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動漫是怎麼發展的?Dream已非2020-03-22 21:24:37

大家好,非常感謝大家的閱讀。

動畫史是人們對光和影的探索發展歷史,起源於17世紀,其先驅是阿塔納斯·珂雪。動畫史第一部利用逐格拍攝技術使無生命的物象造成活動錯覺的影片是《矮胖子》 ,出主意的是艾伯特.E.史密斯。

西方動漫是怎麼發展的?

西方動漫是怎麼發展的?

他從小女兒的馬戲玩具構思出雜技家和動物的形象,然後用逐格拍攝方法拍成。

中文名

動畫史

外文名

History of Animation

起源時間

17世紀

先驅

阿塔納斯·珂雪

發展

對光、影的探索

動畫的先驅

說起近代動畫的先驅者,不得不首先提到17世紀的耶穌會教士阿塔納斯·珂雪(Athanasius kircher)。1640年,珂雪發明了“魔術幻燈”(The Magic Lantern)。這可以說是動畫,也是所有電影的開始。所謂魔術幻燈是個鐵箱,裡面放一支蠟燭,鐵箱兩邊各開一個小洞,洞上覆蓋透鏡。將一片繪有圖案的玻璃放在透鏡後面,經由燈光透過玻璃和透鏡,圖案便可以投射在牆上。

魔術幻燈經過不斷改良,17世紀末,鍾安斯·桑(Johannes Zahn)擴大了裝置,把許多玻璃片放在旋轉盤上,在牆上出現了一種運動的幻象。1799年,羅貝爾松(Robertson)發明了一種新型的魔術幻燈(Fantascope)。18世紀末19世紀初,魔術幻燈在法國風行起來。音樂會、雜耍戲院、綜藝場中,魔術幻燈表演成為大家愛看的娛樂節目。1839年,希爾德(Henry Langdon childe)的魔術幻燈已有淡入淡出的效果。1870年,亨利·R·埃爾(Henry R。Heyl)發明可以投影彩色照片的幻燈機(Phasmartrope)。1870年,巴黎的蒙瑪特高地的黑貓咖啡館由Tenot和Carand‘Ache組織的歌舞表演中投影的效果已經相當不錯了。

西方動漫是怎麼發展的?

古代中國也有類似的對“光”、“影”的探索。宋代(公元10世紀)民間出現一種可以令影像活動起來的裝置——走馬燈,也叫騎馬燈。走馬燈點燃之後,上升的氣流驅動紙燈旋轉,燈屏上即出現人馬追逐、物換影移的連續畫面,還可以演繹簡單的故事情節。還有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民間藝術瑰寶——皮影戲(如右圖)。關於皮影的起源眾說紛紜:一說西漢文帝劉恆時,宮女為逗太子玩樂,用梧桐葉剪成人形,在視窗玩弄而得靈感,有陝西歌謠唱到“汗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葉昭窗紗,文帝治國安天下,禮樂傳入百姓家”;又傳說在漢武帝劉徹時,“因愛妃李夫人過早去世,帝思念不已,時有齊人少翁言能至其神,於是乃夜張燈燭、設帷帳,陳酒肉,帝居他帳遙望。見有好女如夫人之貌,還醒坐而步,彷彿是夫人之像”。之後經唐、宋發展,皮影已經相當普遍,到元朝,蒙古人更是把皮影作為軍隊的康樂活動,由於成吉思汗的遠征,皮影戲流傳到了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等地。皮影戲是一種由幕後透射光源的影子戲,與魔術幻燈系列發明從幕前投射光源的方法、技術雖然有別,卻反映出東西方不同國度對操縱光影有著相同的痴迷。印度尼西亞的皮影戲也久負盛名。皮影戲在17世紀,被引入到歐洲,1776年,法國的塞拉凡在凡爾賽宮表演皮影戲,曾經風靡一時,其影像的清晰度和精緻感,不亞於同時期的魔術幻燈。

好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西方動漫是怎麼發展的?幽都小仙童2020-03-22 16:41:12

