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安閒自得2019-08-10 10:57:41

我認為,聰明的人多數喜歡獨處的原因是:一可能是性格比較內向,二,不喜歡張揚和表現自己,三,涵養好,四,素質高。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中國新派冷雁2019-08-12 01:06:00

這句話,未必全對。智者見智 仁者見仁。所謂“靜坐常思己過”,獨處可以靜心,理清思路。古人常說“慎獨”,與自己相處其實是最高境界!

然而,人是社會的人,我們的一切都與他人密切相關,其實誰也不可能真正的獨處!過猶不及,應該辯證看待獨處。

獨處不是聰明人的專利,無論是不是聰明的人,都應該經常面對自己,審視內心,提升自我意識。都應該“日三省乎己”!如此才能在紅塵囂囂之中,不會迷路,不會張狂,才能更加成熟練達!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月牡丹2019-08-10 14:14:06

不一定吧,各人內心表現,很多聰明人都廣交善友,不會獨守。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我的星辰之旅2019-08-10 17:43:59

因為聰明的人太多有頭腦有主見,有自己要考慮的問題,有自己耍做的事,不想別人摻和,更怕無知的人指三說四。

因為聰明的人常常會遭人嫉妒,遭人排擠。也有的是太聰明瞭敬而遠之,一句話高處不勝寒的感覺。

因為獨善其身,人多是非多,遠離是非之人。

因為怕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因為三觀不一致,談不來,沒共同話題。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墨染文學2019-08-10 11:10:07

獨善其身!

靜能思遠!

修身養性!

省醒自悟!

避開紛紛擾擾的世界,給自己一個寧靜的空間與心態,才能更好地看清自己,看透事物。“寧靜致遠”不正是這個含義麼?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胥梓星2019-08-10 10:43:41

因為有些事情,只能靠自己想,自己做,別人幫不上任何忙。獨善其身,修身養性,沒有獨處時間的人是不完整的。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東北向前2019-08-13 08:42:02

應該說,智慧的人更喜歡獨處。只有智慧的人才能安靜下來。懂得看破放下之法。

聰明不等於有智慧。

有智慧的人從來不賣弄自己的聰明。

有大智慧的人,非常容易安靜下來。

少說多做,能夠看淡一切,不貪婪,不抱怨,不指責。

有大智慧的人,懂得付出,知法,在坎坷面前從來不退縮。

能容忍能吃苦,能吃虧。

一切都從改變自己開始。

是一個有道德骨感的人。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的人。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萌小麗2019-08-10 12:22:35

個人覺得,為什麼有的人聰明,因為能做到常人所不能,想常人不敢想的事情,做到這些需要時間的消耗,大量資訊的喚起,技能的修煉,注意力的集中,而獨處,才能確保這一點。

叔本華說,要麼庸俗,要麼孤獨。人在孤獨的狀態裡,才能進行真正的創造。就像明日之子水晶時代裡面的張鈺琪一樣,創作歌曲的時候,將自己處於黑暗的狀態,靈感突湧而至。

看著聰明的人喜歡獨處,其實人家只是不屑於低質的社交。一大幫人一起k歌泡吧聚餐喝酒閒聊家長裡短,結束了以後呢,只是短暫的愉悅,相比而言,同樣的時間,做一首曲子,寫一篇文章,能讓人愉悅一輩子。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聰明的人也會和同等級聰明的人深交,和智商不如自己的人保持友好,因為他們對時間管理也很重視,有限的時間,做重要之事,無關痛癢的社交,對他們來說就是浪費時間,與其浪費時間,不如獨處安靜思考。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費洛蒙的猜想2019-08-10 09:56:17

獨可善其生吧……人尤其在有些浮躁的現實生活中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清木頭2019-08-10 17:17:51

我覺得,是否喜歡獨處,和這個人聰明不聰明並沒有直接關係,更多的是由性格決定的。有的人喜歡熱鬧,有的人喜歡安靜,事情確實如此。

與其浪費時間在低質量的社交上,不如有一個高質量的獨處,聰明人不是喜歡獨處,只是比別人更加懂得獨處的意義所在。

獨處可以更好的思考,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很大的輔助作用,關係不過就是一種動盪,它永遠無法讓你平靜下來,它帶給你的永遠是分裂和混亂,一個人如果真誠地想整合自己,就非得獨處不可。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使用者59855658977052019-08-10 17:20:06

