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輔佐君王功成身退的名士,除了張良、范蠡,還有誰?一本夏2019-12-15 14:05:35

功成需要智慧和謀略,功成身退卻需要勇氣和境界。在人生的名利場上,能做到做到這一點的人少之又少,因為太多的人,還是放不下名和利這樣的俗物。歷史上我們熟知的功成身退的人有范蠡和張良,當然還有孫武、孫臏、姚廣孝等。

功成身退就是立了大功後,放棄高官厚祿,隱歸山野,或雲遊四海,或不問政事。看起來是淡泊名利,其實是明哲保身。在名利面前能夠割捨,實在不容易。體現了當事人的高瞻遠矚,超出常人的獨特眼光。

歷史上輔佐君王功成身退的名士,除了張良、范蠡,還有誰?

1、范蠡

范蠡在我的心中總是那麼的飄逸,感覺他天生就不是常人。春秋末年,自命不凡的越王勾踐,在擊敗吳王闔閭後驕傲自滿,闔閭去世後,其子夫差繼承了王位,夫差很快就把勾踐打敗了。勾踐無可奈何,成為了吳王夫差的奴隸,勾踐去到吳國為奴。范蠡也隨同勾踐去到吳國,3年以後,范蠡被吳王夫差放回,他回到了越國。

范蠡同文種一起制定了滅吳九術,他們開始積極的準備,厲兵秣馬,越王勾踐也總結失敗的教訓,臥薪嚐膽。經過范蠡和文種的策劃和努力,終於在十幾年後,越王勾踐一舉擊敗了吳王夫差,吳國滅亡。 滅吳的最大功臣是范蠡和文種,沒有范蠡和文種的努力,越王勾踐的一生將在夫差的羞辱下死去。

吳國滅亡後,范蠡卻悄然離去,沒有要任何的封賞,離開了政壇,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范蠡在離開前,叫好朋友文種一起離開,可文種沒有接受范蠡的好意。後來大家都知道,范蠡最後成為了‘’商聖‘’,文種卻被越王勾踐賜死。這一切印證了范蠡的那句‘’狡兔死、走狗烹‘’的預言。

歷史上輔佐君王功成身退的名士,除了張良、范蠡,還有誰?

2、張良

現在我們說某個人聰明,有計謀,就會說某某有張良計,來表示他的聰明。張良被後人稱為‘’謀聖‘’。劉邦能夠建立大漢王朝,離不開漢初三傑蕭何、張良和韓信。劉邦在同項羽的較量中,每一次精彩的表演,都離不開張良的策劃。鴻門宴上卑顏屈膝,滎陽之戰中油腔滑調,垓下之戰前大封韓信的豁達。這一切都離不開張良的導演。

張良不但軍事才能突出,而且他有很強的統戰能力,由於張良個人的魅力和影響。致使韓信、彭越、英布等等英才,緊緊追隨劉邦。項羽和劉邦的最後決戰‘’垓下之戰‘’,是張良策劃的一場大戲,這場戲以項羽自刎烏江落幕。 劉邦建立大漢後,分封時,張良排61名。封地為偏僻的留縣。

劉邦的大漢事業轟轟烈烈,張良卻說自己身體不適,需要修養。於是張良開始不關心政事,劉邦也只能隨他去,張良慢慢的淡出了人們視野。後來韓信,彭越等開國功臣被劉邦誅殺,張良卻逃過了一劫。

歷史上輔佐君王功成身退的名士,除了張良、范蠡,還有誰?

3、姚廣孝

對於姚廣孝很多朋友肯定不是很熟悉,他被後人稱為“黑衣宰相”,能有這樣的稱呼,說明他的影響力之大。姚廣孝是朱棣奪取朱允炆政權的最大功臣,沒有姚廣孝的力挺和鼓動,朱棣是沒有足夠勇氣發起‘’靖難之變‘’的,姚廣孝利用他特殊的身份,為朱棣攢得不少人氣。

朱元璋在結髮妻子馬秀英去世後,讓姚廣孝等和尚,陪伴各諸王誦經,為馬皇后超度,姚廣孝就這樣跟隨了朱棣,朱棣起兵後,姚廣孝輔佐朱棣長子朱高熾鎮守大本營。朱棣在前方有什麼問題,就快馬書信來求教姚廣孝。尤其是朱棣攻打濟南遇阻後,姚廣孝讓他直奔南京,不要攻打城池。

1402年,朱棣攻下南京,建文帝失蹤,朱棣稱帝。朱棣做了皇帝以後。曾讓姚廣孝還俗,姚廣孝沒有接受朱棣得意見。對於朱棣賞賜的豪宅,美女,珍寶一概拒收。他依然住在寺廟裡,直到病逝。 歷史上功成身退的人還有不少,在此我就不一一細述,我只是覺得能做到功成身退真的好難!

歷史上輔佐君王功成身退的名士,除了張良、范蠡,還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