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如何理解?道有動和靜嗎?狼煙一九三一2019-07-27 16:54:25

《道德經》是東方思想的源泉,它源於生活在東方大地,古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是逐漸演化成一種理論的。在考古史上,人類脫離開動物,有了思想後,便開始思考文化,創造文化,他們發現了火,又發現了工具的妙用,知道了耕種,組織了起來,發現了自然規律,根據太陽的升落,創造了陰陽,確定了方位,用巖畫的形式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遺產。在中華大地上,中國古人類由類人猿,發展到古人類,於是便有了刀耕火種,龍山文化,半坡文化,磁山文化,三星文化,到北京一帶的山洞頂人,人類的大腦開始複雜起來,腦容量也在逐漸增加,直到拒今一萬年時,文明的種子開始留傳了下來,古人類對自然現像不瞭解,又無法解開謎團,於是就創造了神,由巫師來解釋自然現象,巫師們便掌握了話語權,中國古人類是樸素自然的,他們非常聰明,由生產實踐創造了結繩記數,這也是當今俗語中說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正是這種樸素的唯物觀念,又創造了象形文字,人們便有了自己的文字,在很多考古學中都有記載,發展到夏朝時期,便有了專門記載歷史的史官,到商朝,就比較完善了,殷商故墟在民國時期就發現很多記載祭祀的甲骨文,這說明已經有了初步的文化基礎了。傳說是周文王創造了周易。這種說法不正確,應是在夏商之時這種陰陽學說就有了,比如甲骨文占卜吉凶,在殷朝國都發掘的甲骨文就是例證,在這方面郭沫若先生等老一代考古工作者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遺產,包括北京周口店地區發現的山洞頂人頭骨。這說明在商朝陰陽五行的概念都有了,周武王伐紂,讓祭師占卜說不吉,但姜尚認為不應死板教條,應依勢而為,當時紂王無道,民怨沸騰,諸侯離心,在經歷了伐討首舉後,又過了數年,紂王更加孤立,時機己經成熟,周武王與姜尚又大舉攻商,在出發前又讓巫師占卜,占卜的結果大凶,不以伐殷商,姜尚說:“物極必反,勢成騎虎,進則攻下商都,退則性命不保,當依勢而為。”武王於是親帥四萬五千名甲士,一舉攻破商都,紂王兵敗,至鹿臺自焚而死,當時商朝王子微子,勸諫紂王不聽,怕商朝祖宗不保,於是抱商朝祖宗靈牌逃往西周,與他一起逃亡的一定有管祭祀文字記錄人員,故商亡之後,周易是從商朝轉來,人說易從咸陽,洛水才有我看不對應是在商朝中期就有,到紂王時已經有了規律性的東西了,周成王時,周公旦,依周易創制了禮議,這是儒家的源泉,這樣說來,易學應是商朝就有,到周朝獲得統治者重視,才大力發展了起來,《道德經》是周易的一個主流,儒家是其分支,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再看《道德經》,道德經講的是依自然規律而行,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依勢而動,無不成功。事物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順時針而行,如順水駕舟,逆時針而行,寸步難行。關鍵在於明白事物原裡,每個事物都有自已的真理,抓住了真理,即使遇到很多困難,萬流歸海,這個大道理是永遠不變的。這樣一疏理,是否明白:“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道理呢?

《道德經》“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如何理解?道有動和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