渚、沙、鳥、落木、長江,輔以急、高、哀、清、白、飛、無邊、不盡等詞修飾,描繪了一幅蕭條深遠的秋景圖,

但是首聯到頷聯也是有變化的

,落木與長江雖蕭瑟,但是加上無邊與不盡更顯境界的闊大,也更烘托出詩人的難酬之慨和眼光之遠,為後四句對人生之嘆的普遍情感抒發做鋪墊,

頸聯的十四個字尤其凝練了多層含意

,道盡了自身全部的境況,”萬里“說明夔州到家鄉距離遙遠,表現了自己的漂泊,”悲秋“,又是從時節上襯托這種淒涼感,與前面的景色也相吻合呼應,”常作客“加強表明詩人多年的羈旅行役,居無定所,再加上自己還”百年多病“,更體現了漂泊不定還要受盡百病纏身 的苦楚,一個”獨“字寫出形單影隻,舉目無親的落寞 ,”登臺“再次點明真題,僅這兩句詩無疑已讓後人難以跨越,

無論是句意的高度凝練,還是情感的流暢渾融,都足令人折服

尾聯把這種情感推向更深層次

,我們可以同

國運艱難,仕途艱難,人生艱難

聯絡在一起,”艱難“與”潦倒“又能同前面的”常做客“和”多病“聯絡在一起,

因為身體原因連登高飲酒消愁也做不到

,即便有萬般愁緒無以排遣,實在是聞者落淚,聽者傷心。

這種

憂國傷時的情操

即便過去千年我們也仍可以這簡單的八句話中領悟得到

,這是一首優秀詩歌的共同特點,即我們能從詩歌中感悟到一種普遍情感,在精神上給予我們共鳴

,在杜甫這裡體現得更是淋漓盡致,

這也是中國詩歌的魅力所在

,至於以後能否還有詩可能超越杜甫,說永遠不能似乎是過於武斷,

但至少可以說這首詩在格和律上的造詣是很難超越的,最起碼目前還沒有

,而且文學本身就是不斷繼承又創新的過程,

在一項藝術高踞巔峰的情況下,往往又會有一種新的創作出現

,比如在李杜詩歌難以逾越的輝煌成就下,韓孟詩派獨闢蹊徑,往奇險上下功夫,而元白詩派往通俗平易的方向走,再比如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的繁榮,

這都是文學規律的一種體現

所以與其說超越不超越這個問題,我更願意說《登高》已踞高峰

,我們應該去瞻仰與學習,同時

我們也應該靈活創造一種新的形式,而不必恪守一個固定的模板、樣板,

文學需要傳統力量,同時也需要注入新的活力,

兩者皆不可拋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夏大92019-02-20 06:48:04

作品是特定環境下的生活寫照,精彩和普頌主要來自大眾的認同,自於作品的嚴謹合律,修辭巧妙,朗朗上口只能說是完美,不言超越,這是我中華文明的基本文化素質,若說超越,也只能說某個時期的自我超越。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抱香樓主2019-02-17 20:29:52

我也非常喜歡《登高》這首七律,這首詩在我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但是這並不是說,古往今來就再沒有任何一首七律能與之比肩的了。當年,我們的老師講七律的時候,還曾提到老杜的《秋興八首》,以及崔顥的《黃鶴樓》、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等等。

無疑,《登高》這首七律,是詩聖晚年的代表作,詩意深沉厚重,用詞無比凝練老辣,格律也極其嚴謹,堪稱唐人七律中的典範。可是我們也應該多學習其他古人的律詩,像李商隱的《錦瑟》和《無題》。如果他的詩不及盛唐詩人,就不會被尊為“小李杜”了。

學習七律,如果不學《登高》,自是未及這種詩體的巔峰。但是如果不學前面列出的那些首詩,是不是也有一些失之偏頗?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Ww9010192019-02-17 19:47:00

一個事物的出現離不開當時的環境,唐朝時經過一千多年的文化積累,產生了詩詞歌賦是必須的,元朝以後外族的文化同化和戰爭禍亂導致中原漢文化的退化。進入民國和抗戰對詩歌的要求不再是風花雪月的無病呻吟,西方的文化對漢文化的影響,導致詩歌的律韻不可避免的衰落。唐朝的律詩無法超越正如唐朝無法超越現代的工業革命,每個時代都有自身特定的標誌!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詩意抱朴天地笑2019-03-01 16:58:14

杜甫工於格律,千古第一人,當然很難超越。不過,抱朴這首七律《鄭相》,也不錯,跟杜甫《蜀相》有一拼,開創了懷古詩篇的歡快豪邁風格,的確難能可貴。請看:

