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19首開闢了文學的什麼時代?詩詞與美文欣賞2020-11-18 12:37:49

《古詩十九首》,最早見於《文選》,為南朝梁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編者把這些作者已經無法考證的五言詩彙集起來,冠以此名,列在“雜詩”類之首。

古詩19首開闢了文學的什麼時代?

東漢末年,社會動盪,政治混亂。下層文士漂泊蹉跎,遊宦無門。《古詩十九首》就產生於這樣的時代,表述著同類的境遇和感受。

關於《古詩十九首》的作者和時代有多種說法,《昭明文選·雜詩·古詩一十九首》題下注曾釋之甚明:“並雲古詩,蓋不知作者。”曾有說法認為其中有枚乘、傅毅、曹植、王粲等人的創作,例如其中八首《玉臺新詠》題為漢枚乘作,但沒有根據,後人多疑其不確。猶又如曹植《送應氏》描寫過洛陽被焚燬後的蕭條景象,而《十九首》的詩人眼中的洛陽還是兩宮雙闕,王侯第宅尚未然無恙,冠帶來遊宴如故,更何況洛陽未遭破壞之前,王粲尚幼,曹植並未出生。今人綜合考察《古詩十九首》所表現的情感傾向、所折射的社會生活情狀以及它純熟的藝術技巧,一般認為它並不是一時一人一地之作,它所產生的年代應當在東漢順帝末到獻帝前,即漢末建安之前幾十年間。

古詩19首開闢了文學的什麼時代?

《古詩十九首》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志。漢末文人對個體生存價值的關注,使他們與自己生活的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建立起更為廣泛而深刻的情感聯絡。過去與外在事功相關聯的,諸如帝王、諸侯的宗廟祭祀、文治武功、畋獵遊樂乃至都城宮室等,曾一度霸據文學的題材領域,讓位於詩人的現實生活、精神生活息息相關的進退出處、友誼愛情乃至街衢田疇、物候節氣,文學的題材、風格、技巧,因之發生巨大的變化。

《古詩十九首》在五言詩的發展上有重要地位,在中國詩史上也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它的題材內容和表現手法為後人師法,幾至形成模式。它的藝術風格,也影響到後世詩歌的創作與批評。概括起來,《古詩十九首》在以下四個方面奠定了在中國詩歌史上的地位:

一、它繼承了《詩經》以來的優良傳統,為建安詩風的出現作了準備。

二、它是漢代詩歌由漢族民間文學過渡到文人創作並出現繁榮局面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三、它將五言抒情古詩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體系。

四、它為五言詩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它的出現,標誌著文人五言詩的成熟。它嶄新的詩歌形式及圓熟的藝術技巧,為五言詩的發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在中國漢族詩歌發展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古詩19首開闢了文學的什麼時代?

事物總是具有兩面性的,由於情致與才藻的關係是中古後詩史中的一個主要矛盾,而《古詩十九首》完美地處理了這一矛盾,因此,後世凡是遇到形式主義詩風抬頭,進步詩人總是將《古詩十九首》與詩、騷、漢樂府一起作為自己的旗幟,《古詩十九首》在詩史上的主要作用是積極的。

然而因為《十九首》的作者與勞動人民畢竟有一定距離,它所反映的社會生活不夠寬廣,它的詩境又主要表現為蘊藉含蓄一路。因此當後世出現在思想史上直指現實,激切鋒利;或在風格上發揚踔厲,縱橫馳騁的作品與流派時,一些保守的詩人與評論家又都拉起《古詩十九首》這面大旗,作為它們反對詩壇上這些新生事物的武器。

《古詩十九首》的有些作品表現出追求富貴和及時行樂的思想,另外作者憤於現實,又往往以頹廢放蕩來作對抗,這也落了後世某些逃避現實的詩人之口實,在這些方面,它又表現出消極的影響。

古詩19首開闢了文學的什麼時代?

《古詩十九首》的作者從樂府民歌汲取養料,滋養自己的創作。他們有感而發,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決無虛情與矯飾,更無著意的雕琢,因此具有天然渾成的藝術風格。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抒情詩的典範。長於抒情,卻不直言,委曲婉轉,意味無窮。從寫景敘事發端,極其自然地轉入抒情,水到渠成,而又抑揚有致。

二、質樸自然。從情感說,《古詩十九首》感情純真誠摯,沒有矯揉造作;從藝術表現說,它的寫境用語好像都是信手拈來,沒有錯採鏤金式的加工,而是出水芙蓉般的自然詩境。

三、情景交融,物我互化,渾然圓潤的藝術境界。《古詩十九首》所描寫的景物、情境與情思非常切合,往往透過或白描、或比興、或象徵等手法形成情景交融,渾然圓融的藝術境界;

四、語言精練。《古詩十九首》語言淺近自然,卻又極為精煉準確。不做艱澀之語,不用冷僻之詞,而是用最明白淺顯的語言道出真情至理。傳神達意,意味雋永。遣詞用語非常淺近明白,“平平道出,且無用功字面,若秀才對朋友說家常話”,卻涵詠不盡,意味無窮;《古詩十九首》的語言如山間甘泉,如千年陳釀,既清新又醇厚,既平淡又有韻味。

此外,《古詩十九首》還較多使用疊字,或描繪景物,或刻畫形象,或敘述情境,無不生動傳神,也增加了詩歌的節奏美和韻律美。

古詩19首開闢了文學的什麼時代?瘋哥哥GIF2020-11-19 09:26:00

秦漢以前,詩有《詩經》《楚辭》,散文有諸子百家。到了兩漢,散文有了極大的發展,各種表、疏包括如《史記》的史書把散文推到了一定的高度。

但是詩並沒有太大的發展。漢代有樂府,會去民間採集相應類似民歌的詩。但是這些都是不成體系的,也不完整,更沒有什麼什麼具體的規律和樣式。

更為關鍵的是,詩歌作為一種文體,並沒有成為人們表達思想或者抒發情感的方式,特別是文人。

東漢末年,社會動盪,政治混亂。下層文士漂泊蹉跎,遊宦無門。《古詩十九首》就產生於這樣的時代,表述著同類的境遇和感受。

這十九首詩歌,基本是遊子思婦之辭。具體而言,夫婦朋友間的離愁別緒、士人的彷徨失意和人生的無常之感,是《古詩十九首》基本的情感內容。有些作品表現出追求富貴和及時行樂的思想。

《古詩十九首》以藝術的方式,表現士子的社會境遇、精神生活與人格氣質,並由此透視出漢末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有相當重要的認識意義。

更為重要的是,從《古詩十九首》開始,形成了一種正規化,詩用五言,沒有了之前常用的“兮”等字,相對口語化。這種規則的建立為後世的詩歌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南朝時,蕭統將這《古詩十九首》編入《文選》。蕭統是太子,文選相當於皇家編纂的書籍,又奠定了他們的地位。可以說,《古詩十九首》是格律詩的始祖,有了《古詩十九首》的出現,才會在大唐盛世出現絢爛的詩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