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我春愁偏婉轉,撩他離緒更纏綿”,這句話該如何解讀?山水不渝2019-02-06 01:57:47

這兩句詩出自清朝沈復所著的自傳體散文《浮生六記》。

《浮生六記》共六卷,現存世僅四卷,並由林語堂於1936年翻譯成英文向海外出版。

這兩句詩形象的說明了作者在生活中的豁達心態:人生漫漫旅途裡,不需要無所謂的執著,有舍才有得。

學會了舍,一切會變得簡單,清爽;學會了舍,傷心之前悠悠離去,僅餘朦朦身影,更為悠遠深遂;學會了舍,將過去埋在心底,埋在春風秋雨裡,更為醇厚雋永;學會了舍,讓彼此都能有個更輕鬆,愜意的開始。

兩句詩對仗工整,用字優美雅緻且富有禪意,無愧於林語堂極力推崇的作品。

“觸我春愁偏婉轉,撩他離緒更纏綿”,這句話該如何解讀?

“觸我春愁偏婉轉,撩他離緒更纏綿”,這句話該如何解讀?

“觸我春愁偏婉轉,撩他離緒更纏綿”,這句話該如何解讀?真味館1071829012019-02-13 15:20:44

“觸我春愁偏婉轉,撩他離緒更纏綿。”這兩句可能有多重意思吧!請看:

一對紫燕剪翠柳,

嬉戲逗唱鳴啾啾。

蜻蜓點水嗖躍起,

又作銜泥盪風倏。

觸我春愁偏婉轉,

撩他離緒更纏綿。

此情可能有深意,

入戲方悟苦與甜!

“觸我春愁偏婉轉,撩他離緒更纏綿”,這句話該如何解讀?

“觸我春愁偏婉轉,撩他離緒更纏綿”,這句話該如何解讀?

“觸我春愁偏婉轉,撩他離緒更纏綿”,這句話該如何解讀?

“觸我春愁偏婉轉,撩他離緒更纏綿”,這句話該如何解讀?

“觸我春愁偏婉轉,撩他離緒更纏綿”,這句話該如何解讀?福言文苑2019-02-06 02:57:01

這句詩很有名,但也很難解。一般通常的解讀,或者有些人認為這是寫沈復與妻子的愁別離緒和不捨之情。意思是在春天夫妻分別之際,觸動了春天的愁緒,讓人婉轉難言,也撩動起對方的離別愁緒而更加纏綿悱惻。

但我認為上述解讀不貼切,或者不是很精準。沈復雖博學多才,但存世文章不多。《浮生六記》是他的自傳體散文,而且是以夫妻生活為主線,在相對貧寒的生活境地中,以大膽直白的語言,描寫夫妻生活的恩愛情景,是他們的精神慰籍和生活歡欣的重要組成。所以應該是一段描繪夫妻床底之歡的生動詩句。

首先從文字來看,觸我二字既可解釋為觸動之意,也可指身體相互接觸的肢體描繪,與下一句的撩他,就更有關聯和呼應。古人如果只是抒寫離別之情,一般不會用這種身體動作為句子,更不會有這種閨房動作。而在古時, “婉轉” 也常用來描寫女性在床上的嬌柔羞怯之態。”纏綿“一詞,同樣也多指男女歡愛的場景。這樣,詩句中的這些語言和文字,上下文之間,就有了比較合理、貼切的解釋。

《浮生六記》雖說有六,實際存留只有四卷,其中有一卷就是《閨房記樂》,書中描寫夫妻恩愛場景,其實就很正常的了。

但既然是寫歡愛之情,為何又夾有春愁、離緒等字眼,其實這要從沈復夫妻的生活處境來分折認識。他們常處在顛沛流離,窮愁潦倒的窘迫生活中,恩愛是他們的精神支柱,困境是他們的客觀現狀,所以恩愛之際,想到那些離別苦楚,會更加的婉轉纏綿、難捨難分。寫詩之時,這些感嘆又會自然湧現而嘆感噓噓……

這段詩,真實大膽的寫了夫妻恩愛,伉儷情深,不淫不穢,不落世俗,苦中作樂的情景,而且還悽美動人。甚至是對壓迫他們的封建禮教的一種反抗與吶喊。雖然有悲有歡,但正像林語堂先生所說的: ” 讀了沈復的書,每使我感到這安樂的奧炒,遠超乎塵俗之壓迫與人身之痛苦。“

正是因此,這段詩也成了讓很多人心儀和推崇之句,但又不太理解其真正含蘊。以上觀點和分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