中華經典詩詞模仿秀第13場

董卿一往情深,滿面桃花,口吐蓮花: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詩的國度,我們是富有詩教傳統的民族。兩千多年前,聖人孔子編寫了《詩經》,給我們留下了純正的詩歌種子,開啟了中國詩詞的華美篇章。

經典養心,詩詞安神。中國古典詩詞將會給我們一雙發現美和品味美的慧眼,讓我們的生活充滿詩意和審美。如果詩詞能照亮你的心田,那麼,您的一生將永遠充滿快樂和希望。

孔子還特別強調:“不學詩,無以言。”朋友們,讓我們都來學習經典詩詞,一生口吐蓮花吧。

我們的口號是:

詩詞模仿秀,出彩你和她。

老少眉一笑,朱唇吐桂花。

請看大螢幕: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康震聲情並茂:

《蜀相》抒發了詩人對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業未遂的感慨。全詩熔情、景、議於一體,既感慨歷史,又寓託現實,在歷代詠贊諸葛亮的詩篇中,堪稱絕唱。

酈波微微一笑:

首聯“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一問一答,感情沉鬱,起伏不平,統領全篇。自古以來,柏樹常年不凋,高大挺拔,象徵仁人志士的高風亮節。詩人運用白描手法,融情於景,莊嚴肅穆,使人聯想到諸葛亮的浩然正氣,不禁肅然起敬。

頷聯“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對仗工整,字字珠璣,顯示出詩聖錘字煉句的深厚功底。“自春色”和“空好音”,寫得太好了,詩人將自己的悲愁融入自然景物,一語雙關,非常高妙。

蒙曼莞爾一笑:

頸聯“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對仗工整,高度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豐功偉業,表達了詩人對諸葛亮的仰慕之情。

尾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詠歎了諸葛亮齎志以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千古遺憾,使人潸然淚下。

王立群拈花一笑:

在藝術表現上,設問自答,以實寫虛,情景交融,敘議結合,波瀾起伏,音律和諧,餘味無窮。人稱杜詩“沉鬱頓挫”,《蜀相》就是典型代表。

董卿呵呵一笑:

下面,請看大螢幕,詩詞模仿秀《鄭相》:

鄭相

抱朴

水有龍王水自靈,山無仙聖嶺難名。

紫荊山上雲亭笑,金水河邊花鳥興。

言論自由開萬世,法規明確任千驚。

千秋惠愛流天地,寬猛相和濟眾生。

1。不毀鄉校

2。鑄造刑書

3。命名紫荊山

4。金水河來源

5。寬猛相濟仁政

6。惠愛千秋題詞

7。子產亭雲中高聳

康震娓娓道來:

子產是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一生有三大功績名垂青史:不毀鄉校、鑄造刑書和寬猛相濟。據《春秋》記載:

鄭國人愛到鄉校議論國家大事。高官然明打小報告,要求禁止言論自由。子產深明大義,高瞻遠矚,堅決廣開言路。據說孔子聽說了,會心一笑:

“誰說子產沒仁心,我才不信呢。”

子產病重,對太叔說:

“我死了以後,您會執政。只有德才兼備,才能以寬服民;不然,不如以猛服民。火性猛烈,百姓一見就怕,死在火裡的人就少;水性柔弱,百姓不當回事,死在水裡的人很多,所以,以寬服民,難啊。”

大叔執政,不忍心以猛服民,就以寬待民。結果,鄭國強盜越來越多,居然佔湖為王。太叔後悔不已,無奈只好派兵圍攻並殺光強盜,才平息一時。

公元前536年,子產率先將鄭國的法律條文鑄在具有王權象徵意義的大鼎上,並公佈於眾。這是中國史上第一次正式公佈成文法,影響深遠。

酈波微微一笑:

“首聯‘水有龍王水自靈,山無仙聖嶺難名’,直抒胸臆,對仗工整,源自劉禹錫《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頷聯‘紫荊山上雲亭笑,金水河邊花鳥興’,轉入山水寫景,引發人們自然聯想,對仗工整,曲折有致。尤其‘笑’和‘興’字的活用,非常傳神。”

蒙曼莞爾一笑:

“頸聯‘言論自由開萬世,法規明確任千驚’,高度概括了鄭相子產的雄韜偉略:不毀鄉校和鑄刑書。‘開’和‘任’用的很妙,藝術地表現了子產宰相的心胸和魄力。”

“尾聯‘千秋惠愛流天地,寬猛相和濟眾生’,盛讚子產千秋惠愛和寬猛相濟,‘流’和‘濟’的妙用對比,讓人回味無窮。絕對好詩,點贊!”