開創1907~1937年是開創階段。1907年,第一部動畫片《一張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態》由美國人布萊克頓拍攝完成,美國動畫片史正式開始。這一時期的動畫影片只有短短的5分鐘左右,用於正式電影前的加演,製作比較簡單粗糙。這個時期的動畫先驅還有溫莎·麥克凱、派特·蘇立文、弗萊舍兄弟等。麥克凱是美國商業動畫電影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品有《恐龍》〈露斯坦尼亞號的沉沒〉等。蘇立文刨作了美國動畫片史第一個有個性魅力的動畫人物“菲力斯貓”。弗萊舍兄弟的作品有蓓蒂·波普〉大力水手等。華特·迪斯尼在20世紀20年代後期崛起,1928年他推出了第一部有聲動畫片汽船威利號〉,1932年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動畫片《花與樹》。初步發展1937~1949年是美國動畫片的初步發展時期。1937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白雪公主》,片長達74分鐘,這在美國動畫片史上是個史無前例的創舉,繼而推出《木偶奇遇記》《幻想曲》《小鹿班比》等動畫長片。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迪斯尼公司停止了動畫長片的拍攝,直到40年代末期才恢復過來。查克·瓊斯創作的動畫短片如《兔八哥》《戴飛鴨》等在戰爭期間也非常受歡迎。第一次繁榮1950—1966年是美國動畫片第一次繁榮時期。這個時期,迪斯尼公司幾乎每年都推出一部經典動畫片,如《仙履奇緣》《愛麗斯夢遊仙境》《小姐與流氓》《睡美人》,等等。其他的動畫製作公司在迪斯尼公司的排擠之下紛紛關門停業,迪斯尼公司成為動畫電影業的霸主。蟄伏1967~1988年是美國動畫的蟄伏時期。1966年12月15日,偉大的華特·迪斯尼因肺癌去世,迪斯尼公司陷入了困境,美國動畫業也進入蕭條時期。此時,電視動畫逐漸發展起來貓和老鼠,漢納和芭芭拉是電視動畫的代表人物,他們創作了電視系列片《貓和老鼠》《辛普森一家》等。整個70年代,只有數部動畫片,質量也平平。80年代初,老一代的動畫家都到了退休的年紀,迪斯尼公司努力培養新人,處於新舊結合時期,拍出了頗有爭議的動畫電影,如 《黑神鍋傳奇》等。80年代後期,迪斯尼公司開始嘗試著利用電腦製作動畫,1986年的《妙妙探》,第一次用電腦動畫製作了倫敦鐘樓的場面。同時,公司任用了專業的企業經理人麥克·艾斯納接管了公司。又一次繁榮1989年是美國動畫又一次繁榮時期。迪斯尼公司推出了《小美人魚》,獲得了極大成功,標誌著美國動畫片又一次進入繁榮時期,一直持續至2002年。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品很多,如創造了票房奇蹟的 《獅子王》、第一部全電腦製作的動畫片《玩具總動員》以及可以亂真的《恐龍》,等等。20世紀90年代末期,各個大製片公司紛紛涉足動畫界,使這一時期的美國動畫異彩紛呈。據《美國動畫大百科全書》(傑夫‘倫伯格著,切克馬克出版社,1999年,第2版)統計,自1911至1998年,美國共生產動畫片2286部。動畫家主要有:溫莎.麥克凱,代表作品有《恐龍》(1914)、 《露斯坦尼亞號的沉沒》(1918);弗萊舍兄弟,代表作品有《小丑柯柯》(20世紀20年代)、《大力水手》(20世紀30年代)、《蓓蒂·波普》(20世紀40年代);華。特.迪斯尼,代表作品有《米老鼠》(1928)、《唐老鴨》 (1934)和《白雪公主》(1937)、《小飛象》(1941)、《睡美人》(1959)、《幻想曲2000》等41部經典動畫片;漢納一芭芭拉,代表作品有貓和老鼠》(1939)、《辛普森一家》(20世紀60年代)、 《杰特森一家》(20世紀60年代);凱利.艾西貝瑞,代表作品《小雞快跑》(1998)、《埃及王子》(1998)、《怪物史萊克》 (2001)、 《小馬王》(2002)等。美國主要動畫製作公司主要有:迪斯尼公司,成立於1923年,一直由華特·迪斯尼掌門,1967年華特去世後,由他的哥哥羅伊掌管,後交給華特的女婿米勒,在80年代僱傭職業經理人艾斯納接管,使得迪斯尼公司重獲新生;華納兄弟公司,成立於20世紀20年代,20世紀30、40年代開始製作動畫短片,1962年關閉了動畫部門,直到20世紀90年代,又開始重新制作動畫片;夢工廠,成立於1994年,由原迪斯尼公司高層領導人卡贊伯格、音樂界泰斗大衛·格芬以及著名大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共同組建,從1998年開始陸續推出非常有票房號召力的大型動畫片,欲與迪斯尼公司分庭抗禮,2001年出品的《怪物史萊克》獲奧斯卡大獎。美國動畫片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鮮明的特點。它以劇情片為主,情節曲折,生動有趣,人物性格鮮明,音樂優美動聽,引人入勝,特別注重細節的刻畫,做到了雅俗共賞,適合絕大多數觀眾的審美口味。