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其善者而從之的而是什麼意思?使用者40942258104640072020-01-01 00:33:55

善者,是擅長的方面。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學習方法) 出自: 《論語?述而》 全句: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釋: 焉:是兼詞,“於之”的意思。 三:文言文中泛指“多人”。 其:代“他們”。 從:追隨。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值得效法的人。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 《論語》中有一段記載,一次衛國公孫朝問子貢,孔子的學問是從哪裡學的?子貢回答說,古代聖人講的道,就留在人們中間,賢人認識了它的大處,不賢的人認識它的小處;他們身上都有古代聖人之道。“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論語·子張》) 他隨時隨地向一切人學習,誰都可以是他的老師,所以說“何常師之有”,沒有固定的老師。《論語》中不少記載,如孔子入太廟,“每事問“(《論語·八佾》); 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說:“始我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我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論語·公冶長》) 子貢對孔子說,子貢自己只能“聞一而知二”,顏回卻可以“聞一而知十”。孔子說:“弗如也。吾與汝弗如也。“(《論語·公冶長》) 都體現了這種精神。這樣的精神和態度,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眾人皆知“孔子之謂集大成”(《孟子。萬章下》),然據史書記載,“孔子少孤”(《禮記。檀公上》)而“貧且賤”(《史記。孔子世家》),按當時的家境和禮制,孔子雖“十有五而志於學”(《為政》),但他是不大可能進入當時的諸侯官學接受正規高等教育的。那麼孔子“金聲玉振”的思想與學識從何而來呢? 子貢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子張》)孔子本人進一步闡釋了“焉學”的途徑和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善學者學無常師,然時時處處有師。善者正面為師,不善者反面為師,洽聞強記,博物不窮,擇不善而去,擇其善而從。 孔子曾向當時聲望顯赫的郯子、萇子、師襄、老聃等人正式拜師學過官制、樂、琴術、禮等。對於“大德不官,大道不器”的田野山林之隱士,比如楚人接輿、荷丈人、長沮與桀溺,孔子也能慧眼識人不恥下問,或遣學生執禮問訊,或自己親臨請益。他還坦承“吾不如老農”和“吾不如老圃”(《子路》),謂“吾有知乎哉,無知也”(《子罕》)。“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任何人都不可能萬事通達。高山之所以雄偉綿延,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小塊石;大海之所以廣闊無邊,是因為它彙集了一點一滴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要敏而好學,見賢思齊。 從善或許可以如流,而見“不賢”“不善”又該如何“自省”“改之”呢?孟子說,“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諸己”。意思是說,我愛別人而別人不親近我,應反問自己的仁愛之心夠不夠;我管理別人而未能管理好,應反問自己的知識能力夠不夠;我禮貌地對待人而得不到迴應,要反問自己態度夠不夠恭敬;任何行為得不到預期效果,都應反躬自問,好好檢查自己。荀子也說,“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不善在身,緇然必以自惡也”。對不好的品行,一定要憂懼地加以自我反省;如果不好的品行在身,一定要像被玷汙一樣厭惡它。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老子》二十七章)。在當今這樣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更應該稟承“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理念,“無一事不學,無一時不學,無一處不學”(朱熹,《續近思錄》),尊重自己的老師,珍惜能夠為我們所借鑑的人和事,做有大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