王立群拈花一笑:

“全詩先似潺潺溪流,歡暢明快;後如滾滾長江,氣勢磅礴。全詩充滿了珍惜、眷戀、自豪、豪放、灑脫等美好情感,令人賞心悅目,心潮澎湃。《鄭相》一改懷古傷今的沉鬱哀婉格調,開啟了中國懷古詩雄壯詩風的先河。”

董卿會心微笑:

真的太美了,簡直就是行雲流水,幾乎達到了審美三大境界:悅耳悅目,悅心悅意,悅志悅神。

現在,我榮幸地宣佈,本場經典詩詞模仿秀的冠軍是:抱朴,恭喜抱朴。

觀眾朋友們,網友朋友們,請積極參與評選,留下你的美言,投出你真誠的一票。

觀眾朋友們,明天再見。

附註:

為弘揚傳統詩歌文化,再現經典魅力,促進詩歌創作,董卿呼籲舉辦經典詩詞模仿秀,以便再次掀起全國學詩詞寫詩詞的浪潮。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莎樂美大叔2019-02-17 19:17:38

中國是詩國,唐詩是詩國頂峰,杜甫又是唐詩頂峰,杜甫的詩在世界範圍內都是難以超越的。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又看雲起時2019-02-17 18:06:03

可以這麼說。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心尋天下存知己2019-02-17 19:48:05

試試不就知道,多讀讀律詩再進行比較,不辯自明。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詩詞娛樂2019-04-20 11:55:33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長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便是老杜的《登高》。是不是格律樣板,不能憑一兩個人定論。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對此詩便不以為然。

什麼經歷境遇的人,就會說什麼話,做什麼詩。杜甫一生窮困潦倒,名義上沒幹什麼體面活兒養家餬口,實質上是一個會寫詩的乞丐。所以他的詩,充滿了哀怨悽苦,充滿了希望天上掉餡兒餅的僥倖。這首詩便是前者的代表作。格律沒有問題,格調卻衰敗不堪,不足以示範後人。

悲秋的人,在春天沒有流汗。

為潦倒而哀嘆的人,有沒有問問自己,一生做了什麼有意義有價值扭轉困局的事??

只是搞了幾首酸而臭的詩,恰好符合了一個利益階層詛咒另一個利益階層的替代語,便被捧上高臺,可悲。他只是被髮揮了。

詩才,他是有點的。但做樣板,差一截子。學他,很容易窮魂蝕骨並以貧窮為驕傲。善意提醒學詩的人們。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老鼠愛大米老鼠愛大米2019-02-18 00:44:59

世上沒有什麼不可超越東西!!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開開55783612019-04-16 13:06:41

只能說是一個樣板,但決不是一個永遠不可超越的樣板。人類社會是不斷髮展變化的,一切事物都有它的侷限性,偉人尚且如此,一首格律詩就更不用說,有“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說,也有“別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自己跪著”之說。所謂詩鬼詩仙詩神詩聖,只是後輩對先人的景仰和讚美之句,什麼騰雲駕霧,飛天潛海,千里眼順風耳的神仙之舉不是早以被超越了嗎?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等等的發展使人的生命增長了幾十年,人們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成倍提高。一首格律詩只是反應了作者在當時條件下的心情或境況,以古文形式創作出來,內涵朦朧,意境深厚。而每個人的生話軌跡不同,感受不會一樣,過去得到文人墨客們的推崇,可用現代白話文寫出來可能更加細緻入微,只是沒人去理解和著意創作。今人今事,何止如此?藝術創造也和人類社會的發展一樣,總是一浪推過一浪,人類文明和人生感悟也總會一浪高過一浪,因為它總是不斷總結前人的得失強弱而開拓出更加先進的局面。所以我贊成它是一個樣板,但絕不是一個永遠不可超越的樣板。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王卓1397057342019-04-21 13:17:26

文化界歷代不可能沒有超越的作品,老杜都不敢這麼肯定。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好吃的蚊香片2019-04-20 13:24:32

先來看看杜哥兒對七言律詩的貢獻。

七言律詩起源於南北朝,為何要以杜甫的詩來定七言律詩的標準呢?因為起時李白崔顥等雖然對七言律詩都有錘鍊,但也是半古半律多有失誤,而到了杜甫,七言律詩才真正開啟自身的魅力。可以說是杜甫全面開闢了律詩的境界,把七言律詩提高到了古詩絕句之列。

既然杜哥的作品成了“樣板間”,那就拿來給七言律詩的標準比一比。

來看《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長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何為七言律詩?