多以大團圓結局,悲劇性的影片很少,努力迎合廣大觀眾的心理需求。人物造型設計規範,與生活中的原形差別不大,大多不大變形,形象優美;動物形象大都作大幅度的誇張:大頭、大眼、大手、大腳,成為被世界各國廣泛借鑑的卡通模式。到了20世紀末,大量運用數字技術與電影技術結合,使畫面更趨逼真形象,達到完美的畫面效果。美國善於塑造典型,推出動畫明星,從1914年的恐龍葛蒂到2002年的小馬王斯皮爾特和怪物史萊克,美國為世界動畫藝術寶庫推出了難以計數的具有各種造型和各種鮮明性格的為全球人稔熟和喜愛的動畫明星,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與之比肩的。美國動畫片在世界動畫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領著世界動畫片的潮流和發展方向。美國動畫行業發展介紹美國的動畫市場非常成熟,並藉助電影業的飛速發展而不斷完善自己。在世界動畫史上,美國動畫佔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領著世界動畫片的潮流和發展方向。它擁有比較成熟的商業動畫運作模式,眾多運作非常成功的製片廠以及世界一流的動畫設計和製作的人才資源。所以它是當之無愧的電影和動畫王國。介紹美國動畫片的發展,我們以這些著名的動畫公司的發展為主線,因為他們的發展見證著美國動畫行業的發展。1)迪斯尼公司“我討厭只為了賺錢而去做事,當然你也不能說我不重視金錢,我對金錢只有一個看法,不要把它堆在那裡,而要用它去辦些有益的事。”——沃爾特·迪斯尼迪斯尼公司動畫片《木偶奇遇記》1901年12月5日,沃爾特·迪斯尼出生在美國芝加哥的一個農民家庭。少年時期他以賣報紙為生,但他卻夢想著能夠成為一位著名的藝術家。一戰爆發後,年少的沃爾特結束了他的學生生涯,開始了從軍當兵的軍旅生活——野戰救護車駕駛員。1919年戰爭結束,沃爾特開始為動物卡通做廣告。1922年,時年22歲的沃爾特孤身從老家來到了好萊塢,創立了屬於自己的動畫創作工作室,開始了艱苦創業的歷程。1925年7月,25歲的沃爾特·迪斯尼和哥哥洛伊·迪斯尼創立了迪斯尼兄弟製片廠,拍攝了《愛麗絲夢遊仙境》及其系列片。同年,迪斯尼推出的《兔子奧斯華》獲得社會廣泛認同併產生巨大的影響。“迪斯尼兄弟公司”於1926年正式改名為“沃爾特·迪斯尼公司”的名稱。1928年是迪斯尼公司最輝煌的一年,迪斯尼動畫的品牌形象得到了確立,動畫的市場運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這一年裡,沃爾特和依沃克斯合作,創作了動畫史上最偉大的明星之一——米老鼠。它在動畫片《瘋狂飛機》中首次亮相,就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成為了著名的動畫明星。迪斯尼的首部有聲動畫片米老鼠系列第三部《威利號汽船》也是在這年誕生。米老鼠樂觀進取、快樂天真,很快風靡全世界;膽小、憨厚、敏感的普魯託,土裡土氣、毛手毛腳、反應遲鈍又自以為聰明的高飛狗,以壞脾氣著稱的唐老鴨等動畫明星陸續誕生。這些動畫明星不僅為迪斯尼帶來了榮譽,更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利潤。它們的形象被開發為玩具、文具、服裝、家庭用品等,深受人們尤其是兒童所喜愛。迪斯尼公司從1929年到1939年共拍了60多部動畫短片,它在這些動畫片裡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幾乎把這十年裡所有的奧斯卡最佳動物短片獎囊括入手,例如1932年的《花與樹》、1933年的《三隻小豬》、1934年的《龜免賽跑》、1935年的《三隻小貓咪》、1936年的《鄉下表親》、1937年的《老磨坊》、1938年的《鬥牛費迪南》和1939年的《醜小鴨》。而最讓迪斯尼公司出彩的是1937年拍攝完成的世界首部動畫長片《白雪公主》,這部動畫片很快在美國和世界上風靡開來,使迪斯尼公司在美國無可匹敵、首屈一指,並且確立了美國動畫王國的地位。1937年這一年成為了迪斯尼動畫發展的標誌年,同時也是美國動畫發展的標誌年。迪斯尼有個從1939年延續至今的傳統,那就是基本上一年生產一部長片。這個傳統是在1939年到1966年形成的,在這27年時間裡,創作出了許多名著,比如:1940年的《木偶奇遇記》、1941年的《幻想曲》、1942年的《小鹿斑比》、1946年的《南方之歌》、1950年的《仙履奇緣》、1951年的《愛麗絲夢遊仙境》、1953年的《小飛俠》、1961年的《101忠狗》、1963年的《石中劍》。以上這些影片都是迪斯尼親自領導創作的。迪斯尼創始人沃爾特·迪斯尼,動畫界的最璀璨最耀眼的明星,在1966年離開了我們,帶去了動畫界許多美好的夢。而他生前最後一部作品是直到1967年才公映的《森林王子》。沃爾特·迪斯尼去世後,迪斯尼公司先後由他的哥哥洛伊、華特的女婿米勒、職業經理人艾斯納掌管。艾斯納掌門迪斯尼是在80年代了,他為公司的重生做出巨大的貢獻,讓迪斯尼再次放出了光彩。