天性十成長經驗/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一頭怪牛2019-08-10 18:19:31

聰明和獨處沒有可比性!否定這個問題!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風雨無塵2020-08-31 15:54:34

獨處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獨處不分聰明與笨絀,老、中、青年都有。獨處不是狐獨,是喜歡在人群中,有自由空間,做自已喜歡的事,遠離喧囂,靜極而思,寂有所想。我不是聰明人,一個八十多歲老人,有人陪伴,但喜歡獨處。一個人狂街,一個人旅逰,一個人看書,看頭條,看電視,一個人喝茶,一個人澆花弄草、養魚。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獨立的思維,獨立的見解,沒必要合群。獨處是智慧的沉澱,成熟的標誌。會獨處的人,才有超越的工作能力,遇事不依賴,有事自己扛,無事靜思過。我雖年高,但心理年輕,不服老。八十歲的年齡,七十歲的模樣,六十歲的衣娤,五十歲的時尚,四十歲的追求,三十歲的理想。獨處,也是人生超越式的最高階領悟吧!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15884315752019-08-10 20:23:06

獨處能獨思。冷眼看世界,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或許是聰明人聰明之處。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小貓鬍子1032401012019-08-13 08:33:20

這種人處處勤思考,充分利用時間,不由自主的,善於對所見所聞進行思索,都要問個為什麼,很少有閒著的時候,身體閒著,腦子可沒閒著,因此急需獨處安靜之環境。

為什麼聰明的人,往往都喜歡獨處?使用者88529441402932019-08-10 01:32:45

因為他們知道,生活中,很多社交是無用的。

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說到底也是一種等價交換,別人不願意幫你,因為他知道跟你的社交併沒有那麼高價值,不足以讓他掏心掏肺,傾囊相助。

與其浪費時間精力,去結交那麼多無關痛癢的“朋友”,倒不如多花點時間學學如何更好地獨處,豐富自己的生活。

林徽因說過,真正的淡定,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如果想衡量一個人的內心有多強大,就看他能不能一個人獨處。

只有樂於獨處的人,才懂得在靜寂中觀察、分析、思考,從麻亂中理出頭緒。

在中國功夫裡面,有一門獨特的修煉方法叫“閉關”,在一段時間內與外界隔絕,潛心修煉武學,成為高手,獨處大抵就是這個道理。

優秀的人,往往不合群。

韓寒在松江二中讀書期間,班上沒有人睬他,沒有人和他說話。

因為他乾的事和別人不一樣。別人在上數學課,學數學,韓寒在寫小說;別人在上外語課,在學英語,韓寒在寫小說。

然後下了課,拿著小說對別人說:“你看,這是我上課寫的小說,寫的很好的。你看一下。”

同學們一頭霧水,大哥,你這樣能考上大學嗎?於是大家都不理韓寒。

和韓寒相比,韓寒的同學,已經被社會所塑造,成為了生活中的普通人。合群的人,大多數都最終成為了普通人。

因為社交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意志力。

很多人其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就是平時花很多時間在社交的人,回到家裡獨處的時候,一般都會筋疲力竭,又得花時間自己療傷才能恢復到原來的水平。