先說篇幅,每首八句,每句七字,一二句為首聯,三四句為頷聯,五六句為頸聯,七八句為尾聯。

再說韻律,逢偶句押韻,二四六八句最後一個字同韻。(為了易懂,先不說首韻入韻)。

再看對仗,三四五六句就是頷聯和頸聯要對仗,對仗包含詞語對仗和句子對仗,對仗則要看平仄,前後兩句平仄要相反。

最後說意境,意境就不用多說了,作品夾雜著杜哥兒的思緒和情懷,讀一下就瞭解,而好的詩詞離不開意境。

這就是杜哥兒之所以引領七言律詩浪潮的真正原因,能不拜讀?

當然老杜不只這一首,還有七言律詩標榜之作的秋興八首,同樣是格律的樣板。

至於超越,千年來只有形式上的更改,哪有作品上的超越,只有同等,絕無超越。

杜哥兒就是杜哥兒,畢竟是被稱作詩聖的存在。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寶2277219442019-02-20 22:15:57

唐代第一得詩應該是崔顥的黃鶴樓,昔人已乘黃碼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的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目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收人愁。杜甫的詩所以出名,實在是理學家捧出來,稱為聖,是從其所體現了正統的儒家思想。若論藝術性,顯然李白的詩、在杜甫之上,李請渾然天成,不飾雕琢,被人稱為出水英蓉。而杜甫則人工痕跡明顯,而看到崔詩,太白只能長嘆一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新題詩在上頭,黃鶴樓一詩也被後人奉為天下第一律詩、,而登高在藝術上是不如崔詩。。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先生劉興華2019-02-17 20:19:25

答: 沒有相同內容的詩作對比,就無從說起超得過與超不過的問題。而且時代不同,生活環境狀況也不同,不能拿不相干的兩首詩作對比,所以,這個問題是不成立的。

只有相同年代寫同一題目,才能分出高低。

在詩聯難度方面,本人已經超越古人有幾座山的距離了。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ACE1405271812019-02-18 11:38:51

嚴謹的七律登高排第一沒問題,但是太嚴謹也就少了趣味性了,所以個人認為還是黃鶴樓更佳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空谷幽蘭6002019-02-17 18:58:48

所謂的《登高》它能不能作為格律詩的標準?能不能被超越?那要看後來的作者努力和修煉了。因此,作格律詩,不但形式要規範,內容上還要不斷創新,要能與世俱進。反對輕內容,重形式的八股文風。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xxDHC2019-03-30 16:58:39

《夏三亞郊外探泉》

黎述盛

扶竹拄杖行幽谷,

喜見花魚遊碧溪。

雨季奔流石上鬧,

巢期飛雁水邊嬉。

鴛鴦沐浴蓮遮密,

野鶩出鳧葦蔽私。

詩記清泉兼秀野,

潺流不顧探人睎。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中國漢字定位天下第一2019-04-17 07:02:05

評論精事實,說的語言,有條有理,不是歪扭,人類有不斷進步證明。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喜相逢mxj2019-02-20 22:53:33

我個人感覺此詩不及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曰夜浮。精妙!只十個字洞庭湖壯觀景象若身臨其境。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沉默是金877312062019-04-20 11:55:26

康震老師曾經評價這首七律,一個字都不能改動。確實是七律之首。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仁義忠孝中華魂2019-04-11 17:11:13

黃鶴樓第一☝️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吟詠俠2019-04-21 14:44:49

杜甫的《登高》應為古今七律第一。其一,《登高》把格律做極致,每聯都對仗(一般律詩只要求中間兩聯對仗),第一聯句中也對仗。其二,《登高》全詩讀後感覺悲涼之氣撲面而來,但不知因何而悲,這是杜詩的最高境界。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駱駝刺1912019-02-20 20:00:14

詩聖就是詩聖!詩聖幾千年了,就這一個。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王者小菜2019-04-02 08:37:40

李白和杜甫的詩,毫無疑問,更喜歡李白的詩,個人覺得一味拘泥於格律等於給自己纏足裹腳,李白的很多樂府詩形式不工整,但很自由,大家就是喜歡,讀起來感覺朗朗上口,爽朗大氣。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古童gt581852021-05-08 11:48:07

你多讀點和研究諸多的詩詞中超越(登高)的詩詞不少,每一首詩詞都具有自身的特色,也不能斷然的就說誰超越了誰。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坎山山人2019-02-25 20:08:21

想要超越很容易,你就登上比它更高的山。

被稱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嗎?小蟲象棋2019-04-20 11:48:08

我肯定的告訴你,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