70年代的時候,迪斯尼公司又製作了《救難小英雄》、《羅賓漢》等動畫影片。90年代後,迪斯尼公司的影片內容開始向著其他國家的文學、故事題材擴充套件,豐富了影片內容,拓展了創作思路,產生出了諸如《獅子王》、《風中奇緣》、《花木蘭》及《人猿泰山》等作品,讓人賞心悅目。近年來,電腦為迪斯尼公司開拓了新的天地。利用電腦技術,他們在1995年推出了第一部三維動畫片《玩具總動員》,之後又陸續推出《海底總動員》等,1999年推出的三維動畫大片《恐龍》,又將人的創造力推向了極致。那些模擬形象表演毫不遜色於好萊塢大牌明星領銜的影片。這些動畫片的極限模擬技術可謂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了,甚至有人看過後,都不知道這些片子是用電腦技術創造出來的。透過迪斯尼人的勤勞與創造,直至今天迪斯尼迪斯尼公司在商業動畫領域的領先地位仍然無人可及。2)夢工場夢工場——迪斯尼最大的敵人。夢工廠公司動畫片《獅子王》“夢工場”是在1994年初,由原迪斯製片部總裁傑夫利·科茲恩伯格與大導演斯皮爾伯格、音樂鉅子大衛·蓋芬籌組而成。其中尼科茲恩伯格曾讓迪斯尼動畫達到一個高峰。他從1984起十年間擔任迪斯尼製片部總裁,曾製作出《小美人魚》、《美女與野獸》、《獅子王》、《阿拉丁》等動畫片,創造了輝煌的成績。它的建立,與老牌動畫巨頭迪斯尼形成了正面競爭的格局。1998年,夢工場創作的如夢如幻氣勢磅礴的《埃及王子》技驚四座、大賣特賣,也讓迪斯尼為自己數十年來沒有突破性的前進而汗顏。《埃及王子》、仿造迪斯尼模式的動畫片《黃金國之路》、《小蟻雄兵》、粘土動畫片《小雞快跑》等佳作讓夢工場衝破了迪斯尼一家獨大的局面。夢工場在2001年暑假強檔推出《怪物史萊克》,讓它的對手迪斯尼著實吃了一塹。這部影片讓迪斯尼花了7年時間費盡心思製作的影片《亞特蘭蒂斯:失落的帝國》失去了應有的光彩,更為嚴重的是,它讓迪斯尼投入了1。7億美元拍攝的電影鉅作《珍珠港》票房冷淡。究其原因,是因為《怪物史萊克》這部全電腦動畫片中的史萊克雖然長相醜陋,並且長著綠毛,但是招人喜歡,不僅贏得了無數觀眾為之青睞,還獲得影評人的高度評價。3)華納電影公司華納兄弟公司成立於20世紀20年代,直到20世紀30年代開始了動畫片的製作之路,但是途中遇到困難,曾一度關閉了動畫部門,從1962年關閉到90年代才重新拾起動畫製作這個行當。華納電影公司動畫片《兔八哥》1930年以來,華納公司開始製作時長6分鐘的系列動畫短片,如《兔巴哥》、《瘋狂曲調》、《達菲鴨等作品》、《快樂旋律》、《豬豆子》等等,他的這些短篇獲得當時電影公司的青睞,成為這些公司電影前播放的首選。其中諸如兔巴哥和達菲鴨這樣的角色成為了歷史上的經典動畫明星,而當中最耀眼的明星還得數兔巴哥,它曾經三次獲得奧斯卡提名,並且在1958年成為了奧斯卡小金人的主人。《貓和老鼠》是由好萊塢動畫界的傳奇人物威兼·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於1939年共同創作的,它是美國華納兄弟公司的著名動畫品牌,也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動畫片之一。自這部動畫片創作出來後,一直備受世界影迷的熱烈喜愛,它創造的業績至今仍然很耀眼。1988年的《誰陷害了兔子羅傑》和1996年的由籃球巨星邁克爾·喬丹出演的《空中大灌籃》兩部影片,就是由華納推出,曾經產生了巨大的轟動效應。多年後,華納公司匯聚好萊塢影星和公司旗下的兔巴哥、太菲鴨、豬小弟、火星人、愛發先生、大嘴怪、燥山姆、BB鳥、歪心狼、崔弟和傻大貓等動畫明星,隆重推出影片《巨星總動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4)哥倫比亞公司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成立於1920年,開初叫做CBC電影銷售公司,它是由H·科恩、J·科恩兩兄弟和J·布蘭特在好萊塢成立的,他們最初是環球影片公司的員工。這家公司開始攝製喜劇短片,1924年改名為現在這個名稱,透過他們的不懈努力,終於在10年後發展成為美國的8大電影公司之一。哥倫比亞公司動畫片《精靈鼠小弟》1999年,哥倫比亞公司推出《精靈鼠小弟》震撼美國電影市場,成為全美電影票房排行冠軍,並且持續了幾周。這部影片的風格是幽默,並且充滿了家庭氛圍,是由真人、動物演員和三維動畫形象共同完成,給人帶來了新鮮的感覺。2005年,哥倫比亞公司完成了耗資近1億2千萬的動畫大作——《最終幻想》。它歷時四年,為了完成這個浩大的工程,哥倫比亞公司在組織架構上花費了大力氣:組織上百名漫畫家和電腦技師進行繪畫和動畫設計,建立專門的製作室。它的影片背景設計的藍本與眾不同,使用的是專人航拍了整個紐約和洛杉磯的地形。片中的動作場面採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其中80%使用的是當時最先進的電腦動畫技術,連人物的紋理和衣服的褶皺等細節都達到前所未有的逼真程度。

