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墳的習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獨孤客2018-04-06 17:31:56

清明節習俗是指在 清明節前後進行的祭奠先人的習慣風俗。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節日,也是 中華民族 認祖歸宗的紐帶,更重要的是認識先輩。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帶動後人。感悟人生的價值,去除先輩遺留的乾枝枯葉,保留可借鑑的新芽,弘揚正能量。世世代代,清清楚楚的修正日,每年陽曆4月4-6日。 清明節已有2500多年曆史,古時又叫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掃墓節、掃墳節、鬼節等。[1]它與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十月初一的寒衣節,並稱為中國三大著名“ 鬼節”。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 2013年,清明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關注加油我的佛

清明上墳的習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有點意思的事兒2018-04-06 18:29:15

清明節上墳習俗應該是從春秋時候就開始了,原本是帝王將相祭祖的禮儀,後來普通老百姓也跟隨效仿,歷代流傳下來,成為了中國風俗習慣之一。

清明上墳的習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起歷史起源,我比較相信介之推的說法。

在春秋時期,公子重耳,就是那位後來赫赫有名的晉文公。年輕的時候,為了躲避迫害,逃亡在外,身邊還跟了一大幫隨臣。他們逃到了一個荒地,又累又餓。隨臣到處找吃的,都沒有找到。於是,隨臣之中有一叫介之推多的,自己一個人跑到一個隱蔽之處,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一塊,煮了湯給重耳喝,重耳才恢復了精神,表示將來會重賞介之推。

清明上墳的習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十九年之後,重耳成為了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獎賞了身邊所有人,唯獨介之推不得。介之推可能有點兒生氣,又不願意自己討賞,感覺丟面子,別人勸他去請賞,死活不去。後來,帶著老母親跑到深山老林去了。

後來,也不知道是有人提醒,還是晉文公突然想起介之推。自己把這一號人忘記了,太慚愧了。於是帶著一幫大臣來到介之推家。可是,人都已經離開了。經過打聽得知,介之推進了深山老林。於是,晉文公派人尋找,找不到。也不知道哪個腦子有問題的,提出了一個建議,放火燒山,要把介之推逼出來。沒想到,人沒有逼出來,倒把人燒死了,死在一顆柳樹之下。後來,為了紀念介之推,我覺得晉文公太愧疚,就把發現介之推屍體的那天定為寒食節。

清明上墳的習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第二年,晉文公過了寒食節之後第一天帶著大臣到山上祭奠介之推,並將這一天定為清明節。清明節就是這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