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無人潛航器會不會和無人機一樣,成為作戰重要武器裝備並能對水面艦艇展開攻擊?你怎麼看?科羅廖夫2019-06-04 12:10:20

毫無疑問會的,而且美國海軍已經將無人潛航器作為重要的作戰工具,這也是中國海軍在平時和戰時需要高度重視的一種武器。早在2003年,美國海軍將前4艘“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改裝成巡航導彈核潛艇,原先巨大的“三叉戟”洲際彈道導彈發射井被改造為多管垂直髮射裝置。2014年,為了充分利用直徑2。23米、長12。9米的空間,美國海軍開始開發一款直徑超過0。91米的大型無人潛航器LDUUV,命名為“蛇頭”。LDUUV相比其他533釐米直徑的無人潛航器有著更遠的航程、荷載能力,配備容量更大的電池,可以在海上自主執行數週。

未來的無人潛航器會不會和無人機一樣,成為作戰重要武器裝備並能對水面艦艇展開攻擊?你怎麼看?

LDUUV室內展示

LDUUV為模組化設計,採用開放架構,能夠攜帶不同的任務感測器和武器,可以不斷透過增量升級來擴充套件其功能。為了進行全球部署,海軍研究主管要求LDUUV增量1能夠透過瀕海戰鬥艦、“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和“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上的大型海洋介面LOIs如拓展幹船塢和通用發射/回收模組進行部署。目前LDUUV的任務包括情報和環境準備IPOE和水下情報、監視和偵查ISR。根據2018年財政預算計劃,首架“蛇頭”將在2020年第一季度進行水下測試,增量2的LDUUV將增加水上ISR、反水雷和有效荷載部署能力。

Mk18 Mod2 “王魚”

“王魚”屬於輕型無人潛航器,基於Remus100潛航器平臺研發。Mk18 Mod2長3。93米、直徑66釐米、最大潛深300米。由於採用了更大的平臺,Mk18 Mod2相比Mod1能夠搭載更多裝置。感測器包括動態聚焦側視聲納SLS、電導率和水溫感測器和避障聲吶。通訊裝置包括長基線聲波應答器、Wifi(用於水上大容量訊號傳輸)和自由波無線電調變解調器。導航裝置包括羅盤、P碼GPS、上/下視多普勒流速剖面儀ADCP、多普勒測速儀和Kearfott慣性導航單元。Mk18 Mod2同樣用於反水雷作戰,2011年開發出原型機,逐步引入各先進感測器,2012年開始部署在波斯灣。

水面反水雷無人潛航器

水面反水雷無人潛航器SMCMUUV前身為戰地準備自主水下載具。由海軍研究辦公室和藍鰭機器人公司研發,基於“藍鰭21”無人潛航器,長3。04米,直徑53。3釐米、最大潛深274米、速度3節。其裝備的側掃聲吶可以區分水中的水雷和其他金屬物體。“藍鰭21”在美國海軍的掃雷艦上部署,同時也是瀕海戰鬥艦反水雷作戰任務包的一部分。

未來的無人潛航器會不會和無人機一樣,成為作戰重要武器裝備並能對水面艦艇展開攻擊?你怎麼看?

SMCMUUV作戰模式示意圖

2011年,通用動力公司獲得了SMCMUUV的開發合同,開始工程和開發模型的生產。2017年形成初始戰鬥力IOC並完成了海上驗收試驗。未來將進行進一步試驗以決定是否小批次生產。

戰場空間準備自主水下潛航器

戰場空間準備自主水下潛航器BPAUV同樣基於“藍鰭21”無人潛航器,用途與SMCMUUV稍有不同,主要用於掃描、繪製近海海床的地圖,以記錄海洋狀況。BPAUV透過起重機從水面艦艇部署。

未來的無人潛航器會不會和無人機一樣,成為作戰重要武器裝備並能對水面艦艇展開攻擊?你怎麼看?

BPAUV在遠征快速運輸船的後甲板上

懸停式自主水下潛航器

懸停式自主水下潛航器HAUV為非魚雷造型設計,尺寸為107x100x41釐米、最大潛深30米、速度1節、可在水下工作超過3。5小時。HAUV裝有5個推進器用於推進和懸停姿態控制,能夠自動定位並保持2m CEP(即有50%的機率可以打進以2米為半徑的圓圈內)的精度,能夠檢測水下船體、港口設施等周圍是否存在爆炸物等水下威脅。任務荷載包括一個DIDSON成像聲吶,成像資料能透過光纜直接傳輸到操作人員終端。藍鰭公司在2007年獲得了HAUV的製造合同。

Mk18 Mod1 “劍魚”

“劍魚”是美國海軍規劃的行動式無人潛航器,由海軍海洋學辦公室主導開發,基於Remus100潛航器平臺研發。Mk18 Mod1長1。6米、直徑19釐米、極速5節、最大潛深100米,能夠透過長基線/超短基線的聲波應答器或者P碼GPS進行導航自主移動。感測器包括水溫、海水濁度和電導率感測器、側掃聲吶和下視相機,能夠進行低可視條件下的水下偵查和勘探作業,對水雷的偵測、識別和定位。

未來的無人潛航器會不會和無人機一樣,成為作戰重要武器裝備並能對水面艦艇展開攻擊?你怎麼看?

“劍魚”可由兩名操作人員直接部署下水

Mk18 Mod1 “劍魚”在2008年實現了完全作戰能力FOC,在“自由行動”期間在伊拉克烏姆蓋斯爾港的排雷行動投入實戰,也是瀕海戰鬥艦反水雷任務包的一部分。後續的模組升級將把兩個獨立的水下潛航器專案整合進Mk18系列中,提高在高雜波條件下對海底埋藏水雷的偵測能力,到2018年財年交付。

未來的無人潛航器會不會和無人機一樣,成為作戰重要武器裝備並能對水面艦艇展開攻擊?你怎麼看?