西方動漫是怎麼發展的?何處以為家2020-03-23 21:20:35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西方動漫的發展,從模擬到數字的歷史性轉變,無疑是至關重要的時刻。伴隨數字技術的發展,西方動漫藝術的發展表現出一些特點:3D和手繪動漫兩路高調推進,重要的目標觀眾由兒童轉向成人,非主流動畫的主流化,空間和地域的輻射性增長。     伴隨數字技術的發展,西方動漫藝術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超越“多重景深”的拍攝技術,而在計算機影視動畫形態上全力拓進,先是美國電影《人間大浩劫》用電腦生成若干重要畫面,接著是美國科學動畫片《飛翔的旅行者》(Voyager Fly-by Animations)和加拿大導演彼得·福德斯的動畫片《飢餓的人》(Hunger)更大幅度的運用二維三維電腦技術增強視覺效果(後者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現代電腦技術促使動畫藝術革命瞬間發生。

從模擬到數字的歷史性轉變,對於西方動漫發展來說,無疑是至關重要的時刻,電腦生成影象技術(CGI),即是用電腦程式透過資料處理製作動畫的關鍵幀,改變了西方動漫數十年一貫的風格和氣質,“電腦技術的發展,使動畫師們可以在可能的範圍內追求真實性。在美學上,執行能力的大幅提高,使‘真實’或者超現實成為可能。一個常被引用的公式是‘圖形加速裝置每秒執行8千萬個多邊形=真實’”①。於是,藝術真實(想象真實)被更多、更廣泛地生產出來,就連西方一本新動畫教材也引用一位名家的話說:“我們走進電影院再也不能確定我們看見的確實存在。”②          似乎是無法逃避的選擇。一方面,“技術提高了動畫的真實的可能性,同時,受科幻小說影響的視覺語言富於幻想,這二者構成了電腦成像的獨特美學——‘系統規範美學’ (algorithmic aesthetic),這一美學創造出高度真實感,畫面中的風景和物體毫髮畢現,比電影攝像機拍到的景深鏡頭還要精細。

