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靈壽、行唐地名的來歷?使用者53437824514762019-06-30 19:51:00

河北靈壽、行唐地名的來歷?行唐最初是趙國的南行唐邑,漢代置了南行唐縣,實際上南行唐縣不是說南行唐,是地遙南行走到唐這個地方南行唐縣,最後把南一去叫行唐,還可以歸入以事為例。 據《正定府志》、《行唐新志》記載:“初,帝堯封於唐。今定州北唐城村即其地。後,諸侯來歸,治平陽即帝位,南行經歷,行唐邑之名由此始也“。 秦置南行唐縣,北魏去“南”字為行唐縣,後曾易名章武縣、永昌縣、恆陽縣等。明覆稱行唐縣。 1949年秋季屬察哈爾省建屏專區,秋後改河北省建制,又劃歸定縣專區。1954年屬石家莊專區。1958年,行唐與新樂兩縣合併為新樂縣。1961年12月新、行兩縣分開。1962年復置行唐縣。1970年石家莊專區改稱石家莊地區,行唐隸之。1993年,撤銷石家莊地區,行唐縣屬石家莊市。 1961年12月恢復行唐縣,並調整公社規模,分別建立墳臺、齊村、獨羊崗、賈莊、南橋、北龍崗公社,其餘一個自然鎮、六個自然村為城關公社。1984年全縣取消人民公社,改社為鄉(鎮),轄區不變;大隊改為村委會。1996年鄉並鎮工作,將原有28個鄉(鎮)調整為15個鄉(鎮)。 靈壽縣因縣政府駐靈壽而得名。戰國時有靈壽邑,曾為中山國恆公的都城,趙滅中山後屬趙國。西漢初年置靈壽縣,屬常山郡,故城附近,晉移至現靈壽城所在地。隋改靈壽縣為燕州,唐廢州仍設靈壽縣,宋時併入行唐縣,二年後,又恢復靈壽縣,明清皆居正定府,清雍正元年改貞定為正定,屬正定府,明國元年屬保定道。 民國1929年廢道直屬河北省,1958年10月靈正合縣屬正定縣,1961年末與正定分縣,復設靈壽縣至今。 詳細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