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圖凝聚的人文精神?使用者99619537552662021-10-06 21:15:14

《富春山居圖》是東方藝術非常典型的代表,西方几乎沒有這樣的繪畫形式:這麼長的長卷,一段段看下去,等於在看人生裡的每個段落。萊垍頭條

黃公望本名陸堅,因家窮被當地備受尊敬的黃樂老先生收養,改名黃公望,號子久,寓意“黃公望子久矣”。萊垍頭條

黃公望生於南宋,從小聰明伶俐,卻經歷國破家亡,在鄙視知識分子與漢族人的元朝,屈辱中求生活。而他一生中三個重要的決定,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富春山居圖》。萊垍頭條

第一個選擇:師從趙孟頫。黃公望小時候就參加“神童科”考試,後來成為江南一帶底層公務員。40至50歲時,受長官牽連遭受牢獄之災。出獄後他不再做官,師從趙孟頫學畫。趙孟頫是元朝第一代的大畫家,也是一個文人。歷史上很多文人看起來非常柔弱,但在一個戰亂、悲劇的時代中,文人又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文化傳遞的角色。條萊垍頭

第二個選擇:賣卜維生。黃公望在50歲至70歲間都在松江賣卜維生。元朝的知識分子不受重視,但他們非常有節氣,大都隱居山中或以算命為生。即“退隱”“隱居”,將自己隱藏於天地、山水之間。頭條萊垍

第三個選擇:加入全真教。翻閱歷史,全真教內藏龍臥虎。丘處機曾是忽必烈身邊的軍師,全真派隱藏著許多能人,期望用文人的方式影響元朝皇帝,減少屠殺,甚至反元復漢。萊垍頭條

黃公望在至正七年(1347年)開始畫《富春山居圖》,數年後畫成時,他已經82歲。這張畫是其生命歷練到最後的領悟,有沉得住氣、來日方長的況味在其中。萊垍頭條

富春江是中國很美麗的一個地方,這裡沒有殘酷的政治鬥爭。東漢皇帝劉秀,有一個同學莊子陵(即嚴子陵)。莊子陵一生做了一件事,就是幫助劉秀打下了天下,在公元1世紀初建立了東漢,使劉秀成為漢光武皇帝。而莊子陵卻就此消失,劉秀派人四處尋找莊子陵。但直至晚年,才獲知在富春江邊釣魚的那個人就是莊子陵。莊子陵沒有選擇高官厚祿,卻選擇在富春江邊垂釣一生。宋朝范仲淹作詩稱道:“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條萊垍頭

黃公望在畫《富春山居圖》時,其實也是在畫莊子陵垂釣。莊子陵早就把功名看破,深知伴君如伴虎,他很清楚微妙的君臣關係,因此選擇了隱退,釣魚是其生命的另外一種選擇。因此,《富春山居圖》 中對於空白的處理以及畫中淡泊的味道,都值得細細回味。“淡”這個字不容易理解,它是在經歷了酸、甜、苦、辣、鹹之五味以後,才能體會到的一種味覺。“淡”是一種回甘,是味蕾上留著的一種清香。萊垍頭條

一代代的文人到過富春江,駱賓王、李白、蘇東坡都來過,因此黃公望來這裡畫這張畫的時候,其實是把一代代的文人故事全部畫了出來。萊垍頭條

吳均來這裡寫道:“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他坐在船上,覺得富春江給他一種沒有目的性的快樂和自由,他可以隨著水流飄蕩,隨便到東或到西。黃公望試圖在他的畫裡,把這樣的情感傳達出來。頭條萊垍

蘇東坡也到這裡感嘆:“君臣一夢,今古空名。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那是蘇軾下放時看到的風景,有很多的人生感悟。萊垍頭條

在黃公望的這張畫裡,其實有著所有文人的共同聲音,那種既要入世又要出世的茫然與徘徊。萊垍頭條

《富春山居圖》裡的水光用非常淡的墨掃過,這並不是什麼技巧,而是黃公望敢這樣畫。因為他讀了有關富春江的文學作品之後,他心裡有一條江水,他要把這個江水的意境畫出來。萊垍頭條

東方的詩和畫講的是意境,是如何把濃淡、乾溼、輕重、頓挫畫出來。你會發現,那些頓挫其實就是生命裡的困頓和挫折,傳達著作者的情緒。條萊垍頭

在《富春山居圖》裡,人都非常渺小。就像蘇軾在《前赤壁賦》裡說的,我們不過是大海當中的一粒米,我們的存在本來就是這樣的狀態,所以黃公望用這樣的方式,來處理人和自然的關係。條萊垍頭

文人最重要的不是畫畫,而是生命的完成。東方藝術就像一場長跑,它不在意作品有多少,在意的是能否在自己的作品裡,把一生所有的喜怒哀樂全部傳達出來。■萊垍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