西方動漫是怎麼發展的?野原葵的哥哥2020-03-22 18:43:02

從卡通的詞源上,我們就能夠確切的獲知,卡通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最早起源於歐洲。而在近代歐洲,有兩個促使卡通出現的重要歷史條件:首先,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壯大了市民階層的力量,導致社會結構的重大變化。其次,自文藝復興運動以來,自由開放的藝術理念開始為社會所接受。這兩個條件的相互作用,使得傳統繪畫走下了中世紀的神壇,日益接近平民的審美趨向,給以簡御繁的卡通畫提供了產生的社會基礎。同時,作為市民階層表達自身要求的手段,卡通畫也被賦予了更為廣泛的政治內涵。

在十七世紀的荷蘭,畫家的筆下首次出現了含卡通誇張意味的素描圖軸。而以法國人奧諾雷·杜米埃(1808-1879)為代表的諷刺漫畫家,更是將政治卡通發展到了藝術的高度。時至今日,政治卡通依然是西方大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卡通藝術的發展史上,英國扮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眾所周知,英國是最早建立現代議會民主政治的國家,同時也是最早進入產業革命的國家之一。民主政治的確立,保證了人民言論和出版的自由,為卡通藝術的發展提供了社會基礎;產業革命的興起,引發了報刊出版業的繁榮,為卡通藝術的發展提供了物質保證。

早在17世紀末,英國的報刊上就已經出現了許多類似卡通的幽默插圖,但是由於缺乏專職畫家和固定的藝術風格,因此還算不上真正的卡通畫。隨著報刊出版業的繁榮,到了18世紀初,出現了專職卡通畫家,英國卡通的風格也逐漸定型。與同時期歐洲大陸的幽默諷刺畫相比,英國的卡通畫較多的取材於社會風情,以幽默含蓄見長。

這一時期,比較有影響的卡通畫家包括威廉姆·霍格斯(1697-1764)、詹姆斯·吉爾雷(1757-1816)和托馬斯·羅蘭森(1756-1827)。這其中,霍格斯的代表作有《浪子回頭》和《哈洛特漫遊記》等,羅蘭森則主要是創作了《辛塔克斯大夫一生的旅行》。值得一提的是,霍格斯等人的作品已經不再是傳統的單幅畫,而是發展成為了彼此關聯的系列畫,具備了連環畫的雛形。

1841年,著名的《笨拙》(Punch)畫報在倫敦創刊。這本著名的諧趣性期刊,在卡通發展史上佔據著顯著的地位。事實上,正是這個刊物的供稿人、著名畫家約翰·裡奇和編輯馬克·呂蒙首次將幽默諷刺畫正式命名為“卡通”。同時,這本刊物也是傳統的卡通畫向連環畫過渡的重要橋樑。在早期的《笨拙》畫報上,就已經連載了許多與連環畫的概念相近的作品。而約翰·裡奇繪製的《布瑞克先生歷險記》,更是具備了眾多連環畫的構成要素。

十九世紀末,彩色印刷術的出現引發了出版業的一場革命。相應的,彩色漫畫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1901年,著名出版商哈姆士·沃思,在併購了幾家雜誌的基礎上,成立了聯合出版公司(簡稱“AP”),先後出版了《小精靈》、《水泡》、《微笑》、《彩虹》、《老虎提姆》週刊和《叢林狂歡》等漫畫刊物。另一位出版商亨德森,也推出了《樂趣無窮》(1906)、《漫畫天地》(1909)、《精思妙語》(1910)和《火花》(1918)等雜誌。其它如“特萊普斯和霍姆士”公司出版的《煙火》和皮爾遜出版的《大彙刊》等,都不同程度的介入了彩色漫畫的出版與發行。這一時期,英國漫畫期刊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刊物的讀者定位由成年人逐漸轉向兒童和青少年。而AP公司是這個趨勢最大的受益者,他們成功的推出了“老虎提姆”的卡通形象,使其一躍成為孩子們鍾愛的卡通明星。它的姊妹作《熊娃娃》也取得了不俗的銷售業績。另外,《老虎提姆》的作者之一福克斯·韋爾還創作了《小虎吉莉》和《河馬小姐》等少女漫畫作品。

