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期間,你認為誰的文章寫的最好?為什麼?文學私秘2019-01-17 16:11:56

個人覺得,文學不是打擂臺,各個作家操縱語言的習慣、風格,都烙印著他的內心秘密,他的個人性情,這種綜合能力,最後化成的是作者的文字。所以,作家的文字,是很難比較的,因為文字,畢竟沒有一個共性的標尺,如果你與這個作家的心靈相通,就容易為這個作家的個性化表述所打動,你就會喜歡這個作家的文字。這就是《詩經》所說的“嚶其鳴矣,求其友聲”,找到合適的知音,就會產生心靈的共鳴,從而生成出自己內心裡的“最好”來。

小編按照個人的習慣,對中國近現代文學史上的作家,作一個簡單的排行,純粹是個人觀點。

中國現代文學,一般認為魯迅《狂人日記》是第一篇先聲,可見,中國現代文學的發跡還是比較晚的,但中國文學在進入白話文學之後,進步還是非常快的。

如果論白話文學最為成功的作品,個人認為要把沈從文擺在第一名。

1、 沈從文。

沈從文的優點,是能讓過去中國以文言文為主體的四字語言風格,化成“繞指柔”的連綿不絕的修長型語言,開啟了一種蕩氣迴腸、一瀉千里的新型語言風格,沈從文的語言優勢,是他能從任何一個節點啟動,都能用他的綿長的語句,像打水漂一樣地一跳一跳地向後延伸,極大地活躍了中國語言的彈性力道。沈從文雖然在他的句子中有古奧的四字語句,但總體上來說,他還是用長句來表述豐富的社會資訊與環境意蘊,他的長句縱深延展下來,可以說橫掃千鈞,無所不包,文字的內含量極其豐富。

完全可以把沈從文的文章作為寫作的原本,可以讓我們提高操縱文字的能力,這就是左也能寫下去,右也能聯下來,上也接下去,下也提上來,沈從文的文風,可以修煉我們對文字的掌控能力。

2、 魯迅。

魯迅的語言太冷峻,夾雜著文言文,初讀確實不舒服,中學時代非常不喜歡魯迅,但是中學時代留下的深刻印象的語句,恰恰是當時不喜歡的魯迅的筆下的。他的纖瘦、骨感的文字,反而比肉態的華詞麗藻更容易刻骨銘心在讀者的心上。學魯迅就沒有必要了,太難學,但可以把魯迅的煉詞造句融入到自己的寫作上,提高自己文章的緊密度與內涵力,多少能補充一點魯迅筆下司空見慣的骨氣與硬度。

3、 老舍。

老舍用口語進行文章敘述,塑造人物非常生動,值得好好研讀。他的傳人王朔可以深得老舍的精髓,且在老舍的基礎之下,變本加厲,發揚光大

4、 趙樹理。

趙樹理的語言對莫言影響很大,他把白描手法推向到一個出神入化的地步,值得細細揣摩。

5、 茅盾。

我情願喜歡茅盾,而不喜歡巴金。茅盾《子夜》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無法撼動,它在架構上的從容、立體與交錯,都顯示出中國長篇小說裡從來未有過的一種嶄新路數。而巴金在長篇小說創作中,非常不講究小說的架構,《家》實際上就相當於一本通俗小說,在小說結構上支離破碎,人物塑造也顯得前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