而且在社交的過程中,難免需要和別人吹水和喝酒,吹水和喝酒,是最令人產生疲憊感,而且毫無產出的兩個社交活動。

社交中的吹水式聊天,不僅不能給人帶來任何效益,更為重要的是,它讓你養成這樣的一種習慣,就是遇到什麼事情,不是想著怎麼去解決,而是期望它能靠朋友的幫助而消失。

為什麼我們那麼憎恨那些在聊天中吹水和侃大山的人,因為他們的成就和所有的一切,都是構築在虛無縹緲的幻想之中,你叫他去做點實際的事情,完全是不可能的。

喝酒也是。

如今流行的酒桌文化,最具特色的就是“服從性測試”。

領導看一個人怕不怕你,就過去敬他一杯酒,如果這個人大大方方地懟自己,接著把酒一飲而盡,那說明他對領導你還是挺服從的。

你一旦進入酒桌文化裡頭,喝不喝酒,喝多喝少,完全不是由你來決定的,而是看領導的心情或者應酬的需要,而人這個作為最為關鍵主體的物體,卻退到最後面。

這些原因,大概就是那麼多聰明人不想社交的原因吧,不過他們能不想社交就不社交,要麼是才華橫溢,不用靠別人的臉色生活,要麼就實力雄厚,即使一個人生活,也能好好的。

這裡,個人先把聰明的人定義為“有智慧”的人。

一個有智慧的人,大多確實會喜歡獨處。因為對他來說,獨處並不是一件有負擔的事,他們早已與自己達成一種圓融妥協的境界,與自己相處,他們並不覺得難受,也就不需要像尋常人一樣,一直拿世俗的娛樂來填滿自己麻木的心靈。

一個有智慧的人,會善於利用獨處,因為對他來說,生活並不僅僅只有感官的體驗,還需要時間來琢磨和回味生活中的軌跡,人生中的大事小情,在有智慧的人的眼中都是值得探究和思考的,他不需要一直經歷事情,他需要停下腳步來花時間思考事情,也許他邁的步子比別人慢些,但一旦他邁步,這一步一定是不會出錯的。

一個有智慧的人,懂得遮蔽自己生活中的干擾,為自己尋得一片清淨。現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的耳鼻口目都填塞滿了各式各樣的資訊,21世紀真正值錢的,不是資訊,而是篩選資訊的能力,有智慧的人就有這樣的能力。他懂得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他不會來者不拒,而是會去蕪存菁。事實上,有智慧的人並不排斥和人接觸,遇到同樣有智慧的人,他也非常樂意“蓬門今始為君開”,但這樣的人是少數,大多數時候來訪的總是些靡靡之音,因此他也就變得喜歡獨處了。這只是他待人待物的篩選性眼光所致。

一個有智慧的人,不僅在自己的生活中富有智慧,更懂得將這智慧推己及人,用總結出的經驗思想惠及四方,有智慧的人是樂於給予的人,只不過這給予並不代表著要與人群打成一片,肆意歌舞,他輸出了自己想輸出的,就又會回到他所喜歡的寧靜清淡的生活中,繼續思索,繼續有所得。與其說他是聰明的人,有智慧的人,不如說他是一個天生的思想者。

獨處是一種生活態度,是有效安排自己時間的行為方式。獨處是選擇的對於自己最適合的生活方式。包括很多人的創作、成績,都是在獨處中完成的。正如周國平所說:“相比於社交,獨處絕對是一種能力。”

獨處時,你會和自己進行深層次的心靈對話,構建屬於你自己的思想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你是與世隔絕的,可以毫無雜念地聆聽自己的聲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些事。比如讀書,畫圖,聽音樂,很多人都心無旁鷺地享受一個人的時間,不受他人的挑撥和控制,安安靜靜把自我儲存起來。一個喜歡獨處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自己,熱愛獨處,即使熱愛自由。

劉若英就是一個享受獨處的人:“對我而言,孤獨不是孤苦,而是一種享受,自己跟自己相處是很有趣的。”而劉若英婚後的生活,也是保有個人空間的。夫妻倆一起出門,去不同的電影院,看不同的電影。兩人一起回家,進家門後一個往左,一個往右,因為兩人有各自獨立的臥室和書房,只共用廚房和餐廳。她把“我敢在你的懷裡孤獨”理解為:“當我們可以很幸福地躺在別人懷裡的時候,我們還能同時保有自我。”猶如張愛玲一般,把孤獨過成一種態度和選擇,把孤獨變成一種氣質和內涵。

梭羅在《瓦爾登湖》裡說:“我愛獨處,我從來沒有發現比獨處更好的夥伴了。在多數情況下,我們外出,到人們中間去時,比呆在自己的屋子裡更為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