與政治卡通和漫畫相比,動畫片的發展歷程似乎更富有傳奇色彩。如前所述,動畫藝術是現代影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動畫和電影的“史前階段”,兩者卻是合而為一的。直到攝影術發明之後,電影和動畫才開始分道揚鑣。

1895年,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最先向公眾展示了他們的“電影機”,並放映了《火車進站》、《海水苑》等影片。現代電影就此誕生。而第一部動畫電影卻是在十年後才得以問世。其中的部分原因是由於動畫片高昂的製作成本。時至今日,動畫片依然是需要高投入的文化產品。

1906年,在愛迪生實驗室工作的布雷克頓(J。 Stuart Blackton)製作了《滑稽臉的幽默相》(The Humorous phases of Funny Faces),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動畫影片。此後,來自法國的埃米爾·科爾(Emile Cohl)進一步發展了動畫片的拍攝技巧,並且先後製作了250餘部動畫短片。同時,他也是第一個利用遮幕攝影的方法,將動畫和真人表現結合起來的先驅者。正是因為科爾對於動畫片發展的傑出貢獻,他也被奉為當代動畫片之父。

另一位對早期動畫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是美國人溫瑟·麥凱。他出生在美國的密西根州,早年曾經靠給馬戲團、通俗劇團畫海報為生,後來成為了報社記者和漫畫專欄畫家。1914年,麥凱推出了一部劇情動畫片《恐龍葛蒂》(Gertie the Dinosaur)。這部動畫片的推出,改變了此前在動畫作品中的純藝術傾向,把故事、角色和真人表演等組織成為互動式的情節,取得了相當好的效果。而憨態可掬的恐龍葛蒂,更是成為了名噪一時的卡通明星。繼《恐龍葛蒂》之後,麥凱又製作了《露斯坦尼亞號之沉沒》。這是第一部以動畫方式製作的紀錄片。

溫瑟·麥凱的成功是具有象徵意義的。他以自己作為漫畫家的修養和積累,開創了一種重視角色的塑造、故事結構和通俗趣味的新型動畫創作模式。在麥凱之後,美國的動畫家們開始走上了一條與他們的歐洲同行截然不同的道路。一個屬於新大陸的卡通時代就要到來了。

奧諾雷·杜米埃 (1808-1879年)

奧諾雷·杜米埃是法國19世紀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諷刺畫大師。他出生於馬賽一個有文學修養的玻璃匠家庭,6歲時全家遷居巴黎,由於生活貧困,杜米埃少年時就自謀生計,曾當過聽差、店員,這使他深知官場齷齪和民間疾苦,產生民主思想和正義感。杜米埃20歲時師從於法國皇家博物館館長、畫家涅努瓦學習繪畫,爾後又隨布登學習,還在業餘時向石版畫家拉米列學習版畫藝術。他最初從事版畫創作,以尖銳的藝術語言揭露和諷刺社會的黑暗,他的大量諷刺作品可稱之為“沒落階級集體形象的辭典”。已經40歲的杜米埃開始畫油畫,他的油畫仍如同諷刺畫一樣,造型不求形似,只重視色塊與形體的“神肖”。他往往以棕色和粉紅為基調,從文學名著和生活中選擇表現題材,以批判的藝術眼光審視自己所創造的形象,他說過“要做一個自己時代的人”。杜米埃的藝術生涯始終與法國的現實主義相聯絡,他運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語言,塑造自己獨特的藝術形象。為了真理和正義,他一生坎坷,遭到過監禁、罰款,作品被銷燬,難以謀生。巴黎公社時投身於革命,被選為藝術家聯合會執行委員。拿破崙三世為籠絡人心,曾授予他“榮譽勳章”而被拒絕,他始終是位不屈的為正義奮鬥一生的偉大現實主義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