“海上追獵者”

“海上追獵者”大型UUV是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應用研究實驗室的產品,長8。66,直徑0。97米、極速2。3節、最多可以在海上自持10天。“海上追獵者”是為執行情報、監視和偵查ISR任務設計的,使用了一組可伸縮天線,可降低在海面上被發現的可能性。

未來的無人潛航器會不會和無人機一樣,成為作戰重要武器裝備並能對水面艦艇展開攻擊?你怎麼看?

“海上追獵者”岸上準備狀態

2008年,“海上追獵者”在從班布里奇號驅逐艦上進行了部署和回收試驗,後續可以透過“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上的乾式甲板掩體部署。

未來的無人潛航器會不會和無人機一樣,成為作戰重要武器裝備並能對水面艦艇展開攻擊?你怎麼看?軍事天地2018-10-18 16:35:32

短期內很難,但是可以成為潛艇的備用攻擊手段。

未來的無人潛航器會不會和無人機一樣,成為作戰重要武器裝備並能對水面艦艇展開攻擊?你怎麼看?

無人潛航器相對於無人機來說,有諸多的技術限制,其中最大的技術限制就來自於海洋本身。海水本身對於聲波傳導能力強(1500米/秒),但是對於電子訊號具有天然的遮蔽,在特定頻譜的電磁波傳輸距離會非常近。低頻長波無線電波水下實驗可以達到6~8m,超低頻長波的穿透力100多米,但是速率極低。尤其是我們常用的這些通訊波段,對於海水的穿透力只侷限於幾米,這對於隨時需要可能下潛到超過一百米以下的深潛器,肯定是不適用的。因此在操控方面會存在諸多難題。

未來的無人潛航器會不會和無人機一樣,成為作戰重要武器裝備並能對水面艦艇展開攻擊?你怎麼看?

因此,現在全世界的無人潛航器,最多的都是一些類似於水下機器人這樣的,可以在較淺的水域活動的小型潛航器,類似於像“藍鰭金槍魚”這類的自主無人潛航器,採用的設計是類似於在水下自主執行,或利用光纜以及聲波中繼系統來進行操控,要想做到真正的遠端操控,而只能向現有我國“海燕”是定時指令操控,就是在一定時間內潛行,定時去上浮進行資料聯通,聯通之後再下潛。

未來的無人潛航器會不會和無人機一樣,成為作戰重要武器裝備並能對水面艦艇展開攻擊?你怎麼看?

這就對“實時性”提出了極高的挑戰,因此不能像無人機那樣,你可以隨時監控發生的什麼情況,你只能等待潛行器收到相應資訊後,你才能做出進一步操控。但是無人潛航器有另一個好處,如果在水下的話,利用聲波進行操控控制,傳播效能不亞於在空中使用電磁訊號傳播,因此如果要能使用水下的聲波訊號進行傳輸的話,它可以作為潛艇的備用的攻擊手段。

以上內容僅為個人一些簡單的認識和想法,供拋磚引玉,歡迎更多討論和交流互動。

未來的無人潛航器會不會和無人機一樣,成為作戰重要武器裝備並能對水面艦艇展開攻擊?你怎麼看?楠竹一2018-11-02 11:01:53

未來的無人潛航器會不會和無人機一樣,成為作戰重要武器裝備並能對水面艦艇展開攻擊?你怎麼看?

無人化是目前武器發展的必然思路,隨著各種遠端操作技術以及AI技術的進步,無人作戰裝置已經越來越普及,特別是無人機和無人作戰車輛,幾乎在現在的沒一個戰場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無人小艇也頻繁出沒于軍展當中。那麼未來是否能有像潛艇一樣的無人潛航器,使用魚雷進行作戰呢?

未來的無人潛航器會不會和無人機一樣,成為作戰重要武器裝備並能對水面艦艇展開攻擊?你怎麼看?

無人作戰裝置最大的優勢就是去除了武器裝備當中人的限制,比如要方便人類握持使用,或者是飛機要考慮飛行員能夠承受的過載,大型載人裝置要考慮乘員的生活環境等等,無人作戰裝備全部都可以將其放棄,專門打磨作戰能力。

目前制約無人作戰裝備的瓶頸主要在於遠端控制能力不足以及AI的智力和人類還有很大的差距,現在絕大多數長航程的無人機都主要採用自主規劃飛行,全程操作比較困難,而放任無人裝置自主戰鬥的話,其不具備人類的智慧,很容易就會被有經驗的敵人解決掉。

未來的無人潛航器會不會和無人機一樣,成為作戰重要武器裝備並能對水面艦艇展開攻擊?你怎麼看?

所以目前無人潛航器也是有這兩個問題,而且特別的突出。總所周知,電磁波在水下衰減非常迅速,難以作為遠端通訊手段,現在的潛艇在遠海通訊都是要上浮放出天線的。所以無人潛航器的遙控就成了一個大問題,現在各種小型無人潛航器採用了有線遙控,如果要作戰這肯定是不行的。

而且短時間內無人潛航器難以做到比較大的體積,因為越是複雜的裝置,越是需要有人值守,一艘潛艇是一套非常複雜的系統組合體,如果要做到完全無人,就要做到能夠在遠海自我維護,這一點短時間內完全無法做到,所以無人潛航器目前還看不到投入作戰的可能。